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设计类专业主要包含: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特设专业)、陶瓷艺术设计(特设专业)、新媒体艺术(特设专业)、跨媒体艺术(特设专业)、包装设计(特设专业)。
部分专业简介:
1、艺术设计学:
艺术设计乃是一个技术和艺术融通的边缘学科,其内涵虽然也渗透到实用的造型计划中,但主要是指实用的美的造型计划。本文对艺术设计学的形成和发展、性质和特点、内容以及艺术设计训练的终极目标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2、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是为传播特定事物通过可视形式的主动行为。大部分或者部分依赖视觉,并且以标识、排版、绘画、平面设计、插画、色彩及电子设备等二度空间的.影像表现。
3、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Environmental Design),属艺术学学科门类的设计学类。 是指对于某一或一些主体的客观环境,以设计的手法进行整合创造的实用艺术。是一种新兴的设计门类,包含的学科相当广泛,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人类工程学、环境心理学、设计美学、社会学、文学、史学、考古学、宗教学、环境生态学、环境行为学等学科。
4、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专业是一门集人文艺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该专业培养具有综合性素质人才,具有良好的工业产品艺术造型设计修养和素质,掌握必备的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5、服装与服饰设计:
培养具备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工艺及服装经营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服装研究单位、服装行业管理部门及新闻出版机构等从事服装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服装理论研究以及宣传评论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设计学类专业属于艺术学门类,包括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陶瓷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包装设计、珠宝首饰设计与工艺等13个专业。艺术设计学是一门本科类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学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使学生通过艺术设计理论思维能力、造型艺术基础及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了解艺术设计的历史、现状和进行理论研究的基本素质,从事艺术设计教学、设计策划、设计创意和研究等的专业人才。核心课程:设计史论、设计原理、设计美学等。艺术设计乃是一个技术和艺术融通的边缘学科,其内涵虽然也渗透到实用的造型计划中,但主要是指实用的美的造型计划。本文对艺术设计学的形成和发展、性质和特点、内容以及艺术设计训练的终极目标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指出艺术设计学必将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和多学科的协作,更好地满足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对于艺术设计的需求,为人类提供适合现代的、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设计学类 1305 包括什么专业 设计学类共 12 一级学科 :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 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 术、艺术与科技、陶瓷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包装设计 设计学类下设的 12 个专业为二级学科。
设计学是艺术学门类(第十三个学科门类)下的5个一级学科其中之一。
艺术学:1301艺术学理论
1302音乐与舞蹈学
1303戏剧与影视学
1304美术学
1305设计学
设计学侧重理论研究。
例如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设计学硕士就有:设计史研究、设计理论与批评研究、设计教育研究,现代手工艺研究,传统器具设计研究,设计思维与创意研究,设计策划与管理研究,图案学与图形文化研究。
本科同样招收设计学专业的学生。
南艺设计学博士招收:传统艺术设计史论,
设计艺术历史及理论,平面设计艺术理论与实践研究
设计学的老师时常提醒我们,做研究要坐冷板凳,特别是设计学在中国的发展尚属于年轻的学科。再加上设计不同于艺术作品,它天生自带一些独特属性,
例如:实用功能、生产工艺,消费市场等……所以它需要很多跨学科的研究,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还有很多很多,这里就不一一提及了。虽说是理论研究的学科,但也离不开实践,几乎目前设计学的大牛曾经都做过一些设计实践,有些还贴别特别的牛掰。
毕竟实践出真知嘛……从书本到书本还是不推崇的。即便不会做设计,至少田野考察,市场调查等也是要出去跑跑的。
本科设计学类包括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来看一下详细信息。
艺术设计学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公共艺术
工艺美术
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与科技
陶瓷艺术设计
新媒体艺术
包装设计
对于设计类专业,每个高校的划分都不太一样,我觉得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
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就是将美应用到日常生活相关的设计中,使其既美观又使用,艺术设计是一门多纬度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设计既有感性的一面又有理性的一面,艺术设计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它与文化是紧密结合的。艺术设计的相关专业需要较强的美术功底。
艺术设计又可以细分为: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园林景观设计、服装设计、包装展示设计、动画设计。
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是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的设计,以工科为基础,理性思维强。
工业设计又可细分为:产品设计、机械设计,家具设计。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指为满足一定的建造目的而进行的设计,使其具有审美和居住功能。学习建筑设计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
以上就是设计专业的大概分类,具体学习什么专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自身优势。
设计学类包括专业:
1、艺术设计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
2、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艺术设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艺术设计实际操作能力和市场反应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学习,学生具备艺术设计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具有广告策划、广告创意设计与制作、商用展示环境设计与布置等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技术能力,成为能够独立从事广告业务、商业美术、展示空间设计、网页制作和多媒体技术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3、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突出以人为本,立足于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两大基石上,主要培养具有新的设计理念和相关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设计能力、审美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从事产品造型设计领域内产品外观造型设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线设计技术应用型人才。
4、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扎实掌握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实际应用能力,能从事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工作以及满足本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专业人才。
5、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策划和时装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的设计创造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设计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
掌握服装企业、服装市场的基本运作知识,以及把握时尚潮流并进行流行预测的基本方法,能在服装艺术设计领域与应用研究型领域及艺术设计机构从事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大学设计专业包含8个细分专业,分别为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
设计学是一门理、工、文相结合,融机电工程、艺术学、人机工效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于一体的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新型交叉学科。
2011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艺术学成为新的第13个学科门类即艺术学门类。具体下设艺术学理论(1301)、音乐与舞蹈学(1302)、戏剧与影视学(1303)、美术学(1304)、设计学(可授艺术学、工学学位)(1305)5个一级学科。
学科升级:
2011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艺术学成为新的第13个学科门类即艺术学门类。具体下设艺术学理论(1301)、音乐与舞蹈学(1302)、戏剧与影视学(1303)、美术学(1304)、设计学(可授艺术学、工学学位)(1305)5个一级学科。
至此,设计学升级为一级学科,可授艺术学、工学学位。艺术学成为中国第13个学科门类,告别文学门类。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设计学
设计学类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设计类专业众多,可以选择平面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UI设计等。设计类专业目前就业前景也是比较好的,可以从事建筑行业、服装行业等。
设计类什么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好
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是艺术设计行业里发展较久的专业之一,由于发展较久,人才吸收有些过饱和了,在前途而言,如果不是天赋异禀的人,在设计领域的发展空间是有限制。
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跟平面设计的情况差不多,室内设计师有些饱和,但是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提高,所以,对室内设计师的需求还是不少的。但是,作为室内设计师必须寻求突破,不能再照搬老一套的室内设计理念,否则将会被时代淘汰。
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是一门交叉学科。囊括建筑、景观、室内,并涵盖了社会科学,环境科学和自然科学。因此相较于其它设计的正统地位,它涉及面广而无所专。优势是它很大的灵活性,讲求彼此相通、互相包涵。
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平常的学习包括构图排版、海报、宣传册、折页、字体设计等等。视传行业的应用无处不在,各个行业都需要。由于市场的需求,视传行业一直是社会热门行业。
UI设计
UI设计,这一个行业是近几年来才兴起的,目前仍然属于一个炙手可热的行业。然而,目前入行的人员素质也是参差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