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建筑变形缝规范是在建筑变形缝设置中需要遵循的原则,一般以三本变形缝国标图集来遵守建筑变形缝规范,分别是:《变形缝建筑构造(一)》(04CJ01-1)、《变形缝建筑构造(二)》(04CJ01-2)和《变形缝建筑构造(三)》(04CJ01-3)。设置原则由设计的结构师根据设计规范设置。伸缩缝根据不同结构见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1节表规定。如现浇框架结构房屋,两伸缩缝距离不得大于55M等。沉降缝除了地基持力层的影响外,因素较多,见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7.3.2条各款为原则,结构师综合考虑布置。防震缝是相邻两独立房屋之间的距离宽度。相邻两独立结构侧向刚度不同、高差、错层等情况 见GB50011-2010或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7.1.7.3条各款。
伸缩缝其实是胀缝和缩缝的统称。
标准:一般涨缝每150米~200米设置一道,缝宽一般2公分,内用柔性材料进行填充。缩缝一般6米设置一道,用道路切割机切出就行
做法: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预留缝隙,将建筑物从屋顶、墙体、楼层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建筑物基础因其埋在地下受温度变化影响小,不必断开。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厘米到3厘米,缝内填保温材料,两条伸缩缝的间距在建筑结构规范中有明确规定。
1、切缝开槽;
2、校正预埋筋;
3、填塞构造缝;
4、就位和焊接:
5、塞泡沫板、穿筋、盖网、浇筑水泥砼。
室外散水伸缩缝规范是20mm。
散水拐角处均设置断缝,注封闭胶或沥青砂。
室外台阶、坡道、散水等部位,应与建筑物主体断开设 缝,缝应宽窄一致、顺直,缝中填柔性材料。
砼散水应在外墙饰面工程完成后再施工。首先必须确保基土填土和灰土垫层的夯填质量,杜绝不均匀下沉现象发生。模板的支设要拉通线、抄平,要做到通顺平直,坡向正确(向外坡4%)。严禁用砖砌代替模板,散水与建筑物外墙分离,缝宽20mm,不准用油毡隔缝。
纵向6m左右分格,缝宽20mm,施工时应分块筑打,震实压光,随打随抹一次成活。要求散水表面密实光洁,无裂缝、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现象。
缝内填塞1:2沥青砂浆(宜掺适量滑石粉)要勾抹烫压平整,或在其表面再用油膏嵌缝,则观感效果更好,不允许用热沥青灌缝。并注意纵向分格缝要避开落水管出口处,以免雨水从缝内浸入基础。
扩展资料
散水、台阶必须做到内高外低,按规范要求找坡确保不积水,散水与墙面处、沉降缝处、伸缩缝及沿散水纵长度每4m均留出变形缝。
断缝宽度一律为20mm宽,缝深为基层和面层混凝土之和,用沥青砂浆勾平缝,为保证散水外观质量,散水下的填土密实度要达到规范要求,散水外观线条要顺直,楞角整齐,分色清晰,填缝深浅一致。
对于高层建筑来讲,雨水在打到建筑侧面时会向下产生径流,所以建筑侧面也会产生很大的雨水量,在进行雨水量计算时也需要考虑侧墙面积的1/2的雨水量。而建筑侧面的雨水是没有办法进行收集的。
但是现在的住宅小区往往为了美观会将雨水口及雨水检查井置于道路两边的绿化当中。由于园林景观的设计情况,雨水口及雨水检查井布置往往并不均匀,且不可能围着建筑设置一圈的雨水口或雨水井。
如果没有及时将这些雨水进行有组织排放,那么很容易形成积水。所以通过设置散水沟将侧墙雨水及地面雨水进行导流并迅速排放到雨水口及雨水检查井就变得十分必要了。
吊顶单边距离超过12 米应设置伸缩缝。
石膏板材料的表面必须是平整光滑的,不能出现凹凸的感觉,而接缝的地方必须很均匀,没有差异,吊顶上没有污渍、裂缝或者是缺棱掉角等不足的地方,穿孔板上面一般是有打孔的,在进行打孔时,要让孔洞垂直于板面,对于孔距的要求就是排列非常整齐,直角形板材的侧边面和板面两者之间应该成直角进行布置。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切记要提前预留灯槽好照明,其实这是吊顶的最基本功能,各种灯具被藏在吊顶内部,形成反射光源,这样便可给居室创造出温馨的效果。
注意吊顶的扣板(如果你要做吊顶),吊顶的材料就会非常重要,歪材料时间一长就会变形。还有买扣板的时候要问一下全包价格,不要扣板、边角分着买。
注意三防,就是防水、防潮和防火。所以在材料的选择上,不提倡采用木龙骨,家装中普遍采用的是铝扣板,其基本上能够克服PVC板的一些缺陷,如时间过长容易变色、老化以及破损,同时粘上的油腻物质难以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