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一、智能硬件发展现状1.智能硬件的概念一句话描述:软硬结合,更具智能化的传统硬件设备。 其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硬件设备,比如电视,空调,电饭煲,冰箱。而这个硬件就是对这些传统设备的改造,使之拥有更智能化的功能。比如一个智能浇花硬件,如果花缺水了,然后自动浇水是智能,如果要打开APP,然后自动的点击才能浇水,并不是智能。如果一个智能晾衣机,下雨了,它自动收衣服是智能,如果我要点一下手机才能收衣服,并不是智能。 2.智能硬件的类别 智能硬件层出不穷,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目前市场上的智能硬件种类特别多。按行业来分的话,分为智能家居,智能农业,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工厂等。 3.智能硬件的发展趋势 从行业产品服务三个层次,总结智能硬件未来的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上涨,巨头企业持续做生态,比如小米,华为。 互联互通交互方式优化是发展重点。比如说智能家居中的小杜小助手推出带屏幕的智能音箱。 优势互补,平台介入,更多的第三方服务。 二、智能硬件应用场景 智能硬件应用场景有智能家居,智能农业,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工厂等。1.智能家居国内比较出名的有小米,小米的智能家居品类很齐全,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智能空调,智能音响,智能电视等。2.智能农业智慧农业是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进行控制是传统农业更有智慧。智能农业常见系统有农业大棚智慧监控系统、智能农业灌溉系统、智能土壤测试仪。3.智慧医疗病人挂号、看病、取药需要排很长的队,而看医生的时间只有几分钟。但是为医疗发展到足够普及的时候,一些普通的病直接在家就可以,不用跑到医院,在用的检测仪器和传感器收集到别人的数据,传送给医生医生诊断,给出相应的药物,看病完成。常见的智能医疗硬件有智能心率计,智能血压计,智能胎心仪。 三、智能硬件主流技术 智能硬件主流技术有硬件技术、通讯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体系结构自下而上分为底层,负责信息采集的感知层(硬件技术),中间负责通讯网络层(通讯技术)、顶层应用层(软件技术)三个层次,这三个城市缺一不可。1.硬件技术硬件技术应用于物联网的感知层。感知层就像物联网的皮肤和五官,用于识别物体和采集信息是物联网的核心是采集信息关键部分。常见的硬件技术有传感器技术,pcb制造技术。2.通讯技术常见的通讯技术有zigbee、wifi、蓝牙、NB-IOT、Lora(Long Range)。zigbee、wifi、蓝牙多用在智能家居领域,这也是我们生活比较用的比较多的技术。NB-IOT、Lora用于远距离,低流量的场合。比如NB-IOT就被应用在共享单车的智能锁上。 3.软件技术软件技术有云计算、APP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 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 云计算可以把它当作是一个运算能力强大的计算机,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池,可以按需来购买,人就像自来水,电,煤气那样子计费。
有很多的硬件设计和各种软件设计,具体如下:海尔智能家居设计方案主要分为以下七章:第一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整个智能家居设计方案的总体概述,包括设计智能家居的目的、对目前家居市场潜在的问题的分析和对这个设计方案的预想的结果等。第二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海尔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理念,比如说这个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比如说高科技数码技术、压缩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编解码技术等。第三章的主要内容就是系统的设计依据,包括各种设计规范以及标准,比如说,《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以及《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GB11318—1989。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系统的设计原则。第五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拓扑图。第六章是主要内容就是介绍各种系统设备,主要包括智能终端HR-9010的介绍、可视分机HR-90HE07的介绍、单元门口机HR-90DU10的介绍、单元门口机HR-60DU02的介绍、门前机HR-90DH00的介绍、数字别墅门口机HR-90DH01/HR-90DH02的介绍、小区服务器系统软件HR-90FU101的介绍、中继模块MK-RSG01的介绍、协议转换器HR-01WW的介绍、电动窗帘(T20/A)的介绍、智能开关(HK-30P1CW)的介绍、智能开关(HK-30P2CW)的介绍以及HK-30YW迷你遥控器的相关介绍。最后一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就是向大家介绍社区配置清单(基本型)以及各种技术参数等。
分别说下吧:1、WiFi:WiFi技术是目前传输速度最快的的技术,产品成本较低,在目前的生活中较为普及,最方便的是只需要购买元件连上WiFi网络就能使用。所以目前基于WiFi技术的智能家居产品占的市场份额最大。缺点是安全性差,稳定性弱,功耗大,可连接的设备有限。WiFi网络的实际规模一般不会超过16个,而在智能家居的发展中,开关、照明、家电的数量肯定会远远多于16个,所以WiFi有它的优势,但局限性也很大,限制了发展。2、ZigBee:关于ZigBee这项技术目前网上的争议比较大,大家撕的比较厉害,作为一个看客看的也比较爽,但是现在的能力有限,也看不出来谁说的比较有道理,这里就把正方和反方的观点都贴出来,大家自己判断先介绍一下ZigBee技术的概述,ZigBee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讯技术,ZigBee可以工作在2.4GH(全球)、868MHz(欧洲)、915MHz(美国)3个频段上,最高250Kbit/s,最低20Kbit/s,传输距离在10-75M之间,ZigBee的安全性是公认的比较好的,采用AES-128加密方式,另外,ZigBee网络的自组织网和自愈能力强。上面对ZigBee技术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下面开始介绍反方的观点:关于成本的问题反方的观点是ZIGBEE芯片出货量比较大的TI公司的CC2430,CC2530以及Freescale的MC1319X,MC1322X系列,其成本均在2~3美金左右,再考虑到其他外围器件和相关2.4G射频器件,BOM成本难以低于10美金。在淘宝查了一下确实ZigBee的芯片价格在RMB20元以上,其他的外围器件加起来估计要超过RMB50元,这样的成本在价格上在智能家居上确实略高。另外一个是通信的稳定性,目前在国内ZigBee技术的主要采用ISM频段的2.4GHz,衍射能力弱,穿墙能力弱,容易受到障碍物的影响,而且容易受到同频段的WiFi和蓝牙的干扰。另一个是自组网的实用性,自组网原本的优点能够感知其他节点的存在,并确定连接关系,组成结构化的网络,并且在某一个节点移动后能够自动的重新感知,组成网络。但是在家庭的实际应用中,开关、照明、窗帘、防盗器等在安装完毕后基本不会移动,所以反方的观点认为自组网的有点没有作用。最后一个吐槽的点是ZigBee的网络容量,ZigBee支持高达65000个节点,但是在家庭的使用中可能不会超过100个,所以这个也没有实用的价值。(个人认为这条观点站不住脚,有备无患总是好的)后面的是正方公正的反驳反方的观点:关于成本,说ZigBee的成不高,但是跟wifi比起来成本已经很低了,常见的wifi芯片都只是射频前端加上基带,所有的协议栈都是在主机MCU/CPU完成的,并且绝大多数这些MCU/CPU都是需要跑linux的,所以都是2颗芯片的方案,所以必须加一起算成本。而单芯片的wifi解决方案现在也有,但是成本高到吓人,单卖7~10美金,批量的也要5美金左右,并且其也不支持大数据量。(虽然不知道正方为啥只和wifi去比,可能wifi的成不最高,但是这样也不能体现ZigBee的成不优势啊)关于通信,反方的观点的是2.4GHz的频段穿墙都弱,wifi、蓝牙都是一样的(居然这么红果果的承认了),墙体会大大降低信号强度,但是ZigBee的优势在于网络结构,可以一跳一跳的向外衍生,每多一个节点,就相当于有了一个中继器,可以把通信方位扩大1倍。而wifi和蓝牙的通信距离看的是直接通信距离,也就是天线的好坏。自组网的功能除了上面讲的扩展通信的范围外,正方的观点还认为未来的智能家居不可能只用于开关、插座、冰箱这些静物上面,还会有传感器、遥控、扫地机器人之类的移动物体。关于容量的问题还是跟wifi进行的比较,反方认为容量过大,但是wifi能够连接超过100个的的设备吗?答案是不能。所以容量大还是有好处的。以上的就是正方和反方的所有有用的观点了,虽然都比较片面,但还是可以参考一下。3、Z-wave:Z-Wave是一种新兴的基于射频的、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适于网络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工作频带为908.42MHz(美国)~868.42MHz(欧洲),采用FSK(BFSK/GFSK)调制方式,数据传输速率为9.6 kbps,信号的有效覆盖范围在室内是30m,室外可超过100m,适合于窄带宽应用场合。 Z-Wave的优势Z-Wave采用了动态路由技术,每个Slave内部都存有一个路由表,该路由表由Controller写入。存储信息为该Slave入网时,周边存在的其他Slave的NodeID。这样每个Slave都知道周围有哪些Slaves,而Controller存储了所有Slaves的路由信息。这样包在发送的时候已经规定好了通过的路径。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一是能容纳的节点较少,理论值为256个,实际上很多厂商只能做到容纳20-30个。二是树状组网结构,一旦树枝上端断掉,下端的所有设备将无法与网关通信。三是没有加密方式,安全性较差。还有一个需要关注的点是Z-Wave所用的频段在我国是非民用的,所以Z-Wave的智能家居更多的还是用在海外。 另外,Z-Wave的标准是独立开发的私有无线标准,不像其他无线标准那样开放。
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受的关注越来越多,许多科技公司开始涉足人工智能领域。在战略布局实施过程中,但是人工智能的人才短缺,所以人才竞争也会十分激烈。人工智能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前景非常值得期待的,21世纪,人工智能产业已成为各国重要的创业投资点。
人工智能现在已经进入场景驱动阶段,深入解决各行业不同场景的问题。这种行业实践应用也在不断优化人工智能的核心算法,形成正向发展的趋势。现在,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制造、住房、金融、零售、交通、安防、医疗、物流、教育等行业。
工业制造4、0时代的到来,制造行业开始对人工智能的需求暴增,许多提供智能工业解决方案的企业应运而生,如智航无人机、启飞技术等。在智能家居方面,主要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智能硬件、软件系统、云计算平台形成完整的家居生态系统。用户可远程控制设备,设备可互联,自学习等,从整体上优化家居环境的安全、节能、便捷。最早、最全面应用的人工智能行业是金融行业,应用广泛,主要包括:智能获客、身份识别、大数据风控、智能投顾、智能客服、金融云等。
从当前的主要发展趋势来看,人工智能确实全面重构了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结构,很多产业领域的生产经营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过程促进了人才结构的调整。一些职位被代理替换,一些职位升级,同时增加一些新职位。这些新增的工作往往具有很大的价值空间。如果能及时把握住这些新工作,就很有可能把握住新时代的红利。
智能时代,普通人还是有能力把握很多发展机遇的,但是把握这些机遇,除了提升自身的行业认知度,还可以找到自己的发展实力。在智能时代,普通人的发展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体现。一是追热点存在一定风险,热点肯定就会竞争很大。
说到人工智能,大多数人是期待。当然,也有少数人会担心,未来,当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时,是否能够替代某些行业所需的体力劳动?如果是这样,那么将会有下岗失业潮。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和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