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石膏的功效:
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清热解毒。清热凉血多用石膏,传统法做豆腐时也会加点石膏,牙痛吃加过石膏的豆腐很好,不过现在几乎找不到了。
石膏的作用:
石膏主要用于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
扩展资料:
世界上最大石膏生产国是 美国 。在美国, 石膏矿床分布在22个州,共有69座矿山,最大产地在阿依华州道奇堡;其次是加拿大 。
法国在欧洲石膏生产中居领先地位; 再次为德国、 英国 、西班牙。 中国石膏矿资源丰富。全国23个省(区)有石膏矿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69处,总保有储量 矿石 576亿吨。
从地区分布看,以山东石膏矿最多,占全国储量的65%;内蒙古、青海、湖南次之。主要石膏矿区有山东枣庄底阁镇,内蒙古 鄂托克旗 、湖北应城市 、吉林浑江、 江苏南京、山东大汶口、 广西钦州、山西太原 、 宁夏中卫石膏矿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膏
1、石膏生用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效;煅用具有敛疮生肌,收湿,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 2、石膏,中药名。为含水硫酸钙(CaSO4·2H2O)的矿石。 3、凡阳虚寒证,脾胃虚弱及血虚、阴虚发热者慎用。
石膏对很多人体疾病起着良好的功效与作用,是一味良药,那么它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石膏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石膏的功效和作用1、石膏治三阳合病 腹满身重 难以转侧 口不仁 面垢 谵语 遗尿 发汗则谵语 下之则额上生汗 手足厥冷 若自汗出者: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上四味 以水—升 煮米熟 汤面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伤寒论》白虎汤)
2、石膏治太阴温病 不可发汗 发汗而汗不出 必发斑疹 汗出过多者 必神昏谵语 发斑者:石膏50克 知母20克 生甘草15克 玄参15克 犀角10克 白粳米—合.水八杯 煮取三杯 日三服 渣再煮一钟 夜—服.(《温病条辨》化斑汤)
3、石膏治温病初得 其脉浮而有力 身体壮热 并治感冒初起 身不恶寒而心中发热者:生石膏200克(轧细) 生粳米250克.上二味 用水三大碗 煎至米烂熟 约可得清汁两大碗 乘热尽量饮之 使周身皆汗出 病无不愈者.若阳明腑热已实 不必乘热顿饮之 徐徐温饮下 以消其热可也.(《衷中参西录》石膏粳米汤)
4、石膏治阳明内热 烦渴 头痛 二便闭结 温疫斑黄 及热痰喘嗽等证:石膏300克(生用) 粉甘草50克.上为极细末 每服5~15克 新汲水、或热汤、或人参汤调下.此方加朱砂15克亦妙.(《景岳全书》玉泉散)
5、石膏治伤寒发热 涎潮上厥 伏留阳经 头疼眩晕 不可忍者:石膏(煅 研细) 每服葱白点茶凋下10克.小儿量大小 加减与之.(《三因方》玉屑散)
6、石膏治小儿夹惊伤寒 头痛壮热 涎潮 惊悸多哭 气粗心烦 及治气壅 膈节不通:石膏、寒水石各50克 脑麝各半字.上为末 灯心汤调下.大小加减服之.(《普济方》红桃散)
7、石膏配桑叶,清宣肺热;石膏配桂枝,表里双解;石膏配白芷,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石膏配知母,清热除烦;石膏配半夏,肺胃双清、降逆化痰;石膏配甘草,清肺止咳;石膏配竹叶,清热除烦。
8、石膏用于温热病、肺胃大热、高热不退、口渴、烦燥、脉洪大等症。石膏药性 大寒 ,善清气分实热,故适用于肺胃实热的症候,常与知母相须为用,以增强清里热的作用。
9、石膏用于湿疹水火烫伤,疮疡溃后不敛及创伤久不收口。石膏研末外用,治疗以上诸外科病,有清热、收敛、生肌的作用,常合升丹、黄柏、青黛等同用。
10、石膏用于温病高热,身发斑疹。温病发斑,多由胃火旺而血热炽盛所致,此是气血两燔的现象。在临床上遇到此种症候,常用清热泻火较强的石膏,配合凉血解毒的药物如玄参、丹皮、赤芍、鲜生地、板蓝根等同用。
11、石膏用于肺热咳嗽、气喘。邪热袭肺,身发高热、咳嗽、气急鼻煽、口渴欲饮等症,可用石膏清泄肺热,佐以麻黄、杏仁等宣肺、止咳平喘等品(即麻杏石甘汤)。
12、石膏用于胃火亢盛所致的头痛、齿痛、牙龈肿痛等症。石膏能清泄胃火,故胃火亢盛所引起的疾病,可配合知母、牛膝、生地等同用。
石膏的用药禁忌1、脾胃虚寒及血虚、阴虚发热者忌服。
2、《本草经集注》:“鸡子为之使。恶莽草、马目毒公。”
3、《药性论》:“恶巴豆,畏铁。”
4、用量过大,服后会出现疲倦乏力、精神不振、胃口欠佳等情况。
5、石膏属大寒之品,易伤阳气。
6、石膏不宜与下列西药同时运用:
四环素族抗生素,石膏会使该族抗生素溶解度降低而吸收率减少。
②不宜与异烟肼同服,会使其疗效降低。
③不宜与强的松同服,能降低其生物利用度。
石膏的药物配伍1、配桑叶,清宣肺热;
2、配桂枝,表里双解;
3、配白芷,清热泻火、消肿止痛;
4、配知母,清热除烦;
5、配半夏,肺胃双清、降逆化痰;
6、配甘草,清肺止咳;
石膏实际上是一种矿物质,性大寒,根据经络的理论,石膏主要是归肺经和胃经。石膏的用量方面,最低剂量一般在15-60克,用法主要是先煎,也可以外用,尤其用于湿疹等皮肤病,具有收湿的效果。石膏分为生石膏和熟石膏,生石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熟石膏也是煅石,即煅用以后的石膏,具有敛疮生肌和收湿、止血的功效。石膏归于肺和胃经,所以石膏对于肺热、高热、烦渴、咳喘、胃火亢盛、牙齿痛等肺和胃的热证非常有效,虚寒、血虚和阴虚发热等虚证需慎用石膏。石膏在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清楚是生石膏还是熟石膏,因为生石膏和熟石膏的作用不一样,侧重点也不一样。
拓展资料:
一、药用石膏作用
药用石膏同时具备普通石膏的固定作用,还可以携带药物,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炎、消肿、止痛的效果。在药用石膏固定骨折的时候,可以使得骨折处于力学稳定的情况下得以修复。
石膏内层的药物往往含有消炎去痛、消肿的成分,比如三七粉,可以控制局部肢体的肿胀,缓解症状,这样就可以加快肢体的骨折的愈合与修复。但是,药用石膏有一个缺点,就是在部分病人容易引起石膏的过敏,这个是因为石膏固定的时候是处于较为封闭的环境,如果对石膏内的药物过敏就会引起皮肤的湿疹、发红和荨麻疹等情况。
二、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1.因用量过大而致的不良反应:石膏的毒性很小,但用量过大,服后会出现疲倦乏力、精神不振、胃口欠佳、恶心、胃部不适等症状。
2.因配伍不当而致的不良反应:石膏与某些西药配伍时,能降低西药的作用,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3.中毒反应:若服用含砷量高的石膏,则可引起砷中毒,出现腹泻剧痛、吐泻频作,甚至死亡。
4.过敏反应:有个别病例用石膏绷带固定后出现接触性皮炎。皮肤有瘙痒及灼热,并见弥漫性红斑及粟粒状丘疹。
5.药不对证:石膏属大寒之品,易伤阳气。
1、石膏实际上是一种矿物质,性大寒,根据经络的理论,石膏主要是归肺经和胃经。 2、石膏的用量方面,最低剂量一般在15-60克,用法主要是先煎,也可以外用,尤其用于湿疹等皮肤病,具有收湿的效果。石膏分为生石膏和熟石膏,生石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熟石膏也是煅石,即煅用以后的石膏,具有敛疮生肌和收湿、止血的功效。石膏归于肺和胃经,所以石膏对于肺热、高热、烦渴、咳喘、胃火亢盛、牙齿痛等肺和胃的热证非常有效,虚寒、血虚和阴虚发热等虚证需慎用石膏。石膏在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清楚是生石膏还是熟石膏,因为生石膏和熟石膏的作用不一样,侧重点也不一样。
1、石膏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清热解毒、泻火,石膏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 2、中药石膏一般分为生石膏和煅石膏,石膏主要成分是硫酸钙,生用,即所谓生石膏,药性是甘、辛、大寒,作用是清热泻火,除烦热,止渴。 3、一般用于实热症,比如说,胃火导致的牙痛,肺热引起的咳嗽、高热不退,感受风邪或夏季中暑引起的发热等等,但是对于脾胃虚寒的患者是不建议服用生石膏的,否则容易伤胃,通俗来说脾胃虚寒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怕冷、手脚凉,容易肚子疼,拉肚子,取暖后会自觉疼痛减轻等。
石膏是一些盐湖与或者湖泊中沉积物,多是灰白色的粉末状物质,同时也是中药的一种,在生活中比较常见,除了可以用来固定人们的断骨以外,还可以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石膏的功效与作用。
石膏的功效与作用
1.宣肺止咳
2.镇静
石膏所含的钙质对神经肌肉有抑制作用,故烦躁用之合适;作为辅助治疗药物,对高热引起的抽搐也有一定的镇痉作用。
3.清热去火
4.止渴
除烦止渴,热病烦渴,虽饮水也不能止,使用本品后却能解渴,胃热消渴用之亦能获效。
5.收敛生肌
石膏的功效与作用还包括收敛生肌,经过煅烧的石膏具有比较强的吸水性,研成粉末之后可以直接敷在体表的脓疮上,可以迅速缓解溃烂以及中毒,同时依靠自身的寒凉性质起到解毒作用,促进伤口痊愈。
这里为大家介绍的是在中药方面,石膏的功效与作用。石膏是一种矿石,属单斜晶系,晶体常作板状,集合体常呈致密粒状、纤维状或叶片状。颜色通常为白色,结晶体无色透明,当成分不纯时可呈现灰色、肉红色、蜜黄色或黑色等。 石膏的性味:辛甘,寒。 石膏的功效: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清热解毒。清热凉血多用石膏,传统法做豆腐时也会加点石膏,牙痛吃加过石膏的豆腐很好,不过现在几乎找不到了 石膏的作用:石膏主要用于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本经》: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产乳,金疮。②《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③《药性论》:治伤寒头痛如裂,壮热,皮如火燥,烦渴,解肌,出毒汗,主通胃中结,烦闷,心下急,烦躁,治唇口干焦。和葱煎茶去头痛。④《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狂,下乳,头风旋,心烦躁,揩齿益齿。⑤《珍珠囊》:止阳明头痛,止消渴,中暑,潮热。⑥《用药心法》:胃经大寒药,润肺除热,发散阴邪,缓脾益气。⑦《本草衍义补遗》:研为末,醋研丸如绿豆大,以泻胃火、痰火、食积。⑧杨士瀛:煅过最能收疮晕,不至烂肌。⑨《本草蒙筌》:胃脘痛甚,吞服。⑩《长沙药解》:清心肺,治烦躁,泄郁热,止燥渴,治热狂,火嗽,收热汗,消热痰,住鼻衄,调口疮,理咽痛,通乳汁,平乳痈,解火灼,疗金疮。⑩《本草再新》:治头痛发热,目昏长翳,牙痛,杀虫,利小便。石膏的使用禁忌:脾胃虚寒及血虚、阴虚发热者忌服。《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能寒胃,令人不食,非腹有极热者,不可轻用。
1、石膏是骨科当中常用的医疗材料,具有价格便宜、操作简便、强度高等优点,广泛的用于骨科的治疗当中,主要起到保护、固定和矫正的作用。 2、保护的作用主要是指对于轻微的软组织损伤、不移位的骨折进行石膏固定以后,防止受伤局部再次受到外伤的冲击,保护受伤的部位。 3、固定就是当肢体出现骨折、脱位的时候,经过复位用石膏坚强的固定复位的位置,从而让骨折、脱位在正常的位置进行修复和生长。 4、矫正的作用是经过多次的更换石膏,逐渐矫正肢体的变形或者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