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水灰比计算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水灰比 W/C=αa×fce/(fcu,o+αa×αb×fce )αa、αb 为归系数采用碎石时αa =0.46 αb =0.07,采用卵石时αa =0.48 αb =0.33fce =γc×fce,gγc为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fce,g水泥强度等级值(MPa)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co=mwo/(w/C) mwo为单位混凝土用水量计算砂率重量法:βs=Mso/(Mgo+Mso) %单位混凝土拌和物重量 Mcp=Mco+Mgo+Mso+MwoMco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kg)Mgo每立方米混凝土粗骨料用量(kg)Mso每立方米混凝土细骨料用量(kg)Mwo每立方米混凝土水用量(kg)
1、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水灰比W/C=αa×fce/(fcu,o+αa×αb×fce)αa、αb为归系数;采用碎石时αa=0.53、αb=0.20,采用卵石时αa=0.49、αb=0.13fce=γc×fceg。2、水灰比也叫水灰比率是指混凝土中水的用量与水泥用量的重量比值。
计算公式如下:Rh=0.46Rc(C/W-0.52)式中:Rh为混凝土的强度,Rc为水泥强度,C/W为灰水比,即水灰比W/C的倒数,其中C代表水泥,W代表水,从式中可以看出,混凝土强度同水泥强度成正比,同灰水比成正比,即同水灰比成反比。若混凝土强度为30Mpa,则30=0.46水泥强度(可知)(C/W-0.52),若以水泥强度为32.5Mpa为例,则30=0.4632.5(C/W-0.52),则C/W=2.52,即水灰比为1/2.52。
你的问题提问的分类错了,不过关于工程方面的稍微知道点,给你基本解释下吧!水灰比的定义:1、水灰比的定义是拌和水量与水泥用量的比值,低水灰比表示水泥用量多,品质佳,可表现出水泥浆的“质”.然而,调整工作性时,ACI建议提高相同水灰比的水泥浆润滑量,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这可用水泥浆的“量”表示2、混凝土配合比中,水和水泥的重量比称为水灰比,实验证明,混凝土强度试块的破坏,多发生在水泥石本身和水泥石与骨料的粘结处3、拌和混凝土的用水量和混凝土中(下转第61页(上接第36页)的水泥用量之比称为水灰比.若用水量过多则多余水分会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逐渐蒸发出来使混凝土内部形成孔隙和毛细管通路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水灰比的计算公式是水灰比=水+外加剂/水泥+粉煤灰+粉状物。是质量比,不是体积比。另外 外加剂一般不用计入计算,计入的情况也不一定计在水中。还有常习惯性的称外加剂分水剂和粉剂,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水就是水(W),灰是水泥(C),还有一种说法是水胶比(W/B),胶指胶凝材料有C,FA,SL,SF等。再具体的我就不知道了,你看看别人的答案有没有补充的吧!
水灰比=水/水泥水胶比=水/胶凝材料假设你现在的情况是:砂浆等级M7.5,稠度70-100mm。水泥为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砂为中砂,堆积密度为1450kg/m3,含水率为2%;石灰膏稠度为120mm。解: (1)计算试配强度:f=7.5+0.645×1.88=8.7(Mрa) (2)计算水泥用量:Qc=1000(f+15.09)÷3.03C=1000(8.7+15.09)÷3.03÷42.5 =185(kg/m3) (上面的C为水泥强度) (3)计算石灰膏用量:Qd=Qa-Qc=300-185=115(kg/m3) (Qa为固定值在300-350之间随意取) (4)根据砂的堆积密度和含水率,计算用砂量:Qs=1450×(1+0.02)=1479(kg/m3) (5)用水量:根据水泥浆强度等级确定,M2.5~M5用水200~230;M7.5~M10用水230~280;M15用水280~340;M20用水340~400。 我假设的条件是水泥浆强度为M7.5,所以用水宜选为300kg/m3 (6)各材料用量比: 水泥:石灰膏:砂:水=185:115:1479:300=1:0.62:7.99:1.62呵呵,现在你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用183m3×185kg/m3=33855kg就得到水泥用量了
混凝土是现在最常用的建筑材料,基本我们所见到的形态比较“正常”的房子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就算不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还是会用到很多混凝凝土,比如说,鸟巢,虽然它是钢结构,但是它里面的座位席,阶梯等等都是以混凝土为材料。混凝土当然不是随便混合就可以的,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深入的了解一下混凝土的水灰计算。
水灰比的含义
混凝土是水和水泥的混合物。水灰比指的就是混凝土中水的用量和水泥用量的比值。水灰比混凝土的影响非常的大,它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流变性能,水泥凝聚的结构以及混凝土硬化后的密实度。水灰比太大太小都会使混凝土的强度等功能受到影响。所以说,适合的水灰比对混凝土是非常重要的。
水灰比参数的影响
水灰比太小的话会使水化热较大,这样混凝土就比较容易开裂,非常不利于工地现场的施工操作。
水灰比太大的话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凝固的时间周期长,不能满足建筑需求,后期过程可能会变得很危险。
合适的水灰比才能够建造出安全稳固又美观的建筑。
混凝土水灰比计算
混泥土水灰比的计算公式还是比较复杂的,一般没学过的人,可能不太了解。相关的信息了解的比较少,看起来会比较困难,下面小编就简单的说明一下这些计算公式。
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水灰比计算公式为 :W/C=αa×fce/(fcu,o+αa×αb×fce )
其中αa、αb 为归系数。即采用碎石时αa =0.46 αb =0.07,采用卵石时αa =0.48 αb =0.33,fce =γc×fce,g。其中γc为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按照实际统计资料确定
fce,g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单位混凝土拌和物重量公式为: Mcp=Mco+Mgo+Mso+Mwo。其中Mco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kg),Mgo每立方米混凝土粗骨料用量(kg),Mso每立方米混凝土细骨料用量(kg)
,Mwo每立方米混凝土水用量(kg) 。
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时,公式则完全不同,公式为:Mco=mwo/(w/C) 其中mwo为单位混凝土用水量。
计算砂率主要方法是重量法,公式为:βs=Mso/(Mgo+Mso) %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对于混凝土水灰比计算的分享,希望会对大家有帮助,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混凝土水灰比信息以及其它更多装修的信息,就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水灰比=(水+外加剂)/(水泥+粉煤灰+粉状物) 水灰比过大 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水灰比过小 容易发生离析现象 水灰比(W/C)与抗压强度f、水泥实际强度F的关系:f=AF(C/W-B) 其中A、B是与骨料种类等的系数。
水灰比计算:
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
水灰比W/C=αa×fce/(fcu,o+αa×αb×fce)
αa、αb为归系数
采用碎石时αa=0.46αb=0.07,采用卵石时αa=0.48αb=0.33
fce=γc×fce,g
γc为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
fce,g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Mco=mwo/(w/C)mwo为单位混凝土用水量
扩展资料
水灰比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配合比”相同,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小,坍落度就越小,和易性也越差。“配合比”相同,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低。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大,坍落度就越大,和易性也越好。
水灰比太大,混凝土虽然流动性大,但是容易离析和泌水,和易性不好,严重影响混凝土强度,水灰比太小,混凝土流动性差,显得干涩影响泵送,对施工不利,但是对混凝土的强度有所提高。
对混凝土碳化的影响:
由于混凝土的碳化是CO2向混凝土内扩散的过程,混凝土的密实程度越高,扩散的阻力越大,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就越小。混凝土碳化的深度还受单位体积的水泥用量或水泥石中的Ca(OH)2含量的影响。
水灰比越大,单位水泥用量越小,混凝土单位体积内的Ca(OH)2含量也就越少,扩散的阻力就越小,CO2就越容易进入混凝土体内,碳化速度也就越快。水灰比对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影响极大,在水泥用量一定的条件下,增大水灰比,混凝土的孔隙率也随之增大,密实度降低,碳化速度增大。
而水灰比小的混凝土由于水泥浆的组织密实,透气性较小,因而碳化速度较慢。同理,单位水泥用量多的混凝土碳化较慢,水灰比小的混凝土合成物多,中和所需的CO2量也多,中和反应需要的时间也较长。
另一方面水灰比小的混凝土,水泥水化后残留水分少,混凝土密实性高,孔隙小,大孔少,CO2向混凝土内扩散的阻力较大,这也造成中和反应需要时间较长,碳化深度较小。通过试验得出当水灰比小于0.6时碳化深度较小,当水灰比大于0.75时碳化深度急剧加大。
因此为了减少混凝土碳化引起的危害,适当控制水灰比是非常必要的。水灰比过大时,新生成的胶体水泥浆浓度低,水化后混凝土体内的多余游离水分往往先附着在骨料上,胶体与骨料粘结面积减小,粘结力下降,混凝土硬化时会产生细小裂纹,从而降低了混凝土强度。
水灰比过小时,胶体和晶体的材料不能充分形成,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振捣、密实很困难,如果在混凝土充分硬化后未水化水泥再遇水发生水化作用,水化产物造成的膨胀应力作用便有可能造成混凝土的开裂。所以为施工方便和保证质量,水灰比不宜小于0.5。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灰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灰比率
水灰比计算公式: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水灰比W/C=αa×fce/(fcu,o+αa×αb×fce)αa、αb为归系数采用碎石时αa=0.46αb=0.07,采用卵石时αa=0.48αb=0.33fce=γc×fce,gγc为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fce,g水泥强度等级值(MPa)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co=mwo/(w/C)mwo为单位混凝土用水量计算砂率重量法:βs=Mso/(Mgo+Mso)%单位混凝土拌和物重量Mcp=Mco+Mgo+Mso+MwoMco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kg)Mgo每立方米混凝土粗骨料用量(kg)Mso每立方米混凝土细骨料用量(kg)Mwo每立方米混凝土水用量(kg)拌制水泥浆、砂浆、混凝土时所用的水和水泥的重量之比。水灰比影响混凝土的流变性能、水泥浆凝聚结构以及其硬化后的密实度,因而在组成材料给定的情况下,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其他一系列物理力学性能的主要参数。对某种水泥就有一个最适宜的比值,过大或过小都会使强度等性能受到影响。水灰比按同品种水泥固定。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为0.44;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为0.46。
水灰比=水/水泥水胶比=水/胶凝材料假设你现在的情况是:砂浆等级M7.5,稠度70-100mm。水泥为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砂为中砂,堆积密度为1450kg/m3,含水率为2%;石灰膏稠度为120mm。解:(1)计算试配强度:f=7.5+0.645×1.88=8.7(Mрa)(2)计算水泥用量:Qc=1000(f+15.09)÷3.03C=1000(8.7+15.09)÷3.03÷42.5=185(kg/m3) (上面的C为水泥强度)(3)计算石灰膏用量:Qd=Qa-Qc=300-185=115(kg/m3) (Qa为固定值在300-350之间随意取)(4)根据砂的堆积密度和含水率,计算用砂量:Qs=1450×(1+0.02)=1479(kg/m3)(5)用水量:根据水泥浆强度等级确定,M2.5~M5用水200~230;M7.5~M10用水230~280;M15用水280~340;M20用水340~400。我假设的条件是水泥浆强度为M7.5,所以用水宜选为300kg/m3(6)各材料用量比:水泥:石灰膏:砂:水=185:115:1479:300=1:0.62:7.99:1.62呵呵,现在你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用183m3×185kg/m3=33855kg就得到水泥用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