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伸缝和缩缝的区别(混凝土路面伸缝和缩缝区别) - 戎宏小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伸缝和缩缝的区别(混凝土路面伸缝和缩缝区别)

更新时间:2025-05-10 23:53:37 阅读量:4224

本文目录

  • 伸缩缝中伸缝与缩缝的区别
  • 什么是伸缝,缩缝,切缝嵌缝
  • 施工缝和伸缩缝有什么区别
  • 伸缝与缩缝的区别
  • 如何区别市政道路中,“纵缝“纵向缩缝”“伸缩缝”“涨缝”
  • 如何区分伸缝和缩缝
  • 公路混凝土路面伸缝和缩缝的区别是什么
  • 混凝土路面中缩缝和胀缝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 什么是伸缝什么是缩缝两者又有何区别

伸缩缝中伸缝与缩缝的区别

一般来说,室外受气温影响容易发去热胀冷缩,比如室外道路、广场,这些工程需要做伸缝,防止把结构胀坏。室内受温度影响小,砼凝结过程中自身会收缩,为防止出现拉坏现象,需要做缩缝。伸缝是上下通的,缩缝一般做到结构层的1/3到1/2。

什么是伸缝,缩缝,切缝嵌缝

定额中分伸缝、缩缝、切缝嵌缝子目有什么区别啊??伸缩缝不是一事吗??一般是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浇筑30米左右(设计确定)用20~30厚防腐软木板或其他材料把混凝土隔开叫做伸缝,混凝土受热膨胀可以挤压缝内材料;在30米左右的分块内,在把混凝土用切缝机切缝分割(3~5厚切割片)5米左右,切缝深度为板厚的1/3,叫做缩缝,混凝土浇筑后逐渐达到强度产生收缩,便从此处断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把缩缝用切缝机(8~10厚切割片)切割30~50深,用聚氨酯或其他材料嵌缝叫做切缝嵌缝望采纳

施工缝和伸缩缝有什么区别

这个以前答过,拷贝下ben_gx的答案:施工缝是施工上用得,比如很大面积的混凝土不能一次浇完,所以前后浇得之间会有一个缝,需要做防水。施工缝一般很小,设计单位也不会进行设计,仅提供标准做法,一般由施工队提出,设计单位同意即可。伸缩缝是建筑各部分之间由于变形量不同而特意留出来的缝,以避免各部分之间的互相拉扯造成的变形或破坏。后浇带是由于建筑各部分沉降不同,所以在施工时先留出一道缝,让两部分各自沉降,到沉降完毕后再将这条缝浇注,因为是后来浇注的,所以叫后浇带。后面两个均需要有设计单位设计。施工缝和后浇带在最后交付使用时是没有的,伸缩缝则一直存在。

伸缝与缩缝的区别

原发布者:shilimin11伸缝与缩缝的区别缩缝:防止混凝土垫层在气温降低时产生不规则裂缝而设置的收缩缝。 伸缝:防止混凝土垫层在气温升高时在缩缝边缘产生挤碎或拱起而设置的伸胀缝。 在道路工程里面,解决路面变形有两种方法,疏导和约束。疏导的方法主要是设路面接缝,约束的方法主要是板面配筋。路面接缝有这样几种:纵缝和横缝。纵缝是平行于道路长度方向的缝,一般设在道路横向变坡点的纵向通缝,也称纵向缩缝,通常设传力杆;横缝是垂直于道路长度方向的缝,分为缩缝和胀缝,胀缝又叫伸缝,缩缝是为满足道路收缩变形而设的,间距一般仅为3~5米,为假缝,不设拉杆(与施工缝重合时设拉杆),用道路切割机切成,深度为路面厚度的1/3左右(路面收缩仅作用于表面),胀缝是为满足道路砼温度膨胀变形而设的,间距较大,一般在100米~300米之间,设在道路交接处、交汇处及中间部位,缝宽约10~20mm左右,为预留缝,通常设滑动传力杆,加套管。上述这些接缝组成道路的分仓网格,共同协调路面的变形。图纸会审技巧工程开工之前,需识图、审图,再进行图纸会审工作。如果有识图、审图经验,掌握一些要点,则事半功倍。现谈谈本人的识图、审图经验,供参考。识图、审图的程序是:熟悉拟建工程的功能 熟悉、审查工程平面尺寸 熟悉、审查工程立面尺寸 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部位有无出错 检查有无改进的地方。一、熟悉拟建工程的功能图纸到手后,首先了解本工程的功能是什么,是车间

如何区别市政道路中,“纵缝“纵向缩缝”“伸缩缝”“涨缝”

1.纵向缩缝

当一次铺筑的宽度大于4.5m时,应增设纵向缩缝。纵向缩缝可采用假缝加拉杆型,其构造如图2-8-7所示。设置拉杆,可以防止板块横向位移使缝隙扩大,拉杆应设置在板厚的1/2处;在缩缝上部设置的槽口,一般应在混凝土浇筑后,并达到一定的抗压强度(碎石混凝土为6.0~12.0MPa.砾石混凝土为9.0~12.0MPa)时,用切缝机进行切割,或在混凝土浇筑时振人木条。槽门深度要适中,过浅,则混凝土截面的强度削弱得不够,从而不能保证以后的开裂发生在接缝位置上;过深,则不规则断裂面面积过少,接缝传荷能力降低。根据经验,槽深—般为板厚的1/4—1/5,槽口宽度根据施工条件,宜尽可能窄些,通常为3~8mm。

2.纵向施工缝

由于施工条件等原因,当—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需分两次以上浇筑时,则应设置纵向施工缝。纵向施工缝按其构造的不同,可分为平缝和企口缝两种形式:一般采用平缝,并应在板厚中央设置拉杆,以防止接缝张开和板的上下错动。其构造如图2-8-8所示。根据国内外的实践经验,企口缝易产生破坏,其原因有:榫舌尺寸过大,降低了接缝处的强度,并可能导致榫舌破坏;②大而深的企口,在浇筑混凝土时出现漏浆,榫舌和棱角变形,拆模困难、振动大,常给企口造成早期损伤,有时甚至振坏企口,需重新修补。这些损伤以细微纹潜于阴企口,在重复荷载作用下.局部应力集中,导致裂缝发展直至破坏。此外,施工比较麻烦。

三、横缝及其构造

横缝一般分为横向缩缝、胀缝和横向施工缝。

1.胀缝

在胀缝处混凝土面板完全断开,因而也称之为真缝。胀缝的设置目的是为混凝土板的膨胀提供伸长的余地,从而避免产生过大的热压应力。胀缝的构造如图2-8-9所示。胀缝必须贯穿到底,缝壁垂直:缝宽为2.0~2.5cm,在板厚的中央设置传力杆。传力杆的一半以上应涂沥青或加塑料套,并加长10cm的小套子,套底和传力杆头之间留3cm的空隙(用纱头填)。其下部设接缝板(木板涂以沥青),上部3~4m范围内灌填缝料进行封层。同结构物相接处或与其他公路交叉处的胀缝,无法设置传力杆时,可采用边缘钢筋型或厚边型.

设置胀缝,给施工带来不便。同时,由于施工时传力杆设置不当(未能正确定位)或封缝不好等原因.使胀缝处的混凝土板常出现碎裂等病害。使用经验和观测资料表明,胀缝间距较短的路段(100m以下),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胀缝缝隙增大,使依靠集料嵌锁作用的接缝传荷能力大大降低;且因填缝料难于保持其效能,砂石等杂物便易于落入缝内,造成接缝区的混凝土在膨胀受阻时产生碎裂破坏,或者拱起。少设(加大胀缝间距)或不设(仅在同结构物交接处设)胀缝,一方面便利了施工,另一方面约束了板的位移.减少了接缝缝隙,使传荷能力增加,错台、碎裂和拱起等病害减少。因此,胀缝只设置在以下场合:邻近桥梁或其他固定构筑物处;与柔性路面相接处;板厚改变处;隧道口;小半径平曲线和凹形竖曲线纵坡变换处。在邻近构造物处的胀缝,应根据施工温度至少设置两条。除上述位置以外的胀缝宜尽量不设或少设,其间距可根据施工温度、混凝土集料的膨胀性并结合当地经验具体确定

接缝设置的原因

混凝上面层是由一定厚度的混凝土面板组成的,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由于一年四季气

温的变化,混凝土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膨胀和收缩。而在一昼夜户,白天气温升高,混凝土板顶面温度较底面为高,这种湿度坡差会造成面板的中部突起。夜间气温降低,混凝土板顶面温度较底面为低,会使板的周围和角隅翘起;(如图2-8-6a)。这些变形会受到面板与基础之间的摩阻力和粘结力,以及板自重和车轮荷载等的约束。致使板内产生过大的应力,造成板的断裂(图2-8-6b)或拱胀破坏(图2-8-6c)。由图2-8-6可见,由于翘曲而引起的裂缝,则在在裂缝发生后被分割的两块板体尚不致完全分离,还具有传递荷载的能力,倘若板体温度均匀下降引起收缩,则将使两块板拉开,从而失去传递荷载的能力。

为了避免这些缺陷,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得不在纵横两个方向设置许多接缝.把整个路面

分割成为许多板块。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可分为纵缝和横缝两大类。与路线中线平行的接

缝称为纵缝,与路线垂直的接缝称为横缝。接缝设计应能:控制收缩应力和翘曲应力所引起的裂缝出现的位置;②通过接缝提供足够的荷载传递;③防止坚硬的杂物落入接缝缝隙内

如何区分伸缝和缩缝

凝土场地由于气候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会使板体产生膨胀和收缩,因此需要在场地砼面上沿纵向和横向隔适当距离设伸缝与缩缝。主要是解决路面变形的两种方法,疏导和约束。伸缝又称胀缝是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升高时在缩缝边缘产生挤碎或拱起而设置的伸胀缝,需要用石棉和沥青填充。路面伸缝是施工时予留的空间缝隙,当混凝土受热膨胀时占领空余位置而不在内部产生压应力。施工时在伸缝位置混凝土板顶部放置压缝板条。混凝土凝固后,伸缝的压缝板及时拔出,然后灌入填缝料。横向、纵向伸缝每隔10m设置一道,缝宽15~25mm,伸缝板选用沥青预制板制成,其埋入混凝土面的深度不小于砼面厚度的2/3(从底面算起),并在上部填入沥青玛帝脂。缩缝(假缝)是在整体路面切割一条缝,当混凝土受冷收缩时拉开切割的缝隙而不在内部产生拉应力。为了防止地面不正常开裂缝系,使水泥混凝土板在收缩时不致产生不规则的裂缝。用路面锯缝机所锯的缝当然是缩缝了。路面缩缝施工时采用切缝法。即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70%时,用切缝机切割成缝,缝宽3~5mm。每隔4m设置一道,缝宽5~8mm,缩缝中嵌入混凝土面的深度不小于砼面厚度的1/3(从顶面算起)。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左右用混凝土切缝机切割缩缝。缩缝和伸缝的间距如设计无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纵向缩缝的间距,一般为3~6米,施工气温较高时宜采用3米;二、横向缩缝的间距一般为6~12米,室外地面或高温季节施工时宜采用6米;三、伸缝的间距一般为30米。伸缩缝指的是为适应材料胀缩变形对结构的影响而在结构中设置的间隙。伸缩缝又称温度缝,是建筑工程常用名词之一。其主要作用是防止房屋因气候变化而产生裂缝。其做法为: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预留缝隙,将建筑物从屋顶、墙体、楼层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建筑物基础因其埋在地下受温度变化影响小,不必断开。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厘米到3厘米,缝内填保温材料,两条伸缩缝的间距在建筑结构规范中有明确规定。

公路混凝土路面伸缝和缩缝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如下:

横向缩缝:1)横向缩缝一般非重交通路段采用不设传力杆的假缝形式,重交通公路、路段自由端部及胀缝两侧相邻的各3道横缝,以及涵洞顶部补强段的2道横缝内均采用平缝加传力杆形式。

2)横向缩缝传力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钢筋支架固定。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并使用直径不小于10mm的钢钎将支架稳固地锚固在基层上。每只长约4m的钢筋支架至少需要(6~8)根钢钎。钢钎锚固于基层的深度为(11~16)cm。

3)横向缩缝一般间距4.5m布置,贯穿整幅路面,横向缩缝不宜采用斜缝,不得不调整板长时,最大板长不宜大于5m,最小板长不宜小于板宽。

胀缝1)胀缝一般只在桥涵、通道和其它固定构造物处、路面曲线纵坡变换处或与其他道路相交处等位置上设置。在临近桥梁、固定构造物处及与其它道路相交处连续设置2条胀缝。

2)路面胀缝的设置必须符合设计图纸与《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中相关规定,同一断面处的胀缝必须贯通。胀缝的构造采用平缝加传力杆形式。传力杆使用光面钢筋,为防止锈蚀并使之起隔离作用,钢筋一端2/3范围内涂沥青。

3)有涂层的端部安装聚丙烯套子,套子长10cm,传力杆插入后顶端留3cm的空间作为面板热胀冷缩余地。为了便于摊铺机通过,缝深为4cm。与构筑物相接处的胀缝因无法设置传力杆,可采用板边加厚型。

混凝土路面中缩缝和胀缝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混凝土路面所谓的缩缝和胀缝其本质没有区别。专业术语称伸缩缝。伸缩缝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如混凝土路面)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施工缝方向的适当部位设置的构造缝。

什么是伸缝什么是缩缝两者又有何区别

缩缝是为了防制地面不正常开裂缝系窄主要是版块之间收缩规则而伸缝是防制板块之间挤压缝系宽需要用石棉和沥青填充而缩缝不需要缩缝和伸缝的间距如设计无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纵向缩缝的间距,一般为3~6米,施工气温较高时宜采用3米;二、横向缩缝的间距一般为6~12米,室外地面或高温季节施工时宜采用6米;三、伸缝的间距一般为3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