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TDA7388是汽车专用AB类音频功率放大器,采用单电源14.4V供电,MOSFET放大输出,41W×4声道Hi-Fi功放,失真小、低噪音,抗干扰能力强,具有AC、DC输出短路和温度保护,特别是功耗方面性能特别突出,超低功耗,工作稳定,音质极佳。采用Flexiwatt-25封装,主要用于汽车收音机。
TDA7388特征:
(1).封装:Flexiwatt25
(2).最大输出功率:4X41W/4Ω
(3).4X25W/4Ω14.4V,1KHz,10%
(4).低失真
(5)低输出噪声
(6).ST-BY功能
(7).静音功能
(8).电源电压检测,自动静音在最小。(9).减少外部组件数量:-》内部固定增益(26dB)-》无外部补偿-》无启动电容器
电路非常简单,反而不好解释TDA2030A音频功放电路,广泛应用于汽车立体声收录音机、中功率音响设备,具有体积小、输出功率大(可达到18W)、失真小等特点。并具有优良的短路和过热保护电路。电源电路是经典的桥式整流加大电容滤波,其中C12主要是虑掉电源中的高频信号。放大电路我们取其中的一个声道来说明,音频信号通过电位器PR,经过耦合电容C1到达放大器的输入端,经过放大从TDA2030的第四脚输出,C4为输出电容,从电路结构上来说,这种电路属于OTL(Output TransformerLess)无变压器输出结构,特点就是电路简单,单电源供电即可,缺点就是响应速度慢。R1、R2、R3、C2组成偏置电路,保证放大器+极处于高电位状态,这是放大器的必要工作条件,R5为放大反馈电路,用来调节电路的增益,理论上来讲,这个电阻开路将导致电路的增益会无穷大,必然导致电路失真、啸叫等不良现象;集成电路第2脚为反相输入端,电阻R4和C3构成音频通路,保证电路的音频放大效果;为防止高频自激,电路输出端设置了高频旁路,由R6和C5组成。
其作用主要是将音源器材输入的较微弱信号进行放大后,产生足够大的电流去推动扬声器进行声音的重放。由于考虑功率、阻抗、失真、动态以及不同的使用范围和控制调节功能,不同的功放在内部的信号处理、线路设计和生产工艺上也各不相同。
推挽放大器的输出级有两个“臂”(两组放大元件),一个“臂”的电流增加时,另一个“臂”的电流则减小,二者的状态轮流转换。
对负载而言,好像是一个“臂”在推,一个“臂”在拉,共同完成电流输出任务。尽管甲类放大器可以采用推挽式放大,但更常见的是用推挽放大构成乙类或甲乙类放大器。
如图所示:
扩展资料:
一套音质不错的音响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音箱,占60%以上,功放在30%以下。余下的是音源和放音环境等,所以功放的选择不是主要的,不过一台好功放也是必不可少的,所谓好功放,一般人看就是功率和频响宽度,信噪比等,但最主要的是该功放与音箱是否能配套。
这不单是功率,阻抗等常用指标,还有一个在二三十年前的音响产品说明书中见过的叫“阻尼系数“。普通的功放包括分立元件,集成功放等都在20-30之间,很难达到50的,以前的电子管功放在80-100之间,进口功放在80-150之间。
如果此电路图完全正确,就按照此图连接电路。1-8号脚按照电路标注接入对应的元器件。例如7脚接入一个R1,同时7脚也是输入信号的输入端。例如1脚会与R2一端、BL一端接在一起;另外BL的另一端与3脚、R3接在一起。2脚接电源3-15V。元器件除了此TDA2822集成块,还有一些电阻电容。没什么特别的。C1、C3是电解电容,注意耐压25V就行了。电阻1/4W足够了。TDA2822本身就是小功率功放芯片。红圈里的符号是接地,它们全连在一起。但要注意接地的合理性。其实输入信号输入时也是应该有接地的,除了有IN表示输入信号,它还有接地端。直流电源部分同样如此的,电源接入时,肯定两根导线接入,一个是3-15V,另一根接地。
你要简易功放电路的话比较好的是OTL下面介绍OTL 及附电路图
OTL电路为单端推挽式无输出变压器功率放大电路。通常采用电源供电,从两组串联的输出中点通过电容耦合输出信号。 OTL(Output transformerless )电路是一种没有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电路。过去大功率的功率放大器多采用变压器耦合方式,以解决阻抗变换问题,使电路得到最佳负载值。 但是,这种电路有体积大、笨重、频率特性不好等缺点,目前已较少使用。OTL电路不再用输出变压器,而采用输出电容与负载连接的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使电路轻便、适于电路的集成化,只要输出电容的容量足够大,电路的频率特性也能保证,是目前常见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 它的特点是:采用互补对称电路(NPN、PNP参数一致,互补对称,均为射随组态,串联,中间两管子的射极作为输出),有输出电容,单电源供电,电路轻便可靠。 “两组串联的输出中点”可理解为采用互补对称电路(NPN、PNP参数一致,互补对称,均为射随组态,串联,中间两管子的射极作为输出)。 OTL电路的优点是只需要一组电源供电。缺点是需要能把一组电源变成了两组对称正、负电源的大电容;低频特性差。
IC 13、15脚是功率输出管供电端,大功率时平均电流大于2-3A,你怎么计算的2毫安?此电路图供电受控于输出点音频电压,判断为动态跟踪供电。输出交流5v音频以下功率正常供电,再大时,输出大供电电压高,输出小供电电压减小,作用是降低TDA7294末级功耗,提高转换效率,输出功率比普通供电也会大一些。D1-2接+-20v供电,可以使末级嵌位在+-20v以上,不至于电压过低。R6-11在管子配对时应该是一致的,可能是标错本站。
4.7u、470u、.220u、0.22都是电容,其中有“+”符号的是电介电容,有极性,连接时应该按照图中表明的极性方向连接;2.2Ω、220Ω、10Ω是电阻,47K有箭头的是电位器,最右面的4Ω有喇叭符号的指阻抗为4Ω的扬声器;+12V指12V直流电源正极,最下面是接地符号,通常接直流电源负极;TDA2003指功率放大器集成电路,有6个脚(单电源,功率可做到20W,工作电压可达28V)。
最简单单管功放
最简单的功放就是这个了,只需要几个元件无需调试一装就响(亲身试验过,不过音质不能要求太高)。三极管可用9013或者S8050,喇叭用8欧姆的,电池电压3~6V就行。这个是小功率的,要大功率的就买傻瓜功放模块吧。
电路如下图,先介绍一下吧
该机属纯后级功率放大器,图一是单个声道的前置放大电路,信号输入端的卡侬插座和6.5大插座均采用平衡式输入方式,能与调音台进行标准的平衡配接。由三芯线输入的热冷端信号分别送到运算放大器NE5532的正反相输入端,放大后信号经音量电位器控制后送到OCL功率放大电路。该机把OCL的差分输入和电压放大部分与后面的推动输出分开,与前置电路设置在一块电路板上,这是该功放的特点之一。这样设置能有效的减小后边大电流电路分布干扰和功率元器件温度升高的影响。
输入级采用双差分电路,正负电源稳压成15V后为差分电路提供恒流源,同时也为运算放大器提供双电源。电压放大采用复合管放大方式是又一特点,高倍率的电压放大为后级提供足够的驱动电压。左右声道这部分电路设置在同一块电路板上,用插接线与后级电路连接。两个声道各成一块电路板安装在各自的大散热片上。连接线把前置的正反相驱动电压送到功率板,又把功率板上的正负电源、接地线、末端反馈信号送到前置板。电流放大采用两级放大是它的第三个特点,先是一对中功率管,接着又是一对大功率管。推动级采用大功率的2SC5200、2SA1943可见其输出功率非同一般。功率输出使用六对2SC5200、2SA1943,供电电压是正负90V,最大输出功率应接近千瓦。
上图的电子管全波整流电路与下图的半导体二极全波整流电路是一事, 用那个都行.
至于6.3/3A,6.3V/4A. 5V/3A这几组电压,只是电子管的灯丝电压,为什么这样画(两图不同)那只有画图的人才说的清楚.
变压器的计算及绕制这儿无法教你,要学大概要交些学费,到学校去从电工基础学起.
接个8欧音箱接三角---8欧,接两个8欧音箱时:三角----4欧
Lfb/Rfb是个外接点(或测试点).
就因为这好多事的不懂(连单声道,双声道的概念都不懂),最好心的人也无法在这儿给你更多的指点, 还是自己花点时间从基础学起.否则,别人答了你也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