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做孔明灯的步骤:1、裁竹子。利用小刀把竹条削成小于三毫米厚薄,然后,把竹条弯成一个圈,用棉线或502胶固定。竹子有弹性,竹圈可能会不圆,可以用小火烤一烤,使竹圈固定成圆形。2、扭铜丝。用尖嘴钳把废电线外面的绝缘层去掉就可以得到细铜丝。不过,铜丝不能太细,否则容易烧断,可以用3根铜丝拧在一起避免这个问题。3、粘纸片。用薄纸剪成如图所示规格的纸片,将第一张纸片的一边与第二张的一边粘在一起,再将第三张,第四张,知道粘完。4、固定外形。把上面圆空口糊住,待干后,把气球吹胀,找一条薄而窄的竹条,弯成与下面洞口一样大小的竹圈,在竹圈内交叉两根互相垂直的细铁丝,并系牢在在竹圈上,再把竹圈粘牢在下面洞的纸边上,糊成的气球不能漏气。5、尝试放飞。把铜丝绑在竹圈两端,再把做好的灯罩粘在竹圈上。在铜丝上绑上棉花,浸上酒精,点燃后就可以放飞了。
孔明灯的制作办法是: 材料:竹子、铁丝、塑料薄膜、废毛巾、油脂(或其他燃料) 工具:刀、透明胶、钳子、 安全提醒:放飞时较危险,禁止一个人操作,小朋友必须有成年人看护、协助。 取一根长2米的竹子,用刀削成直径0.5cm的细条,捆扎成圆形,用极细的铁丝以+型与竹子连接作为加热支架。另找一塑料薄膜(薄的、轻的)围成与竹子圈一样大小的筒状,筒高0.5米,将筒的上面也用薄膜加盖密封,薄膜下面与竹子用透明胶粘好。再找一块废旧的毛巾20cm20cm,沾少许煤油(放飞前倒油脂),孔明灯就制作完成。下一步放飞,首先要选择一个宽敞,四周无高树和电线的地方,晚上放飞的观赏效果很好,放飞时先将油脂倒一些在毛巾上,将毛巾放在铁丝支架中心,一人把孔明灯的薄膜从上面提起,另一人点燃毛巾,毛巾燃烧使薄膜内的空气受热变轻,提灯的人感觉孔明灯的薄膜膨胀变轻,(此时较危险,不注意的话容易将薄膜点燃。如果放飞的场地有树枝把灯挂住,就会发生火灾,一定要小心)即刻顺手缓缓放出,孔明灯徐徐自动升空。达到一定高度后,空气稀薄,燃烧逐渐熄灭,不足以支撑它继续升起,或燃料烧完,孔明灯没有上升的动力后,跌落。
孔明灯,相传是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它是利用热空气比空气轻,在空气中上升的原理制成的。一、所需材料竹篾、白纸、细铁丝、酒精、脱脂棉、浆糊。二、制作方法1、用3张薄白纸糊成一个顶端密封的圆柱体,其周长为225厘米,高约90厘米。2、用宽1厘米、厚0.1厘米的竹蔑扎一个周长约220厘米的圆圈,其下底栓2根互相垂直的细铁丝。3、将竹圈放在圆柱体下端作底,使两者边沿近于重合,用浆糊粘住。4、用竹蔑扎一个小圆圈,直径约15厘米,周围包上脱脂棉约10克,作为燃心,然后挂在两铁丝的交叉点上。三、放飞选择晴朗无风的夜晚,一人拿住孔明灯底的左右侧,另一人用酒精将脱脂棉浸透后点燃,直到双手感到孔明灯有上升之势,即慢慢放开双手,孔明灯便徐徐飞起,上升高度可达1000米左右。
工具:铁丝、彩纸、布条、蜡烛。
步骤:
1、取一根铁丝折四折拧在一起,把四个铁丝按照十字方向拧过去。
2、取一块布条,点燃蜡烛以后,用流下来的蜡浸湿布条。
3、对折以后,粘在铁丝的中间位置。
4、拿一根长铁丝用固体胶粘在彩纸的底部,再取另一张同样处理的彩纸,将两张彩纸粘在一起,同时把铁丝拧在一起固定。
5、把刚刚的布条和铁丝放在纸扎的正中间,一个简易的孔明灯就做好了。
6、放飞时用火点燃中间的布条就可以燃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