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中央对房价最新消息(中央谈房价最新消息) - 戎宏小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中央对房价最新消息(中央谈房价最新消息)

更新时间:2025-05-10 16:11:23 阅读量:908

本文目录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1年楼市: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 中国的房价还能撑多久
  • 中央定调下半年房价会降吗调控有何变化
  • 2020年房价会下跌吗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1年楼市: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被看作是下一年经济发展、政策制定的风向标。据新华社消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其中,在涉及房地产方面,相比于2018、2019年更多强调“房住不炒”,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除了重申“房住不炒”外,更多笔墨体现在“租房市场”上,包括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土地供应要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 重申“房住不炒”,“因地制宜”避免一刀切 根据新华社消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明年重点任务中的第七条是,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其中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大亮点是,提出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贝壳研究院首席分析师许小乐认为,2020年在货币政策宽松背景下,资金不可避免地外溢到房地产市场,局部城市如深圳等大城市住房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房价出现明显上涨。城市住房供需矛盾大,房价过快上涨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口流入形成阻滞作用,不利于城市发展,所以将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提升到重要战略地位上来。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今年特别提到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预计后续大城市房地产政策会有三个重要变化,一是短期打击各种炒房现象,诸如之前深圳的“代持炒房”;二是土地供应继续发力,增加住宅用地供应;三是继续发展租赁市场,多渠道解决住房问题。 关于“房住不炒”,此次继续贯彻了过去几年中央房地产调控的整体思路,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事实上,在2016年、2018年、201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涉房内容中,也都提到了“房住不炒”。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三年明确了房住不炒,代表了未来楼市政策将继续打击投机行为,保护真实居住需求。 而“因地制宜、多策并举”的提法,在张大伟看来,这避免了调控政策一刀切,未来各地房地产调控依然将以地方主导、住建部与中央指导为主。许小乐称,总结2020年下半年以来多地房地产调控政策,政策工具不仅仅是对需求端的限制,也增加了增加住宅用地供应,建设人才房、租赁房等供给端的政策以及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等政策以平抑房地产市场波动。 重点强调租赁市场 业内:爆雷二房东或面临强监管 除了重申“房住不炒”外,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涉房提法中,更多文字用在了租赁市场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土地供应要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国有和民营企业都要发挥功能作用。要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整顿租赁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 张大伟分析,租赁市场将成为政策重点,后续会大力发展租赁租房,但是频频爆雷的“二房东”也有望得到强监管。 具体来看,关于“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的提法,在许小乐看来,会加快租赁市场赋权细则落地,有利于租赁市场制度的完善,真正将租赁作为一种长期居住选择。 许小乐分析称,“租购不同权”是影响租赁市场发展的首要障碍,我国现有户籍制度与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障挂钩,由于不同城市的社会福利及保障差异较大,在哪个城市落户就成为能否充分获取社会福利的关键。目前我国落户的政策与房屋挂钩,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是以“房屋所有权”为原则,这也就意味着“租房”获得社会福利的优先级较低,“租购歧视”现象存在,会影响城市租赁市场的发展。 关于“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许小乐解读称,随着集体土地租赁住房项目的入市,大型租赁社区也会成为一种新的租住形态,一方面为租客提供更多元化的租住选择,另一方面也会增加租赁住房的供给。 此外,关于“整顿租赁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许小乐认为,对于租赁机构的经营监管将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对于经营风险的管控,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同时,对于租金水平进行调控,能防止租金过快上涨,影响居民的可支付能力。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房地产相关表述 2020年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土地供应要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国有和民营企业都要发挥功能作用。要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整顿租赁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 2019年要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发展租赁住房。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18年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2017年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实行差别化调控。 2016年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中国的房价还能撑多久

1、有一套房子,对几千年来都希望“安居乐业”的中国人来说,有多重要不言而喻。房地产虽然才发展30多年,但是规模之大有目共睹。大家近年来无论有房无房,对于房价的一举一动都相当关注,特别是中央出台的一些房地产新政策,可是会直接影响到房价。那么中央对房价最新消息是什么样的? 2、今年7月份以来,多个房产热点城市都纷纷出台收紧房地产的政策。7月22日国家首次正面提出,运用“司法手段“严格控制房价,更严厉打击炒房现像。以前只是警告一下,现在恐怕会纳入法规法律,以后炒房客将直接挑战法律红线。3、我国的住房空置率一向过高。2015年我国住房空置率已经高达26%左右。现在5年过去了,住房空置率绝对只多不少。再看看国际标准,一般来说10%~20%的住房空置率已经是危险区间。 4、目前房地产市值高达65万亿,牵一发动全身,大涨大跌的概率非常低。2020年下半年开始之际,楼市已经逐年暖。但是政策调控下刚性需求优先,保持房价稳定是首要任务,一些地方的抵押房贷利率甚至下降了。经过这番调整,相信房价下跌已经指日可待,至少房价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疯狂上涨,动辄翻一番了。 二、中央政策对待2020房价1、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9年2月10日到12日举行,其中会议重申“房住不炒”全面落实因城施策。 2、内容指出,要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发展租赁住房。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3、这跟去年的情况完全一样,仍然可以理解为楼市的好消息。政治局会议不提及,是中性偏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重申,但不影响未来几个月楼市政策走向宽松。最近深圳等城市的楼市调控,已经呈现这个态势。4、进入2020年以来,我国多个城市信贷政策收紧,对当地房地产市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北京为例,2020年银行首套与二套房的利率纷纷取消了折扣优惠。从去年5月开始,二套房利率调整为上浮20%,从去年9月开始,首套房利率陆续调整为基准或上浮5%。首套与二套利率双重上浮。这些政策都是为了避免炒房。

中央定调下半年房价会降吗调控有何变化

近几个月,楼市持续暖,6月份70城新房价格上涨城市数量创2019年7月以来的新高,下半年楼市调控方向是否会有变化?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 局会议用31个字给出了最新的定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为何要继续坚持“房住不炒”?

2016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此后,“房住不炒”成为楼市调控政策的高频词。

受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GDP)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虽然经济增长实现“V”型反弹,但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为何地产调控却不能放松?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向中新网表示,中央政治 局会议再次强调“房住不炒”有现实意义,警告不要一哄而上。近期个别城市房价反弹,而房价大幅上涨,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也会影响居民消费能力,所以,要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稳定楼市,防止大起大落。

“上半年全国十几个城市调控放松政策‘一日游’,背后体现的是地方松绑调控、刺激房地产市场的冲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中新网分析称,背后的效果很明显,叠加100多个城市各种力度的人才政策,房地产市场的确快速企稳,甚至部分城市开始变得火热。

“‘房住不炒’定位不变,传递明确信号——各地不可有轻易放松调控政策的侥幸心理。”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中新网表示,未来地价和房价出现上涨等新情况的地方,依然会积极给予管控。

“随着政策的定调,不少城市开始收紧楼市调控,整体看,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政策将继续以平稳为主要方向。”张大伟说。

如何确保楼市平稳发展?

7月24日召开的房地产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稳住存量、严控增量,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要抓紧建立住宅用地市场监测指标体系,定期公开各地土地储备和已出让土地建设进展情况,接受社会监督;要发挥财税政策作用,有效调节住房需求,等等。

金融、土地、财税,这三类都并非传统的“限字头”行政性调控措施。

在严跃进看来,从会议明确的几种调控工具看,座谈会重点在要坚持问题导向,高度重视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刻绷紧房地产调控这根弦,坚定不移推进落实好长效机制。

如何快速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座谈会提出,要全面落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发现问题要快速反应和处置,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要加强市场监测,对市场异动及时提示、指导和预警,精准分析市场形势。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沈阳、成都、宁波、长沙等10个城市政府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严跃进称,这10个城市大多属于今年上半年房价上涨较快的城市,其参与会议本身就是一种信号。

7月份以来,深圳、南京、杭州、宁波、东莞等多个热点城市已相继出台了收紧房地产调控的政策。7月30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指出,要牢牢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坚决落实好“一城一策”常态长效机制,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确保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张波预计,下半年房地产调控对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会抓得更紧更及时,三季度楼市热度的降温或将有一定显现。

不是打压房地产,是要及时科学精准调控

报告显示,7月全国重点监测67城新房、二手房环比价格均上涨。其中,新房在线均价环比上涨0.04%;二手房挂牌均价环比上涨0.54%,有50城二手房挂牌均价出现环比上涨情形。

严跃进指出,楼市过热城市预计后续政策会收紧,尤其是近期没有出台调控政策的地方。其他城市在政策放松方面将更加谨慎,不会轻易进行放松。

不过,政策收紧并非一味打压房地产。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目的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座谈会要求,从各地实际出发,采取差异化调控措施,及时科学精准调控。

7月29日,深圳就对7月15日公布的楼市新政进行“打补丁”,对在途房产交易的政策适用、落户时间的认定、商品住房限购政策、离异人士购房、调整普通住房标准、推行房屋抵押合同网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

楼市相对平稳、没有大起大落的城市,政策波动可能性不大,市场参与者不必过多担心政策收紧等内容,要理解各个城市政策的定力和市场进一步稳定的动力。”严跃进说,调控在于封堵炒房,满足合理的居住需求。

7月20日,国务院发文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2025年底,力争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涉及居民近3900万户,城镇老旧小区22万个。房地产工作座谈会亦要求,要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因地制宜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着力解决城市新市民和年轻人住房问题。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既能保民生,又能稳投资稳就业,还能拉动消费的多赢工程。另有专家指出,老旧小区改造不容易引发炒作,从保障居住需求的角度上来看,房地产并没有被完全打压,未来这种有保有压的态势仍然会持续。

2020年房价会下跌吗

2020年房价不会下跌。

12月10-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