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普通混凝土常用的粗骨料有哪两种(普通混凝土常用的粗骨料有 和 两种) - 戎宏小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普通混凝土常用的粗骨料有哪两种(普通混凝土常用的粗骨料有 和 两种)

更新时间:2025-05-10 22:54:34 阅读量:335

本文目录

  • 普通混凝土常用的粗骨料有哪两种
  • 混泥土“骨料”是指那种材料
  • 什么是透水混凝土骨料
  • 混泥土对砂石骨料的基本要求
  • 混凝土中的骨料是什么
  • 混凝土工程选用骨料
  • 混凝土用粗骨料的要求
  • 混凝土集料和骨料的区别

普通混凝土常用的粗骨料有哪两种

在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指粒径大于2.36mm以上的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和矿渣等;在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指粒径大于4.75mm以上的碎石砾石和破碎砾石。在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指粒径小于2.36mm的天然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及石屑;在水泥混凝土中,细集料指粒径小于4.75mm的天然砂、人工砂。扩展资料:作用主要起骨架作用和减小由于胶凝材料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干缩湿胀所引起的体积变化,同时还作为胶凝材料的廉价填充料。有天然集料和人造集料之分,前者如碎石、卵石、浮石、天然砂等;后者如煤渣、矿渣、陶粒、膨胀珍珠岩等。颗粒视密度小于1700公斤/立方米的集料称轻集料,用以制造普通混凝土;特别重的集料,用以制造重混凝土,如防辐射混凝土。集料按颗粒大小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一般规定粒径大于4.75毫米者为粗集料,如碎石和卵石,粒径自小于4.75毫米者为细集料,如天然砂。普通集料大部分是天然集料,也有一部分是工业废渣集料(如冶金渣等)。粗集料通称石子;细集料通称砂子。按其来源及表面状态,石子可分为碎石、卵石及碎卵石;砂子则分为河砂、山砂及海砂。各类集料又均以其粒径或粗细程度分级。

混泥土“骨料”是指那种材料

  • 混凝土中主要包括水泥、黄砂、石子、添加剂“骨料”一般指石子

  • 骨料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粗骨料一般为石子,细骨料为沙子

什么是透水混凝土骨料

所谓的“混凝土骨料”是指用于制备混凝土的天然碎石等粗骨料一般指粒径大于4.75mm的骨料,小于4.75mm的一般称作细骨料。

混泥土对砂石骨料的基本要求

用于混凝土的骨料要求:

具有良好的颗粒级配,使堆积空隙率小,颗粒总比表面积较小,以减少水泥浆用量。

②骨料颗粒表面干净,以保证与水泥浆有良好的粘结力。

③含有害杂质少,不得含有影响水泥凝结硬化和后期混凝土耐久性的成分。

④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坚固性,以保证起到骨架和传力作用。

强度要求如下:

1、板:当跨度≤2时为 ≥50%;当跨度 》2,≤8时为≥75%;当跨度 》8为 ≥100%。

2、梁、拱、壳:当跨度≤8时为 ≥75;当跨度》8时为≥100%。

3、悬臂构件:不管跨度多大,均必须达到100%。

4、基础、柱子、压顶的侧模板,另外还有梁、和墙的侧模板,其拆除时只要强度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即可拆除。但对于墙体大模板,在常温下则要求强度达到1N/mm2时方可拆除。

标准:

GB50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规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对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天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混凝土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未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3个试件强度的算数平均值做为每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2、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高于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3、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试件的强度不应作为评定的依据。

混凝土中的骨料是什么

粗骨料指卵石、碎石等,细骨料指天然砂、人工砂等。

混凝土骨料是指在混凝土中起骨架或填充作用的粒状松散材料粒径大于4.75 mm的骨料称为粗骨料,俗称石子。常用的有碎石及卵石两种。碎石是天然岩石或岩石经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大于4.75 mm的岩石颗粒。

卵石是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而成的、粒径大于4.75 mm的岩石颗粒。卵石和碎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相应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颗粒(平均粒径指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建筑用卵石、碎石应满足国家标准GB/T 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的技术要求。

扩展资料: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15)对细骨料(人工砂、天然砂)的品质要求:

1、细骨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人工砂的细度模数且在2.4~2.8范围内,天然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2~3.0范围内。使用山砂、粗砂、应采取相应的试验论证。

2、细骨料在开采过程中应定期或按一定开采的数量进行碱活性检验,有潜在危害时期,应采取相应措施,并经专门试验论证。

3、细骨料的含水率应保持稳定,人工砂饱和面干的含水率不宜超过6%,必要时应采取加速脱水措施。

混凝土工程选用骨料

混凝土细骨料一般选用洁净河砂,以选用中粗砂为宜。粗骨料应根据当地资源和材料供应条件,结合工程技术要求,酌情选用卵石、碎石或碎卵石。粗骨料的最大粒径根据结构尺寸、钢筋净距和施工方法、机具等条件选定。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构混凝土宜选用级配良好、粒径较大的石子。骨料对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包括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均有很大影响,也直接关系到水泥的用量和混凝土的成本。若骨料颗粒级配不良,会影响拌合物的和易性,导致施工质量低劣,混凝土强度降低,造成水泥浪费;骨料含泥,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强度和抗冻性;骨料坚固性不足,也会使混凝土抗冻性降低。活性骨料与水泥中的碱发生碱一骨料反应,会产生膨胀,导致混凝土开裂,甚至崩解。因此,对处于水中、土中、露天、室内潮湿条件下混凝土所用的骨料,应进行碱活性检验。建筑施工现场宜选用当地骨料,冶金建筑施工应重视利用冶金渣,以缩短运距,降低运费,开拓资源,治害利废。

混凝土用粗骨料的要求

铁路混凝土用粗骨料的基本要求1、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也可采用碎卵石或卵石,不宜采用砂岩碎石。2、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超过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3,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配制强度等级C50及以上预应力混凝土时,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圆孔筛)不应大于25mm.3、粗骨料应采用二级或多级级配,其松散堆积密度应大于1500kg/m3,紧密空隙率宜小于40%,吸水率应小于2%(用于干湿交替或冻融环境条件下的混凝土应小于1%)。4、当粗骨料为碎石时,碎石的强度用岩石抗压强度表示,且岩石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1.5.施工过程中碎石的强度可用压碎指标值进行控制,且应符合的规定。若粗骨料为卵石,卵石的强度用压碎指标值表示,且应符合规定。5、粗骨料的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循环浸泡法法进行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重量损失率应符合规定。7、粗骨料应采用岩相法检验其矿物组成。若粗骨料含有碱—硅酸反应活性矿物,其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0.10%,否则应按本标准的要求采取技术措施。不得使用具有碱—碳酸盐反应活性的骨料。

混凝土集料和骨料的区别

1、含义上的区别

集料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主要起骨架作用和减小由于胶凝材料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干缩湿胀所引起的体积变化,同时还作为胶凝材料的廉价填充料。

骨料是混凝土及砂浆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状材料。

2、分类上的区别

集料有天然集料和人造集料之分,前者如碎石、卵石、浮石、天然砂等;后者如煤渣、矿渣、陶粒、膨胀珍珠岩等;也有轻集料和重集料之分,颗粒视密度小于1700公斤/立方米的集料称轻集料;特别重的集料,用以制造重混凝土;集料按颗粒大小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

骨料有细骨料和粗骨料两种。细骨料颗粒直径在0.16~5 mm之间.一般采用天然砂,如河砂、海砂及山谷砂等,当缺乏天然砂时,也可用坚硬岩石磨碎的人工砂;粗骨料颗粒直径大于5 mm,常用的有碎石和卵石。

3、应用上的区别

集料的使用量很大,尤其是制作普通混凝土的砂、石,不少地区的集料已面临资源枯竭。因此开发各种新天然集料资源,研制人造集料和寻找合适的代用材料,已成为目前混凝土集料发展的重要任务。其中,如海砂及海卵石、工业废渣、二次集料等应用已取得较好效果。

骨料应用于制作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也是重要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