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具体的连接方法也要看漏保的型号,如果是单级的,电源在上,负载在下。要注意接线前先要切断电源,并且保证此类漏保的火线和零线不要接错,因为它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即使开关没有打开,火线还是带电的。
如下图
扩展资料:
漏电开关,开关的一种,主要用于防止漏电事故的发生,其开关的动作原理是:在一个铁芯上有两个绕组,主绕组和副绕组。
主绕组也有两个绕组:分别为输入电流绕组和输出电流绕组。无漏电时,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相等,在铁芯上二磁通的矢量和为零,就不会在副绕组上感应出电势,否则副绕组上就会感应电压形成,经放大器推动执行机构,使开关跳闸。
漏电开关的接法。相漏电开关是三相四线制是现今普遍采用的,三根
火线(黄、绿、红),一根零线(蓝),三根火线之间的电压是380伏,每根火线对零线间的电压是220伏。单相的漏电开关一般接线处,写着左零右火,按照接就好了。不管三相还是单相的漏电开关都是:上面进线,下面出线。
漏电保护开关的动作原理是:在一个铁芯上有两个组:一个输入电流绕组和一个输出电流绕组,当无漏电时,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相等,在铁芯上二磁通的矢量和为零,就不会在第三个绕组上感应出电势,否则第三绕组上就会感应电压形成,经放大去推动执行机构,使开关跳闸。
在上述UPS前面加漏电保护开关,尽管UPS无漏电现象,但由于各次谐波在铁芯中形成的磁通矢量和由于铁芯的磁滞作用而不能为零,于是就出现了类似漏电的假象,使漏电保护器频繁跳闸。漏电将火线\零线同时穿过一个O型磁环作为初级,次级用N匝输出去推动一个电磁机构,电磁机构动作则脱扣.原理是正常情况下火线和零线上的电流流进等于流出,所以感应出来的次级电压也为零,当火线或零线有一根线对地有接地电阻或短路,则 火线和零线上的电流出现电压差,通过次级感应出来,当到一定的差值就推动电磁机构脱开主路.
漏电保护器接线如图:
上端是电源端,接电源。
下端是负荷侧,接负载。
接线注意:
对于1p+N漏电断路器N极没有过载保护特性即没流脱扣功能。如果电源侧接反,当关掉开关后,火线仍然带电,因为1P+N只断开火线,不断开零线。如果漏电保护器输入输出接反,会导致电子式漏电保护器的脱扣线圈无法随电源切断而断电,以致长时间通电而烧毁。
家庭常用漏电开关俗称“漏保”,漏保有1P的、也叫单极漏保,有2P的、或是叫双极。1P的就是只控制一根相线(火线),2P的可控制一根相线和一根零线。还有三相电用的3P和4P的漏保。
以1P漏保为例,实物接线示意图如下:
漏电保护开关..1接火,2或2左边的孔接零线,只接一跟零线就可以了,3接出去的火线。下面电箱1是地线,2是零线(漏电保护开关你可以拿一根新线从电箱2接到N就可以了)。
德力西2P漏电保护器接线:上端是电源端,接电源。下端是负荷侧,接负载。
标有电源侧和负荷侧的漏电保护器不得接反。如果接反,会导致电子式漏电保护器的脱扣线圈无法随电源切断而断电,以致长时间通电而烧毁。安装漏电保护器不得拆除或放弃原有的安全防护措施,漏电保护器只能作为电气安全防护系统中的附加保护措施。
漏电保护器,1P接线头只有一个,只能断开一根相线,这种开关适用于控制一相“火”线;2P接线头有二个,一个接相线一个接零线,这种开关适用于控制一相一零;接线头有三个,三个都接“火”线,这种开关适用于控制三相380V电压线路。
扩展资料:
漏电保护器使用注意事项:
1、漏电保护器适用于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过电阻、电抗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 对于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则不宜采用漏电保护器。
2、漏电保护器保护线路的工作中性线N 要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 否则,在接通后,就会有一个不平衡电流使漏电保护器产生误动作。
3、接零保护线(PE) 不准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 因为保护线路(PE) 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漏电电流经PE 保护线又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导致电流抵消,而互感器上检测不出漏电电流值。 在出现故障时,造成漏电保护器不动作,起不到保护作用。
4、控制路的工作中性线不能进行重复接地。
5、漏电保护器后面的工作中性线N 与保护线(PE) 不能合并为一体。 如果二者合并为一体时,当出现漏电故障或人体触电时,漏电电流经由电流互感器流,结果又雷同于情况3 ,造成漏电保护器拒绝动作。
6、 被保护的用电设备与漏电保护器之间的各线互相不能碰接。 如果出现线间相碰或零线间相交接,会立刻破坏了零序平衡电流值,而引起漏电保护器误动作;另外,被保护的用电设备只能并联安装在漏电保护器之后,接线保证正确,也不许将用电设备接在实验按钮的接线处。
1、用于支线保护时,各支线应有各自的专用零线,且两相邻支线路的零线不得相连。如果将两分支线路相连,零线中的电流互流,破坏零序电流互感器内的工作电流平衡,使漏电保护器发生误动作。如果想就近利用动力分支线的零线作为照明分支线的零线,则会造成动力分支线的漏电保护器动作。
2、一个用电设备只能接在一条保护支路内,不得跨接在两条分支路内,不得接在零序互感器的前面,也不得采取一线一地制供电,否则,会导致漏电保护器误动作。
3、装有漏电保护器和未装漏电保护器的用电设备,不得共用一个接地装置。例如,当电机M1的绝缘损坏而外壳带电时,电机M2的外壳也带电,由于电流没有经过漏电保护器,所以未起到漏电保护的作用。
4、单相负荷应尽可能均衡分配。如果分配不均(如一相的线路偏长,设备集中),则负荷较重的一相,其漏电电流偏大,因而干线的三相不平衡漏电电流增大,达到一定值时就会使干线首端的漏电保护器动作。
扩展资料:
漏电保护器的选用原则:
1、 购买漏电保护器时应购买具有生产资质的厂家产品,且产品质量检测合格。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市场上销售的漏电保护器有不少是不合格品。2002年10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漏电保护器产品质量抽查结果,有20%左右的产品不合格 ;
其主要问题为:有的不能正常分断短路电流,消除火灾隐患;有的起不到人身触电的保护作用;还有一些不该跳闸时跳闸,影响正常用电。
2、应根据保护范围、人身设备安全和环境要求确定漏电保护器的电源电压、工作电流、漏电电流及动作时间等参数。
3、 电源采用漏电保护器做分级保护时,应满足上、下级开关动作的选择性。一般上一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电流不小于下一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电流,这样既可以灵敏地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又能避免越级跳闸,缩小事故检查范围。
4、手持式电动工具(除III类外)、移动式生活用家电设备(除III类外)、其他移动式机电设备,以及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用电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5、建筑施工场所、临时线路的用电设备,应安装漏电保护器。这是《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中明确要求的。
6、机关、学校、企业、住宅建筑物内的插座路,宾馆、饭店及招待所的客房内插座路,也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7、安装在水中的供电线路和设备以及潮湿、高温、金属占有系数较大及其他导电良好的场所,如机械加工、冶金、纺织、电子、食品加工等行业的作业场所,以及锅炉房、水泵房、食堂、浴室、医院等场所,必须使用漏电保护器进行保护。
8、固定线路的用电设备和正常生产作业场所,应选用带漏电保护器的动力配电箱。临时使用的小型电器设备,应选用漏电保护插头(座)或带漏电保护器的插座箱。
9、漏电保护器作为直接接触防护的补充保护时(不能作为唯一的直接接触保护),应选用高灵敏度、快速动作型漏电保护器。
一般环境选择动作电流不超过30mA,动作时间不超过0.1s.,这两个参数保证了人体如果触电时,不会使触电者产生病理性生理危险效应。
在浴室、游泳池等场所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不宜超过10mA。
在触电后可能导致二次事故的场合,应选用额定动作电流为6mA的漏电保护器。
10、对于不允许断电的电气设备,如公共场所的通道照明、应急照明、消防设备的电源、用于防盗报警的电源等,应选用报警式漏电保护器接通声、光报警信号,通知管理人员及时处理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