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方案1:摄像头+摄像头电源支架+线材接头+采集卡+电脑+显示器方案2:摄像头+摄像头电源支架+线材接头+录像机+硬盘+显示器监控系统分为2种:1、采用计算机作为终端机的设备,其中最基础的搭配为:摄像机,电源,支架,接头,采集卡,线材;2、采用录像机为终端的设备,其中最基础的搭配为:摄像机,电源,支架、接头,录像机,线材。(录像机需要硬盘作为载体存储,硬盘需要另外购买,显示器自备或者另外购买)。
设计方案从三方面来对比:1,设计思路,是根据不同的场所,对人流,通道,安全级别进行分类归纳,设计出轻重位置,选择不同类型的设备来造成天眼监看。 2,选择产品,不求最好,不求最省钱,考虑设备安装位置特殊性,对防水,防雾,防热进行选择,合适就好。产品的稳定性是第一位。 3,经验性,每个方案设计,总有侧重点,也有缺点不足,不求大而全,所以方案肯定有要自己的特色,不是千篇一律的。
安防监控系统是应用光纤、同轴电缆或微波在其闭合的环路内传输视频信号,并从摄像到图像显示和记录构成独立完整的系统。它能实时、形象、真实地反映被监控对象,不但极大地延长了人眼的观察距离,而且扩大了人眼的机能,它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代替人工进行长时间监视,让人能够看到被监视现场的实际发生的一切情况,并通过录像机记录下来。同时报警系统设备对非法入侵进行报警,产生的报警型号输入报警主机,报警主机触发监控系统录像并记录。安防监控系统的构成:前端部分:前端完成模拟视频的拍摄,探测器报警信号的产生,云台、防护罩的控制,报警输出等功能。主要包括:摄像头、电动变焦镜头、室外红外对射探测器、双监探测器、温湿度传感器、云台、防护罩、解码器、警灯、警笛等设备(设备使用情况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配置)。摄像头通过内置CCD及辅助电路将现场情况拍摄成为模拟视频电信号,经同轴电缆传输。电动变焦镜头将拍摄场景拉近、推远,并实现光圈、调焦等光学调整。温、湿度传感器可探测环境内温度、湿度,从而保证内部良好的物理环境。云台、防护罩给摄像机和镜头提供了适宜的工作环境,并可实现拍摄角度的水平和垂直调整。解码器是云台、镜头控制的核心设备,通过它可实现使用微机接口经过软件控制镜头、云台。传输部分:这里介绍的传输部分主要由同轴电缆组成。传输部分要求在前端摄像机摄录的图像进行实时传输,同时要求传输具有损耗小,可靠的传输质量,图像在录像控制中心能够清晰还原显示。控制部分:该部分是安防监控系统的核心,它完成模拟视频监视信号的数字采集、MPEG-1压缩、监控数据记录和检索、硬盘录像等功能。它的核心单元是采集、压缩单元,它的通道可靠性、运算处理能力、录像检索的便利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控制部分是实现报警和录像记录进行联动的关键部分。电视墙显示部分:该部分完成在系统显示器或监视器屏幕上的实时监视信号显示和录像内容的放及检索。系统支持多画面放,所有通道同时录像,系统报警屏幕、声音提示等功能。它既兼容了传统电视监视墙一览无余的监控功能,又大大降低了值守人员的工作强度且提高了安全防卫的可靠性。终端显示部分实际上还完成了另外一项重要工作——控制。这种控制包括摄像机云台、镜头控制,报警控制,报警通知,自动、手动设防,防盗照明控制等功能,用户的工作只需要在系统桌面点击鼠标操作即可。防盗报警部分:在重要出入口、楼梯口安装主动式红外探头,进行布防,在监控中心值班室(监控室)安装报警主机,一旦某处有人越入,探头即自动感应,触发报警,主机显示报警部位,同时联动相应的探照灯和摄像机,并在主机上自动切换成报警摄像画面,报警中心监控用计算机弹出电子地图并作报警记录,提示值班人员处理,大大加强了保安力度。报警防范系统是利用主动红外移动探测器将重要通道控制起来,并连接到管理中心的报警中心,当在非工作时间内有人员从非正常入口进入时,探测器会立即将报警信号发送到管理中心,同时启动联动装置和设备,对入侵者进行警告,可以进行连续摄像及录像。在建筑的外围安装电子围栏,电子围栏是目前最先进的周界防盗报警系统,它由高压电子脉冲主机和前端探测围栏组成。高压电子脉冲主机是产生和接收高压脉冲信号,并在前端探测围栏处于触网、短路、断路状态时能产生报警信号,并把入侵信号发送到安全报警中心;前端探测围栏由杆及金属导线等构件组成的有形周界。电子围栏是一种主动入侵防越围栏,对入侵企图做出反击,击退入侵者,延迟入侵时间,并且不威胁人的性命,并把入侵信号发送到安全部门监控设备上,以保证管理人员能及时了解报警区域的情况,快速的作出处理。系统供电:电源的供给对于保证整个闭路监控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电源受破坏即会导致整个系统处于瘫痪状态。系统的供电可以采用集中供电和分散供电两部分,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选择。以上仅是一个的典型安防监控系统介绍,在实际应用中会有不同种类型的方案出现,安防监控系统方案一般会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而量身订制。
GB 10408.1~.9入侵探测器系列标准;GB 12663-2001《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50394-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T 16571-1996《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 16572—1996《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2-2004《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A 27-200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A 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T 70-2004《安全防范工程费用预算编制办法》;GA/T 74-2000《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 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367-20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 368-2001《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 394-2002《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JGJ/T 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