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楼梯间最低处的净高不能小于2米。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建筑的层高除了要结合使用功能、工艺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等因素来却确定外,楼梯间的净高也要符合一定的规范。
通常室内的净高是按照楼地面完成面至吊顶或楼板或梁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来计算的。为了保证人们能正常活动,楼梯间最低处的净高不能小于2米。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2、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3、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
4、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楼层净高
一、楼梯的数量、位置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二、梯段净宽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净宽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一般按每股人流宽为0.55+ (0~0. 15) 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注: 0~0. 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三、 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再适量加宽。
四、 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五、 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0m。注: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线(包括最低和最高--级踏步前缘线以外0.30m范围内)量至直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铅垂高度。
六、 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
七、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靠楼梯井一侧水 平扶手超过0.50m长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m。
八、踏步前缘部分宜有防滑措施。
九、 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梯井净宽大于0. 20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