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浅谈《琉璃瓦》 关于中式婚姻中的嫁女 “琉璃瓦,终始万般华丽也只是遮风挡雨。” 《琉璃瓦》是张爱玲的中短篇小说集《倾城之恋》中的一篇,讲述的是姚先生嫁女的故事。姚先生一家生了七个女儿,一个比一个美。如同在张爱玲开篇写道的:女儿是家累,是赔钱货,但是美丽的女儿向来不在此例。姚先生虽不富裕,但他不愿靠女儿吃饭,他对女儿的前途有极周到的计画。在张爱玲的笔下,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家子的事,十个蠢人就能干出一百件蠢事。两家子合计下的婚姻,注定有所较量。 姚先生嫁女的背后也有自私的成分,这点表现就在于嫁女儿要上嫁,这也是他认为自己为女儿好的一部分。他把第一个女儿静静上嫁给了大股东的独生子启奎,虽然静静十分不愿意,但婚后静静妥协了。可是大女儿静静出嫁后,听信谣言: “启奎又道:‘静静,有人说,你爸爸把你嫁到我家里来,是为了他职业上的发展。’ 静静诧异道:“这是什么话?”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取悦自己的丈夫,静静与娘家逐渐疏远。最后在婆家受了委屈,不在乎父亲重病的烦扰他,求他为自己做主。 第二次嫁女儿,姚先生吸取了上一次的经验,决定不强加女儿的婚姻,而是给女儿介绍了个好工作,让她在工作中自己找个高富帅,结果不好管束的二女儿曲曲偏偏看上穷小子,还坏了名声。姚先生只能贴钱把曲曲下嫁了过去。 三女儿心心是个温顺的孩子,姚先生便安排她和一个富家子弟相亲,但女儿却阴差阳错的看上了饭局的穷陪客。 通篇剧情是荒诞而又顺理成章的,姚先生抱着为女儿好的目的,主宰着她们的婚姻,女儿们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情况下盲目的反抗着,张爱玲以幽默诙谐的手法讽刺了: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抱着为女儿好的目的而按自己的意志去主宰婚姻的父母;眼界狭隘,只一心赋予情郎的女儿。 琉璃瓦,表面光彩夺人,而本身却是易碎的。如果只在乎表面的亮丽,而忽视瓦片本身遮风挡雨的作用,就只能成为别人的附属品,成为易碎的花瓶。 女性应该在精神,经济独立的基础上争取自己人生幸福。
人生很短,一转身就是一辈子,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张爱玲感慨人生名言语录,希望你会喜欢!
张爱玲感慨人生名言语录
1) 一个有爱情的家庭里面的孩子,无论生活如何的不安定,仍旧是赋予自信心与同情----积极,进取,勇敢。 ——张爱玲
2) 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 ——张爱玲
3) 有一天,下了一黄昏的雨,出去的时候忘了关窗户,来一开门,一房的风雨味 ——张爱玲
4) 一念之慈,顶上生出灿烂圆光。这就是我们的不甚彻底的道德观念。 ——张爱玲 《张爱玲文集》
5)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点。她只是笑吟吟的站起身来,将蚊?香盘踢到桌子底下去。 ——张爱玲 《倾城之恋》
6) 人生很短,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张爱玲
7) 这时代,旧的东西在崩坏,新的在滋长中。但在时代的高潮来到之前,斩钉截铁的事物不过是例外。 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文明人要原始也原始不了;他们对野蛮没有恐怖,也没有尊敬。他们自以为他们疲倦了的时候可以躲到孩子里去,躲到原始人里去,疏散疏散,其实不能够——他们只能在愚蠢中得到休息。人到底很少例外,许多被认为例外或者是自命为例外的,其实都在例内。 人在人生的风浪里突然站直了身子,原来他是很高很高的,眼色与歌声便在星群里也放光。不看他站起来,不知道他平常是在地上爬的。 因为心定,夜显得更静了,也更悠久。 ——张爱玲
8) 他们的星期天永远没有天明! ——张爱玲 《十八春》
9) 悠长得像永生的童年,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我想许多人都有同感。然后崎岖的成长期,也漫漫长途,看不到尽头,满目荒凉。?春山如黛,垂柳画桥。白云出岫,倦鸟还巢。采一束不知名的野花,扎一个紫藤的秋千架;看几只燕子筑巢,或和几只蚂蚁对话。这样美好的时光,仿佛留在那个叫童年的记忆里。悠长,不复与见。 ——张爱玲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10) 生活不会总是一番风顺,我们都很平凡,也像平凡人那样地过着日子,吵架、冷战、温馨、关怀,无论发生了什么,只要两个人有一起努力的决心,就敢于走下去。 ——张爱玲
张爱玲感慨人生语录
1) “月亮叫喊着,叫出生命的喜悦、一颗小星是它的羞涩的声。” ——张爱玲 《张爱玲文集》
2) 你爱我吗? 已经爱到危险的程度了. 危险到什么程度? 已经不能一个人生活. ——张爱玲
3) 太大的衣服另有一种特殊的诱惑,走起路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人的地方是人在颤抖,无人的地方是衣服在颤抖,虚虚实实,极其神秘。 ——张爱玲
4) 他心中留下了神圣而感伤的一角,放着这两个爱人。他记忆中的王娇蕊变得和玫瑰一而二二而一了,是一个痴心爱着他的天真热情的女孩子,没有头脑,没有一点使他不安的地方,而他,为了崇高的理智的制裁,以超人的铁一般的决定,舍弃了她。 ——张爱玲 《色,戒》
5) 人类天生的是爱管闲事。为什么我们不向彼此的私生活里偷偷的看一眼呢,既然被看者没有多大损失而看的人显然得到了片刻的愉悦?凡事牵涉到快乐的授受上,就犯不着斤斤计较了。较量些什么呢?——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张爱玲 《张爱玲文集》
6) 白桌布四角缚在桌腿上,绷紧了越发一片雪白,白得耀眼。酷烈的光与影更托出佳芝的胸前丘壑,一张脸也经得起无情的当头照射。稍嫌尖窄的额,发脚也参差不齐,不知道怎么倒给那秀丽的六角脸更添了几分秀气。脸上淡妆,只有两片精工雕琢的薄嘴唇涂得亮汪汪的,娇红欲滴,云鬓蓬松往上扫,后发齐肩,光着手臂,电蓝水渍纹缎齐膝旗袍,小圆角衣领只半寸高,像洋服一样。 ——张爱玲 《色戒》
7) 我的朋友炎樱说: “每一个蝴蝶都是从前的一朵花的灵魂,来寻找它自己。” ——张爱玲 《炎樱语录》
8) 我没赶上看见他们,所以跟他们的关系仅只是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我爱他们。 ——张爱玲 《他们躺在我的血液里》
9) 薇龙笑着告饶道:“好了好了!我承认我说错了话。怎么没有分别呢?她们是不得已的,我是自愿的!” ——张爱玲 《第一炉香》
10) 忆永远是惆怅的!愉快的使人觉得,可惜已经完了;不愉快的,想起来还是伤心。 ——张爱玲
张爱玲感慨人生的情感语录
1) 与千万人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与千万年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说,唯有轻轻地问上一句,你也在这里吗。 ——张爱玲 《爱》
2) 生命即是麻烦,怕麻烦,不如死了好。麻烦刚刚完,人也完了。 ——张爱玲
3) 你尽有苍绿,无量的苍绿中有安详的创楚。 ——张爱玲 《诗与胡说》
4) 琵琶也猜他是好手。一笔一画潇洒自如,增一分太肥,减一分太瘦,浑然天成。饱满的墨点点出峭壁上的青苔,轻重缓急拿捏的极有分寸,每一点都是一个完美的梨子。图画本身可能摹的是有名的古画,也不知是融合了多幅名画,许多相似的地方:船、桥、茅舍、林木、山壁。是国画的集句,中国诗独有的特色,从古诗中摘出句子,组合成一首诗,意境与原诗不同。要中国这种历史悠久的国家才能欣赏这样有创意的剽窃。可是有些集句真是鬼斧神工,琵琶心里想。也不知什么原故她却憎厌画也集句。她喜欢自己画,发现世上的好画都有人画过了,沮丧得很。可是国画让她最憎恶的一点是没有颜色,雪白的一片只偶而刷过一条淡淡的锈褐色。真有这样的山陵溪流,她绝对不想去。单是看,生命就像少了什么。 ——张爱玲 《雷峰塔》
5) 静静把头枕在他腿上,一面哭,一面噜噜叨叨诉说着,口口声声咬定姚先生当初有过这话:她嫁到熊家去,有半点不顺心,尽管来找爸爸,一切由爸爸负责任。姚先生被她絮聒得五中似沸,也不知过了多少时辰,好容易朦胧睡去。一觉醒来,静静不在了,褥单上被她哭湿了一大块,冰凉的,像孩子溺脏了床。问姚太太静静到哪儿去了,姚太太道:”启奎把她接去了。” ——张爱玲 《琉璃瓦》
6) 他不是个好人,她又不是不知道,她要他,就得装糊涂,就是忍受他的坏。她为什么要戳穿他?人生在世,还不就是那么一事?归根究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张爱玲 《金锁记》
7) 我待她不错呀!我不爱她,可是我没有什么对不起她的地方。我待她不算坏了。下贱东西,大约她知道自己太不幸,必须找个比她再下贱的,来安慰她自己。可是我待她这么好,这么好——“ ——张爱玲 《色,戒》
8) 传奇里的倾国倾城的人大抵如此。 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 ——张爱玲 《张爱玲文集》
9) 我要你知道,在这世界上总有一个认识等着你的,不管什么时候,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一个人。 ——张爱玲 《半生缘》
张爱玲《琉璃瓦》
作者:张爱玲
年代:1943年
出版社:1943年11月刊载于《万象》月刊第五期
文集:《传奇》
赏析如下:
女性的人生悲剧 张爱玲在《琉璃瓦》中深刻的通过描绘主人公姚源甫几个女儿的人生轨迹来反映女
性在那个时代的人生悲剧。 姚先生是爱她的女儿的,当他的亲友和她打趣说她的太太是“瓦
窖”时,她并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家的“瓦”是不同寻常的瓦。并自豪的说出自家瓦是“琉璃
瓦”的美丽宣言。
在那个时代女儿被认为是赔钱货,当然美丽的女人并不在此类。但张爱玲却把姚先生几个女儿描绘
成为美丽的女子,仿佛让姚先生没有了“赔钱”的理由。但这一切只是幻想。最终姚先生得到了无
止尽的伤痛以及自己女儿的悲剧和女儿带给他的沉重负担。
如下姚先生把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了印刷所大股东的独生子。姚先生一方面希望女儿能过上幸福的生
活,另一方面也确实是想成为”皇亲国戚“。能在事业上得到好处。但姚先生却没有预料到他”女
婿“的奸诈与抠门早把这一切看到了眼里。当你在算计别人时,别人也在算计里。启奎巧妙地利用
她大女儿的”自尊心“让姚先生家没有得到一点便宜。启奎与姚先生大女儿本身就没有爱情的基
础。这种婚姻看似就是一种交易。这点姚先生的大女儿很明白。但姚先生的大女儿却因为自己的那
点”虚伪心“就落入了对方的圈套,阻止熊致章给自己的父亲好处。当自己的父母来看她时也是闭
门不见。她的大女儿幼稚的认为她的举动可以证明自己爱启奎,嫁到他家不是为钱。但这虚伪的证
明又有什么用呢?最终大女儿后悔时已经追悔莫及。她把自己的一切不幸都怪罪在了父亲身上,却
不认真的反省自己的幼稚与无知。
爱是“不需要证明的,但虚荣心与虚伪心”除外。 姚先生二儿女儿曲曲不顾家里的反对和王俊业在
一起,没有姚先生和姚太太的一点参与。她痛恨父母攀附“皇亲国戚”的做法。争取着自由恋爱。
她那一句“只有王俊业拿的住我,钱到底是假的,只有情感是真的”。表面上曲曲像是得到了爱
情。但曲曲的“爱情主义”完全是空想连自己生活都不能自理。结婚后不仅要让父亲找房子,连生
活费也要向父亲要,她算找到了哪门子的“爱情”?姚先生想利用自己的女儿,来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这种做法是可耻的。他的行为集中地表现在了
三女儿身上。本认为柔训的三女儿心心会达成自己的心愿。哪知最后心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自
己的幸福。
姚先生和几个女儿的悲剧是如何照成的呢?
其中有几方面的原因。
1、首先姚先生想攀附“皇亲国戚”的想法是不容易实现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思想与喜欢。任何
人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喜欢硬加在别人的喜欢之上。姚先生也低估了“有钱人“反制拿好处的能力,还
以为有钱人都阔气大方。2、姚先生的女儿虽美丽,但却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只能依靠男人来生活。这是大女儿与二女儿悲
剧的根源。当男人把女人看成“可有可无”的花瓶时,这个女人注定会是悲剧的结局。这也是姚先
生负担沉重。女儿出嫁后还要给女儿钱的根源。
3、社会的偏见让女人很难有独立的机会,以及姚先生对女儿的宠爱,把女儿培养成用婚姻来获取更
好物质生活的可笑想法造成的。 张爱玲在《琉璃瓦》中深刻的向我们描绘了那个时代女子所被赋予
的命运。让人即可悲又可叹。
扩展资料
姚源浦有七个女儿,依次是琤琤、曲曲、心心、纤纤、端端、簌簌、瑟瑟。大女儿琤琤由父亲作主嫁给了印刷所大股东的独生子熊启奎。琤琤为了避自己出嫁是为父亲职业发展的言传,和娘家人不怎么往来。
他把曲曲推荐到某大机关去做女秘书,希望能攀上一个顶头上司。却不料二女儿却与一个三等小书记王俊业相爱了,闹得满天城风雨,骑虎难下。他害怕二女儿会影响其她几个小女儿,也成全了他们的婚姻,又花了不少钱赔了本。
三女儿不善交际,婚姻再次由他作主。他物色了杭州富室嫡派单传的青年陈良栋家为三女儿的婆家,但在相亲的时候,三女儿却没看清楚,认错了人,与身边的程惠荪情意想投。姚源浦坚决反对二人交往,但也因承受不了巨大的压力病倒了。
在他卧病期间,琤琤到病床前向姚先生诉苦,其老公有了外遇,但与姚家疏远了这么久,姚先生姚太太也不管了。三女儿与程先生趁机密切来往,得到其夫人认可。姚先生病愈后不管三女儿的事情,任其发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琉璃瓦
1、主题简析文章表面姚先生滑稽幽默的人物一个,其实暗讽姚先生内心只关心几个美女儿的婚事,而不关心当时国家难存,民族将毁的重要大事。他是个旧社会产物的小人物,认为生了女儿,而且漂亮,就该利用到女性的漂亮得到生存的利益,而国家存亡,与他无关。女性要是想自由恋爱,那在他看来就是不能理解的自杀行为,他的以为是女性价值就是在乎于年轻貌美,以此换取生存。讽刺到万恶旧社会女奴时代女性的悲哀。2、内容梗概姚源浦有七个女儿,依次是琤琤、曲曲、心心、纤纤、端端、簌簌、瑟瑟。大女儿静静由父亲作主嫁给了印刷所大股东的独生子熊启奎。琤琤为了避自己出嫁是为父亲职业发展的言传,和娘家人不怎么往来。他把曲曲推荐到某大机关去做女秘书,希望能攀上一个顶头上司。却不料二女儿却与一个三等小书记王俊业相爱了,闹得满天城风雨,骑虎难下。他害怕二女儿会影响其她几个小女儿,也成全了他们的婚姻,又花了不少钱赔了本。三女儿不善交际,婚姻再次由他作主。他物色了杭州富室嫡派单传的青年陈良栋家为三女儿的婆家,但在相亲的时候,三女儿却没看清楚,认错了人,与身边的程惠荪情意想投。姚源浦坚决反对二人交往,但也因承受不了巨大的压力病倒了。在他卧病期间,琤琤到病床前向姚先生诉苦,其老公有了外遇,但与姚家疏远了这么久,姚先生姚太太也不管了。三女儿与程先生趁机密切来往,得到其夫人认可。姚先生病愈后不管三女儿的事情,任其发展。3、作者简介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张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张爱玲的小说风格是苍凉的居多,阴郁的居多,但这则《琉璃瓦》却极具讽刺意味。姚先生对女儿们的婚事可谓是煞费苦心,不仅仅是亲自为女儿挑选夫婿,更懂得对三个女儿采取三种完全不同的策略。对长女,他是拍着胸脯担保:“以后你有半点不顺心,你找我好了!”于是长女便委委曲曲地答应下来。对次女曲曲,则为她营造了一个青年才俊的氛围,等于是为她圈住了候选人。对心心呢,则精心挑选,设计见面,也无非是要让女儿们嫁给他挑中的女婿罢了。然而“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姚先生无疑是精打细算,努力筹划的,但事与愿违。唯一一个终于嫁给他理想中的夫婿的,到头来却哭哭啼啼地娘家来。还有两个女儿呢,根本就走出了轨道,没有看中他挑中的富有佳婿。姚先生真的仅仅是为女儿们着想,想帮她们找到幸福的生活吗?恐怕也未必。你看看他想到那篇为长女结婚所做的骈文启事,张爱玲是这样描述他那得意劲儿的:“不由的点头播脑的背诵起来。他站起身来,一只手抱着温暖的茶壶,一只手按在口面,悠悠地抚摸着。”而此时长女在熊家巨宅里的生活怎样呢?姚先生是不去考虑的,他不过赌气辞了职,为自己的职位气恼罢了。他有曾考虑女儿的前途和幸福吗?而正是这篇骈文,长女的评价是这样的:“八十岁以下的人,谁都不注意他那一套。”可见姚先生是仍然生活在过去的世界里的。这一段是侧写姚先生的嘴脸。当面给他一击,揭露得淋漓尽致的则是曲曲:“我若是发达了,你们做皇亲国戚;我若是把事情弄糟了,那是我自趋下流,败坏你的清白家风。你骂我,比谁都骂在头里!你道我摸不清楚你弯弯扭扭的心肠!”当真是痛快淋漓,把姚先生的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