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电路的总功率(有功功率)不变,日光灯线路电流不变,进线(输入)电流降低,提高了功率因数。
因为感性负载消耗的是无功功率(或称无功电流),而并联电容后释放出无功电流,该无功电流提供给感性负载消耗。
所以,负载电流不变,进线(输入)电流降低,有功功率不变,进线(输入)有功电流与无功电流之比扩大了,也就提高了功率因数。
扩展资料: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
电流处处相等 I1=I2=I总(电流处处相等且等于总电流)。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总=U1+U2(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总=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总=W1+W2.....+Wx。
分压原理 U1:U2=R1:R2 =P1:P2。
串联电路比例关系:
W1:W2=R1:R2=U1:U2 =P1:P2=Q1:Q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总=P1+P2.....+Px 或U^2/R1+R2.....+Rx。
电流与电功率和电压之间的关系:I=P/U。
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 Pe/Ps=(Ue/Us)的平方。
日光灯工作原理:
在荧光灯的点亮或电弧燃烧前,它具有很高的输入阻抗,这样高压Uns就会加在灯管上,这是点亮灯管的额定启动电压。在正常工作之后,加在灯管上的电压就会下降为工作电压Uop那么灯的工作电流就由xb(在工作频率下镇流器的阻抗)及下式得出:
式中的电压和电流指的是有效值,因而可以得出灯管所消耗的功率为
灯管在50°F时的额定启动电压由厂商给出,但是为了确保灯管在最坏的情况下也能点亮,实际的启动电压至少要加大厂商给定值的10%。
功率因数的提高实验数据的处理:
通过选择不同阻抗的电容,可以使灯管在高于或低于该型号的额定功率下工作,也就是灯管可以在任意给定的功率下运行,包括极限值,这通过Uop和Iop的任意组合来实现。
这样在任意的功率水平下,可以任意规定Iop并通过第一式计算Uop。
扩展资料:
日光灯的构造:
主体是一根内壁涂有一层荧光粉的玻璃管,管内是真空环境,放有水银蒸汽和其他惰性气体,管的两端各有一个灯丝做为电极,当管通电后,荧光粉就会发出可见光。
通过观看日光灯电路图,我们可以知道,当日光灯通电后,电压使启辉器的惰性气体立即电离,产生辉光放电。
虽然任何荧光灯都可以在此ANSI规范规定的该类型荧光灯额定功率更高的功率下工作,但是它的寿命会明显下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荧光灯
我来答下并联电容器提高功率因数原理:用通俗的解释就是在并联电容之前,电感单独于电源进行能量交换,它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全部由电源供给。并联电容后,电感与电容也进行着能量交换,或者说电容“产生”的无功功率部分的补偿了电感所“消耗”的无功功率。从而减少了电源提供的无功功率,这样就提高了功率因数。
实验是:
K闭合时,日光灯管不导电,全部电压加在启辉器两触片之间,使启辉器中氖气击穿,产生气体放电,此放电产生的一定热量使双金属片受热膨胀与固定片接通,于是有电流通过日光灯管的灯丝和镇流器。
短时间后双金属片冷却收缩与固定片断开,电路中的电流突然减小;根据电磁感应定律,这时镇流器两端产生一定的感应电动势,使日光灯管两端电压产生 400至 500V高压,灯管气体电离,产生放电,日光灯点燃发亮。
注意事项
1、测电压、电流时,一定要注意表的档位选择,测量类型、量程都要对应。
2、功率表电流线圈的电流、电压线圈的电压都不可超过所选的额定值。
3、自耦调压器输入输出端不可接反。
4、各支路电流要接入电流插座。
5、注意安全,线路接好后,须经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再接通电源。
造成误差的原因
(1)主要会有电路的连接过程中接触不良;
(2)所用电容的标示值与实际值不符;
(2)就是读数的过程中由于表的示数是不断跳动的,在读数上也会产生误差。
日光灯电路与功率因数的提高实验原理:
1、了解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2、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3、掌握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
扩展资料:
1、日光灯电路组成
日光灯电路主要有灯管、启辉器和镇流器组成。联接关系如图所示。
2、日光灯工作原理
接通电源后,启辉器内固定电极、可动电极间的氖气发生辉光放电,使可动电极的双金属片因受热膨胀而与固定电极接触,内壁涂有荧光粉的真空灯管里的灯丝预热并发射电子。
启辉器接通后辉光放电停止,双金属片冷缩与固定电极断开,此时镇流器将感应出瞬时高电压加于灯管两端,使灯管内的惰性气体电离而引起弧光放电,产生大量紫外线,灯管内壁的荧光粉吸收紫外线后,辐射出可见光,发光后日光灯两端电压急剧下降,下降到一定值。
如40W日光灯下降到110V左右开始稳定工作。启辉器因在110V电压下无法接通工作而断开。启辉器在电路启动过程中相当于一个点动开关。
当日光灯正常工作后,可看成由日光灯管和镇流器串联的电路,电源电压按比例分配。镇流器对灯管起分压和限流作用。
3、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
为了减少电能浪费,提高电路的传输效率和电源的利用率,须提高电源的功率因数。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适当的补偿电容,以供给感性负载所需的部分无功功率。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
3、运用multisim软件仿真。实验仪器可调直稳压电源、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实验电路板。
二、实验原理:
1、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测量某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及每个元件两端的电压,能分别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
2、即对电路中任一借点而言,应有∑I=0,对任一闭合电路而言,应有∑U=0、实验内容与步骤1.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介入电路,令U1=6V,U2=12V。
3、(先调准输出电压值,再接入实验线路)用DGJ-04挂箱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电路板。
三、实验步骤: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介入电路,令U1=6V,U2=12V。(先调准输出电压值,再接入实验线路)用DGJ-04挂箱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电路板。
四、思考分析:
实验中,若用指针式万用表直流毫安档测各支路电流,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出现指针反偏,应如何处理在记录数据时应注意什么若用直流数字电流表进行测量时,则会有什么显示呢。
解答:用万用表测量时,当接线反接时指针会反偏;记录数据时注意电流的参考方向,若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电流取正号 。反之,则取负号;若用直流数字电流表进行测量,显示结果会带有正负号,已经考虑了电流的方向。
五、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实验数据,选定试验电路中的任一节点,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的正确性;选择中节点A, 有+=≈,即 I1+I2=I3,所以符合KCL定律。
2、根据实验数据,选定试验电路中的任一闭合路,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的正确性; EFAD路中,有++=,即UFA+UAD+UDE=U1,所以符合KVL定律。
3、列出求解电压UEA和UCA的电压方程,并根据实验数据求出他们的数值;UEA=UED+UDA =+()=;UCA=UCD+UDA=+()=。
六、分析电路故障的方法,总结查找故障体会:
故障一:I1=0,I2=I3=,UAD =,UFA=,UDE =0,故应为FA开路;
故障二:UAD =0,AD短路;
故障三:UAB=0,UFA=UAD UDE =,UCD = ,CD开路。
因为电容器接在电源的L线和N线之间,就和邻居家里的电灯接在电源L和N线之间一样,消耗的都是电源的能量。日光灯为感性负载,需要电源提供感性电流,而电容器需要电源提供容性电流,以使总电流的感性减小。可以把日光灯串联电路等效成电阻和电感的并联电路,比如电阻支路电流为3A,电感支路电流为4∠-90ºA,那么电源提供的总电流为5A。我们在该并联电路上再并联一个电容支路,使其电流为4∠90ºA,那么此时电源提供的总电流=3∠0º+4∠90º+4∠-90º=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