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中央空调的自控系统应该没有单一的书本,它只是众多电器的一个统一功能的公共学科,类比于电器设备中的电知识一样。中央空调系统的自控系统就是主机上有个功能模块,支持自控协议,然后通过通讯线连接到集中控制器(分检,识别信号),然后再连于电脑上,进行控制,除了中央空调外,比如楼宇,配电设备,弱电设备等都有此功能,自控功能只是一个广泛的学科,如果您想学我觉得应该专注一下自控学科,中央空调设备只是本学科中的一个设备而已,其原理及组成结构相对简单。也可对自控厂家做一下了解,比较有名的比如江森自控,西门子自控等。
空调楼宇的DDC PLC品牌中,除了国外的西门子、江森等品牌外,国产的矩形PLC和DDC,还可以。
附件是矩形科技的DDC空调楼宇控制的手册,供参考!
目前,能源紧缺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节能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在一些大型的公共建筑中,设置的中央空调系统由于设计和运行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了许多不合理用能的存在,耗能巨大。部分高校和研究所调查表明:空调系统能耗占建筑物能耗的30%-60%。同时,能耗也带来了环境破坏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力度提高空调系统的节能效果。这里所说的节能,是指在达到同样的要求的情况下,所消耗的能源量和物质材料量最小。本文从空调负荷优化和设备运行优化来分别论述系统的节能措施。1负荷优化空调冷(热)负荷是指在夏(冬)季建筑物通过围护结构和环境间的换热量,是空调系统设备选择的基础数据,其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能耗大小。影响负荷的因素可以归结为外扰、内扰和围护结构特性三个方面。1.1围护结构冷热负荷是通过围护结构由室内和环境中的换热引起的,要想降低负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增大维护结构的传热热阻,可以通过在外墙上上设保温层、外墙外表面敷设爬墙植物、屋顶绿化、采用倒置式屋面保温、外窗采用热阻大的玻璃或采用双层玻璃等措施来实现。二、减少房间和室外的空气交换量,尽量采用密闭性好的门窗。三、减少夏季太阳辐射进入建筑物内的热量,通过在窗户上设置遮阳设施、选择合适的窗墙比实现。1.2外扰外扰指外界环境对建筑物负荷的影响。应尽可能的改善周边环境,使之与室内环境更接近。可在建筑物周边设置水体、绿化地区,通过它们的蒸发吸热来改善建筑物周边环境。城市热导效应能够增大建筑物的负荷,研究表明,热岛强度每增加1℃,会使负荷增大1.6%-2%。应避免建筑物周边环境构成热导。冬季可利用太阳能供暖,夏季可利用太阳能强化建筑物的自然通风降低冷负荷,太阳能还可用作光伏发电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1.3内扰影响负荷的内扰因素主要是照明设备和办公设备对负荷的影响。降低照明设备对负荷的影响可通过尽可能利用自然光、选择发光效率高的灯具、设置智能化的照明控制系统来实现。办公设备方面主要靠管理来实现,在不工作的时候,应使设备处于停机或待机状态。1.4优化选择原则要想降低负荷,可以有多项措施,决定采用哪种措施主要要看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技术上可行是指所采用的措施要满足相关的规范标准,经济上合理是指所采用的措施的投入和节能的量在经济上比较要合算。2系统及运行优化在负荷降低的基础上,要想取得进一步的的优化,重点必然转到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来。要想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冷热源系统、风系统、水系统和能量计量措施落实方面。2.1空调冷热源空调冷热源是系统的核心,是建筑物所需要的冷量和热量的源泉。2.1.1存在问题目前在冷热源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冷热源装机负荷偏高。设计人员出于保险起见,在设计过程中冷热负荷都取得偏大,造成设备选型偏大,装机负荷偏高,会增大机组的运行费用,同时机组在部分负荷下工作,降低机组的运行效率,能耗高。2.没有根据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及当地的政策去选择相应的机组类型。3.换热装置的效率低。由于管理不到位,造成换热设备换热表面上结垢,影响传热。4、机组匹配不合理。建筑物的用途不同,其负荷特性也不同。大部分建筑一般都设置相同型号的一台或两台机组,没有根据建筑物的负荷特性去进行机组的合理匹配。2.1.2优化方法在负荷准确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机组类型和容量,以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如采用热泵机组,尤其是性能系数高的水源热泵和土壤源热泵机组。,每个建筑物的功能不同,其各部分的使用时间也不同,负荷特性指建筑物在不同的时刻负荷的总称,根据负荷特性设置不同容量的机组,可使各机组都在较高负荷下工作,效率高。在电价政策容许的条件下,采用冰蓄冷技术,研究表明,电价峰谷比在4:1以上,采用冰蓄冷系统能够达到节能效果。制定科学的系统运行时间表,根据上下班情况、人员变动情况,在恰当的时间开停机,利用系统储存的冷凉维持环境温度。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以保证设备在高效率下运行。2.2空调风系统空调风系统中的耗能设备主要是风机,要想降低风机的能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尽量利用室外的自然风,减少风机的使用时间。二.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选择可能大的送风温差,减少风机输送的风量。三.合理控制新风量,新风在送入房间前,可对排风进行冷量、热量的收。四.采用变风量系统。五.采用变频调速风机。2.3空调水系统应采用变频水泵技术,根据负荷的变化改变水泵电机的转速,达到节能的效果,方案采用温差控制为主,水温度控制为辅实现。冷冻水系统采用“小流量大温差”,可以减少冷冻水循环量,节约输送系统的能耗并节约初投资。采用冷却塔供冷技术,当过渡季节室外气温较低,室内需要供冷时,关闭冷水机组,依靠冷却水在用户和冷却塔之间的循环供冷。另外,空调系统水质好能够保证冷水机组有较高的效率。3计量和运行管理能量计量能够让使用者清楚能量消耗的主要构成,有效减少系统的跑、冒、滴、漏现象,也能有效地保证系统在不需要时关闭,节约能量。系统的运行管理是保证系统高效、安全运转,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的必要条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制定完善的工作人员职责和工作制度,结合机组特点需制订详细的运行管理制度和规程,如操作规程、运行记录、交接班制度、运行安全措施等;二,培养部分专业人员参与系统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保证系统所有设备、管道均能正常运行;三,有较为合理的负荷预判能力,可以确定系统的开机时间、开机组合方式和停机处理措施;四,控制系统合适的冷水(热水)温度,并有及时合理的系统负荷调节方案;五,制定详细全面的系统设备周期检修计划。
通常说为BA也就是中控,它是通过以太网进各个系统设备的联动能控制和设定值控制.
可以。
中央空调分为直接制冷和水机两种,水机适合公共场合,直接制冷的是目前最先进的变频中央空调,是根据室内所需的制冷量,通过计算机控制压缩机的频率(转速)达到最合理的能量能耗的交换。房间所需的温度,是由房间单独的温度控制器控制的,以制造最舒适的温度环境。
中央空调系统由冷热源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组成。采用液体汽化制冷的原理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量版,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的冷负荷;制热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热负荷的热量。
制冷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至关重要的部分,其采用种类、运行方式、结构形式等直接影响了中央空调系统在运行中的经济性、高效性、合理性。
扩展资料:
制冷工质将在低温、低压下蒸发,产生冷效应;并在常温、高压下冷凝,向周围环境或冷却介质放出热量。蒸汽在常温、高压下冷凝后变为高压液体,还需要将其压力降低到蒸发压力后才能进入容器。液体汽化制冷循环是由工质汽化、蒸汽升压、高压蒸汽冷凝、高压液体降压四个过程组成。
压缩机吸入低压气体经过压缩机压缩变成高温高压气体,高温气体通过换热器把水温提高,同时高温气体会冷凝变成液体。液体再进入蒸发器进行蒸发,(蒸发器蒸发的同时也要有换热媒体,根据换热的媒体不同机器的型号结构也不同。常用的有风冷和地源。)
液体经过蒸发器后变成低压低温气体,低温气体再次被压缩机吸入进行压缩。就这样循环下去,空调侧循环水就变成45-55度左右的热水了。热水经过管道送到需要采暖的房间,房间安装有风机盘管把热水和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制热目的。
楼宇自控系统(BAS)是智能楼宇中的一个集成子系统,主要的功能是对大楼内实时监控系统的集成监控、联动以及管理。那么到底什么是楼宇自控系统呢?它具体有何作用?
一、 什么是楼宇自控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简称BAS,是智能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它的特点是“集中管理、分散控制”,主要是对整个建筑内的公用机电设备进行优化以及自动化控制管理,例如:中央空调设备、给排水设备、照明设备、电梯设备等,从而达到减少设备故障,降低维护和运营成本。楼宇自控系统的最终目的是能够给建筑使用者提供一个更舒适、高效、安全、快捷、便利、经济的生活环境。
二、 楼宇自控系统的作用
1. 实时监控,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实时监控大楼运营状态,及时发现人工无法发现的隐患,避免重大损失。
2. 满足使用者舒适度要求
能够进行自动恒温、恒湿调控,保证室内有合适的温湿度;自动输送新风,保证空气清新,减少办公室综合征;人性化智能照明,工作生活更加便捷。
3. 科学管理,降低成本
通过楼宇自控系统进行自动化监控和有效管理,可以实现用最低的能耗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行,节约能源;通过对设备的定时管理。减轻磨损,增长设备使用年限,节省维护费用;方面设备操作管理,提高工作人员效率,减少企业人力成本。
中央空调是一种由机械和电器组成的能够满足多个房间制冷(或制热)的设备,以普通中央空调而言,可分为主机、循环系统和末端装置三大部分。主机是机组的核心设备,主要用于产冷、产热,为空调系统提供冷源或热源。循环系统包括泵类和塔类设备,主要用于将主机机组产生的冷量或热量输送到各末端装置进行热交换后,再到主机组被制冷。末端包括风机盘管和空气处理器,主要用于将冷量或热量释放到所需要的室内空间,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
这题目范围太大了,缩小一下,具体针对自己的需求提问交流一下,我对这话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