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模板满堂脚手架搭设规范(模板脚手架算不算满堂脚手架) - 戎宏小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模板满堂脚手架搭设规范(模板脚手架算不算满堂脚手架)

更新时间:2025-05-10 17:55:59 阅读量:9213

本文目录

  • 超过5米的内脚手架的搭设规范怎么设立.剪刀撑横杆间距立杆间距
  • 满堂脚手架规范
  • 满堂脚手架搭设规范要求
  • 模板支撑架规范是什么!!
  • 建筑工程里满堂脚手架规范里规定立杆的间距是多少
  • 满堂架的搭设规格
  • 承重满堂脚手架的立杆间距按规范要求是多少
  • 满堂支架搭设规范
  • 高支模满堂脚手架搭设具体要求是什么

超过5米的内脚手架的搭设规范怎么设立.剪刀撑横杆间距立杆间距

满堂脚手架用于模板支架,横杆步距及立杆纵距、横距应根据其专项施工方案的荷载计算结果。

其荷载主要是梁、板的混凝土拌合物重量占的分量大。

一般模板支架横杆步距不宜大于1.2M,立杆纵距、横距不大于1.0M。

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剪刀撑的宽度不小于4跨且不大于6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向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外架搭设构造严格按照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搭设立杆间距、横杆步距、剪刀撑角度跨度等整齐规则,密目网清洁整齐,基础有组织排水干净,适当挂正标准的安全警示牌等,达到了文明施工现场就足够美了。

满堂脚手架规范

1、立杆 :架体设纵横向扫地杆,扫地杆设在基础上平面200mm处的立杆上,用十字扣件固定在立杆上,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立杆接头要错开不设在同一层面上,立杆下端与垫木间增加木楔,用来调整立杆沉降不匀。

2、水平杆:纵横向 水平杆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扣件的拧紧力矩控制在45-60Nm,水平杆在转角处必须交圈(形成井字形结构)。

3、连墙杆:

架体与混凝土框柱进行有效的附墙连接,以提高支模架在施工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能力。

4、模板施工中应注意易发生的质量问题:

a)柱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截面尺寸不准,柱位置位移,柱弯曲。采取办法是:支模前按图弹出位置线,四周用木条顶死(留出板厚度)可保证底部位置准确,根据柱的截面尺寸配制的模板四周背好方木,四边吊正,加箍锁死,再四周拉好支撑。

b)梁板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梁梆不平直,梁底不平,梁口不顺直,防止办法有:梁板模板支撑,龙骨的间距应通过计算后,确保其强度、刚度、底模水平杆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起拱,拉通线锁梁口,防止口上变形。

施工程序:基础放线 钢筋绑扎 支模 校验 浇筑砼

5、墙体模板的配置

模板配置高度:

内板高度:2920mm;接高:1850mm

外板高度:2920mm;接高:1850mm

工程外墙周圈的结构特点,外墙周圈满配一层高200mm的吊梆模。配置吊梆模的方法,其优点是避免了导墙的浇筑,解决了层与层之间接茬漏浆问题,而且内外墙模板没有区别,可以互换使用,不仅降低了模板投入,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

工程应施工方要求,门窗洞口处大模板全部断开,同墙体一同施工的连梁配置梁模,梁模包括:梁侧模、梁底模、梁下堵板。

配置梁模的方法可以有效保证门窗洞口的位置尺寸及浇筑效果,但此种配置方法占用塔吊时间过长,影响工程进度。且由于洞口处模板断开,导致模板板块较多,在支模过程中,掌握不好垂直度。

另外一些特殊洞口的存在会使支模十分繁琐。上海小勇钢管有限公司建议为保证外墙门窗洞口的直线性,外墙门窗洞口全部断开,内墙采用内置式的模板配置方法,提高支模效率。

6、节点的处理方法

阴角模与大模板之间通过专用连接螺栓和多道阴角压槽有效控制了错台、扭曲等现象保证砼墙体浇筑后平整、顺直。大模板与阳角模之间平口用专用连接器或螺栓进行连接。

扩展资料:

特点

满堂脚手架主要用于单层厂房、展览大厅、体育馆等层高、开间较大的建筑顶部的装饰施工。由立杆、横杆、斜撑、剪刀撑等组成。

计算

使用了满堂脚手架后,3.6米以下的内墙装饰不再另行计算装饰脚手架,而内墙的砌筑脚手架仍按里脚手架规定计算。

满堂脚手架的使用视其高度而定,当天棚净高在3.6M以下者,不管天棚采用何种装饰工艺,均不计算装饰脚手架。

当天棚净高在3.6M至5.2M之间时,天棚的装饰脚手架按满堂脚手架本层定额计算,当天棚净高在5.2M上时,天棚的装饰脚手架要计算基本层和增加层两个定额项目。

对于常见的现浇砼有梁板,实际施工过程中模板下侧钢管及扣件为模板支撑,不是满堂脚手架。计算有梁板结构脚手架工程量时应按计算规则区分柱、梁构件计算并套用相应的脚手架定额。

满堂脚手架搭设规范要求

脚手架的立杆和横杆间距要控制好,立杆在1.5m左右,横杆在1.05m左右。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规定满堂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且应符专合下列属要求:

1、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2、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3、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4、靠近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日常用脚手架需注意:

1、脚手架在搭设完成之后,是需要让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便及时进行调整,预防出现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在脚手架检查无误后,是不得随意进行拆改的,即便要做调整,也必须上报,得到同意后才可。

2、使用脚手架施工的人员,必须要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系好安全防护带,并注意,不可穿着易滑的鞋子上脚手架,否则极容易出现滑落的危险。另外,一旦遇到大风大雨的天气,要停止施工,必要将施工延后,以免给个人安全带来威胁。

3、脚手架在搭建好之后,是有一定的承重要求,同时在脚手架施工的人员重量要在这个符合之内,否则容易出现脚手架塌落的危险。要是有电气焊接施工的,一定要有专业的人员监督,且做好必要的防火措施。

模板支撑架规范是什么!!

模板支撑规范 :

1、模板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滑模、爬模、飞模等工具式模板工程及高大模板支架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应进行技术论证。

2、对模板及支架,应进行设计。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荷载。

3、模板支架搭设所采用的的钢管、扣件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支架步距以及构造要求,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

注:在建筑上用于混凝土现浇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普遍采用钢或木梁拼装成模板托架,利用钢或木杆搭建成脚手架构成托架支撑,并配合钢模板进行混凝土施工。

扩展资料:

模板支撑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安装应按设计与施工技术交底顺序拼装。木杆、钢管、门架等支架立柱不得混搭。

2、竖向模板和支架立柱支承部分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垫板应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且应中心承载。基土应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应有防水措施;对特别重要的结构工程可采用混凝土、打桩等措施防止支架柱下沉。对冻胀性土应有防冻融措施。

3、当满堂或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高度超过8m时,若地基土达不到承载要求,无法防止立柱下沉,则应先施工地面下的工程,再分层填夯实基土,浇筑地面混凝土垫层,达到强度后方可支模。

4、对竖向模板及支架,安装时应有临时稳定措施。安装位于高空的模板时,应有可靠的防倾覆措施。应根据混凝土一次浇筑高度和浇筑速度,采取合理的竖向模板抗侧移、抗浮和抗倾覆措施。

5、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施工荷载的承载能力,否则应加设支撑支架。上层支架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立柱,并应在立柱底铺设垫板。当采用悬臂吊模板、桁架支模方法时,其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必须符合设计构造要求。

建筑工程里满堂脚手架规范里规定立杆的间距是多少

满堂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满堂脚手架所使用材料和搭设方法同一般脚手架。

1、立杆:纵横向立杆间距≯2m,步距≯1.8m地面应整平夯实,立杆埋入地上30~50cm,不能埋地时,立杆下应垫枕木并加设扫地杆。

2、横杆:纵横向水平拉杆步距≯1.8m,操作层大横杆间距≯40cm。

3、剪刀撑:四角应设抱角斜撑,四边设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沿纵向设一道剪刀撑,斜撑和剪刀撑均应由下而上连续设置。

4、架板铺设:架高在4m以内,架板间隙≯20cm,架高大于4m,架板必须满铺。

扩展资料:

满堂脚手架计算规则:

使用了满堂脚手架后,3.6米以下的内墙装饰不再另行计算装饰脚手架,而内墙的砌筑脚手架仍按里脚手架规定计算。

满堂脚手架的使用视其高度而定,当天棚净高在3.6M以下者,不管天棚采用何种装饰工艺,均不计算装饰脚手架。

当天棚净高在3.6M至5.2M之间时,天棚的装饰脚手架按满堂脚手架本层定额计算,当天棚净高在5.2M上时,天棚的装饰脚手架要计算基本层和增加层两个定额项目。

对于常见的现浇砼有梁板,实际施工过程中模板下侧钢管及扣件为模板支撑,不是满堂脚手架。计算有梁板结构脚手架工程量时应按计算规则区分柱、梁构件计算并套用相应的脚手架定额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满堂架的搭设规格

满堂架的搭设规格:⒈立杆:纵横向立杆间距>2m,步距>1.8m地面应整平夯实,立杆埋入地上30~50cm,不能埋地时,立杆下应垫枕木并加设扫地杆。⒉横杆:纵横向水平拉杆步距≯1.8m,操作层大横杆间距≯40cm。⒊剪刀撑:四角应设抱角斜撑,四边设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沿纵向设一道剪刀撑,斜撑和剪刀撑均应由下而上连续设置。⒋架板铺设:架高在4m以内,架板间隙≯20cm,架高大于4m,架板必须满铺。⒌辅助设施:上料通道四周应设1m高的防护栏杆,上下架应设斜道或扶梯,不准攀登脚手架杆上下。⒍施工荷载:一般不超过100kg/m2 ,如需承受较大荷载应采取加固措施。 纵向立杆90+4x60+20+4x60+90 cm布置,横向间距均为60cm,在高度方向横杆步距120cm,使所有立杆联成整体,支架搭设好后,用可调顶托来调整支架高度或拆除模板用。在可调顶托上纵向铺设140x100的方木(14cm面竖放,两端各悬出47cm),共72根。然后在其上铺设横向100×100cm的方木,根据底板倒角坡面将木枋加工成楔型。支架底模铺设后,测放顶板底模中心及倒角角位置。底模标高=设计顶板底+支架的变形+(±前期施工误差的调整量),来控制底模立模。底模标高和线形调整结束,经监理检查合格后立侧模。中间两道20cm立杆采用扣件直接相连,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立杆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架高的1/300;上下横杆的接长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与相连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 距的1/3;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杆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宜大于15厘米。 7.安全网应满挂在外排杆件内侧大横杆下方,用26#铁丝把网眼与杆件绑牢。8.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a.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b. 螺栓拧紧力矩不应小于50KNM;c.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承重满堂脚手架的立杆间距按规范要求是多少

承重满堂脚手架的立杆间距不是按规范要求确定,脚手架的立距是根据计算的。脚手架的设置是根据施工结构的高度与受力顶板和梁厚度与高度承重荷载来进行确定的。要看是施工脚手架,还是装饰脚手架;施工脚手架要进行受力计算,然后确定立杆间距;装饰用脚手架按一般常规要求,满足构造要求就行。最好是根据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来施工或者进行专家论证后来施工的。

满堂支架搭设规范

(1)搭设满堂脚手架应采用钢管或门架,并根据荷载、支撑高度、使用面积等进行结构、构造设计,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时严格按方案实施;

(2)满堂脚手架的纵横距不应大于2m,立杆底部应设置木型板及底座,禁止使用砖及脆性材料铺垫;架体距墙或其他结构物边缘距离应小于0.5m,周围应设置栏杆。满堂脚手架中间设置通道时,通道处底层门架可不设纵横方向水平杆;但通道上部应每步设置水平加固杆,通道两侧门架应设斜撑加固杆;

(3)满堂脚手架四周及中间每隔四跨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立杆每增高2m增加一道水平支撑,每两步架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4)满堂脚手架的搭设可采用逐列逐排和逐层搭设的方法,并应随打随设剪刀撑、水平加固杆、抛撑(或缆风绳)和通道板等安全防护构建。架设高度超过10m时,上下层门架间应设置锁臂,外侧应设置抛撑或缆风绳与地面拉结牢固;

(5)搭设、拆除满堂脚手架时,施工操作层应铺设脚手板,工人应系安全带;

(6)门架式满堂脚手架结构、构造设计,应根据荷载、支撑高度、使用面积等来确定;架体基础、门架承载力应按部颂JGJ128-2000规范规定进行要求和计算。可调底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200m。当超过200m时,一榀门架承载力设计值,应根据可调底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进行修正:伸出长度为300mm时,应乘以修正系数0.90;超过300mm时,应乘以修正系数0.80。架体构造的设计,宜让立杆直接传递荷载。当荷载对称作用于门架横杆上时,门架的承载能力应乘以折减系数:当荷载作用于立杆与加强杆范围内时,应取0.9;当荷载对称作用在坚强杆顶部时,应取0.7;当荷载集中作用于横杆中间时,应去0.30;

(7)满堂承重脚手支架、高跨承重脚手排架等满堂脚手架因结构形式特殊,承重荷载较大,高度和跨度均超过普通满堂脚手架的范围时,实际是模板工程、网架工程的支撑系统,所以应视模板工程来要求,除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模板支承架)规程》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规定。

满堂支架法:一种施工方法,采取按一定间隔,密布搭设,起支撑作用的脚手架的施工方法。目前常见于现浇桥梁施工及现浇楼板施工。满堂支架法施工是一种长期被采用的方法,施工时需要大量的模板支架。支架法施工是在桥位处搭设支架,在支架上浇筑桥体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拆除模板及支架。支架法施工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大型吊装设备,其缺点是施工用的支架模板消耗量大、工期长,对山区桥梁及高墩有很大的局限性。

高支模满堂脚手架搭设具体要求是什么

高支模满堂脚手架搭设属模板架,施工前必须要编制施工方案。按建质【2009】87文要求,其安全可行性必须经专家组论证通过。方案的内容主要是模板架的构造、计算、浇筑方法及有关安全设施。请遵守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