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logo像3个斜着的C的标志并不是指“衣服品牌”而是指“3C认证”。
3C认证的全称为“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它是中国政府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国家安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所谓3C认证,就是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英文名称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英文缩写CCC。
一、3C认证概念
3C认证就是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简称。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按照世贸有关协议和国际通行规则,国家依法对涉及人类健康安全、动植物生命安全和健康,以及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的产品实行统一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负责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
(二)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国家公布统一的目录,确定统一适用的国家标准、技术规则和实施程序,制定统一的标志标识,规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凡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的产品,必须经国家指定的认证机构认证合格,取得相关证书并加施认证标志后,方能出厂、进口、销售和在经营服务场所使用。
(三)根据中国入世承诺和体现国民待遇的原则,原来两种制度覆盖的产品有138种,此次公布的《目录》删去了原来列入强制性认证管理的医用超声诊断和治疗设备等16种产品,增加了建筑用安全玻璃等10种产品,实际列入《目录》的强制性认证产品共有132种。
(四)国家对强制性产品认证使用统一的标志。新的国家强制性认证标志名称为“中国强制认证“,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英文缩写可简称为“3C“标志。中国强制认证标志实施以后,将取代原实行的“长城“标志和“CCIB“标志。
(五)国家统一确定强制性产品认证收费项目及标准。新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制定,将根据不以营利为目的和体现国民待遇的原则,综合考虑现行收费情况,并参照境外同类认证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六)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于2002年8月1日起实施,有关认证机构正式开始受理申请。原有的产品安全认证制度和进口安全质量许可制度自2003年8月1日起废止。
一、3C认证发起
中国政府为兑现入世承诺,于2001年12月3日对外发布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从2002年5月1日起,国家认监委开始受理第一批列入强制性产品目录的19大类132种产品的认证申请。
它是中国政府按照世贸组织有关协议和国际通行规则,为保护广大消费者人身和动植物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3C认证标志合格评定制度。
中国国家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1年12月3日一起对外发布了《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对列入目录的19类132种产品实行“统一目录、统一标准与评定程序、统一标志和统一收费”的强制性认证管理。将原来的 “CCIB ”认证和“长城CCEE认证”统一为“中国强制认证”(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 ) ,其英文缩写为“CCC”,故又简称“3C”认证。
“3C”认证从 2002年5月1日(后来推迟至8月1日)起全面实施,原有的产品安全认证和进口安全质量许可制度同期废止。当前已公布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有《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和《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批列入强制性认证目录的产品包括电线电缆、开关、低压电器、电动工具、家用电器、农业轮胎、农业载重轮胎、音视频设备、信息设备、电信终端、机动车辆、医疗器械、安全防范设备等。
至今,已发布多项产品,除第一批目录外,还增加了油漆、陶瓷、汽车产品、玩具等产品。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3C标志并不是质量标志,而只是一种最基础的安全认证。
3C认证主要是试图通过“统一目录,统一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统一认证标志,统一收费标准”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彻底解决长期以来中国产品认证制度中出现的政出多门、重复评审、重复收费以及认证行为与执法行为不分的问题,并建立与国际规则相一致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可促进贸易便利化和自由化。
三、3C认证标志
四、衣服logo上3C标志
由于3C认证是国家强制性的,所以侧重于质量、安全方面。针对衣服,主要是指消防类衣服、运动类衣服、游泳衣、防弹衣以及劳保类衣服会有强制性安全认证。
陶瓷片高温粘合剂,耐磨陶瓷片胶配方无非是主剂、副剂。现在主剂一般都是粘接胶的A组分包括混合环氧树脂,副剂增韧剂,稀释剂,氧化铝粉,石英粉,重质碳酸钙,气相白炭黑。B组分包括陶瓷粘接环氧固化剂,环氧促进剂,硅烷偶联剂,氧化铝粉,石英粉,重质碳酸钙,气相白炭黑。调整配比比例,得到陶瓷片粘贴施工的需要的耐磨陶瓷片胶。耐磨陶瓷陶瓷胶由于耐磨耐腐蚀,强度高,广泛应用于电厂,钢厂除灰系统,水泥厂等行业。但是在冬季气温低于10℃时,胶水粘稠度增大,混匀搅拌会很费力而且容易不均匀,影响粘接效果。
印刷工艺的应用业内人一般把印刷工艺流程的环节分为三个阶段,即印前、印中(印刷)、印后。
(一)、印前阶段印前制作是印刷及印后加工的准备工作,印前设计产品时定位要合理,工艺考虑要周全,设计的印刷品要有利于印刷、印后加工,有利于提升产品附加值。印前阶段首先要根据产品各方面的要求,确定印刷方案,文案整理,接下来开始设计校对修改,最后打样、输出、制版,可以输出菲林后晒版,也可以CTP直接制版。
印前输出方案大致有四种:硫酸纸+激光打印;喷墨打印+喷墨制版胶片;激光照排机+照排胶片;CTP直接制版。
(二)、印刷阶段将制好的版交送印刷厂进行印刷,这个阶段的关键是色彩跟踪,如果是翻版产品可以提供原样给印刷部门,原创设计可以给打印稿或打样稿供参考。
(三)、印后阶段印后阶段相对来说是最复杂最繁琐的工序,印后的工艺种类有很多,也并不是说采用越多的工艺,产品效果就越好,关键是要把印后工序与产品特点结合起来,用最少的成本实现最理想的效果。
印后工艺大致可分为:有版工艺和无版工艺。
1、有版工艺:烫金、模切、UV、撤金、植绒、磨砂、凹凸、立体化烫金(也称浮雕工艺,实现烫金四凸一体化,纹理效果更好)等。
2、无版工艺:覆膜、上光、裱、糊封、折页、打孔、装订、手工等等。用好印后工艺可以大幅度提升产品附加值,所以印前设计制作人员,熟悉印后工艺以及制作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使用工具补上去。LOGO标志脱落可使用结构胶粘上去。结构胶强度高、抗剥离、耐冲击、施工工艺简便。用于金属、陶瓷、塑料、橡胶、木材等同种材料或者不同种材料之间的粘接。李宁韦德幻影3代,鞋身采用大量李宁韦德之道9代设计元素,鞋身线条简洁流畅,速度感十足,每一步寻求突破,展现韦德之道的极致魅力。
1、瓷砖的等级是优等,其次是一级、二级、正品。所以购买时切记要问清楚,收货时要查看清楚。(一般只要是优等的都不会有质量问题出现)
2、注意砖面是否有微细的针孔,好的瓷砖应该是没有这种情况出现的。
3、吸水率低的瓷砖才是好的,证明其密度高。反之则为劣品。
4、一般“墙砖”要挑抗污性能好的,完全不透水的。其次才是硬度。在这里建议:厨房用滑面和光面的瓷砖会比较好。洗手间则可以挑选各种不同风格和质地的瓷砖。
5、地砖则要注意砖的平整度以及硬度,这是两点是关键!其次才是抗污性能、防滑效果。平整度:是指砖与砖之间对碰铺贴之后,其缝隙不会有严重凹凸。
瓷砖挑选技巧
1、看外观:瓷砖的色泽要均匀,表面光洁度及平整度要好,周边规则,图案完整,从一箱中抽出四五片察看有无色差、变形、缺棱少角等缺陷。
2、听声音:用硬物轻击,声音越清脆,则瓷化程度越高,质量越好。也可以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夹瓷砖一角,轻松垂下,用右手食指轻击瓷砖中下部,如声音清亮、悦耳为上品,如声音沉闷、滞浊为下品(现在很多杂牌砖也能听起来声音清脆,需要比较专业的来辨别了)。
3、滴水试验:可将水滴在瓷砖背面,看水散开后浸润的快慢,一般来说,吸水越慢,说明该瓷砖密度越大;反之,吸水越快,说明密度稀疏,其内在品质以前者为优。(试验不能以表面涂抹来衡量,表面光滑不吸水很可能就是表面防污剂和蜡比较多,那样的砖不吸水,会很滑,不安全)
4、尺量:瓷砖边长的准确度越高,铺贴后的效果越好,买瓷砖不但容易施工,而且能节约工时和辅料。用卷尺测量每片瓷砖的大小周边有无差异,准确度高的为上品。
5、观察硬度:瓷砖以硬度良好、韧性强、不易碎烂为上品。以瓷砖的残片棱角互相划痕,察看破损的碎片断裂处是细密还是疏松,是硬、脆还是较软,是留下划痕,还是散落的粉末,如属前者即为上品,后者即质差。
陶瓷是以黏土为原料经高温烧制而成之器物.它是陶器和瓷器之统称.陶器制品有白云陶、红土陶、半瓷(也叫石瓷,是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一种陶瓷),一般质地疏松粗糙且存在很多气孔,所以有一定的吸水性;而瓷器则是比陶器细致而坚硬,有一定的透光性。
陶瓷验货标准
包装要求:
(1)纸箱及包装物干净整洁,安全性好,包装强度符合海陆空运要求;
(2)外箱唛头、小箱唛头内容清晰准确,符合包装要求;
(3)产品内盒标签及产品实物标签干净清晰,内容准确;
(4)唛头、标签与实物相符,数量准确,不可混装;
(5)LOGO清晰可见,并形态规范;
1、骨瓷、高白瓷+铀下烧花
可视质检标准:
(1)瓷质细腻、釉面滋润、半透明度好;
(2)产品放在平面上应平稳,有盖产品的盖要与口吻合;
(3)壶类在倾斜70°时盖子不许脱落,当壶盖向一方向移动时,其边缘与壶口的距离不得超过3mm壶嘴的口部不得低于壶口3mm;
(4)成套产品的釉色、画面色泽应基本一致、同一产品的规格尺寸应相称;
(5)每件产品不得超过四种缺陷,且不得密集;
(6)产品表面不存在釉面开裂的问题,工艺为釉面开裂效果的不包含在内;
测试质检标准:
(1)产品素胎中磷酸三钙的含量不低于30%;
(2)吸水率不超过3%;
(3)热稳定性:140℃投入20℃水中热交换一次不裂;
(4)任何单一制品与食物接触面的铅和镉的溶出量应符合GB12651的规定;
(5)口径误差:口径大于或等于60mm者,允许误差为+1.5%~-1.0%,口径小于60mm者允许误差为正负2.0%;
(6)重量误差:Ⅰ型产品为+3%,Ⅱ型产品为+5%;
供应商需在制造过程中控制的:
(1)包装;
(2)缺陷的密集度;
2、 半瓷、半白瓷
主要供应商有:帝炜、威诚
可视质检标准:
(1)产品底部要平稳及保持干净;
(3)产品表面不可以有颜色污染,同一面不可以有三个以上明显黑点;
(4)产品釉面要平滑及光亮,同一个面上的小针眼不可超过三个以上;
(5)产品表面不存在釉面开裂的问题,工艺为釉面开裂效果的不包含在内;
(6)产品有上下盖配套的,尽量要保持颜色一致及密合度;
(7)产品的底标要清晰及产品上不可以有其它客人的底标及标示在上面;
(8)配件不可以有脱胶/沾胶不牢固现象.有功能性要注意松紧度.如胶圈;
供应商需在制造过程中控制的:
(1)支撑点的大小;
(2)脱漆、掉漆;
(3)欠料、破损、开裂;
3、 石瓷、强化瓷
可视质检标准:
(1)底部平、胚体及釉面无色差溶洞;
(3)手把正、塞子/盖子吻合空心体圆度;
(4)无黑点、暗点色脏、落渣/窑渣 (不刺手);
(5)釉面无气泡、无开裂、无缺釉;
供应商需在制造过程中控制的:
(1)裂缝/磕碰/利边、底脚刺手粘渣;
4、粗陶+釉
可视质检标准:
(1)陶器表面无裂缝、无划痕、无缺损。釉面饱满,无脱釉,无胚色外漏;
(2)陶器器型无明显的变形,尺寸与形态与留样一致;
(3)采用手工制作,陶在烧制过程中有诸多不可控因素(如:与天气、烧制位置、温度变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产品会呈现细微差别,如:器型、泥色、釉色等,属手工陶艺品的正常现象(也是手工产品的特色所在);
(5)选用的泥料、釉料等原材料,以及所采用的加工工艺,均符合健康环保标准,对人体无害,并符合国家有关陶瓷餐具的安全指标;
供应商需在制造过程中控制的:
(1)欠料、破损、开裂;
(2)陶器器型无明显的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