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吸音系数是按照吸音材料进行分类的。说明不同材料有不同吸音质量分贝(db),是声压级大小的单位(声音的大小)。声音压力每增加一倍,声压量级增加6分贝。1分贝是人类耳朵刚刚能听到的声音。20分贝以下,我们认为它是安静。20-40分贝相当于情人耳边的轻轻细语。40-60分贝是我们正常谈话的声音。60分贝以上属于吵闹范围。70分贝很吵,并开始损害听力神经。90分贝会使听力受损。在100-120分贝的房间内呆1分钟,如无意外,人就会失聪(聋)。
在装修时使用吸音材料其实是隔音处理的一种方式,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噪音污染,对我们的身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吸音材料的使用非常有必要。那么, 吸音材料介绍 主要是表现在哪方面呢?吸音材料(吸声材料):任何材料对声音都能吸收,只是吸收程度有很大的不同。通常是将对上述六个频率的平均吸声系数大于0.2的材料,列为吸声材料。如果你对吸音材料还有所疑问的话,不妨随我一起来了解下 吸音材料介绍 的相关知识。
吸音材料介绍
1.什么是吸音材料
吸音材料可以使任何材料对声音都能吸收,只是吸收程度有很大的不同。大多为疏松多孔的材料,如矿渣棉、毯子等,其吸声机理是声波深入材料的孔隙,且孔隙多为内部互相贯通的开口孔,受到空气分子摩擦和粘滞阻力,以及使细小纤维作机械振动,从而使声能转变为热能。
2.吸音材料种类
吸音材料一般分为三个类型:纤维型,泡沫型,颗粒型。
市场上常见的吸音板有木质吸音板,布艺吸音板,聚酯纤维吸音板,木丝吸音板等;
纤维型的材料分为两种:有机纤维和无机纤维。有机纤维主要是隔音棉,矿渣棉,玻璃丝,岩棉等而成,其中玻璃丝可以制作玻璃毡。隔音棉是最常用的吸音材料,其优点是:不燃,耐热,耐腐蚀等。如果隔音棉经过硅油的处理,还可以起到防火,防潮的作用。
泡沫型的材料有着容积密度小,导热系数,质地软的优点,不足的易老化,耐火性差。
颗粒型的材料可以防潮,保温,耐腐蚀等。
3.吸音材料的原理
吸音材料(吸声材料):任何材料对声音都能吸收,只是吸收程度有很大的不同。通常是将对上述六个频率的平均吸声系数大于0.2的材料,列为吸声材料。吸音材料吸声材料大多为疏松多孔的材料,如矿渣棉、毯子等,其吸声机理是声波深入材料的孔隙,且孔隙多为内部互相贯通的开口孔,受到空气分子摩擦和粘滞阻力,以及使细小纤维作机械振动,从而使声能转变为热能。这类多孔性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一般从低频到高频逐渐增大,故对高频和中频的声音吸收效果较好。吸音材料的作用原理。声音源于物体的振动,它引起邻近空气的振动而形成声波,并在空气介质中向四周传播。吸音材料。当声音传入构件材料表面时,声能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穿透材料,还有一部由于构件材料的振动或声音在其中传播时与周围介质摩擦,由声能转化成热能,声能被损耗,即通常所说声音被材料吸收。吸声系数。材料吸声性能的好坏,用吸声系数α表示。Α为损耗系数E吸/E0与穿透系数E透/E0之和。材料的吸声性能除与材料本身结构、厚度及材料的表面特征有关外,还和声音的入射方向和频率有关。
4.吸音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
1、控制厅堂音质的混响时间,如音乐厅、影剧院、录音室、演播室、审听室、会议室、多功能厅、体育馆、礼堂等,一般是通过选择布置合适的吸声材料来达到最佳混响时间。2、对一些公共交通建筑,如机场的候机大厅、车站的候车室、码头的候船室等建筑。由于要不断广播飞机、车船班次的出发、到达或者延误时间等信息。顶棚和墙面适当布置吸音板材料。一方面可以提高广播信息的清晰度;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乘客的嘈杂噪声,使环境更加安静一些。3、消除厅堂的声和声聚焦等音质缺陷。当直接声和反射声之间的声程差达到17m时,两个声音的时差就达50ms,人耳就能听到声,一些较长的厅堂,其后墙的反射声容易靠近台口的坐席区产生声。可通过后墙布置强吸音板材料加以消除。建筑圆弧形的后墙和穹形屋顶等体行,会使厅堂内产生聚焦。如果要保持原有室内梯形,就可以在这些内表面上采用布置强吸声材料的方法消除对厅内产生的聚焦。4、提高轻薄板墙的隔声。如石膏板、硅钙板、FC板、TK板以及防火镁水泥板等轻薄板墙,在其夹层中填充多孔性吸声材料如玻璃棉、岩棉以及矿棉等,可明显提高这类板墙的隔声效果。
5.选择吸音材料四部曲
第一步:当然是用手去感受,一般好的吸音材料摸上去柔软,蓬松。因为好的吸音材料一般用纤维细度极细,自然蓬松,同样体积的吸音材料自然会更轻便,更利于声波进入并被吸收。而普通毛毡材料过于厚重不蓬松。
第二步:用手挤压材料,质量好的吸音材料弹率高,即使受到短暂挤压也能有效弹保持其蓬松状态。市面上有些以次充好的吸音材料在初期看似蓬松,经过积压后则不够蓬松了,关键在于弹率很差。
第三步:拿一小块材料过水,一般过过水后取出初期重量增加五倍,而普通毛毡初期增重的70倍。室温下放置一天后吸音材料重量又到了过水前的重量,而毛毡仍有自重5倍。
第四部:用鼻子闻一闻,作为吸音材料在车内使用首先得无毒无味道,保持空气质量清新质量好的吸音材料没有味道,即使在夏季车内温度很高时也不会有气味散发,属于健康和安全材料。
6.吸音材料价格
由于地区的不同人民生活质量也不相同,所以物价不同也是正常的,但是有现在的交通技术发达,吸音材料的价格之间的差异也不会太大。
总结:在装修当中设计师结合环境用不同材质的吸音板。即达到了又达到美观的作用,使得人们的生活不仅美观,而且生活质量也一起得到了提高,一块看似简简单单的吸音板却发挥巨大的作用,能够使一些噪音降到最低。是人民的生活更加健康,在不久的将来吸音材料越来越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生产技术的推进吸音材料的性能也将越来越完善。
吸音系数是按照吸音材料进行分类的。说明不同材料有不同吸音质量分贝(db),是声压级大小的单位(声音的大小)。
问题应该是: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最大为多少?1、我们一般把吸声系数α(一般指平均α)》=0.3的吸声材料称为“吸声材料”;2、吸声系数α:一般有2种测试方法:2-1、混响场测量法:将10m2左右的吸声材料放置在》200m3以上的检定合格的混响室中,用1/3倍频程带宽信号源(或全频信号源——需要实时分析系统)测量其各个1/3倍频程的混响时间T60。将其数据与未放置吸声材料时的T60进行对应比较计算,得到各个频率的α。α时常会》=1.0(按标准规定,在》1时,按1处理)。其原因一般与材料的安装条件相关;2-2、阻抗管测试法:将约Ф100mm直径的材料放置于阻抗管吸声系数测量系统(仪器)的阻抗管的末端,利用驻波原理,用1/3倍频程单频信号源测量其峰、谷值声压级差,计算其吸声系数α;α一般不会》1。3、应用:3-1、混响场测量法:其声波是无规入射的,一般应用于降噪工程预期检测参考;3-2、阻抗管测试法:其声波是法向入射的,一般应用于材料性能检测和相关参数的研究。
测量材料吸声系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混响室法,一种是驻波管法。混响室法测量声音无规入射时的吸声系数,即声音由四面八方射入材料时能量损失的比例,而驻波管法测量声音正入射时的吸声系数,声音入射角度仅为90度。两种方法测量的吸声系数是不同的,工程上最常使用的是混响室法测量的吸声系数,因为建筑实际应用中声音入射都是无规的。在某些测量报告中会出现吸声系数大于1的情况,这是由于测量的实验室条件等造成的,理论上任何材料吸收的声能不可能大于入射声能,吸声系数永远小于1。任何大于1的测量吸声系数值在实际声学工程计算中都不能按大于1使用,最多按1进行计算。在房间中,声音会很快充满各个角落,因此,将吸声材料放置在房间任何表面都有吸声效果。吸声材料吸声系数越大,吸声面积越多,吸声效果越明显。可以利用吸声天花、吸声墙板、空间吸声体等进行吸声降噪。
隔音吸声材料应该如何选择?选用吸声材料,首先应从吸声特性方面来确定合乎要求的材料,同时还要结合重量、防火、防潮、防蛀、强度、外观、建筑内部装修等要求,综合考虑进行选择。【隔音吸声材料的选用】材料的吸声性能常用吸声系数妶表示。入射到材料表面的声波,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透入材料内部而被吸收。被材料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声能的比值,称为吸声系数。对于全反射面,妶=0;对于全吸收面,妶=1;一般材料的吸声系数在0~1之间。材料吸声系数的大小与声波的入射角有关,随入射声波的频率而异。以频率为横坐标,吸声系数为纵坐标绘出的曲线,称为材料吸声频谱。它反映了材料对不同频率声波的吸收特性。【影响吸声材料性能的因素】材料厚度(最佳吸收频率下的波长)为λ/4为最佳;当声音频率大于500Hz时,吸声系数与厚度无关。材料的密度随着材料密度的增大,最大吸收系数向低频方向移动。材料层于刚性面间的空气层当空气层厚度d=1/4λ时,吸声系数a最大;对于低频率声音来说,λ较大,空气层厚度也要加大,在工程上增加空气层厚度不太合适(对于房顶可适当增加空气层的厚度),一般5-10cm。护面层(多应用于多孔疏松材料)多孔材料疏松,无法固定,不美观,需表面覆盖护面层,如护面穿孔板,织物或网纱等;穿孔率(P),即穿孔总面积与未穿孔总面积的比值,穿孔率越大,对中高频率声音吸收效果越好,穿孔率越小,对低频吸收效果越好。【吸声与隔音的区别】材料吸声和材料隔声的区别在于,材料的吸声着眼于声源一侧反射声能的大小,目标是反射声能要小。材料隔声着眼于入射声源另一侧的透射声能的大小,目标是透射声能要小。吸声材料对入射声能的衰减吸收,一般只有十分之几,因此,其吸声能力即吸声系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而隔声材料可使透射声能衰减到入射声能的10-3~10-4或更小,为方便表达,其隔声量用分贝的计量方法表示。这两种材料在材质上的差异是吸声材料对入射声能的反射很小,这意味着声能容易进入和透过这种材料;可以想像,这种材料的材质应该是多孔、疏松和透气的,这就是典型的多孔性吸声材料,它在工艺上通常是用纤维状、颗粒状或发泡材料以形成多孔性结构;它的结构特征是:材料中具有大量的、互相贯通的、从表到里的微孔,也即具有一定的透气性。
影响多孔性吸音材料吸音性能的主要因素有:材料的厚度、材料的容重或空隙率、材料的流阻、温度和湿度。流阻:流阻Rj 是评价吸音材料或吸音结构对空气粘滞性能影响大小的参量。流阻的定义是:微量空气流稳定地流过材料时,材料两边的静压差和流速之比材料的厚度:大量的试验证明:吸音材料的厚度决定了吸音系数的大小和频率范围。增大厚度可以增大吸音系数,尤其是增大中低频吸音系数。同一种材料,厚度不同,吸音系数和吸音频率特性不同;不同的材料,吸音系数和吸音频率特性差别也很大。材料的容重或空隙率:材料的容重是指,吸音材料加工成型后单位体积的重量。有时,也用空隙率来描述。空隙率是指,多孔性吸音材料中连通的空气体积与材料总体积的比值材料的容重或空隙率不同,对吸音材料的吸音系数和频率特性有明显影响。一般情况下,密实、容重大的材料,其低频吸音性能好,高频吸音性能较差;相反,松软、容重小的材料,其低频吸音性能差,而高频吸音性能较好。湿度和温度:湿度对多孔性材料的吸音性能也有十分明显的影响。随着孔隙内含水量的增大,孔隙被堵塞,吸音材料中的空气不再连通,空隙率下降,吸音性能下降,吸音频率特性也将改变。因此,在一些含水量较大的区域,应合理选用具有防潮作用的超细玻璃棉毡等,以满足南方潮湿气候和地下工程等使用的需要。温度对多孔性吸音材料也有一定影响。温度下降时,低频吸音性能增加;温度上升时,低频吸音性能下降,因此在工程中,温度因素的影响也应该引起注意。材料后空气层的影响:在实际工程结构中,为了改善吸音材料的低频吸音性能,通常在吸音材料背后预留一定厚度的空气层。空气层的存在,相当于在吸音材料后又使用了一层空气作为吸音材料,或者说,相当于使用了吸音结构。材料饰面的影响:在实际工程中,为了保护多孔性吸音材料不致变形以及污染环境,通常采用金属网、玻璃丝布、及较大穿孔率的穿孔板等作为包装护面;此外,有些环境还需要对表面进行喷漆等,这些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吸音材料的吸音性能。但当护面材料的穿孔率(穿孔面积与护面总面积的比值)超过20%时,这种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穿孔吸音板1.5厚的降噪系数大概0.65左右,2.0厚的大概是0.82左右,多咨询一下
声波遇到壁面或其他障碍物时,一部分声能被反射,一部分声能被壁面或障碍物吸收转化为热能而消耗,还有少部分声能透射到另一侧,而某种材料或结构的吸声能力大小采用称为吸声系数。
吸声系数是表示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性能的量,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吸声能力。当α=0时,表示声能全反射,材料不吸声;当α=1时,表示材料吸收了全部声能,没有反射。一般材料的吸声系数在0~1之间,吸声系数α越大,表明材料的吸声性能越好。
吸声系数的大小除取决于材料的性能和结构外,对于同一种材料,还与声波的入射频率、入射方向有关。各种材料的吸声系数是频率的函数,因此对于不同的频率,同一材料具有不同的吸声系数。为表示方便,在工程上通常采用125Hz、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六个频率吸声系数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某一种材料的平均吸声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