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深基坑施工监测的特点有哪些(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 戎宏小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深基坑施工监测的特点有哪些(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更新时间:2025-05-10 22:36:33 阅读量:4

本文目录

  • 深基坑施工监测的特点有哪些
  •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 基坑监测的内容
  • 基坑监测是什么
  • 基坑监测的频率和警戒值是怎样的

深基坑施工监测的特点有哪些

1.1时效性普通工程测量一般没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基坑监测通常是配合降水和开挖过程,有鲜明的时间性。测量结果是动态变化的,一天以前(甚至几小时以前)的测量结果都会失去直接的意义,因此深基坑施工中监测需随时进行,通常是1次/d,在测量对象变化快的关键时期,可能每天需进行数次。 基坑监测的时效性要求对应的方法和设备具有采集数据快、全天候工作的能力,甚至适应夜晚或大雾天气等严酷的环境条件。 1.2高精度普通工程测量中误差限值通常在数毫米,例如60m以下建筑物在测站上测定的高差中误差限值为2.5mm,而正常情况下基坑施工中的环境变形速率可能在0.1mm/d以下,要测到这样的变形精度,普通测量方法和仪器部不能胜任,因此基坑施工中的测量通常采用一些特殊的高精度仪器。 1.3等精度基坑施工中的监测通常只要求测得相对变化值,而不要求测量绝对值。例如,普通测量要求将建筑物在地面定位,这是一个绝对量坐标及高程的测量,而在基坑边壁变形测量中,只要求测定边壁相对于原来基准位置的位移即可,而边壁原来的位置(坐标及高程)可能完全不需要知道。 由于这个鲜明的特点,使得深基坑施工监测有其自身规律。例如,普通水准测量要求前后视距相等,以清除地球曲率、大气折光、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等项误差,但在基坑监测中,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前后视距可能根本无法相等。这样的测量结果在普通测量中是不允许的,而在基坑监测中,只要每次测量位置保持一致,即使前后视距相差悬殊,结果仍然是完全可用的。 因此,基坑监测要求尽可能做到等精度。使用相同的仪器,在相同的位置上,由同一观测者按同一方案施测。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检测系统架构: 基坑监测与预警系统主要由一体化监测站设备、现地通讯设备、用户自建的配合基于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的监测与预警云服务平台、用户终端信息设备及应用软件等部分组成。 监测方案实施:1、水平位移监测,采用GNSS在线监测仪或激光测距仪完成地表变形监测数据的采发。2、竖向位移监测,采用激光测距仪、水准仪完成地表竖向位移变形监测数据的采发。3、深部位移监测,采用深部位移监测仪完成深部位移变形监测数据的采发,包括变形初期的小位移以及中后期的大位移变形。4、裂缝监测,采用一体式拉线地表位移监测仪、激光测距仪完成裂缝变形监测数据的采发。5、支护结构内力监测,采用测力计、应变计、应力计完成支护结构内力监测数据的采发。6、土压力监测,采用土压力计完成岩土内部压力变化监测数据的采发。7、水压监测孔隙。8、地下水位监测,采用地下水位计完成地下水位变化监测数据的采发。9、锚杆及土钉内力监测,采用测力计、应变计、应力计完成锚杆及土钉内力监测数据的采发。10、降雨量监测,采用翻斗式降雨量监测仪或红外雨量计完成该地区降雨量变化监测数据的采发。

基坑监测的内容

1.水平位移监测,目的是监测基坑边壁的水平变形量、变形速率信息

2. 竖向位移监测,目的是监测基坑围护墙顶、墙后地表与立柱的竖向位移信息

3.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目的是监测围护墙体或基坑周围土体的深层水平位移信息

4.倾斜监测,目的是监测建筑物倾斜度、倾斜方向和倾斜速率信息

5.裂缝监测,目的是监测裂缝的位置、走向、长度、宽度及变化程度

此外还有支护结构内力监测、土压力监测、孔隙水压力监测、地下水位监测、锚杆拉力监测

扩展资料:

1.合理布置基坑平面监测方案,确定基坑监测项目

根据基坑的具体条件,包括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围护设计与施工方案确定好的监测方案,达到技术合理,突出施工重点,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为企业在最大限度上盈利。

2.及时做好监测仪器的检校

只有监测仪器能够适应各种气象条件的精密监测,才能满足数据监测的要求。

3.注重监测数据的时效性

基坑的施工条件复杂且是在不断变化中,基坑监测应该针对监测对象的变化及时进行更新并上报数据,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尽快处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基坑监测

基坑监测是什么

建筑物沉降观测,指对被观测物体的高程变化所进行的测量。工程基坑监测是指在基坑工程施工及使用期限内,对基坑支护体系及周边环境实施的监测、监控工作。有多种监测技术和信号传输处理方式。根据青冶工程(QYETC)技术人员的经验,一般有监控专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可视化监测软件等几类配套工具,反应时间可控制在1s范围内,采样频率可达100Hz,完全能够做到实时监测,为工程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持。监测报表和监测报告1.工程概况2.监测项目及监测点平面和立面布置图3.采用的仪器设备和监测方法4.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和监测结果过程曲线5.监测结果分析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Technical Code for Monitoring of Building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基坑监测的处理过程也可以分为以下过程:1.监测目的2.确定监测项目3.测点布置4.监测方法、主要仪器及精度要求5.监测频度6.监控报警7.数据处理及信息反馈。

基坑监测的频率和警戒值是怎样的

基坑监测的频率没有具体的要求,需要根据基坑工程的具体大小而定。基坑检测的警戒值如下:

1、地表沉降监测点按地铁测量监测规定执行,即+10mm、-30mm为累计报警值,±3mm作为日变量报警值。

2、地下管线沉降监测点,以±lOmm作为累计报警值,±3mm作为日变量报警值。

3、周围建筑物沉降累计沉降报警按地下管线报警值为参考,其差异沉降推算为房屋倾斜率报警值为1/300。

4、隧道沉降变化报警值以±10mm作为累计报警值,±3mm作为日变量报警值。

注:基坑监测在基坑开挖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岩土性状、支护结构变位和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进行各种观察及分析工作,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预测进一步施工后将导致的变形及稳定状态的发展,根据预测判定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程度。

扩展资料:

基坑监测的基本要求:

1、基坑监测应由委托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承担。

2、基坑围护设计单位及相关单位应提出监测技术要求。

3、监测单位监测前应在现场踏勘和收集相关资料基础上,依据委托方和相关单位提出的监测要求和规范、规程规定编制详细的基坑监测方案,监测方案须在本单位审批的基础上报委托方及相关单位认可后方可实施。

4、基坑工程在开挖和支撑施工过程中的力学效应是从各个侧面同时展现出来的,在诸如围护结构变形和内力、地层移动和地表沉降等物理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因此监测方案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项监测内容间监测结果的互相印证、互相检验,从而对监测结果有全面正确的把握。

5、监测数据必须是可靠真实的,数据的可靠性由测试元件安装或埋设的可靠性、监测仪器的精度、可靠性以及监测人员的素质来保证。监测数据真实性要求所有数据必须以原始记录为依据,原始记录任何人不得更改、删除。

6、监测数据必须是及时的,监测数据需在现场及时计算处理,计算有问题可及时复测,尽量做到当天报表当天出。因为基坑开挖是一个动态的施工过程,只有保证及时监测,才能有利于及时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

7、埋设于结构中的监测元件应尽量减少对结构的正常受力的影响,埋设水土压力监测元件、测斜管和分层沉降管时的填土应注意与土介质的匹配。

8、对重要的监测项目,应按照工程具体情况预先设定预警值和报警制度,预警值应包括变形或内力量值及其变化速率。但目前对警戒值的确定还缺乏统一的定量化指标和判别准则,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削弱了报警的有效性。

9、基坑监测应整理完整的监测记录表、数据报表、形象的图表和曲线,监测结束后整理出监测报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施工监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坑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