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 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诺贝尔奖最初分设物理(Physics)、化学(Chemistry)、生理学或医学(Physiology or Medicine)、文学(Literature)、和平(Peace)等五个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该奖于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奖以“诺贝尔奖基金会”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六个领域对人类做出最重大贡献的人。 截止至2018年,诺贝尔奖共授予了904位个人和24个团体,这其中4位个人以及1个团体(联合国难民署)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1个团体(红十字会)曾三次获得诺贝尔奖,故总计908次授予个人、27次授予团体。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
诺贝尔(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他曾拥有Bofors(卜福斯)军工厂,主要生产军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该公司多项产品曾授权多国生产,并受军队广泛好评。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的圣雷莫因病去世,终年63岁。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即诺贝尔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人造元素锘(Nobelium)就是以诺贝尔命名的。
对于英雄人物,我们往往一听到他们的名字就会肃然起敬,他们的精神给与了我们太大的影响,让我们铭记于心。接下斯诺是一个正直的美国人,爱好和平,主持正义,是一个采访中国红区的西方记者。他带上一份介绍信,外加2家摄像机,24个胶卷,足够的笔记本,深入红区。经过四个月艰苦采访,客观真实全景式的反映了革命圣地延安的情况,让亿万中国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面貌。1972年2月斯诺刚到瑞士不久,美国乒乓球队第一次要访问北京,揭开了中美友好的新篇章,尼克松总统来华的时候,斯诺准备以记者身份再一次坐中国之行,由于病魔缠身,不能到达他的愿望。到。1972年2月15日凌晨2点20分,埃德.加斯诺与世长辞了。在弥留之际,他在病床上用生命的最后力量,面对中国派去的以马海德医生为首的医疗小组,说出了一句话:”我热爱中国。”根据斯诺的遗愿,他的骨灰一部分安葬在北京大学内,即前燕京大学的校园里,这是适当的。这是1936年他去西北探险旅行的出发点,也是1937年他整理资料写作《西行漫记》的地方。
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1896年12月10日)是瑞典著名的化学家。他一生中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诺贝尔在炸药方面耗费了许多的心血,甚至牺牲了家人,但他都毫不气馁,永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终于发明了威力大又安全的炸药,被誉为“炸药大王”他在逝世前,立下遗嘱,设立了“诺贝尔奖”。诺贝尔热爱全人类的奉献精神令人敬佩。采纳我
1、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1940年到美国读研究生,他的导师是大师级的物理学家费米教授。费米教授每周用半天时间跟李政道讨论问题,他的主要目的是训练,让学生对一切物理问题都能够自己独立思考,找到答案。
2、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当今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王”。
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起证明了着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着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即随着时间的增加黑洞的面积不减。这很自然使人将黑洞的面积和热力学的熵联系在一起。
3、英国着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他和哥哥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声有多大。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事?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
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4、1752年6月的一天,美国费城郊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在一块宽阔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兴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风筝。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声雷响,雨点就倾泻下来了。
只见老者大声喊道:“威廉,站到那边的草房里去,拉紧风筝线。”这时,闪电一道亮过一道,雷鸣一声高过一声。
突然威廉大叫:“爸爸,快看!”老者顺着儿子指的方向一看,只见那拉紧的麻绳,本来是光溜溜的,突然怒发冲冠,那些细纤维一根一根都直竖起来了。他高兴地喊道:“天电引来了!”他一边嘱咐儿子小心,一边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绳上的那把铜钥匙。
突然他象被谁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浑身发麻。他顾不得疼痛,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将带来的莱顿瓶接在铜钥匙上。这莱顿瓶里果然有了电,而且还放出了电火花,原来天电和地电是一个样子!他和儿子如获至宝似地将莱顿瓶抱了家。
这捕获天电的人就是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富兰克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独立宣言》的发起人之一,是美国第一任驻外大使。
风筝实验之后,富兰克林写了一篇《论闪电和电气的相同》的论文,阐述了雷电的本质,还提出了制造避雷针的设想,使建筑物免遭雷击。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一下子风靡一时,传到英国、法国、德国、传遍欧洲和美洲。
5、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发明家,倾心于化学研究,尤其喜欢研究炸药。受父亲的影响,诺贝尔从小就表现出顽强勇敢的性格,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去实验炸药。多年随父亲研究炸药的经历,也使他的兴趣很快转到应用化学方面。
1862年夏天,他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
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的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这次惊人的爆炸事故,使诺贝尔的父亲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击,没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
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经过长期的研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它是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就在他生命的垂危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对新型炸药的研究。
诺贝尔从事了多年的科研工作,他一直想把黑火药和硝化甘油混合在一起,制造出一种威力更强、使用更方便的火药。但是诺贝尔经过成百上千次的实验,都没能获得成功。
甚至有一次,实验室的硝化甘油发生爆炸,诺贝尔的弟弟和助手被当场炸死,他的哥哥受了重伤,父亲也成了残疾人。
周围的邻居感到非常恐慌,并提出了抗议。然而这些困难没能阻止诺贝尔继续前进的步伐,他总结了失败的原因,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将木炭等材料与硝化甘油混合,可以减少爆炸的危险。经过反复的实验,诺贝尔终于研制出了运输和使用都很安全的硝化甘油炸药。
诺贝尔发明的炸药,在开采矿石、修建隧道、公路和铺设铁路等工程项目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尽管烈性火药的发明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发展。
但炸药应用在军事上,却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且这也违背了当初诺贝尔发明炸药的目的,因此他感到非常不安。诺贝尔在逝世前留下了遗嘱,将自己的遗产赠给对科学事业和人类和平事业作出贡献的人。这就是着名的“诺贝尔奖”。
扩展资料:
炸药的发明者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他的发明兴趣不仅限于炸药,作为发明家、科学家,他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不屈不挠的毅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炸药-发明
成功就像踢 足球 ,即使是最好的球员也会失球,球被挡来的机会总是比进球的机会要多得多。名人的成功也是充满挫折,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50字的名人成功的 故事 ,欢迎大家前来观看!名人成功的故事50字1:唐伯虎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 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 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 掌握绘画技艺很快, 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 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 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 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名人成功的故事50字2:王献之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 法家。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 口吟出几句诗来。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王献 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 朱元璋放牛读书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但是他聪颖过人,勤学好问,终于成为建立 明朝的开国皇帝。名人成功的故事50字3:文天祥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 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 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名人成功的故事50字4:王十朋王十朋从小聪颖过人,文思敏捷,可是书法却不如人意。于是,他痛下决心,一定要练好书 法。终于,宝印叔叔的指点下,他终于悟到了书法真谛,成为一名大书法家和文学家。名人成功的故事50字5:肖邦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他在国 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1837 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 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 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临终嘱附姐姐路德 维卡把自己的心脏运祖国。名人成功的故事50字6:张广厚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名人成功的故事50字7:居里夫人居里夫人的一个朋友来做客,发现居里夫人小女儿正在玩枚奖章,忙问:“你应该知道能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协会颁发的金质奖章是多么高的荣誉,怎么能把它给孩子玩呢?“她说:“我想让孩子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将一事无成。“名人成功的故事50字8:诺贝尔诺贝尔小时候的成绩总是第二,第一名的是柏济,有次柏济病假,他有机会进得第一,诺贝尔却将课堂笔记寄给柏济,期未考成绩发布柏济还是第一。柏济长大后成为出色的化学家,同时也是一代1豪,柏济最后将所有财产捐出设立诺贝尔奖,世界只知道第二名的诺贝尔,鲜少人知第一名的柏济。名人成功的故事50字9:鲁迅鲁迅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名人成功的故事50字10:董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