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1、追求大众化、通俗化的趣味,设计中强调新奇与独特,采用强烈的色彩处理。这些设计都具有游戏色彩,有一种玩世不恭的青少年心理特点,好似流行歌曲一样,以其灵活性与可消费性走出英国国门,进而形成为一场世界性的设计运动。 2、从设计上说,波普风格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一致性的风格,而是各种风格的混合,他追求大众化下的、通俗的趣味,反对现代主义自命不凡的清高,在设计中强调新奇与独特,并大胆采用艳俗的色彩。 3、追求新颖、追求古怪、追求稀奇,“波谱”设计风格的特征变化无常,难以确定统一的风格。可以说是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折中主义的特点,它被认为是一个形式主义的设计风格。
对于「 波普艺术 」这个词,大家一定很陌生吧?其实在我们装修中,这种波普艺术风格也是很常见,也很实用的。想知道波普艺术风格特点有哪些吗?
一、波普风格是什么?
波普风格又称流行风格,它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从设计上来说,波普风格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一致性的风格,而是多种风格的混杂。
它追求大众化的、通俗的趣味,反对现代主义自命不凡的清高。在设计中强调新奇与奇特,并大胆采用艳俗的色彩,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如何体现?
波普风格主要体现在于年青人有关的生活用品等方面,如古怪家俱、迷你裙、流行音乐会等,追求大众化、通俗化的趣味,设计中强调新奇与独特,采用强烈的色彩处理。
这些设计都具有游戏色彩,有一种玩世不恭的青少年心理特点,好似流行歌曲一样,以其灵活性与可消费性走出英国国门,进而形成为一场世界性的设计运动。
「波普」设计运动时一个形式主义的设计风潮,由于违背了工业生产的经济法则、人体工学原理等,很快就衰退了,但是它在形式上的探索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般认为,波普艺术是从1950年代中后期开始,首先在英国由一群自称「独立团体」的艺术家、批评家和建筑师引发,他们对于新兴的都市大众文化十分感兴趣,以各种大众消费品进行创作。
从设计上说波普风格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一致性的风格,而是各种风格的混合,他追求大众化下的、通俗的趣味,反对现代主义自命不凡的清高,在设计中强调新奇与独特,并大胆采用艳俗的色彩。
三、波普艺术的宗旨
追求新颖、追求古怪、追求希奇,「波谱」设计风格的特征变化无常难于确定统一的风格,可以说是形形 、各种各样的折中主义的特点,它被认为是一个形式主义的设计风格。
波普风格的装修更受年轻人的青睐。而小居室的空间也很适合营造这种波普氛围。喜欢波普艺术的你,不妨发挥想像,让小空间变得不平凡。
希望以上这些可以帮助大家。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英国画家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曾把波普艺术的特点归纳为普及的(为大众设计的)、短暂的(短期方案)、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对象是青年),浮华的、性感的、骗人的玩意儿,有魅力和大企业式的。
波普艺术特殊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流行时尚有相当特别而且长久的影响力。不少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师都直接或间接的从波普艺术中取得或剽窃灵感。
波普艺术其创作特征是直接借用产生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进而从中升华出艺术的主题。它的出现不但破坏了艺术一向遵循的高雅与低俗之分,还使艺术创作的走向发生了质的变化。
扩展资料:
一、波普艺术简介:
波普艺术 一种主要源于商业美术形式的艺术风格(亦称新写实主义和新达达),其特点是将大众文化的一些细节,如连环画、快餐及印有商标的包装进行放大复制。
波普艺术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纽约发展起来,此时它所反对的抽象表现主义正处于最后的繁荣时期。60年代中期,波普艺术代替了抽象表现主义而成为主流的前卫艺术。在60年代后期,波普艺术开始让位于极简主义艺术(MINIMAL ART)和硬边画(HARD-EDGE PAINTING)。
二、名称由来:
1956年,独立团体举行了画展“此即明日”(This is Tomorrow),其中展出了理查德·汉密尔顿的一幅拼贴画《究竟是什么使今日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呢?》(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s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
画里有药品杂志上剪下来的肌肉发达的半裸男人,手里拿着像网球拍般巨大的棒棒糖;有性感的半裸女郎,其乳头上还贴着闪闪发光的小金属片;室内墙上挂着当时的通俗漫画《青春浪漫》(Young Romance),并加了镜框。
桌上放着一块包装好的“罗杰基斯特”牌火腿;还有电视机、录音机、吸尘器、台灯等现代家庭必需品,灯罩上印着“福特”标志;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边街道上的巨大电影广告的局部……这一切都可以通过那个半裸男人手中棒棒糖上印着的三个大写字母得到解释:POP。该词来自于英文的“popular”,在汉语中一般地音译为“波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波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