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中式婚礼仪式(中式婚礼仪式流程及主持词) - 戎宏小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中式婚礼仪式(中式婚礼仪式流程及主持词)

更新时间:2025-05-10 20:30:22 阅读量:26

本文目录

  • 中式婚礼步骤 传统和现代中式婚礼步骤
  • 中式传统婚礼流程
  • 中式婚礼流程有哪些
  • 中式婚礼的流程
  • 传统复古中式婚礼流程整理

中式婚礼步骤 传统和现代中式婚礼步骤

对于婚礼的步骤作为新人需要了解,现代中式婚礼步骤:接亲、迎新娘、婚礼婚宴、闹洞房。传统中式婚礼步骤:亮轿、发轿、起轿、中途颠轿、新娘下轿、三箭定乾坤、过火盆、跨马鞍、拜堂、掀盖头、喝交杯酒、敬茶改口、进入洞房。

一、现代中式婚礼步骤

1、现代中式婚礼流程——接亲

中式婚礼仪式第一步是要到女方家里接亲。接亲不是新郎单枪匹马过去,而是带着一些人,带着彩礼,开着车子或者抬着轿子去接的。接亲的时候女方家的姐妹们会设置许多堵门游戏“为难”新郎和伴郎们,新郎要跳过这些障碍才可以成功接亲。

2、现代中式婚礼流程——迎新娘

新郎接上新娘去婚房,男方的亲朋好友在家门口做好准备工作。会放鞭炮,放礼炮,等新娘下车的时候,还有一位年长的女性,撑着红伞迎接新娘到来;小朋友们围着看新娘,十分热闹。

3、现代中式婚礼流程——婚礼婚宴

现在很多人办婚礼为了节省时间,都是婚礼婚宴一起进行的,婚礼婚宴主要是新人上台、拜谢父母、新人宣誓、新人交换戒指、来宾或者父母致辞这些环节,有的新人为了增加婚礼的趣味性也会有魔术表演、新人表演、抽奖等环节。

4、现代中式婚礼流程——闹洞房

中式婚礼仪式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仪式是闹洞房。年轻的朋友都喜欢参与,小孩子也喜欢搅和,在一片欢笑和热闹中进行的仪式,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二、传统中式婚礼步骤

1、亮轿:花轿停在新郎家门口,向四邻昭示。

2、发轿:新郎来到新娘家,迎娶新娘上轿。

3、起轿:轿夫起轿,两面开道锣鼓喧天,前往新娘家。

4、中途颠轿:意在挡煞。

5、新娘下轿:地铺红毡,新娘鞋不能沾地。

6、三箭定乾坤: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天长地久;射向远方,祝愿未来的生活美满幸福。

7、过火盆:象征日子红红火火。

8、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平安安。

9、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10、掀盖头: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

11、喝交杯酒: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

12、敬茶改口:改称对方父母为“爹娘”。

13、进入洞房:上枣和栗子,寓意“早立子”。

中式传统婚礼流程

喜庆、热烈的传统中式婚礼越来越受到新人的欢迎,尤其是许多国外新人也格外钟情传统中式婚礼。以下是中式传统婚礼流程,欢迎阅读。

1、婚前一个月

新郎和新娘与主持人详细沟通婚礼的形式和内容,同时确认所用的花轿、服装、婚宴地点以及场景装饰等诸多细节。

2、婚前两周

新郎和新娘给亲朋好友发放请柬,同时告之自己的婚礼形式,嘱咐他们也穿中式服装,以便更好地体现复古婚礼的特点。

3、婚前一周

安排化妆,布置场地,采购婚庆用品等。在婚礼的前一天,新郎还要与轿夫、主持人以及摄影(像)师等一起到现场实地勘察一下。

4、婚礼当日流程

(1)化妆

5:30起床。

6:00新郎发型做好后到达女方家门外等待。

7:00新娘化妆完毕,通知新郎。

给化妆师发红包。

(2)花轿、锣鼓、唢呐、舞狮

7:00开始扎花轿。

7:30花轿来到新娘家。

8:00新郎手持大红绸牵着新娘进人花轿。

8:05铜锣前头开道,后头舞狮压阵,八位吹鼓手和八位手举冠盖的执事前头引路,披红桂彩的八人抬大轿后面跟着。

8:30中途颠轿,舞狮换花样表演。

9:00到达婚礼地点。下轿、放炮。

给轿夫等人发红包。

(3)迎新娘

9:05新郎搀着新娘来到门口。

9:10新娘在媒人的搀扶下小心跨过炭火盆。

9:15新郎拉弓射出三支红箭(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两人天长地久;射向远方,祝愿未来的`生活关满幸福)。

(4)拜堂喝交杯酒

9:30新郎和新娘正式拜堂。

②10:00新郎用一条红布包着的秤杆挑开新娘头上的喜帕。

③10:10新郎和新娘喝交杯酒。

④10:20伴娘准备好茶水。

⑤10:25新娘给男方父母敬茶。

⑥11:00新郎和新娘退场或者是步入洞房。

(5)酒店准备或者是在家准备

A、酒店准备

a、11:30专人把烟、酒、茶、饮料、糖等带到酒店。

b、11:30专人最后检查酒席安排以及音响、签到处等细节。

c、11:30专人准备好新郎和新娘迎宾用的烟和糖。

d、11:30彩带师在酒店门口等候。

B、酒店迎宾

a、11:30新郎和新娘来到酒店门口。

b、l1:30签到处人员到位。

c、11:30婚宴引导人员到位。

C、家里准备

11:30专人把烟、酒、茶、糖以及饮料摆放在桌子上。

11:30专人最后检查酒席安排、音响以及签到处等。

(6)婚宴

12:00婚宴开始,新郎和新娘挨桌为宾客敬酒。

12:30开始婚礼游戏。

13:00婚宴结束。

(7)、休息

13:30宾客离开或者是自行娱乐。

13:30新郎和新娘进餐并稍做休息。

14:00专人清点剩下的烟、酒、糖等。

传统中式婚礼注意事项:

1、由于是用桥子迎接新娘,这就要求新娘家距离新郎家以及婚宴酒店不能过于遥远。

2、整个过程要尽量做到“地道”,无论是新人服装、化妆还婚礼场景、所用道具,都要与婚礼内容完全吻合,切不可做得不伦不类从而失去复古婚礼的风采。

3、懂得复古婚礼程序以及细节的主持人相对少得多,在选择上时候一定要慎重。

传统中式婚礼必备:

1、花桥、红绸带、唐装

2、锣鼓、唢呐、舞狮

3、专业的复古婚礼司仪

4、专业的复古婚礼化妆师

5、专业的摄影(像)师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三书

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三书”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礼物清单,当中详细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六礼

是指由求亲、说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分别为“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则隐含不尽之意。“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安床

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褥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抬床的人、铺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嫁妆

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嫁妆除了衣服饰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胡蝶双飞;痰盂,又称子孙桶;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等。当然各地的风俗和讲究都不一样。

上头

这是男女双方都要进行的婚前仪式。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红盖头

新娘子通常会以一条边长为三尺的正方形红围巾蒙在头上,这红色的围巾称为“盖巾”,俗称盖头。对于盖头这一婚俗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古时候新娘蒙红盖头,是为了遮羞;另一种说法是源自古代的“掠夺婚”之说,意为新娘子蒙上盖头后就永远找不到去的路了,犹如“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那般,可见古时女子之地位。

撑红伞

迎亲的当天,新娘出门时,站在露天的地方,由新娘的姊妹或伴娘撑起一把红伞护着新娘,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伞顶撒米。

哭嫁

哭嫁在今天看来可能觉得很难理解,但是在古代,由于交通不方便,女儿出嫁后,就很难有机会见到自己的娘家亲人。并且,女子出嫁后,也不能像如今这般,随时返家探望家人,新娘要娘家必须要得到夫家的批准。也有这样一种说法:哭嫁的来源是因为古时候的女子,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式婚姻,女子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所以她们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这一不公平的婚姻制度。

拜堂

又称为“拜天地”,是中国传统婚礼中一个很重要的仪式,但是拜堂并不属于古代“三书六礼”中的礼仪。在婚礼仪式时,司仪会大声地说:“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齐入洞房”。这其中,“拜天地”是代表了对天地神明的敬奉;“拜高堂”是指对男方父母行礼,表达孝道;“夫妻交拜”则是代表夫妻相敬如宾。在某种程度上,“夫妻交拜”是在古代少数可以让女性与男性同一地位的一种体现。

闹洞房

旧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

三朝门

意为“归宁”,新娘娘家向父母报平安的意思。三朝是指婚后的第三天,新娘由丈夫的陪同下,带着一些礼品娘家祭祖,随后再随丈夫返夫家。古时女子出嫁后,很难有机会娘家,所以门很可能是女子踏足娘家的最后一次机会。

中式婚礼流程有哪些

喜庆、热烈的传统中式婚礼越来越受到新人的欢迎,尤其是许多国外新人也格外钟情传统中式婚礼。要做就要做最传统的中式婚礼。那中式婚礼流程有哪些呢? 1、花轿起程 唢呐、舞狮的伴随下,花轿开始起程 2、新娘入轿 新娘应该被兄弟(或表兄弟)背出来送上轿子。 3、颤花轿 花轿的路程目前只是走走形式,除非两家特别近。按照惯例是要给轿夫红包的,否则他们会有意颤动花轿,让新娘“好受”(新娘蒙红盖头,在伴娘的伴随下,由新郎手持的大红绸牵着,慢慢地登上花车,到达花轿位置后,新人改乘花轿。) 4、新娘下花轿 媒人(或伴娘)掀开轿帘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走出花轿。 5、由司仪致开场白(中式贺词) 渲染喜庆气氛感谢来宾(中式贺词) 6、请高堂 请出双方父母上台入座。(由DJ放音乐) 7、请新郎! 新郎上台站定台中。(由DJ放音乐) 8、迎新娘 传席 由DJ放中式喜庆音乐。中式酒店婚礼宴厅门口悬挂门帘,媒人或伴娘掀开门帘,新娘入场 所谓传席也就是铺在地上的红毯,寓意着传宗接代。(如无花轿接送,门口悬挂的门帘也可代替轿帘) 9、跨火盆 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跨火盆,征兆新人婚后红红火火。 10、射红箭 新郎接过伴郎递上的’弓箭,拉弓射出3支红箭,第一箭射向天,天赐良缘合家欢 第二箭射向地,天长地久人如意第三箭向远方,生活美满爱久长 11、跨马鞍 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跨过马鞍,征兆新人婚后合家平安。 12、牵红球 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走上台,伴郎送上红球,新郎新娘各牵红球一端站于台中 13、致证婚词 司仪致辞并介绍证婚人,证婚人致证婚词 14、拜堂 一对新人各拉红球一端正式拜堂。(“一拜天地向来宾鞠躬,二拜高堂向父母鞠躬,夫妻对拜……”) 15、挑喜帕 伴郎送上如意秤杆,然后由新郎用条红布装饰的如意秤杆挑开新娘头上的喜帕。(从此称心如意) 16、敬茶 如意秤杆沏好的茶,新人向双方高堂敬茶(进改口茶) 17、高堂致辞 请双方父母代表致词。 18、传递香火 点喜烛 新郎新娘的母亲共同点亮喜烛(从此子孙满堂),双方高堂入席。 19、吃子孙饽饽、长寿面 伴郎将一碗子孙饽饽和一碗长寿面端上。“筷子筷子,快生贵子!”新娘刚动两下筷子,就有人大喊:“生不生?”新娘笑着答:“生!” 20、合卺酒(交杯酒) 伴郎送上斟满的酒杯,新人喝合卺酒,从此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21、新人进行最后一道仪式———“送神” 两人从供桌上取下一套纸钱,放进炭火盆焚烧。之后,婚礼仪式结束。 22、新人拥入洞房。 新人退场,换礼服,后入席用餐,整备敬酒。 23、即兴演艺或游戏(可有可无) 24、宴会结束 新人送客

中式婚礼的流程

看惯了浪漫的西式婚礼,传统又特色的中式婚礼深受新人的喜爱.但是想要办一场真正的中式婚礼可不简单,下面为大家分享了中式婚礼的.流程,一起来看看吧!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中式婚礼中没有此环节,此环节为西为中用)。 6、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母亲盖上盖头,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10、摸橘:新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11、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2、新娘进门前应从炭火盆上跨过去,表示洗去进门前的晦气和不祥。 13、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4、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 15、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传统复古中式婚礼流程整理

大红花轿、浩浩荡荡的迎亲仪仗队、拜天地、掀盖头……穿“凤冠霞帔、状元服“或清朝旗袍、马褂的纯中式婚礼又卷土重来了,“追寻文化根源、重视传统民俗“成了现代人的新“时尚“,想过过大红轿子的瘾吗?想体验掀开红盖头那一刻的震撼吗?那就选择中式婚礼吧……

一、中式婚礼仪式流程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10、摸橘:新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11、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2、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3、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

14、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二、中式婚礼新人着装

新郎可以穿长袍,新娘披戴凤冠霞帔。

凤冠是饰有银质或其他质地的凤凰模型,霞帔则是红色的披肩,一般来说,新娘穿红绸袄裤,绣花鞋,上绣鸳鸯、梅花、莲花等吉祥图案。

中式的服装可以去礼服店订做或租借,在影楼拍摄婚纱照时也可以预定中装,有些影楼会在拍摄套系中免费借用婚礼当天的服装。

三、中式婚礼角色安排

下聘礼方:由男方家长担当。向女方提亲并赠送礼物﹐即旧时所称纳采和纳征.赠送的礼品通常包括各种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吉祥的食品﹐物品。如茶叶等。

媒人:由一位与双方家庭关系都比较密切的.人担当﹐负责邀请双方长辈见面,促进双方的沟通。

童子:由男方家的未婚男子扮演,负责婚礼过程中的端茶迎轿。

全合人儿:由女方家的几位年轻貌美的未婚女子扮演,在新娘下轿时扶新娘下轿。

婚礼司仪:宣布典礼正式开始,介绍双方重要亲友﹐并致祝福词。

主婚人:由德高望重的长辈或友人担当,为婚礼致词。

摄像师:专业的摄像人员,记录下婚礼的全过程,拍摄新人与来宾的照片,为新人留下珍贵美好的忆。

四、中式婚礼选址

传统的中式婚礼仪式,一般早晨女方家里要“出嫁酒“,而中午男方家里操办喜筵。中午的时候傧相帮助在男家堂屋布置好拜堂的场所。不过如今越来越多的新人即使采用中式仪式也会在饭店摆喜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