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由于科技的发展以及各种电气化设备的应用,现在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但是,也正是各种电气化设备的应用,对于无行为能力的小孩来说,也更加危险,因此,作为小孩的监护人来说,更应该注意小孩的安全,避免造成悲剧。事实上,现在只要在公共场所发生安全事故,作为受到伤害的人,总是会找到各种理由来让某些单位承担责任,进而提出高价赔偿,却很少有当事人去想过自己的责任,总之,在当事人的心里,我这里都有人去世了,你们是不是也该赔偿些损失,这样的想法却很普遍。而对于男子衣服被卷入电梯,最终因为其缺氧而导致死亡,在这个过程中,到底谁应该来负责呢?
首先,最应该负责人的就是家长,其未能尽到监护人的义务,如果要找出一个“凶手”,那么属于家长莫属。一方面,对于一个7岁的小男孩,其能有多大的行为能力,做父母的都很清楚,只要是稍微有点安全意识的父母,都不会允许小孩自己出去超市买东西,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甚至于小孩丢失,因此,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小孩的父母都应该进行陪伴。
另一方面,一个7岁的小男孩,其个人的行为是难以预料的,无论是在去超市的路上还是在超市里边,都有可能出现事故,在路上突然冲到公路上或者是在超市躲在哪个角落,都会造成很恶劣的事故,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监护人的父母,更应该陪护好小孩,避免给他人造成损失,也避免给自己造成损失。
其次,对于超市来说,只能是无妄之灾,赔钱也赔得憋屈。以电梯旁边没有人值守来索取赔偿,本身就很难站住脚,一方面,该电梯上有明显的提示语,也是因为如此,如果小孩不适合乘坐电梯,作为监护人就要引导小孩拒绝坐电梯,另一方面,该电梯仅仅是作为公共服务设施,超市没有给电梯配备值守人员的义务,因为在乘电梯的过程中,顾客并不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在这种情况下,电梯仅仅是作为辅助设施的一部分,为消费提供便利。
同时,如果以电梯没有值守人员来索赔,那么更应该索赔电梯生产方,毕竟,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卡主东西是会发生的,在这种情况下,电梯生产方没有在产品上设置相应的紧急避险功能,本身就说明该产品的设计存在着缺陷,东西卡住不能及时停止运行,是不是电梯本人的原因更大。
最后,无论此次事情的最终结果怎样,但是,作为小孩的父母,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小孩的监护人,不能尽到监护人的责任,却让社会来给小孩的生命来买单,在小孩出事以后,大肆渲染自己的悲情,逼迫超市就范,这本身就是作恶。因此,对于家长来说,现在的小孩是十分脆弱的,在城市中,成年人都会出各种各样的事故,何况是没有行为能力的小孩,以身作则,盯好自己的孩子,尽好监护人的责任,生活才会美满幸福。
惊险一幕发生在湖北宜昌,视频显示,谭女士进入电梯后只听轰的一声,电梯直接从28楼坠降到14楼。万幸的是,谭女士并未受伤,等待了20分钟左右,救援人员顺利将谭女士救出。
好在有惊无险,不过想想也觉得后怕,如果电梯坠降期间出现故障,那么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电梯事故频发,需要引起重视
广东湛江一小区发生故障,不曾想救援过程中,电梯从1楼直冲30层顶楼,造成一人死亡;
无独有偶,深圳一小区电梯也发生危险,罗先生乘坐电梯上楼,而电梯中途失速瞬间冲至楼顶,随后送医治疗;
沈阳和平区,电梯发生故障,从27层往下坠落,导致12人受伤住院……
类似的电梯事故还有很多,即便是现在想来,也觉得很可怕,明明乘坐电梯之前还没有危险,不曾想踏进电梯却是危险来临。
那么生活中,如果真的遇到电梯故障,我们要如何自救呢?
1.保持镇定对外救助
发生事故之后,比如停运,打不开门等情况,我们首先要保持镇定,并第一时间对外救助,使用一切可以连接到外界的设备,像手机,紧急应答按钮,对讲机等等,试图联系工作人员或家人。
记住这个时候,千万不能用力踢或拍电梯,否则可能会加剧电梯的故障速度,让自己深陷另一个危机中。
2.学会自救小技巧
遇到电梯坠降事故,除了保持冷静之外,还要快速做出反应。
这个时候千万不能直立,而是要保持背部紧贴墙部,双腿膝盖处于弯曲状态,避免双腿承受重压,同时保护颈椎,最大程度减少受伤程度。
还可以快速按下电梯楼层键,等待电梯开门后立即走出,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检修。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日常加强维护和管理,防患于未然
而这需要电梯制造商,物业管理人员,质量监管部门的通力合作。拿电梯制造商来说,电梯的每个制作环节都不能忽视,特别是容易出问题的制动器,钢丝绳等等,都要小心再小心。
物业工作人员是与居民直接建立关系的一环,日常电梯维护与检修,也要认真负责,遇到问题及时救助于专业人士,不忽略每个环节才能更好守护居民。
质量监管部门,责任同样艰巨。他们的严格把关是电梯安全的重要一步,严厉查处不合格产品,将它们扼杀在摇篮里,从而让更多安全有保障的电梯进入小区,才能最大程度避免类似问题再发生。
写到最后
电梯越来越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方便居民出行,特别是对高层住户而言,电梯更是不可少。
但我们也要知道,电梯有时候并不安全,所以生活中还是要学会自救小技巧,以备不时之需,如果真的等待事故发生时,才临时抱佛脚,那么到时候就真的晚了。
对于相关部门来说,加强质量检测,确保每个电梯出厂都过关,也是非常重要一步。
说一说,你乘坐电梯时,遇到过哪些情况,最后是如何化解的。
电梯出现故障等于电梯质量差电梯梯经历100多年的发展,电梯的部件、结构和控制系统都已相当完善。因此,从整体而言,电梯是现代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中使用率较高、安全性较强的机电设备。电梯是机电一体化产品,零部件和安全保护装置众多,出现故障是客观的,关键在于日常维护保养和发现故障后及时维修。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管理不到位、维保不到位、粗暴使用是电梯故障的主要原因,只有各方各负其责才能有效减少或降低电梯故障的发生。
这样的案例不少,要注意安全。飞来横祸。\x0d\x0a\x0d\x0a迅达电梯坠落挤压致人死亡事件:\x0d\x0a\x0d\x0a2005年11月18日上午9点30分左右,海淀区北大资源东楼B梯(货梯)发生一起严重的电梯伤人事故,导致1名乘客在正常使用电梯时被电梯挤压并坠落至底坑死亡。 \x0d\x0a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组迅速赶到现场,对事故进行调查。据现场人员介绍,9点30分左右,楼内租户工作人员刘宽在北大资源东楼电梯厅,准备推车乘坐电梯向上运送货物。当电梯下行到1层平层开门后,刘宽背对电梯向后拉车进入电梯,这时电梯门突然开始关闭,电梯同时向上运行,将刘宽带动上行。刘宽在上行中被电梯厅门上坎撞击翻落地面后,掉入井道底坑,经抢救无效死亡。\x0d\x0a\x0d\x0a事故原因\x0d\x0a事故电梯为客梯,型号为JKX3VF,载重量为1 000kg/13人,6层6站,北京迅达电梯厂制造,北京某电梯服务中心于2004年改造,并负责维护保养。
事故:13日13时,武汉东湖风景区“东湖景园”在建楼C区7-1号楼建筑工地,一台施工升降机在升至100米处时发生坠落,造成梯内准备进场作业的施工人员随升降机坠落,19人死亡。原因:电梯超载7人,超期工作3个月,管理单位安全意识不够。出事的电梯已经完全散架,残骸上有一块登记牌,上面写着“武汉市建设委员会,有效使用期限2011年8月23日至2012年6月3日”,可见,出事的这部电梯已经超出有效期限工作3个多月,但电梯的厂商和生产日期仍待调查。此外,登记牌上标注了该升降梯核定人数是12人,而事故现场升降梯内有19名工人,明显超载。这次工人和施工单位都惨了,工人没买保险。同行,默哀…… 补充, 升降机在上升过程中突然失控,直冲到34层顶层后,钢绳断裂,失去钢绳约束后的升降机就像刹不住闸的车一样,自由落体直坠地面。现场目击者讲述,当升降机下坠至十几层时,先后有6人从梯笼中被甩出,其中2人为女性。随即一声巨响,整个梯笼坠向地面。附近工人赶至现场时看到,铁质梯笼已完全散架,笼内工人遗体散落四处。当时在升降机里有19人,经过现场救援和清理,下午4点55分,现场消防说,19人全部遇难,没有伤员。 个人看法:外墙施工电梯不同于常规的乘客电梯,本身安全性就较低,而且很多施工单位为降低成本租用二手或超期未年检的施工梯,隐患更大,是根源。
荆州电梯吞人事故中的妈妈在落入电动扶梯后被卡在手扶梯内部的机械部位,将很难触动手扶梯内的安全开关。当手扶梯被逼停时,人会因挤压而造成无法挽救的后果。而且电梯伤人由生产者或销售者担责,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者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补充责任。
电梯的安全防范:
有时候,一些人可能会为了搬东西,挡住电梯门,这其实是很危险的行为。如果孩子看到大人这么做,他们可能就会模仿。家长应该为孩子树立榜样,在乘坐电梯时,避免做危险的动作,来误导孩子。同时,在其他人这么做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是危险的行为,让他们不要模仿。
如果孩子随意按下电梯按钮,可能会破坏正常操作,或引发误报。父母应该教孩子,如何安全地进出电梯,让孩子注意自己的脚步,以免被电梯门夹住。例如,鼓励孩子整理好宽松的衣服,并系好鞋带,这也可以防止危险发生。 避免孩子在电梯内玩耍,不能让孩子将电梯当作游乐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