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甲状腺癌有: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甲状腺滤泡状腺癌、甲状腺未分化癌、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甲状腺原发性粘液腺癌、甲状腺间质的恶性肿瘤,其中甲状腺间质的恶性肿瘤中又分为: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甲状腺浆细胞赘瘤、甲状腺血管赘瘤、甲状腺纤维赘瘤、甲状腺骨赘瘤。你患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60%-70%,属于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以上是我在青稞了解到的,你也可以自己到青稞网查询一下。
甲状腺癌是非常神奇的一种肿瘤,我们甲状腺癌一般来讲大家都知道甲状腺癌是一种非常偏良性的,预后比较好的一种肿瘤。但是甲状腺癌里边,一般我们把它病理学上分四种,其中我们常见的肿瘤类型的甲状腺癌,叫甲状腺乳头状癌,分化、预后都比较好,临床治疗上比较容易。但是甲状腺癌里面其中还有两种类型的甲状腺癌,恶性程度非常高,其中有一种类型的像未分化的甲状腺癌,病人的存活几乎都是以天来计算,很短时间就能威胁到病人的生命。经常在临床上会碰到一两个月,病人就会危及生命的这种情况。所以甲状腺癌也跟其他的癌一样,是非常复杂的一类疾病,到底是怎么事?现在很多科学家或者医生还说不明白,也是身体上的一种常见的一种癌。
您好,甲状腺癌是甲状腺恶性肿瘤,近年来多发,尤其是女性患者多发。但是“她”有一个比较个性的地方,就是虽说是“恶性肿瘤”,但大部分预后都挺好。甲状腺癌主要分4个类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状癌、甲状腺髓样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前2种预后较好,后两种,尤其是最后一种未分化型预后最差。但大部分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最为多见,尤其是预后最好的乳头状癌最为多见。不过,虽然知道比较好治疗,也不能忽视治疗,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复查! 甲状腺大概位于喉结下方,气管附近!希望小甲的答能够帮到您哦!
对于甲状腺结节的分类来说,根据病因不同,一般分为四类:第一类就是患者出现增生性的甲状腺结节,如患者由于甲状腺功能异常之后,而形成的弥漫性甲状腺肿。第二类是患者出现肿瘤性的结节性改变,一般肿瘤性的结节性改变,又分为良性的肿瘤性结节以及恶性的肿瘤性结节,恶性的肿瘤性结节一般叫做甲状腺癌。第三种就是炎症而引起的患者甲状腺部位的结节,如患者由于桥本氏甲状腺炎,而进一步引起的结节。最后一种是甲状腺部位的囊肿性改变,而且大部分患者有可能出现囊肿内的结节出血,而进一步表现为患者结节短期之内的增大。对于恶性甲状腺肿瘤来说,一般在病理类型上,分为乳头状癌、滤泡样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在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乳头状癌。
(1)乳头状癌是一种分化较好的甲状腺癌,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约占甲状腺癌总数的3/4.大部分病例除甲状腺区有一无痛肿块外,很少有其他症状。病变发展缓慢,病程较长,易被疏忽,从而延迟就诊,首次就诊时平均病程已有5年,个别可长达10余年。乳头状癌常伴有同侧淋巴结转移,转移的淋巴结大多在颈内静脉周围,很少转移至颌下淋巴结,也可进一步转移至颈后三角或向下至纵隔淋巴结。由于进行性浸润的破坏和压迫,可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症状和体征。如所致的气管狭窄引起呼吸困难,肿瘤侵犯气管腔可产生咯血或大出血;食管受累后可发生吞咽困难;喉返神经受累后可致声音嘶哑等。乳头状癌也可经血道转移至肺、脊柱等部位。(2)滤泡状癌是以滤泡结构为主要组织特征的另一种分化好的甲状腺癌,占甲状腺癌总数的10%一15%.滤泡状癌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妇女,病程较长,生长缓慢,肿瘤边界清楚,有包膜感,和甲状腺腺瘤很相似。原发灶一般是单个,有时也可是多个。肿瘤大小不一,呈圆形、椭圆形或结节状。可随吞咽移动,多无痛或疼痛不明显。有时很早就出现血道转移,但颈淋巴结转移要比乳头状癌为少。少数滤泡状癌浸润和破坏邻近组织,可出现呼吸道阻塞等症状。(3)未分化癌占甲状腺癌总数的5%一10%,临床比较少见,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病程短,发展快。大多见于老年男性。主要表现为颈前区肿块,质硬固定,边界不清,常侵及周围组织,不少病例的甲状腺几乎全被癌肿取代。患者常伴有吞咽困难、呼吸不畅、声音嘶哑和颈耳区疼痛等症状,两颈常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血道转移也较常见。大多数甲状腺未分化癌首次就诊时已经失去了积极治疗的机会。(4)髓样癌这是一种来自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癌肿,占甲状腺癌总数的3%一10%,是一种中度恶性的癌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大多是散发性,约10%为家族性。由于髓样癌来自甲状腺滤泡旁细胞,而该细胞又起源于神经嵴的内分泌细胞,可分泌若干生物活性物质。如5—轻色胺、前列腺素、降钙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临床上除了和其他甲状腺癌一样有甲状腺肿块和颈淋巴结转移外,还有其特有的症状。如约30%的患者有慢性腹泻史并伴有面部潮红等类似类癌综合症。这是由于肿瘤分泌5—经色胺和前列腺素促使肠道蠕动加速所致,甲状腺原发灶和颈转移灶切除后,这类症状可以消除。
根据甲状腺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一般分为四种类型。(1)乳头状腺癌(papillary carcinoma):是起源于甲状腺实质的恶性肿瘤。在甲状腺癌中此型最为多见,占50%~89%。常以40岁以内女性及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多见。其发病率可出现双峰,20岁或30岁前后为第1个高峰,晚年可再次出现高峰。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3∶1。一般细胞开始即为恶性。也有少数可由良性腺瘤恶变而来。癌肿多为单个结节,少数为多发或双侧结节,质地较硬,边界不规则,活动度差。肿块生长缓慢,多无明显的不适感,故就诊时,平均病程已达5年左右,甚至达10年以上。癌肿的大小变异很大,小的直径可小于1cm,坚硬,有时不能触及,常因转移至颈淋巴结而就诊,甚至在尸检时病理切片才得以证实为甲状腺癌。大的乳头状癌直径可达10cm,常因病程长易发生囊性变、纤维化及钙化。癌肿巨大可引起局部压迫症状,造成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及声音嘶哑。乳头状癌囊性变时,穿刺可抽出黄色液体,易误诊为囊肿。乳头状癌属低度恶性,转移较晚,易侵犯淋巴管,故早期多见颈淋巴结转移,尤多见于儿童。这种侵袭性损害进展缓慢,主要位于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可多年未被发现。晚期亦可转移至上纵隔或腋下淋巴结。肿块穿刺及淋巴结活检有助于诊断的确立。镜下肿瘤组织多呈乳头状结组成,乳头大小、长短不一,分支3级以上。乳头中心有纤维及血管,外被以单层或多层立方形癌细胞。核内染色质稀少而呈红颗粒状,分布均匀,似毛玻璃样,为本型特点。(2)滤泡性腺癌(follicular carcinoma):是指有滤泡分化而无乳头状结构特点的甲状腺癌,其恶性程度高于乳头状癌,约占甲状腺癌的20%,仅次于乳头状癌而居第2位。主要见于中老年人,特别是40岁以上的女性。可发生在甲状腺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基础上。大体形态显示:有完整的包膜,大多为实性、肉样、质较软。肉眼不易发现包膜浸润,可以发生退行性变,包括出血、坏死、囊性变和纤维化等,常与良性滤泡性腺瘤相似而不易区分,甚至在病理冰冻切片时,诊断亦有一定困难。镜下瘤细胞分化不一,呈多样性改变。以滤泡结构为主要组织学特性,类似正常甲状腺的组织,也可以是无滤泡和胶样物的低分化改变,内有包膜及血管浸润。有的滤泡状腺癌的部分或大部分细胞是嗜酸性细胞,如以嗜酸性细胞为主的,可诊断为嗜酸性细胞腺癌。有时少部分的癌细胞类似透明细胞,为透明细胞癌。癌细胞生长缓慢,较易向周围浸润,属中度恶性,主要转移途径是血行转移至肺和骨。(3)髓样癌(medullary carcinoma):起源于甲状腺C细胞(即滤泡旁细胞,parafficular cell),属中度恶性肿瘤,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3%~8%。癌细胞可呈圆形、多边形或梭形,但在同一个癌巢中癌细胞形态一致,无乳头及滤泡结构。胞浆内有嗜酸性颗粒及间质有淀粉样物质为本型特点。电镜下癌细胞浆中可见分泌颗粒。其首次命名由Hazard提出,其分类、分期方法很多,主要来源于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全美甲状腺癌治疗协作研究组(NTCTCS)和甲状腺癌监视、流行病学和转归标准(SEER)等。甲状腺髓样癌一般可分为散发型和家族型两大类。散发型约占80%,家族型约占20%。其中家族型又可分为3种类型。MEN2A包括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MEN2B包括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及黏膜神经瘤。第3类是与MEN无关的家族类型。甲状腺髓样癌为散发性,平均年龄约50岁,癌肿常为单发,多局限于一侧甲状腺。家族型常为双侧多发性。癌肿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结节,质地较硬,边缘清楚,病程长短(数月至10多年)不一。癌肿易侵蚀甲状腺内淋巴管,经淋巴结转移,常转移的部位是颈部淋巴结、气管旁软组织、食管旁或纵隔淋巴结,可产生压迫症状及转移性肿块。也可经血行转移至肺、骨骼或肝脏。肿瘤及受累的淋巴结钙化是诊断的重要线索。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属于APDD细胞系统(APUD瘤)。因此肿瘤能产生降钙素(CT)、5-羟色胺、舒血管肠肽(VIP)和前列腺素(如图4所示)等生物活性物质。可伴有顽固性腹泻、头晕、乏力、心动过速、心前区紧迫感、气急、面部潮红及血压下降等类癌综合征症状。当癌肿切除后腹泻等类癌综合征消失,复发转移时可重新出现。髓样癌具有诊断意义的标志物是血CT含量。特别是在家族型中,可通过CT测定来筛选家族成员。晚近,人们已用ret基因突变分析来诊断本病,并筛选家族成员中的高危对象。Girelli总结意大利1969~1986年78例甲状腺髓样癌的病历资料,其结果为:年龄15~89岁,平均45岁,男女比例为1∶2.9。散发型70例,3例为家族型非MEN型,3例为MEN2A型,2例为MEN2B型。平均追踪15.9年,死亡34例(其中4例死于与本病无关的其他疾病)。其平均存活期为6年,22例仍存活者的术后存活时间为10~24年,存活时间长短主要与肿瘤的分期和就诊治疗时的年龄有密切关系,早期治疗的疗效良好。五肽胃泌素试验和术后血CT正常的病人均无复发,而异常者却在术后不同时期内复发,血CT水平越高,复发越早。但亦有30%的病人仅有血CT升高(个别达15年之久)而无病灶复发。(4)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临床上包括巨细胞癌和小细胞及其他类型的恶性程度较高的甲状腺癌(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黏液腺癌以及分化不良的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此型临床较为少见,是甲状腺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即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或侵犯喉返神经,气管或食管,并常经血行转移至肺、骨等处常见于60~70岁的老年人,约占甲状腺癌的5%。发病前可有甲状腺肿或甲状腺结节,但短期内肿块迅速增大,并迅速发生广泛的局部浸润,形成双侧弥漫性甲状腺肿块。肿块局部皮肤温度增高,肿块大而硬,边界不清,并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伴有压痛。常转移至局部淋巴结而致淋巴结肿大。临床上可表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未分化癌除淋巴结转移外,也易经血行向远处播散。
您好,由于甲状腺癌有多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和生物学特性,其临床表现也因此各不相同。它可与多发性甲状腺结节同时存在,多数无症状,偶发现颈前区有一结节或肿块,有的肿块已存在多年而在近期才迅速增大或发生转移。,甲状腺癌症状一、乳头状甲状腺癌:是一种分化好的甲状腺癌,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总数的3/4;病灶一般为单发,体积大小不等,最小的直径在0.5cm以下,称之微癌;直径在1cm以下的称之为隐癌,大的病灶直径可大于10cm。小的肿瘤常常是实质性病灶,而大的肿瘤往往伴有囊性变。,甲状腺癌症状二、滤泡状癌:占甲状腺癌总数的10%~15%,肉眼检查时看到滤泡状癌是一种实质的具有包膜的肿瘤,包膜上常密布着丰富的血管网,较小的癌肿和甲状腺腺瘤很相似。,不过您可以不要太难过,甲状腺癌症的恶性程度不是特别高,尤其早期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治愈率是很高的。
甲状腺癌看起来是一种病,但其实甲状腺癌也是有好几种分类的,因此患有甲状腺癌之后应该先搞清楚自己具体属于哪种,再看情况治疗,如果是乳头状的甲状腺癌,那么就属于比较严重的了,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甲状腺癌的分类有哪些吧。
甲状腺癌的分类及分型
甲状腺癌其实也分为好几种的,具体甲状腺癌的分类及分型有哪些呢?
甲状腺是我们比较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它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它的分类主要包括四种病理类型:一个就是乳头状甲状腺癌。还有一个是滤泡状甲状腺癌。还有未分化甲状腺癌。以及髓样癌,这四种甲状腺癌的情况,恶性度比较低,预后较好的就是乳头状癌比较常见。
除了髓样癌之外,绝大部分的甲状腺癌是起源于滤泡状上皮细胞,它的发病率与地区,种族,还有性别是有一定关系的,女性为最多见,男女发病比例为一比二到四,任何年龄段都可以发病,但是以青壮年为最多见,绝大多数甲状腺癌发生于一侧甲状腺的腺液常为单个肿瘤的。
甲状腺癌的分类占比
甲状腺癌的种类并不只有一种,那么甲状腺癌的分类占比是多少呢?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乳头状癌占成人甲状腺癌总数的70%。而儿童发生的甲状腺癌,基本上都是属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素状癌分化好,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但甲状腺乳头状癌较早期可以出现颈部淋巴结的转移。
甲状腺乳状癌的愈后是比较好的。甲状腺滤泡状癌约占甲状腺癌的15%左右,颈部淋巴结转移约占10%,因此愈后不如乳头状癌。甲状腺恶性程度最高的癌,是未分化癌。未分化癌愈后很差,一般早期即向远处浸润、如血行转移、淋巴结转移,平均的生存期大约是三个月到半年,一年的存活率仅为5%到15%。此类癌是甲状腺癌恶性程度最高的癌症。
甲状腺癌的分类及特点
不同的甲状腺癌治疗方法是不同的,那么甲状腺癌的分类及特点有哪些呢?
甲状腺癌,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大概四类:第一类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第二类是甲状腺滤泡状癌;第三类是甲状腺的未分化癌;第四类是甲状腺髓样癌。除了甲状腺髓样癌外,其他的三种癌都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
其中乳头状癌最为常见,此型分化好,较早便会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但预后较好。滤泡状腺癌,肿瘤生长较快,属于中度恶性,而且有侵犯血管的倾向。未分化癌,多见于70岁左右老年人,发展迅速,高度恶性,预后相对较差。髓样癌相对较少,恶性程度中等,可有颈部淋巴结侵犯和血行转移。
桥本甲状腺癌的分类
桥本甲状腺癌是甲状腺癌的一种,那么桥本甲状腺癌的分类是什么呢?
桥本甲状腺癌没有什么分类。桥本氏病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多由细胞免疫受损或碘元素摄入过多所致;而甲状腺癌是一种发生在甲状腺上皮细胞上的恶性肿瘤疾病,多由高碘饮食或电离辐射所致。通过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两者不同,需要做到针对区分,科学医治。
通常桥本氏病症状表现明显,主要有颈部肿物、怕冷、面部水肿以及食欲减退、便秘、心律减慢、痴呆、妄想等。而甲状腺癌的症状主要有颈部肿块、声音嘶哑、吞咽困难、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咳血、呼吸困难、面容潮红、心动过速等。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不同年龄甲状腺癌发病率不同,儿童发病率较低,但有结节的儿童中甲状腺癌的患病率高达2%~50%。发病年龄多在40~50岁。女性多于男性,女性是男性的2~3倍。甲状腺癌包括好几种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其实是一组病变而不是单个肿瘤。甲状腺癌病理上通常分为四种类型,即乳头状癌、滤泡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不同类型甲状腺癌的生物学特点不同,发展过程和转移途径相差很大,有着截然不同的临床表现,结局也相差甚远。
(1)乳头状癌:是指有滤泡细胞分化、具有典型的乳头/滤泡结构和核特征性改变的恶性上皮细胞肿瘤。
(2)滤泡癌:是具有滤泡细胞分化,但缺乏乳头状癌诊断特征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3)未分化癌:最少见,恶性度极高,早期即可发生远处转移,死亡率极高,没有包膜,浸润范围广,使甲状腺形态发生改变。
(4)髓样癌:是发现于C细胞肿瘤。癌肿多位于双侧甲状腺的上1/3。常有局部或对侧淋巴结转移。
这些类型的甲状腺癌中,乳头状腺癌最常见,约占60%,低度恶性,多见于青年女性;恶性程度最高的是未分化癌,不到10%,多见于老年人,可很早发生全身转移,预后极差,生存时间大多低于半年,死亡率极高。
甲状腺癌根据其组织发生及形态结构,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1)乳头状腺癌,最常见,约占甲状腺癌的50%;其特点是好发于年轻女性、分化高预后好、以局部淋巴结转移为主。(2)滤泡性癌,约占25%;好发于中年女性、中等分化、预后较乳头状癌差一些、以血行转移为主。(3)髓样癌,约占5~10%;属于自体代谢紊乱造成,预后较差,血行和淋巴结都可以转移。(4)未分化癌,占15%。预后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