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内容简介中国古代风水学是以《易经》理论为导向,集环境学、园林学、地理地貌学和美学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博大精深,实用性强。《绘图地理五诀》是清朝赵玉材撰写的风水学著作。赵玉材,号九峰,是清朝著名的风水学大师。他的著作《绘图地理五诀》、《阳宅三要》都被收录在《四库全书》之中。在风水学著作中,《绘图地理五》诀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化繁为简,概括了在地理风水术中,要遵循的龙、穴、砂、水、向五大原则。作者还强调:龙、穴、砂、水在风水学中虽然都很重要,但最终决定风水吉凶好坏的还是向。所以,掌握立向是学习堪舆之术的关键所在。本书的最大好处就是图文并茂、论理精当,虽博杂艰深,但通俗易懂。此书一问世,就在堪舆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并被后人当作学习风水堪舆的重要教材。中国古代风水学,由于其产生的年代久远,精华与糟粕共存。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审视的眼光去对待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只有这样,才能造福于社会。
外拱千重,不如眠弓一案案山低近、眠弓有情朝山高耸、或朝或拱。《地理辟径集》专门论述案山时候,提及眠弓案:又论近案曰,凡点穴,看近案,台案分明值万贯,高要齐眉低齐心,莫合坐下山冈乱,又曰吉地须有逆流案,有案直须生本干,干上生来过我前,诸峰籍此为护扞,更有罗星塞水口,定作王侯,山水断又曰,如人坐,如人卧,只是胸前有手过,又曰古人一字值千金。高要齐眉低齐心,又曰外拱千重,不如眠弓一案,又曰欲求真的,远朝不如近朝,又曰伸手摸着案,定作发财断,又曰伸手摸着案,税钱十万贯,又曰一要富,二要富,案山手摸到。关于富穴与贵穴的风水口诀,都提到眠弓案的重要性,很多风水专业典籍也反复提到眠弓案,可见眠弓案是hi点穴的一个关键考量因数之一。(1)富穴的特征十个富穴九个窝,恰如大堂一暖阁。八面凹风都不见,金城水绕眠弓案。四周八方俱丰盈,水聚天心更有情。入首气若龟盖形,富比陶朱塞上翁。(2)贵穴的特征十个贵穴九个高,气度昂昂压百僚。旗鼓贵人分左右,狮象禽星带衙刀。眠弓案山齐胸下,临官秀峰耸云霄。三吉六秀并天马,贵如斐杜福滔滔。(3)眠弓案、积钱千万贯欲求大贵须立旺向,旺向高大,旺水特朝,朝水一杓可致富,明堂前要聚蓄,故云:明堂如掌心,家富斗量金,穴前要富,须得眠弓案积钱千万贯,下砂要逆水,逆水一尺可致富,去水之旋要归库,故云:要得富财归库,财旺水也。
《葬书》曰:“夫阴阳之气噫为风,升为云,斗为雷,降为雨,行平地中而为生气”。生气是阴阳二气轮周期中的一个环节,阴阳之气运行不息,不断变换成风、云、雷、雨及生气等表象。“五行之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当生气露出地面,升入空中,就变为风,风被吹散荡尽,因而无法利用,故为了将生气聚止于某地,有必要防止生气荡散。只有环绕吉地的层层山峦才能遮挡住风,只有缓缓的流水和湖泊等才能聚集生气。土壤不足,且会积水的墓地,就要赶紧填土。树木的枝叶从周围蔓延到墓土上来时,就要加以剪除。树根蔓延到墓地内时,就要砍你树木或铲除树根。因东南侧有高大的建筑物,而使墓地在正午之前得不到阳光照射的话,就要考虑迁移墓地。
看山先看水,有山无水休葬地,山管人丁水管财。水是龙之血脉,砂水交汇,阴阳交合,水是非常重要的。地会给后人带来祸福,是祸是福,在葬地的险易可以看出。山势往往有险,葬地要考察来龙的开头和终点,在它生气勃发的地方择地下葬。所谓辅,是指夹护缠从,龙怕孤单,所以主龙周围要有夹护的龙。要避开它的害处,浅脉就顺乘它,深脉就深葬以获取生气。开挖以连通脉气,合土以巩固龙脉。乘金相水,以土印木,对外藏住八风 ,对内收住五行。上承天光,下就地德,使阴阳调和,五行俱备。所以君子都力求改变自然,改变天命。
1.大的公墓环境,靠山要大,山后还要有山,这叫父母山;
2.左右要山向护卫,就像一个太师椅,后山要高,左右护卫山向要低;
3.前方要有山向,要远;
4.中间名堂要宽要大、宽,能容千军万马;
5.中间要有水系环绕。
6.因为坟墓就是阴地,如果这快地方一年四季见不到阳光,叫阴气过盛,不管外环境如何如何好,这个地方也不能选,选此地必然男丁稀少,女人忧郁。阴宅也需要好的阳光照射条件,有和谐的阳光照耀,是具备好的风水条件之一;
7.建筑在山的棱角线上的墓穴或山顶的坟墓不能选,容易带来劳苦之凶相,甚至是败家之势;
8.有水从头顶高处流下的墓穴不能选,是为凶相,主其家中经常有病弱者出现,所以选择墓地时,应该要避免这种地形;
9.上面有高压线通过的墓地不能选,受高压线磁场干扰,选者主家运衰退,后继无人;
10.靠近公墓墙根的地方不能选,选之容易有争议,后代人矛盾不断;
11.要选择一平米以上的,有边有线,且会形成直角的地方,为吉相。 尽量要在墓地建造界线,没有界线的墓穴,主很容易与他人发生纠葛;
12.如果公墓墓穴是别人使用过的墓穴不要选择,选择会有占别人家阴地的嫌疑,家人会出现灵异上身的现象;
13.陡峭的山体上,骨灰墙上的墓穴不要选,有的公墓地方为了节省土地,建设所谓的骨灰墙,或者在陡峭的山体上建墓穴,往下一看,又深又陡,这样的墓穴不能选,选择会家庭没有根基,人气财气败落;
14.在整块墓穴周围要有黄土花草,不能全部铺设石板、水泥、石头,主其家中入不敷出,是为散财之凶相,风水石山见土为贵,没土的公墓不长一点花草,是个凶地。
1、凡有高压电线在上方的地方及附近的地方都不可立山坟,靠近变电站的附近,也不能立山坟,否则伤及头部神经。
2、一些人因发财后,用水泥重修山坟后即败,一般山坟的`尸灵的上方可用青砖,不用水泥较好,堂前与后背可用水泥修,常有风吹到的山坟,最好不去修水泥,藏风的山坟,可修水泥。
3、一般做山坟用四维与六干,即干、坤、巽、艮、甲、乙、丁、庚、壬、 癸、这十个坐山,给人做山坟,发福最易,一般也比较平稳,丙、辛二山我绝对十用,二地支坐山
4、一般初去修阴宅或修住宅,遇到不吉外应,此地为凶地,最好另择一地。如无法另选择,也应当及时化解此地的凶杀,先找出主要原因,化解后才能再用。
5、一般是子孙众多和当大官的贵人建山坟时才用地支立向,用地支来立向的山坟发福最迟,但作用大,用不当则祸来较深。一般地师与初入门的地师用四维与六干给人修建山坟和建住宅最好,有较高水平的地师才可用十二地支与丙、辛二山建山坟与修建阳宅。
6、一般坤、巽、乙、丁、癸这五个坐山对女性亡灵作用最大。干、艮、甲、庚、壬这五个坐 山对男性亡灵作用最大。
1、什么是阴宅?阴宅,是指安葬祖先灵柩的地方,简单的理解就是坟墓。因为先人过 世后在这个地方长眠安息,所以它被成为阴宅。作为风水中重要的一部分,阴宅也是十分讲究的。一直以来,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思想就认为,祖先安葬在好的风水 福地,一定能给子孙后代带来吉祥如意,相反的,假如阴宅风水不好,则会影响到后人的运气,轻者诸事不顺,重者家庭破裂噩运连连。所以,阴宅的重要性是毋庸 置疑的。
2、阴宅的布局原理。在古代的地理理论中,强调人由父母所 生,父母去世之后如果葬在好的地方,骨骸可以得到地气的温暖,从而起到保佑子孙的作用。不过在现代人看来,这种观点缺乏说服力,是迷信。不过,阴宅其实可 以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的。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磁场,整个磁场具有记录和传播的功能。阴宅建于何处,那个地方的磁场就会把坟墓周围的山水信号连同 骨骸信号一起通过电磁波的形势向外发送,从而对外界产生吉凶的不同影响。而子孙与先辈有同类型的遗传基因,电磁波之间有同位信息,可以感应沟通,作用于后 人。阴宅讲究大自然的格局配合,尤其需要乘龙之气,配以天地之间的自然之物,形成各不相同的阴宅风水。如果合天时,合地运,合山水,则可以做出富贵的阴 宅。
阴宅风水选择
我们看到那些风水大师说起阴宅风水非常的高深莫测,但是也许大多数人还是没办法理解究竟那些东西所指为何。一个好风水的阴宅,是很多人趋之若鹜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标准的好风水阴宅具备了什么。
1、方位相差一点点,吉凶会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选择风水阴宅,要看它的龙气沿着什么方位行,阴宅要在龙气能到的方位上。
2、好的风水阴宅,必须是具备了主山、少祖山和祖山等背山,而且从图里可以看到,青龙山、白虎山、护山、案山、朝山、水口山也是必须重点考虑因素之一。这些因素必须具有,并且符合各风水山的要求。
3、必须要具有明堂。明堂的大小、高低,水的方位、远近等影响极大。山龙的中明堂常深,平地支龙的中明堂常浅。
“龙、穴、砂、水、向”故为地理五诀,
1 、地理风水学-龙
“龙者何?山脉也。山脉何以龙为?盖因龙妖娇活泼,......而山脉亦然,......” (《周易阴阳宅》)。龙是指蜿蜒而至的山峦,通常为气脉流贯的山体。到了平原,没有山体的地方,也是有“龙”的。此时的“龙”已经转入地下,是指地下的岩土层,地下岩土层也是有走向的。“莫道高山方有龙,却来平地失真踪。平地龙从高脉发,高起星峰低落穴。高山既认星峰起,平地两旁寻水势。两水夹处是真龙,枝叶周中者是。”(《撼龙经》)。从地质构造来看,水往低处流,岩层的走向也一样。我们的成语里也有“来龙去脉”的说法,可见,“龙”是有走向的,“气”依附于“龙”,走向和“龙脉”一致。“龙”也分吉凶,吉龙为光肥圆润、尖利秀美、势雄力足、雄伟磅礴的山脉,这样的龙称为“真龙”,能够迎气生气。凶龙为崩石破碎,歪斜臃肿、势弱力寡、枝脚瘦小、树木不生的山脉,这样的龙称为“老龙”、“死龙”,迎接到的气也是不好的凶气。我们通常都说“青山绿水”,“青”就是指山的绿化状况。山上有大量的树木就称为“青山”,树木能够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如果山上没有树木,就会造成水土流失,“青山绿水”变成“穷山恶水”。山体出现冲沟、滑坡、崩塌等不利于建设的现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风水学认为,“龙”不能断,“龙”断则“气”断。
2、地理风水学- “穴”与“明堂”
“穴” 是“气”随着“龙”而来所聚集的点,“明堂”才是我们所选择适合我们居住、生活、工作的地点,“古之地理家,以穴前之地名之曰‘明堂’”(《周易阴阳宅》)。它是指“穴”前靠山近水的平坦之处。而“穴”则往往成为城市中比较重要的地点,利于“气”的集聚。“穴”与“明堂”的关系是“点”与“面”的关系。“穴”起到了一个“控制点”的作用,是明堂的前提。“明堂”的位置也符合西方学者所提出的“边缘效应”。俗语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说明山与水能够提供给人类必要的生活、生产资料。近水,则有了生命的保障;近山,则提供给人类各种食物。不能离山太远或离水太远,这也是儒家所尊崇的“中庸之道”的体现。上海浦东的陆家嘴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黄浦江从西南往东北方向流过,成为传统风水学中的“玉带水”模式,后建立起的众高楼围绕着一个中心绿地,这个中心绿地就可以认为是“明堂”的位置,从而形成一个典型的“聚气”的模式。从城市经营的角度来看,它改善了小区域的环境,从而增加了其周围土地的经济价值。
3 、地理风水学-砂
“砂者,穴之前后、左右山也。”(《周易阴阳宅》)“砂”是构成穴场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风水学中以中华传统文化中代表四方的四神兽来命名穴场周围的砂山:前(南)朱雀,后(北)玄武,左(东)青龙,右(西)白虎,并配以五行学说对砂山所构成的环境做出逻辑的分析判断。风水学的原则是尽可能利用好的地形建设,对于一些不好的地形环境条件做出相应的改造。这里对地形的考虑就涉及到日照、气候、土壤、风向等要素,与现代科学提倡的生态建筑的基本要求吻合。
“《曲礼》注云:朱雀、玄武、青龙、白虎,黄帝陵之风水砂山意象四方宿名也。然则地理以前山为朱雀、后山为玄武、左山为青龙、右山为白虎,亦假借四方之宿以别四方之山,非谓山之形皆欲如其物也。”(《地理人子须知》)从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典型的风水模式除了有靠山(镇山)之外,左右两侧还应该有起护卫作用的山,使整个穴场成兜抱状,来挡住“风”对气场的破坏,达到更好的聚气作用,让人们在心理上感到安全;同时也能够提供给人类一些维持生存的物质资料。
4 、地理风水学-水
“水者,龙之血脉。穴外之气,龙非水送,无以明其来;穴非水界,无以明其止。” (《周易阴阳宅》)风水学认为,气也是随着水而走的,有水必有气。在现实生活中,人对水的依赖也超出于对山的依赖,“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葬书》)故民间一些地区仍有“阴宅(坟墓)重山,阳宅(房屋)重水”的说法。水的走向,就是“气”的走向。而“气”又是和水的走向相同的。 “气” 是贯通于水的,水的流动带动“气”的流动。而不同的水所聚到的“气”所具有的性质也是不同的。水质清明,味觉甘甜为吉;水质浊暗,味觉苦涩为凶。水质的不同,即水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同时,水的性质表现也有所不同,水质良好的地区当地居民的身体素质等方面比其他地方的好,而有的地区人们患有地方病也与水质有关。
水还具有交通的作用,不论古今中外、内河外海,凡是具有良好的水利交通条件的城市,经济都比较发达。在城市中,道路也被风水家们当作水来看待,凡是交通便利的城市,经济也较一般地区发达,从历史上看,各个城市的发展无不与交通的发达程度相关。前面已经说过,山能够提供给人们必要的生存资料,这也正好体现了民间流传的“山管人丁水管财”的说法。
5 、地理风水学-向
向指的是朝向,它具有矢量性。同一物体,随着参照物的不同其方位也不同,故不能单纯的说某一物体的方位是“XX”向。在风水家们利用罗经(罗盘)进行选址,或是对某建筑进行定向分金时,就是以其手中的罗盘建立起一个相对的坐标系,从而对穴场进行一些逻辑性的、适用性的分析和评价。看周围的环境是否能够满足“聚气”的要求,即整个穴场是否能够满足人类生存的各种需要。
以某一栋建筑单体来说,日照和通风是必须满足的,满足了则为“吉”,反之则为“凶”。我们知道,最好的朝向不是正南北向,而是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略有偏差。在我国,南方地区炎热,日照条件很容易满足,由于潮湿,通风在朝向的考虑上占主要地位,同时要避免过分的日照,故以南偏东15 为吉;而北方地区因为寒冷,日照在朝向的考虑上占主要地位,所以尽量要争取“热轴”的方向(即南偏西15 )来获得热量为吉。进一步说,我国位于北半球,“负阴抱阳”就是指“面南背北”,同样的“负阴抱阳”到了南半球就成了“面北背南”了。
《地理五诀》一书著于清乾隆丙午年间,著作者为赵玉材先生,字九峰;是当时地理风水的宗工哲匠。因为当时社会上风水地理学“立法种种,各持一家,是分门愈多而道理愈晦,地理失传。”对于地理“先贤诸书得分真赝”。于是,在乾隆乙巳年底,赵九峰师徒三人“更相讨论研究,遍拣诸书”“慨然有救正之心”“尽所秘而笔之”“越七日而卷成”师徒三人用七天时间加班而书成。赵九峰先生在著述中自谓,《地理五诀》是“遵郭景纯《葬经》、杨救贫《青囊经》、刘秉忠《玉尺经》、卜则巍《雪心赋》、刘青田《披肝露胆》、谭仲简《一粒粟》,或祖其而为之发明,或直述其语。”并参阅了《玉髓经》、《天玉经》、《青乌经》、《黑囊经》、《仙婆集》、《孝思集》、《琢玉斧》、《顶门针》、《天机会元》、《人子须知》、《一贯堪舆》、《三才发秘》、《司马水法》、《地理正宗》、《地理大成》、《四弹子》等地理风水学书籍,“从流溯源”。《地理五诀》这本书共八卷,卷一为五行基础和罗盘初步篇;卷二论龙脉生旺死绝形象;卷三论穴之阴阳富贵贫贱;卷四论砂形贵贱得位失位;卷五论水之吉凶进神退神;卷六论四局朝向龙水配合;卷七论二十四山向十二种水口吉凶判断法;卷八论平洋地理风水要诀。前七卷主要论山地风水,卷八论平洋风水;主要以山地风水为主。卷一 五行歌诀罗盘学法卷二 论龙生旺龙绝形象卷三 穴分阴阳富贵贫贱卷四 砂形贵贱得位失位卷五 水辨吉凶进神退神卷六 向分四局龙水配合卷七 十二水口吉凶断法卷八 平洋要诀后附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