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在你面前是世界十大著名艺术家自画像,都是世界上最卓越的画家所绘画出来的。有些画家很高产流传了很多自画像,比如梵高和伦勃朗。而有些画家却几乎没有画过自己,甚至于这里展示的自画像都不能百分百确定就真的是本人。
这幅画的全称是“二十八岁的自画像,穿着一件皮毛领的外套”。丢勒在29岁生日之前完成了这幅作品的创作,这是他的第三幅也是最后一幅自画像。这幅画是石油木板画,目前收藏在慕尼黑博物馆。
这幅自画像是由马克斯·贝克曼所画,他的画以风格奇异著称,善于用比喻手法来描绘,通常都是无理性的作品。
佛兰德派画家扬·范·艾克的这幅画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戴着红色头巾的男人画像》,人们认为这是他的一幅自画像,这幅自画像现在被收藏在伦敦国家美术馆。
埃德加·德加被认为是一位印象派画家,也是法国最著名的画家之一。这幅自画像是他于1855年所画,目前被收藏在法国巴黎的奥赛博物馆。
这幅毕加索的自画像是在他的蓝色时期开始时画的。这幅画是画布上的油画,长81厘米,宽60厘米,目前被收藏在法国巴黎的毕加索博物馆。
就像达芬奇的画作一样,埃尔·格列柯的画作《人像》也被推定为自画像,它目前正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进行展出。
这幅美丽的自画像是拉斐尔23岁时所绘的。这是一幅高45厘米宽33厘米的作品,现在被收藏在世界著名的乌菲齐美术馆中。
伦勃朗被誉为最频繁的自画像画家,他有40多幅画作,有几幅素描和31幅蚀刻画。这幅名为《贝雷帽和翻边领》的自画像是他在1659年所作的一幅油画作品,高84.4厘米宽66厘米。这幅作品现在被收藏在爱丁堡的苏格兰国家美术馆中。
与达芬奇相反,梵高画了许多自己的肖像。确切地说,他在1886年至1889年间画了37幅自画像。这些画中有许多在大众中很受欢迎,这幅1889年所作的《没有胡须的自画像》就是其中一幅。这也是梵高最后一幅自画像,是他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
这幅约于1512年创作的《红色粉笔人的肖像》被广泛认为是达芬奇的自画像,尽管这还并不完全确定。这幅画被人们认为是达芬奇60岁时的自画像,现在被收藏于意大利都灵博物馆中。
中心是柏拉图他的两边分别是 亚里斯多德 和 苏格拉底爬台阶上那个是 狄奥凯内斯 右边是托勒密(天文学家) 欧几里德(数学家) 石台上写字的是 庇达哥拉斯(数学家)主要人物就是这些
拉斐尔自画像是唯一的。拉斐尔创作的众多肖像画中最出名的,被复制过无数次。是意大利著名艺术史学家乔尔乔·瓦瓦萨里提及的唯一一幅自画像。这个自画像后来在拉斐尔创作的《雅典学派》中再次出现。
在拉斐尔的《自画像》中,画家所描绘的自己瘦瘦的脸庞,有着温婉而卷曲的头发,给人以柔弱的感受;而那唯美细腻的眼眸深处,更是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郁和迷茫有意无意间望入观画者的内心,让人心悸。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三杰都有自画像: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提香也有自画像。德国的丢勒、荷尔拜因也有自画像。
拉斐尔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另两位是前面提过的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存在乌菲齐美术馆的作品有他的《自画像》以及《金翅雀圣母》。 拉斐尔的老师是佩鲁吉诺,佩鲁吉诺曾和达芬奇做过同学。拉斐尔除了向自己的老师佩鲁吉诺学习之外,也从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两位同时代但又比他年长的大师这里学到很多。比如,达芬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在拉斐尔的作品这里也得到了体现,虽然达不到达芬奇的深度,但他因此把人画得异常优美、理想化。米开朗基罗对人体结构的理解以及大的动态表现也深深的影响了拉斐尔。总之,拉斐尔是一位特别擅长从别人那里吸收营养,并不断完善自己的艺术的艺术家。 拉斐尔画了许多的圣母像,以至于大家提起圣母像就想到了拉斐尔。他认为世间没有完美的人物形象,所以在圣母题材上,他会集合不同女子的优点集合在一人身上,以完成他心目中完美圣母形象。 他的画面充满人间的温情,非常有生命力,有亲和力。圣母子的画面就像是人间的一对母子,拉近了人与神之间的距离。这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文主义的一种表现。 在构图上,拉斐尔致力于表现人与人之间相互照应的关系,整个构图是一个金字塔型,非常稳定。均衡稳定也是文艺复兴绘画所追求的特征。 拉斐尔的画还体现了文艺复兴绘画色彩的运用特点,非常自如自然和谐。拉斐尔所处的时期是文艺复兴鼎盛时期,承前启后。和前面艺术家相比,前进了一大步,同时这些绘画方式也对后来的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典主义和浪漫派在十九世纪前半的法国各领 后 十九世纪中叶 欧洲的艺术风稍微转向到英国 此时发展出来的两个流派-“拉菲尔前派“ 及“唯美主义“. 英国皇家美术院在当时势力很大 但拉菲尔前派的画家不满学院派一昧的遵守拉菲尔(Raffaelo Santi)的绘画法则 毫无创新. 因此 拉菲尔前派的先驱-布朗(Madox Brown)首先提出:“拉菲尔以后的画家们 如论他们的名气有多大 可惜他们没有独创一种风格 只是个模仿家而已“. 所以布朗呼吁画家们要掌握拉菲尔之前的画家精神 这就是“拉菲尔前派“名称的由来. 拉菲尔前派主张自然主义与真实主义 他们用活泼 敏感的笔触直接描写自然 他们虽然模仿拉菲尔之前的各大画家 但却不受艺术上的法则约束. 拉菲尔前派发展到一半 英国又有一个流派窜了出来 它的创始人还做了英国皇家美术院的院长 这个流派就是英国的唯美主义. 唯美主义在发展时 艺术之都-巴黎也没闲著 1867年莫内的一幅“印象-日出“替印象派打出了名号 从此印象派席卷了西方画坛. 唯美主义几乎是古典画坛中 最后的一个流派了. 但唯美主义那种梦幻般的境界 实为许多处于现代社会的我们所喜爱. 唯美主义没有拉菲尔前派那样多的精神内涵 它讲究的是一种维多利亚式的祥和 宁静及唯美. 1483年,拉斐尔出生于中义大利乌尔比(Urbino),他的家庭也是一个艺术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位在乌尔比诺公爵宫廷中专画徽章的画工 。拉斐尔在他幼年时期就对绘画产生极大的兴趣,并显现其才能。十六岁时,拉斐尔投入当时的画家斐路几诺(Perugino)门下学画,斐路几诺当时的画风多表现出爽朗的牧歌情调,这也影响了拉斐尔之后的风格。 1504年,拉斐尔听说了达文西与米开朗基罗的过人艺术才能,而旅行到佛罗伦斯。拉斐尔观察学习当时在地的优秀艺术家,达文西对人物与空间的布置,色彩的融合,米开朗基罗对画面律动的控制,与螺旋状展开画面的技法,巴托洛米欧(Fra Bartolommeo)对人物形象的气势,创作宏大画面的意识,都被拉斐尔所吸收消化。在佛罗伦斯的日子,拉斐尔不但学习观摩,进而进入义大利艺术文化的心脏。他开始接受民间的绘画订件,拉斐尔一系列最让人喜爱的圣母图在此时出现,那时他还不满二十岁。 1508年,小有名气的拉斐尔应罗马教皇朱利斯二世 (Pope Julius II)的召唤,来到罗马负责装饰梵蒂冈宫刚完成的四个新厅的壁画。1511年四个厅中的第一个;签字大厅的四幅壁画完成,分别代表“神学“,“哲学“,“法学“与“文学“的作品“圣礼的辩论“,“雅典学派“,“原德“及“帕那苏斯山“,分挂大厅四周。教皇看了当场取消了其它一些艺术家的合同,让拉斐尔继续在宫中装饰其他的大厅。由于在罗马,拉菲尔的声名大噪,订件蜂拥而至,有一些作品他只是设计草图及监督,一些弟子的笔迹出现在一些画中。 1513年, 教皇朱利斯二世去世,利奥十世(Leo X)就位,对拉斐尔,他更是重用且信任,一些重要的建筑,及壁画,非拉斐尔不作第二人想。 1514年拉斐尔更被委托管理罗马出土古文物的大任。过多繁重的工作压垮了拉斐尔的身体,虽然他完成了一件又一件美丽的壁画及祭坛画,虽然他心胸宽大的委以重任给那些优秀的后进画家而不打压他们,但事实是他的身体一天天的虚弱。1518年,一幅与剑击教练一起的自画像中,画中的拉斐尔不再朝气蓬勃,而脸上露出淡淡的忧郁,与他所画的耶稣神似。 1520年,四月六日凌晨三时(三十七年前,拉斐尔也是在四月六日出生,四月六日也是耶稣受难日),一代画家拉斐尔去世了。 以一句话来形容十五世纪的拉斐尔与二十世纪的毕卡索那会说 “这两位画家所处时代的艺术,不是影响了他们,就是被他们所影响。“ 纵看拉斐尔的一生,他的作品表现了画家伟大的艺术天分及后人无法超越的对人文主义的深邃理解力。虽然他未享天年,但直到死都在幸福中渡过,与达文西和米开朗基罗的境遇不相同。所以拉斐尔一生的艺术思想都极为爽朗纯厚,没有一丝偏激愤世的瑕疵,整个来说是圆满调和的。 拉斐尔对艺术创作的早熟,承继性与丰富性确实是个奇迹。在崇尚人文主意与古典文化的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个短暂的巅峰,拉斐尔的作品就涵盖了这个这个巅峰三十年。在这段时间里, 达文西, 米开朗基罗与拉斐尔在一中互相牵动的关系终结成一个左右画坛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不仅在艺术史上是如此,就是在三位大师的生活中也是如此,三位缺一不可,而三杰中最年轻的拉斐尔可以说是这一个整体的综合与总结。 虽然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的脉动卤莽而快速,拉斐尔这种过于完美,无瑕疵的绘画在现代似乎没有像当时受欢迎了。但这些展现人类美丽的伟大肖像永远都能触动我们的心弦,这些作品,其古典优美,无人能出其右。就短暂的一生而言,拉斐尔对后代艺术家的影响即益发重要。 参考: Mathematics Teacher Mr. Ip zh. /zh-/%E6%8B%89%E6%96%90%E5%B0%94%C2%B7%E5%9C%A3%E9%BD%90%E5%A5%A5 呢个网应该帮到你. 参考:
拉斐尔油画《自画像》现收藏于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意大利艺坛三杰之一,1483年4月6日生于乌尔比诺 ,1520年4月6日卒于罗马,原名拉法埃洛·圣乔奥 。自幼随父(乌尔比诺公爵的宫廷画师)学画,后又转入佩鲁吉诺门下,1500年出师。 七岁丧母,十一岁丧父,进画家画室当助手,学习了十五世纪佛罗伦萨艺术家的作品,走上了独创的道路。从二十二岁到二十五岁创作了大量圣母像,从此声名大扬。他没有达·芬奇那样经验丰富博学深思,也没有米开朗基罗的雄强伟健的英雄气概,但他虽然只活了三十七岁,却成为文艺复兴盛期最红的画家,他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善于汲取他人之长,而后加以综合地创造。他一生创作了不少绘画作品,,还作了一些建筑设计,并为西斯廷教堂设计画稿。他的才能又表现在他创造出最合乎当时人们口味的形象风格,被特称为一种“秀美“的风格,不仅使当代人倾倒,而且延续了四百年之久,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
拉斐尔作品大全《自画像》拉斐尔·圣齐奥(意大利语:Raffaello Sanzio),本名拉斐尔·桑蒂(Raffaello Santi),意大利画家、建筑师。与列奥那多·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合称“文艺复兴艺术三杰”。《基督被解下十字架》(Deposition),1507年,收藏于意大利罗马柏吉司画廊《美惠三女神》《雅典学院》(The School of Athens),1509年,收藏于梵谛冈宫签字大厅拉斐尔的古典西洋绘画对后世画家造成很大的影响。代表作《雅典学院》是装饰在梵蒂冈教宗居室创作的大型壁画。而他的建筑风格在《雅典学院》中表现,特别是室内优美装饰,给予后世很大的影响。《圣体辩论》(Disputation of the Sacrament),1509年-1510年,收藏于梵谛冈宫签字大厅《帕纳苏斯山》(The Parnassus),1511年,收藏于梵谛冈宫签字大厅《佛利诺的圣母》(The Madonna of Foligno),1511年-1512年,收藏于梵谛冈美术馆《圣乔治大战恶龙》(Saint George and the Dragon),1506年,收藏于美国国家美术馆《圣乔治》(St. George),1505年,收藏于卢浮宫《圣米迦勒》(St Michael),1504年-1505年,收藏于卢浮宫《嘉拉提亚的凯旋》(The nymph Galatea),1512年-1514年,收藏于意大利罗马法列及那宫《寓言》(Allegory(Vision of a Knight)),1504年,收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圣切奇莉亚》《基督显圣》《被钉在十字架的基督》(The Mond Crucifixion),1503年,收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基督祝福》《圣约翰沙漠洗礼》(Saint John the Baptist in the Desert),1518年-1520年,收藏于佛罗伦斯乌菲兹美术馆拉斐尔正在为怀抱婴儿的妇女作速写《阿尔巴圣母》(The Alba Madonna),1510年,收藏于美国国家美术馆《圣母子》(The small Cowper Madonna),1505年,收藏于美国国家美术馆《圣母与圣子》(Madonna dell Granduca),1505年,收藏于佛罗伦斯比提皇宫《圣母子》《圣母子》《圣母与圣子》(Madonna dell Granduca),1505年,收藏于佛罗伦斯比提皇宫《亚历山大的圣凯瑟琳》(Saint Catherine of Alexandria),1507年-1508年,收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椅上圣母子》(Madonna della Seggiola(Sedia)),1514年,收藏于意大利佛罗伦斯宫廷领地画廊《圣玛利亚的婚礼》《草地上的圣母》(Madonna of the Meadow),1505年,收藏于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金翅雀圣母》《圣母子与圣施洗约翰》《西斯廷圣母》(The Sistine Madonna),1513年-1514年,收藏于德国德累斯顿艺术博物馆《卡尼吉安圣母》《安西帝圣母》(The Ansidei Madonna),1505年,收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巴格达圣母》《粉红色的圣母》(The Madonna of the Pinks),1507年-1508年,收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拉斐尔与玛丽亚订婚《福尔娜尔娜之像》《披纱巾的少女》《巴尔达萨雷伯爵像》(Baltazar Castiglione),1514年-1515年,收藏于卢浮宫《教皇朱利欧二世》(Portrait of Giulio II),1512年,收藏于佛罗伦斯乌菲兹美术馆《抱独角兽的女士》《妇人肖像(孕妇)》《妇人肖像》《拿苹果的年轻男子》《教皇利奥十世与两位红衣主教》《自画像》玛格丽特与拉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