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要注意的问题还真不少。很多人在选购电动轮椅时只关注价格、行驶里程、控制器、电池,当然,这些确实都是核心因素。但是,对于以下两大方面的问题,您可千万别粗心大意了哦!否则买家不适用,可要费您一点周折了,特别是打算在网上购买的朋友,得仔细问清楚了。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使用者的智力和体质。1、使用者必须对电动轮椅的驾驶技术有充份掌握,有信心独立出行,横过马路,克服路面复杂的路况,才可独自以电动轮椅作户外活动的交通工具。2、电动轮椅使用者必须具备能够安全操作电动轮椅的体格、智力和应变力。患有视觉或智力障碍人士,请先征询医生或治疗师意见;患偏瘫只能单手操作的老人,需要考虑控制器的装置是否是在利手的一边。3、使用者必须有能力保持躯干平衡,并能抵受凹凸路面的颠簸。躯干肌肉强度不足时,应考虑佩带安全带,或使用合适的身体承托系统,如背垫、侧身垫等。在市售的电动轮椅中,智维电动轮椅的EW8503A这一款,可以改装控制器的位置,且配有安全带,是设计得非常周到的一款产品,供大家参考下。其次考虑轮椅的大小是否合适。 1、若要在室内使用轮椅,还要考虑门的宽度,以免轮椅无法进出。不同品牌的电动轮椅的整车宽度是会有小小差别的。 2、轮椅座宽更要合适,轮椅座位太宽,使用者身体长期倾向一侧,久而久之会导致脊椎变形;过窄的座椅,臀部两侧因轮椅结构压迫,除了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还可能有被擦伤的危险。 市售电动轮椅的座宽最常见的是46cm宽,大一规格的是50cm宽,小规格的是40cm。那如何选择座宽呢?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比臀部最宽处多2-5cm。以臀宽45cm的人为例,座椅宽度大约是47-50cm,就可以选择50cm宽,另外,还要留意冬天穿着较厚重衣物时,是否会有拥挤感。3、现在市售轮椅可分成折叠、固定式两大类,前者折收后体积小,方便外出时携带,但不如固定式轮椅那般稳固。如是四肢麻痹、颈部以下无法动弹的人使用,较适合固定式轮椅。以上几点,是笔者所在淘康鸟商城的客服销售人员,在轮椅客服营销工作中总结得出的经验,希望能帮到您可以做出一个“万无一失”的选择。祝正在选购电动轮椅的朋友们,选到一款真正合适的电动轮椅!
轮椅没有一个固定的尺寸,根据不同乘坐者情况标准都不一样,一般轮椅张开后的座位宽度440mm,整车宽度是650mm,靠背高390mm,座位高495mm,整车高900mm,整车长1030mm。
轮椅没有一个固定的尺寸,根据不同乘坐者情况标准都不一样,一般轮椅张开后的座位宽度440mm,整车宽度是650mm,靠背高390mm,座位高495mm,整车高900mm,整车长1030mm。
一般常规的轮椅总宽度为65cm,轮椅的坐宽在44cm左右,轮椅主要是由大车轮、小车轮、手轮圈、椅座、座垫组成,有各种不同的规格,椅座其宽度选择取决于患者的体型。轮椅的保养轮椅使用前,应检查各螺栓是否松动,如有松动,要及时紧固。正常使用中每三个月检查一次,确保所有部件均良好。在使用过程中淋雨后应及时擦干,经常用细软干布擦拭,并涂上防锈蜡,试论以保持光亮美观。经常检查转动机构的活性,并涂润滑剂。
lún yǐ
轮椅适用于:
1.步行功能减退或丧失者 如截肢、下肢骨折未愈合、截瘫、其他神经肌肉疾患引起双下肢麻痹、严重的下肢关节炎症或疾病等。
2.非运动系统本身疾病但步行对全身状态不利者 如严重的心脏病或其他疾患引起的全身性衰竭等。
3.中枢神经疾患使独立步行有危险者 如有认知、感知障碍的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患者,严重帕金森病、脑性瘫痪难以步行的患者。
4.高龄老人 步履困难易出意外者。
严重的臀部压疮或骨盆骨折未愈合者不宜使用坐式轮椅。
轮椅包括标准轮椅、电动轮椅、俯卧式轮椅、下肢截肢患者的轮椅、坐立两用轮椅、单侧驱动式轮椅等。
要向患者说明治疗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充分取得患者的合作。
1.由康复医师评估患者 了解患者的年龄、疾病诊断、功能障碍、康复需求等,如:偏瘫者宜用单侧手驱动的轮椅;下肢截肢者宜用重心调整过的轮椅;高位截瘫者宜用电动轮椅;截瘫有压疮者宜用俯卧式轮椅;不宜久坐或久站者宜用坐立两用轮椅;一般患者可用标准轮椅。
2.由康复医师开出轮椅处方 以简式处方为例,处方内容包括:
(1)车种:普通型、前轮驱动型、运动型、单手驱动型(左、右)、截肢型等。
(2)大车轮:规格分别为50.8cm、55.9cm、61.0cm、66.0cm(20in、22in、24in、26in),轮胎(充气,实心)。
(3)手动圈:规格(16、19、22mm),标准型,带捏手(水平、垂直)。
(4)小脚轮:规格分别为12.7cm、15.2cm、17.8cm、20.3cm(5in、6in、7in、8in),轮胎(充气、实心),小脚轮锁(要、不要)。
(5)靠背:标准型、可卸式,后倾靠背(半倾、全倾),可开式靠背(要、不要),头枕(要、不要)。
(6)把手:标准型、折叠式(要、不要)。
(7)扶手:标准型、桌用式、可卸式,扶手软垫(要、不要)。
(8)脚托和脚踏板:标准型、抬起式、分开式、可卸式、左右(分别、共用)、脚托、脚跟护挡,脚前挡。
(9)制动器:杠杆式(拉、压)、运动用可卸式、联轴节型、延长杆式。
(10)座位颜色:蓝、淡蓝、黑、红、橙、茶绿(其他)。
(11)附属品:软垫(坐垫、靠背)、轮椅用桌、袋、安全带。
电动轮椅需特别注明。
3.轮椅处方中其他条件的确定
(1)座高:座高要以患者久坐也能保持正确姿势为标准。
(2)座宽:需测量臀部最宽处,再加上5cm左右。
(3)座深:为座椅前缘到椅背的距离。患者坐下时,小腿上段后方与垫子前缘之间应有5cm左右的间隙。
(4)臂架高度:两手下垂,轻松坐好,屈肘90o,测量椅面至肘下缘距离,再加上2~3cm。
(5)靠背高度:从椅面到两肩胛骨的中央下部距离。
(6)脚托高度:先降低脚托,让患者的足跟恰好离开它们,然后再上抬1.3~1.5cm,固定。脚托离地面至少有5cm才安全。
(7)全高:靠背后方推把的上缘至地面的距离,一般为93cm,如加上头部的延长部分时再加25~30cm。
4.由康复工程技术人员根据轮椅处方为患者配制轮椅。
5.由康复治疗师负责患者的轮椅操作训练
(1)转移训练:练习床轮椅、轮椅厕、轮椅浴盆、轮椅地面等转移训练。例如:在训练从轮椅到地面的转移时,先用刹车将轮椅锁定,将臀部慢慢移动到座垫前缘,患侧手握住同侧扶手,健侧手伸向地面,随后重心移向健侧,臀部逐渐离开座位,健侧上肢在支撑躯体的同时缓慢屈肘,使患者坐在地面上。患者从地面坐到轮椅时,先将轮椅固定好,身体尽量靠近轮椅座位,挺胸屈肘,使双上肢支撑在座垫的前缘,头向后仰,双臂用力撑起臀部移至座位上,再慢慢调整坐姿。
(2)减压训练:患者坐在轮椅上,每隔15~20min左右用双上肢支撑身体,抬起臀部减压。肱三头肌肌力较弱不能用手支撑起身体者,可将躯干侧倾,使一侧臀部离开座垫,持续片刻后,换另一侧臀部抬起,交替地给左、右臀部减压。
(3)推进与后退训练:患者臀部坐稳,身体保持平衡,双眼注视前方,然后双臂向后伸,肘关节微屈,手握轮环(稍偏后),身体略向前倾,双臂同时用力搬动轮环向前推,使轮椅前行,重复上述动作。后退时,双臂动作相反,身体微前倾,缓慢后退。
(4)上、下马路沿石或台阶训练:先在治疗人员保护下,练习在后轮上的平衡。患者双手用同等力量推动双侧轮环,使小轮悬空,轮椅后倾,双手不断调节轮环或前或后,在躯体的协调下,使轮椅后轮着地而保持平衡。当熟练这种技巧后,再练习过台阶。过台阶时,轮椅面向台阶,距离约为20cm,身体向前微倾,双手握住轮环后部,用同等力量快速向前推进,此时小轮抬起,落在台阶上,再顺势推动大轮向前移动,直到整个轮椅越过台阶。
(5)上、下斜坡训练:患者练习两手同步地用力推或拉,并学会灵活地用车闸,以便在失控时能尽快把车刹住。
(6)坐在轮椅上开关门训练:对于一般的门,开门时需后退才能拉开;进门后又需后退才能关上。
(7)其他训练:包括从椅子上站起或坐下、特殊控制(如电动、气控、颌控、声控、舌控轮椅)的专门练习、上肢肌力、整体体力和耐力的训练等。
1.选用轮椅时需注意使用的安全性、患者的操作能力、轮椅的重量、使用的地点、舒适性、价格、外观等。应特别注意选用合适的轮椅座垫,以防压疮。对躯干平衡和头颈部控制不良的患者可用头托或颈托。
2.由他人推轮椅时要注意 推动轮椅前要注意患者的 是否正确,有无前倾与歪斜;帮助患者将双手放于扶手上,双足踩住脚踏板,必要时用固定带束紧;平衡功能障碍严重的患者,难于保持身体平衡,应采用腰带将其固定,这一点在下斜坡时尤其重要;行进速度宜缓慢,应随时注意周围环境和观察患者情况,以免发生意外。下马路沿石或台阶时,让轮椅后方先下。上马路沿石或台阶或门槛时,让轮椅前轮先上。
总宽度为65cm,总长度为104cm,椅座的高度为51cm。
轮椅是由大车轮、小车轮、轮胎、手轮圈、刹车、椅座等大小部件组成的。是康复的重要工具。那使用者使用多大的轮椅才能舒适灵活的使用它呢,下面为大家介绍最适轮椅尺寸,让大家选对尺寸。
因为轮椅使用者所需要的功能不同,所以轮椅的尺寸大小也是不尽相同的,并且根据成人与幼儿身形的不同,也还分为幼儿轮椅与成人轮椅。
但基本上来说,一般常规的轮椅的总宽度为65cm,总长度为104cm,椅座的高度为51cm。
在选择轮椅上也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但为了使用的方便与安全,选择一个合适的轮椅是有必要的,在购买轮椅是要注意座位宽度的测量,最好的宽度是使用者坐下时两臀间或两股之间的距离加5cm即坐下以后两边。
轮椅尺寸选择
1、座位宽度:测量坐下时两臀间或两股之间的距离,在加5cm即坐下以后两边各有2.5cm的空隙。座位太窄,上下轮椅比较困难臀部及大腿组织受到压迫;座位太宽则不易坐稳,操纵轮椅不方便,进出大门也有困难。
2、座位长度:测量坐下时后臀部至小腿腓肠肌之间的水平距离,将测量结果减6.5cm。若座位太短,体重将主要落在坐骨上,易造成局部易受压过多;若座位太长会压迫腘窝部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对大腿较短或有髋、膝屈曲挛缩的患者,则使用短座位较好。
⒈坐垫的厚度不能超过10厘米;3.5分、4分、4.5分的运动员,其坐垫厚度不能超过5厘米。座位上不能附加任何木板或是坚硬的东西。坐垫要厚薄均匀,硬度可以对角折叠。⒉轮椅搁脚板前面的最高点距地面的距离不能超过11厘米。⒊为了保护地面,可以在搁脚板的下面安装一滚动轴。⒋轮椅座位两侧的支撑杆距离地面的高度不能超过53厘米(座面到地面的垂直距离)。⒌轮椅应有3~4个轮子——2个大轮安装在轮椅的后侧,1个或2个小轮安装在轮椅的前侧。包括轮胎在内,大轮的最大直径为69厘米。轮椅整体高度不能超过53厘米,不能有突出物或尖锐物体。⒍每个轮子上必须要有一手轮。⒎轮椅的脚势下面必须安装有防止损坏比赛场地的保护装置。⒏轮椅上不允许安装动力装置、刹车和齿轮。⒐不允许使用黑色轮胎。10.不允许使用能在场地上留下痕迹的轮胎。11.轮椅上的扶手和其他的上体支撑装置不能超过运动员自然坐在轮椅时的腿和躯干的长度。12.轮椅后面可装置一或两个防倾斜小轮,用以保护运动员安全,但小轮下面的表面距地面的高度不能超过2厘米。13.轮椅前面或前侧面可安装保护水平横杆,该横杆可以是直的或弯曲的,但不许是尖且向前伸的。14.由于轮椅篮球投篮需要一定的准备过程,所以当运动员开始做投篮动作时,裁判不应计算三秒。
选用轮椅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轮椅的尺寸。乘坐轮椅者承受体重的主要部位为臀部坐骨结节周围、股骨周围、帼窝周围和肩胛骨周围。轮椅的尺寸,特别是座位宽窄、深浅与靠背的高度以及脚踏板到座垫的距离是否合适,都会使乘坐者有关着力部位的血液循环受影响,并发生皮肤摩损,甚至压疮。此外,还要考虑患者的安全性、操作能力、轮椅的重量、使用地点、外观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