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中国家庭结构现状图(中国家庭的传统结构) - 戎宏小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中国家庭结构现状图(中国家庭的传统结构)

更新时间:2025-05-10 14:49:27 阅读量:19

本文目录

  • 中国目前?️多少个家庭
  • 建国以来我国家庭结构变化趋势
  • 中国家庭结构现状是怎么样的
  • 家庭的家庭结构
  • 中国家庭比重的数据是多少例如三口之家占多少四口之家占多少
  • 现今中国主要的家庭结构
  • 中国有多少家庭
  • 中国式家庭=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是否值得深思
  • 什么是421家庭结构

中国目前?️多少个家庭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家庭4.94亿户,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呈现出新的特点,家庭领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建国以来我国家庭结构变化趋势

中国家庭结构变动的总体趋势是核心家庭日益增多,直系家庭和联合家庭逐渐减少。丁克家庭和空巢家庭的比重也有所上升。家庭的核心化、小型化提出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关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问题,更应引起关注。

中国家庭结构现状是怎么样的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呈现出三种状态:1.相对稳定的家庭类型。三代直系家庭是其代表;城镇三代直系家庭的维系得益于家庭内部管理的松弛,在农村则与独子比例增大有关。2.明显上升的家庭类型。夫妇核心家庭提高幅度显著,实行20余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是这一家庭类型的主要推动力量;隔代直系家庭增长率最高,它既是中国社会转型阶段的重要现象,又是社会发展具有缺陷的反映;单人家庭也有增长,青年人晚婚和老年人口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丧偶比重提高是主要影响因素。3.以下降为表现形式的家庭类型。缺损核心家庭明显减少,标准核心家庭有所下降。后者的降低主要是夫妇核心家庭上升所致,或谓核心家庭内部不同类型调整的结果。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家庭结构总体上将持续这种状态,一些家庭类型将发生进一步的变动。当代家庭的结构简化和规模缩小使家庭功能及家庭成员关系方式发生改变,将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关键词:“五普“长表数据;家庭结构;夫妇核心家庭;三代直系家庭;隔代直系家庭 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的评论和建设性意见。伴随着中国社会已经或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中国的家庭结构也在发生变动,不同类型家庭成员的生存条件和关系方式亦产生了相应的变化。社会及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只有跟上和适应这种变化,才能通过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满足家庭及其成员的基本需求,从而使家庭真正成为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本文即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并结合对第三、四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比较,揭示当代社会变革背景下中国家庭结构的状态、特征和趋向。一、简单说明 家庭结构分析为不少学者所关注,但其研究尚存在一定困难,主要是相关数据获取不易。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家庭结构总体状况的了解。以往一些学者有的通过具体调查一个或几个村落、社区的家庭类型,进而对区域等大范围的家庭结构状况加以把握「费孝通:《三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乔健主编《中国家庭及其变迁》,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暨香港亚太研究所,1991年;王跃生:《华北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研究——立足于冀南地区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沈崇麟、杨善华:《当代中国城市家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有的则以个案汇总分析来间接认识历史时期的家庭结构②「王跃生:《十八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家庭结构》,《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这些研究提供了观察中国家庭结构变动的重要视角,但整体性分析仍受到限制。那么,能否找到一种数据并可借此较为直接地认识全国性家庭结构的状况?就目前而言,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将是最主要的资料途径。曾毅等学者曾对1982年第三次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抽样数据库做过开发「曾毅、李伟、梁志武:《中国家庭结构的现状、区域差异及变动趋势》,《中国人口科学》1992年第2期;曾毅、梁志武:《中国80年代以来各类核心家庭户的变动趋势》,《中国人口科学》1993年第3期。普“长表数据足以使我们掌握绝大多数家庭的类型或结构。」。他们的分析主要着眼于家庭代际,但其研究对了解当时的家庭结构状态亦有很大帮助。与前几次普查相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对户主之下家庭成员的分类相对全面,计有户主配偶、子女、父母、岳父母或公婆等八类。这些关系类型代表了现实生活中家庭成员的基本关系。它为识别和分析当代家庭结构状态创造了条件。本文将通过开发“五普“长表1%抽样数据库(以下简称“长表数据“),力求对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基本状况有所把握。我们将家庭结构分为以下几类: (一)核心家庭。指夫妇及其子女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可进一步分为:1.夫妇核心家庭,指只有夫妻二人组成的家庭。若从与户主关系的角度表述,指户主与其配偶组成的家庭。2.一般核心家庭,或称标准核心家庭,指一对夫妇和其子女组成的家庭,或称户主与配偶及其子女组成的家庭。另外一种关系形式也属标准核心家庭,即未婚子女为户主,与其父母及未婚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因为它是核心家庭的完整形式,亦为最普遍的核心家庭。3.缺损核心家庭,或称单亲家庭,指夫妇一方和子女组成的家庭,或称户主与子女组成的家庭。同样,未婚户主与父母一方组成的家庭也是残缺核心家庭。4.扩大核心家庭,指夫妇及子女之外加上未婚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或称户主与配偶、子女及未婚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二)直系家庭。可细分为:1.二代直系家庭,指夫妇同一个已婚儿子及儿媳组成的家庭,或称户主夫妇同儿子儿媳组成的家庭。2.三代直系家庭,指夫妇同一个已婚子女及孙子女组成的家庭。从与户主关系上看,户主夫妇与父母及其子女组成的家庭也是直系家庭。3.四代直系家庭可有多种表达。从普查数据的户主关系上看,户主夫妇与父母、儿子儿媳及孙子女组成的家庭是四代直系家庭;户主夫妇与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也是四代直系家庭。4.隔代直系家庭。从形式上看,三代以上直系家庭缺中间一代可称为隔代直系家庭。从户主关系角度看可表述为户主或户主夫妇同孙子女组成的家庭以及户主同祖父母或祖父母一方组成的家庭。以上所述为三代隔代家庭。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四代隔代家庭。(三)复合家庭。复合家庭是指父母和两个及以上已婚儿子及其孙子女组成的家庭。在此将其分为两类:1.三代复合家庭,主要是父母、儿子儿媳和孙子女组成的家庭。2.二代复合家庭,是指父母和儿子儿媳或两个以上已婚兄弟和其子侄组成的家庭。(四)单人家庭。只有户主一人独立生活所形成的家庭。 (五)残缺家庭。可分为两类:1.没有父母只有两个以上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2.兄弟姐妹之外再加上其他有血缘、无血缘关系成员组成的家庭。(六)其他。指户主与其他关系不明确成员组成的家庭。这其中有的彼此之间关系可能很密切,如叔侄关系等。但因无从判定,只好将其列入其他类中。以上分类是建立在不同代际家庭成员血缘和婚姻关系明确的基础之上。可以说,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家庭的成员关系比较简单,所构成的是不同形式的核心家庭。稍微复杂的是夫妇和一个已婚儿女(包括儿媳或女婿)及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构成的直系家庭。因而,通过“五二、当代家庭结构基本状态及形成方式 (一)不同类型家庭统计 表1显示,核心家庭是当代中国最普遍的家庭类型,直系家庭也是重要的家庭形式,单人家庭占有一定比例,复合家庭比较少见。根据这项统计,核心家庭、直系家庭和单人家庭是目前中国最基本的家庭类型。为了对不同类型家庭有进一步认识,可将表1再作分解(见表2)。根据表2,标准核心家庭是核心家庭的主体。直系家庭中三代直系家庭比重最大。复合家庭以三代复合家庭为多。(二)不同类型家庭的形成方式和制约因素 这里不打算对所有家庭类型的形成方式和制约因素展开分析,主要探讨变动比较明显且有代

家庭的家庭结构

按照家庭的规模划分的家庭结构有:核心家庭:由一对父母和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家庭。扩展家庭:分为主干家庭和扩大联合家庭。主干家庭:由一对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组成的家庭。扩大联合家庭:由一对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组成的家庭。扩大家庭曾经是中国人的梦想,人们常常用“子孙满堂”来表述长辈的成功与幸福。有人指出,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大家庭为主其实是一种误解。人们确实是以大家庭为理想,但并未普遍存在过所谓的大家庭。事实上,所谓的大家庭主要存在于世族门阀之中,而且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庶民是以核心家庭或者主干家庭为主的小家庭,扩大家庭式的大家庭并不广泛存在。这是对传统家庭的理解,现代的家庭模式已经远远超出简单的三分法,并正向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非传统家庭结构:1、 单亲家庭:由单身父亲或母亲养育未成年子女的家庭。2、 单身家庭:人们到了结婚的年龄不结婚或离婚以后不再婚而是一个人生活的家庭。3、重组家庭:夫妻一方再婚或者双方再婚组成的家庭。4、丁克家庭:双倍收入、有生育能力但不要孩子、浪漫自由、享受人生的家庭。5、空巢家庭:只有老两口生活的家庭。其他家庭结构:断代跨代家庭,无父母的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家庭,以及由实体婚姻产生的其他多人共居组合家庭。现状和趋势:家庭结构的不同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因素 ,全世界的家庭结构正在逐渐朝核心家庭的方向转变,这种趋势,与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现代化相关联。

中国家庭比重的数据是多少例如三口之家占多少四口之家占多少

人民网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常红 闫妍)今天,全国妇联发布中国和谐家庭建设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家庭人口结构:以三口之家为主,占36.5%,城乡有所不同。从家庭人口结构和家庭类型看,调查显示,城乡综合起来3口之家占36.5%,排第一, 4口之家占25.0%,排第二,这与我国家庭人口规模小型化、核心家庭占据主导地位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分城乡进行对比,在城市,依然是3口之家排第一,4口之家排第二;农村则不然,排在第一的是4口之家,排在第二才是3口之家。此外,两代人或三代人同住的家庭中,城市“与已婚女/婿同住的”家庭比重最高(63.8%),远高于农村,农村“与公婆/岳父母同住的”比重最高(49.6%)。这些城乡差别,是国家人口政策和城乡不同的经济社会文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现今中国主要的家庭结构

现今中国主要的家庭结构也是由长辈和后代子孙后代构成的,比如说父母和子女,爷爷奶奶

中国有多少家庭

截止2014年,中国家庭数量达4.3亿户。

2014年国际家庭日中国纪念大会5月14日在北京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时指出:

中国家庭数量居世界之首,有约家庭户4.3亿户,占世界家庭户总数约1/5。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在1950年代前,家庭户平均人数基本保持在5.3人水平,到2012年缩小为3.02人。

独居老人比例逐渐升高,单亲家庭、丁克家庭、隔代家庭出现快速增长态势。流动人口举家迁移趋势日益明显,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大量出现。

扩展资料:

我国家庭结构趋势:

1、家正在变小。

两人家庭、三人家庭正在成为我国家庭类型的主体,核心家庭占到6成以上。除了家庭规模小型化以外,家庭类型还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单人家庭、空巢家庭等形态不断涌现。

2、城乡家庭收入差距明显。

城市最高20%的家庭收入是最低20%家庭收入的19倍,农村家庭间的收入不均程度大于城镇家庭。

3、在养老服务方面,目前对社会化服务需求较大。

养老,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城乡养老照护和医养结合需求较大,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目前主要还是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家庭数量4.3亿户居世界之首 规模日益小型化

中国式家庭=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是否值得深思

值得深思。应该立刻去改善,才会让孩子变成一个优秀的人,让孩子有自己的主观意见,自己的想法,遇到任何问题让孩子自己解决。

什么是421家庭结构

“421”家庭现状,让第一批80后倍感压力,他们现在怎么样?

孤独的童年,只有自己和玩具,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父母双双下岗,只能自谋职业,家中的经济来源一下子受到了冲击,最后没有办法,父母下海经商,成日忙碌。

虽然经济稳定有升,但超越却常年不能看到父母,只能与爷爷奶奶生活。

超越与父母也是十分陌生,学习成绩不好,后来早早停止了学习,和父母经商。

成年之后,超越独自支撑家业,又到独自一人拼搏的时候,房子、车子、老人,都是压在超越身上的重担,让他无暇顾及其他,只有埋头向前。

这时,他遇到了妻子,妻子也是独生子女,两人共同努力,守住了这份家业。不几年,他们的孩子降生,家中四世同堂,也算其乐融融。

上有老下有小,负担全在一人肩上

但随着金融风暴的到来,网络电商的冲击,超越一直在不断的改变自己,努力赶上时代的步伐,家中老人一直经商,并无养老社保,所以上有老下有小的负担,都在超越一人肩上。

孩子也在一天天长大,早教班、兴趣班、补习班,日常消费也是巨大。

好不容易熬过金融风暴,日子有点起色,国家二胎政策放开了,比自己小几岁的妻子有了一些想法。

因为夫妻俩都是独生子女,深知独生子女的感受,一直都很想再要一个宝宝,让两个孩子有个伴儿,于是,夫妻俩又要了二胎。

生活的车轮滚滚向前,似乎没有停下歇息片刻的想法,超越有时在想,自己赶上的这个时代,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都说,80后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可超越的经历,却是无数个80后的写照,儿时的优越经济,给孩子带来的真是蜜糖吗?

就像作家茨威格所写那样: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命运所有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80后孩子的性格特征

其实,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记忆,独生子女这一代人,也拥有着自己独有的特征:

1)容易受挫、玻璃心

80后的一代人,在幼年通常都是老一辈人抚养长大,时代的变革,使得双职工家庭都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

而老人的其他子女大都成年,孩子也已长大成人,只有这最小的孩子,需要自己帮忙带孩子,而自己也需要孩子的照料。

于是朝夕相处之后,极容易格外包容自己的孙子或外孙,家长从旁又不好干涉,导致孩子很容易形成脆弱的玻璃心,容易受挫。

2)容易傲娇、不合群

老人的纵容还会引起孩子的傲娇个性,让他在融入社会时,产生极为严重的不适。

他们打小独立,自己给自己做主,当社会需要他们分工合作时,他就要从头来学,学习幼年不曾学习过的分享,这也是他们的一个特征。

3)容易出现妈宝男、小公主

在社会工作中,他们不得不改变,但到家中,可能又变了小公主、妈宝男的状态,这也是现代80后一代人中,离婚率飙升的一个原因。

家长的过分包办,成年后的过分干预,没有能力解决家庭矛盾,等等问题的显现,都是这一代80后的特征。

80后需要面对的人生

如今,80后都已步入不惑之年,首往昔,这一代独生子女所面临的困境,还真是不少:

1)孤独感伴随一生;

儿时,他们与自己相伴长大,家人都忙于生计,只关心自己的成绩好不好,也没有时间停下来问问自己学习累不累,晚上熬夜到几点。

成年之后,朋友成了他们心灵的慰藉,闺蜜、蓝颜也都是他们寻求彼此的倚靠,摆脱孤寂的办法,因为父母始终还是无法理解他们的。

2)经济压力大;

80后的一代,兴起了对孩子的培养,而且各家都是一个孩子,自然所有的重点都在孩子身上。

但孩子成年之后都是学有所成吗?答案却是否定的,当他们成年之后,仅仅读了大学显然已经帮不了他们太多,他们还是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在工作中站稳脚跟。

而当他们成家之后,他们要用自己微薄的收入,供养着父母付款首付的房子,还有上班需要面对的应酬、加班、业绩,家中妻子的期盼,孩子的日常费用等。

有时甚至还需要支付老人的医疗费用,压力不可谓不大。

3)生活压力大,上有老、下有小;

除了金钱的压力,再就是生活的压力,为了业绩,他们频繁应酬、送礼,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成长,没有精力安抚相伴的妻子,更没有多余的空闲照顾生病的老人。

他们为了更多的收入、更稳定的工作,就像陀螺一样,不停的旋转,不知道路在什么地方。

他们拼尽了所有,却也换不来家人的多少理解,他们注定孤独。

四十,本是不惑之年,意为对生活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可怎么80 后却越来越无望的向前奔着,原以为自己了解的世界观,早已崩塌。

面对家庭的“421”模式,他们深感疲累,二胎政策放开了,但数据显示,生育二胎的人数占比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