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一、空气调节、冷(热)负荷概念通过对空气的处理,使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噪音、压力、气流速度、新鲜度和洁净度等参数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技术称为空气调节(简称空调)。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分为:舒适性空调(或称民用空调)和工艺性空调(或称工业空调)。中央空调就是由一台主机通过风道送风或冷热水管(冷媒管路)接多个末端的方式来控制不同的房间以达到室内空气调节目的的空调。为了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在某一时刻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建筑冷负荷;为了补偿房间失热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建筑热负荷;为了维持房间相对湿度恒定需从房间除去的湿量称为建筑湿负荷。二、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依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取室外空气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2)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取室外空气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3)用于计算夏季建筑围护结构的冷负荷和新风冷负荷;4)夏季计算经建筑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时,应按不稳定传热过程计算5)夏季空调室外空气设计日的逐时温度:式中:tsh——室外计算逐时温度(℃);twp——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β——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下表确定;tr——夏季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twg——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2)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相对湿度1)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2)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相对湿度:采用历年一月份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3)冬季采用空调设备供暖时,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用于计算建筑围护结构热负荷和新风热负荷;4)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相对湿度用于计算冬季新风的加湿量;(3)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和相对湿度1)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2)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3)用于消除余热余湿的通风及自然通风中的计算;当通风的进风需要进行冷却处理时,其进风冷负荷计算也采用这两个参数。(4)气候分区参考国家标准《建筑气候区划标准》的规定,以该地区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等21个气候要素的分布把建筑气候主要划分为7个区:三、舒适性空调室内设计参数应符合以下规定1)人员长期逗留区域空调室内设计参数应符合下表规定:(依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人员短期逗留区域空调供冷工况室内设计参数宜比长期逗留区域提高1-2℃,供热工况宜降低1-2℃。短期逗留区域供冷工况风速不宜大于0.5m/s.供热工况风速不宜大于0.3m/s。3)工艺性空调室内设计温度、相对湿度及其允许波动范围,应根据工艺需要及健康要求确定。人员活动区的风速,供热工况时,不宜大于0.3m/s;供冷工况时,宜采用O.2m/s---O.5m/s。4)供暖与空调的室内热舒适性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中等热环境PMV和PPD指数的测定及热舒适条件的规定))GB/T18049的有关规定执行,采用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CPMV)和预计不满意者的百分数CPPD)评价,热舒适度等级划分应按下表采用。5)辐射供暖室内设计温度宜降低2℃;辐射供冷室内设计温度宜提高0.5-1.5℃。6)设计最小新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公共建筑主要房间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应符合下表规定。设置新风系统的居住建筑和医院建筑,所需最小新风量宜按换气次数法确定。居住建筑换气次数、医院建筑换气次数宜按下表规定。高密人群建筑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应按人员密度确定,且应符合下表规定。四、空调冷负荷(1)空调冷负荷的计算方法很多,如谐波反应法、反应系数法、Z传递函系数法和冷负荷系数法等;(2)目前,我国常采用冷负荷系数法和谐波反应法的简化计算方法计算空调冷负荷,冷负荷系数法是建立在传递函数法的基础上,是便于在工程上进行手算的一种简化算法。(3)建筑物空调制冷系统负荷的组成框图1)空调房间的冷负荷由于室内外温差和太阳辐射作用,通过建筑物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形成的冷负荷;②人体散热、散湿形成的冷负荷;③灯光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④其他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空调房间的冷负荷是确定空调送风系统风量和空调设备容量的依据。2)制冷系统负荷制冷系统负荷等于室内负荷、新风负荷和其他热量形成的冷负荷之和;②空调制冷系统的供冷能力除了要补偿室内的冷负荷外,还要补偿空调系统新风量负荷和抵消冷量的再加热等其他热量形成的冷负荷;③制冷系统负荷是确定空调制冷设备容量的依据。3)得热量和冷负荷房间得热量是指某一时刻由室外和室内热源进入房间的热量总和;②冷负荷是指为了维持室温恒定,在某一时刻应从室内排出去的热量;③瞬时得热量中以对流方式传递的显热得热和潜热得热部分,直接放散到房间空气中,立刻构成房间瞬时冷负荷;而以辐射方式传递的得热量,首先被围护结构和室内物体所吸收并储存于其中。当这些围护结构和室内物体表面的温度高于室内空气温度后,所储存的热量再借助于对流方式逐时放出,给予室内空气而形成冷负荷。④任意时刻房间瞬时得热量的总和不一定等于同一时刻的瞬时冷负荷。4)冷负荷的确定在计算空调负荷时,必须考虑围护结构的吸热、蓄热和放热过程,不同性质的得热量所形成的室内逐时冷负荷是不同步的。因此,在确定房间逐时冷负荷时,必须按不同性质的得热分别计算,然后取逐时冷负荷分量之和。②对于含有多个房间的建筑物的冷负荷的确定。
新风系统的计算方法:
(1)计算机房面积:S=65(㎡)净高h=3(米),人员n=25(人);
(2)每人所需新风量:q,总新风量:Q1=n×q=25×30=750(m3/h);
(3)房间新风换气次数计算:p,则新风量Q2=p.s.h;
(4)由Q2>Q1故取Q2作为设备选项型的依据;
扩展资料:
安装新风系统的好处:
1、温度:
新风系统可以将室内的空气湿度控制在舒适的范围内。
2、洁净度和有氧度:
新风系统具备了过滤室内外空气中污染成分的功能,新风系统将室外空气经过过滤后导入室内,同时把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室外,增加室内氧气的浓度,室内空气新鲜、干净。
3、智能化:
新风系统具备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温度、湿度、PM2.5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并同时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处理,还可实现远程控制。
新风系统或空调系统中,新风量就是指室外新风实际的送风量。以具有热交换的系统为例如下图
望采纳!谢谢!
你好!办公楼的新风由于可以实现自然通风,所以要求不是太高,一般有两种办法取其大者:1.按楼层的吊顶后净体积的3倍(换气次数)计算每小时新风量.2.按实际进入该区域的人数30立方米/人计算每小时新风量.如果是医院重要部门,如手术室、ICU等密闭场所,则新风计算取上述的一倍,仍取大者。希望我的答对你有帮助。
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大体分为管道式新风系统和无管道新风系统两种。一般情况下,房间的新风量越多,对人体健康越有利,“病态建筑综合征”的一 个重要诱因就是房间内新风量不足,室外补充的新鲜空气可提供呼吸和燃烧所需要的 空气,可以调节室温、除去过量的温气并可稀释室内污染物。另外,如果新风量过大, 就会伴随冷、热负荷的过多消耗,能耗过多。室内新风量的确定有以下方法:(1) 按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确定新风量。根据二氧化碳的浓度来确定室内新风量是 大多数国家的基本方法。因为二氧化碳与人体新陈代谢有关,因此可作为室内空气新 鲜程度的一个指标。其是以质量平衡作为计算新风量的基础:人每天呼吸的空气量约 为10立方米,其中氧气约占21 %,二氧化碳占0。032% ;在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 碳占4% ~ 5%,氧气占15%〜16%。要使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1 %,必须保证每 人每小时有30立方米的新鲜空气。(2) 按房间体积确定新风量。这是一种常见的方法,计算公式为:新风量=房间 x换气次数。(3) 按室内污染物的浓度和设备等因素来确定新风量。考虑室内污染物的浓度时, 通常通过房间面积或室内表面面积来确定附加的新风量。(4) 对于有机械设备的工业厂房,可按设备确定附加新风量。新风量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对于住宅等建筑,其新风量 就不能小于30立方米/(小时人)。民用建筑属于舒适性空间,必须综合考虑换气 次数和最小新风量两个因素,取两者计算出新风量的最大值作为合理的新风量。
2003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人均新风量》30m3/h,瑞多广角新风系统会根据不同性质的用途、结构特点及室内人数规定的换气次数核算换气量,给您推荐最优质的室内空气质量解决方案。
一次风式空调系统较为多见。中、小型空调机利用循环风(一次风)时需考虑新风的大小。新风量占总风量的百分比叫新风比。最小的新风比m〈10%,一般取值为m%=15-20%。为保证每个空调房间有卫生要求的新风量,应按以下标准确定新风量:在工作人员密集的公共埸所和人员停留时间短、人员比较拥挤的空调房间内,每人所需新风量应为(10-15)立方/小时。在空调房间有局部排风的埸合应补偿新风,维持房间的正压,空调房间的正压新风量应能保证房间的正压值在(4.9-9.8)Pa(0.5-1)mmH2O,最大正压值约为49Pa(5 mmH2O毫米水柱)电子计算机房及超净空调系统的正压值比一般空调房间要大此。空调机组的新风管道的管径应按上述新风量大小要求进行计算、制作和安装。
机房新风量设计规范要求(1) A级机房洁净度为30万级, B级机房洁净度为20万级.(2) 每人新风量应为40~60M3/H.(3) 机房空气量循环次数标准应大于2~3次/H.(4) 室内总循环风量的5%.(5) 维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
空调房间空气状态变化过程(1)热平衡:G iO+Q=G iN (2)湿平衡:G dO+W=G dN(3)热湿比:ε=Q/W=( iN-iO )/( dN-dO )(4)状态变过程:O N (5)i-d图表示(5)送风量:G=Q/(iN-iO)=W/(dN-dO)2、夏季送风量计状态的确定(1)送风状态点技术经济分析(2)送风温差确定确定依据:风口类型 、安装高度、射流长度及是否贴附a 舒适性空调送风高度《=5m时, 5《=ΔtO《10送风高度》5m时,10《=ΔtO《15最大送风温差(露点送风):取机器露点作为送风状态点,工程使用普遍送风量:G=Q/(iN-iO)=W/(dN-dO)2、夏季送风量计状态的确定(1)送风状态点技术经济分析(2)送风温差确定确定依据:风口类型 、安装高度、射流长度及是否贴附a 舒适性空调送风高度《=5m时, 5《=ΔtO《10送风高度》5m时,10《=ΔtO《15最大送风温差(露点送风):取机器露点作为送风状态点,工程使用普遍 。b 工艺性空调:根据空调精度确定(3)i-d图上送状态点确定根据tn,ΦN确定N--计算ε--过N点作ε线--选取ΔtO--确定O点。(4)送风量计算:G=Q/( iN-iO )=W/( dN-dO )≈QX/( tN-to )二、新风量确定原则1、满足人员卫生要求一般按人员卫生标准确定,可查《空气卫生标准》、《暖通规范》、《节能措施》等资料直接确定,按下式计算人员新风量: Lw=m.lw (m3/h)m:室内人数;lw :满足人员卫生要求新风标准(m3/h.人)2、满足房间正压要求Lw=μAc(ΔP)n(m3/s)μ:流量系数;Ac :门窗缝隙面积();ΔP:房间正压值,一般取5-10Pa,不应大于50Pa;n:流动指数。3、补充局部排风:Lw=LP(m3/h)LP:室内几部排风,m3/h。三、新风量的取值以上取三者大值新风量不足总风量的10%,应加大到10%。例:某大开间办公室,面积100m2,人员密度指标0.1-0.2P/m2,计算新风量。问题:为什么限制新风量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