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抗渗混凝土试块留置规范(抗渗混凝土试块留置规范) - 戎宏小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抗渗混凝土试块留置规范(抗渗混凝土试块留置规范)

更新时间:2025-05-10 20:48:36 阅读量:773

本文目录

  • 抗渗混凝土试块应该如何留置,哪里有规范的具体要求
  • 抗渗试块留置要求是什么
  • 抗渗试块留置
  • 混凝土试块应该如何留置
  • 抗渗混凝土需要留置同条件试块吗
  • 混凝土抗渗试块留置要求
  • 抗渗混凝土结构取样留置试块:多少方需留置一组
  • 留置砼试块留几组抗渗的几组,普通的几组

抗渗混凝土试块应该如何留置,哪里有规范的具体要求

一般在地下防水工程中常用到抗渗混凝 L.抗渗混凝土除应按的要求留置强度试块外,尚应按下列规定留置抗渗试块:

连续浇筑混凝土量为5 0 0 m3 以下时,应留两组抗渗试块,每增加2 5 0m3,5 0 0 m3 应增留两组。如使用的原材料、 配合比或施工方法有变化时, 均应另行留置试块。每单位工程留置组数不得少于二组。

具体要求: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应采用标准条件下养护混凝土抗渗试件的试验结果评定。试件应在浇筑地点制作。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 m3应留置一组抗渗试件(一组为6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

采用预拌混凝土的抗渗试件,留置组数应视结构的规模和要求而定。抗渗性能试验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才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 82的有关规定。

抗渗混凝土和防水卷材或其它防水材料的差别:

用防水混凝土与采用卷材防水等相比较,防水混凝土具有以下特点:

兼有防水和承重两种功能,能节约材料,加快施工速度。

②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

③在结构物造型复杂的情况下,施工简便、防水性能可靠,适用性强。

④渗漏水时易于检查,便于修补。

⑤耐久性好。

⑥可改善劳动条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抗渗混凝土

抗渗试块留置要求是什么

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应采用标准条件下养护混凝土抗渗试件的试验结果评定。试件应在浇筑地点制作。

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 m3应留置一组抗渗试件(一组为6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采用预拌混凝土的抗渗试件,留置组数应视结构的规模和要求而定。

抗渗性能试验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才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 82的有关规定。

混凝土

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抗渗试块留置

抗渗试块是采用顶面直径 175 毫米、底面直径 185 毫米、高 150 毫米的圆台试件,一组 6 块。试件成型 24 小时后拆模,用钢丝刷刷去两端面的水泥。应采用标准条件下养护混凝土抗渗试件的试验结果评定。 试件应在浇筑地点制作。 连续浇筑混凝土每 500 m3 应留置一组抗渗试件,一组为 6 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采用预拌混凝土的抗渗试件留置组数应视结构的规模和要求而定。 抗渗性能试验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才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 82 的有关规定。 说明4.1.5 防水混凝土不宜采用蒸汽养护。采用蒸汽养护会使毛细管因经受蒸汽压力而扩张 从而使混凝土的抗渗性急剧下降 故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必须以标准条件下养护的抗渗试块作为依据。连续浇筑混凝土量 500 立方米以下时应留置两组 12 块抗渗试块。1、 温度在 20 正负 2 ,湿度在 90 正负 2 ,连续浇筑混凝土量 500 立方米以下时应留置两组12 块抗渗试块。2、每增加 250~500 立方米混凝土应增加留置两组12块抗渗试块。3、如果使用材料、配合比或施工方法有变化时均应另行仍按上述规定留置。4、抗渗试块应在浇筑地点制作留置的两组试块其中一组6 块应在标准养护室养护另一组6 块与现场相同条件下养护养护期不得少于 28 天。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的规定混凝土抗渗试块取样按下列规定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混凝土试块应该如何留置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应按规定留置标准养护混凝土强度试块。

混凝土强度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③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④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⑤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普通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长期性能,耐久性能试验试块,除抗渗,疲劳试验外,均以3块为一组。每组试验的试块,应从同一盘或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出,并应立即制作试块。

同一分部工程、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600oC•d同条件养护试件为一验收批,试块强度值应乘以折算系数后按现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进行检验评定。根据试块组数的不同分别采用统计法和非统计法进行评定。强度评定应列出公式,写出计算过程。

验收批评定合格,则通过验收;验收批评定不合格,则通过非破损或微破损检验的方法,推定该验收批某部位或全部混凝土强度。一般情况下,主体结构每一结构层涉及结构安全的每一强度等级的同类构件均应留置一组600oC•d同条件养护试件。

例如,框架结构的一层梁,板及框架柱。对于构造柱,由于其不是影响结构安全的构件,可不留置同条件试块。对于地基基础工程,应确定影响结构安全的构件,然后留置同条件试块。例如,砖混结构混凝土条形基础,混凝土条基应留置同条件试块。而基础圈梁则不必留置同条件试块。

扩展资料:

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抵抗各种破坏因素作用的能力。混凝土耐久性的好坏,决定混凝土工程的寿命。它是混凝土的一个重要性能,因此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但在寒冷地区,特别是在水位变化的工程部位以及在饱水状态下受到频繁的冻融交替作用时,混凝土易于损坏。为此对混凝土要有一定的抗冻性要求。用于不透水的工程时,要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耐蚀性。抗渗性 、抗冻性 、抗侵蚀性 为混凝土耐久性。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破坏作用主要有6种:

1.冰冻-融解循环作用:是最常见的破坏作用,以致有时人们用抗冻性来代表混凝土的耐久性。冻融循环在混凝土中产生内应力,促使裂缝发展、结构疏松,直至表层剥落或整体崩溃。

2.环境水的作用:包括淡水的浸溶作用、含盐水和酸性水的侵蚀作用等。其中硫酸盐、氯盐、镁盐和酸类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产生剧烈的腐蚀作用,导致混凝土的迅速破坏。环境水作用的破坏过程可概括成为两种变化:

一是减少组分,即混凝土中的某些组分直接溶解或经过分解后溶解;二是增加组分,即溶液中的某些物质进入混凝土中产生化学、物理或物理化学变化,生成新的产物。上述组分的增减导致混凝土体积的不稳定。

3.风化作用:包括干湿、冷热的循环作用。在温度、湿度变幅大、变化快的地区以及兼有其他破坏因素(例如盐、碱、海水、冻融等)作用时,常能加速混凝土的崩溃。

4.中性化作用:在空气中的某些酸性气体,如Cl2、H2S和CO2在适当温、湿度条件下使混凝土中液相的碱度降低,引起某些组分的分解,并使体积发生变化。

5.钢筋锈蚀作用:在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因电化学作用生锈,体积增加,胀坏混凝土保护层,结果又加速了钢筋的锈蚀,这种恶性循环使钢筋与混凝土同时受到严重的破坏,成为毁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6.碱-集料反应:最常见的是水泥或水中的(碱分Na2O、K2O)和某些活性集料(如蛋白石、燧石、安山岩、方石英)中的SiO2起反应,在界面区生成碱的硅酸盐凝胶,使体积膨胀,最后能使整个混凝土建筑物崩解。这种反应又名碱-硅酸反应。此外还有碱-硅酸盐反应与碱-碳酸盐反应。

此外,有人将抵抗磨损、气蚀、冲击以至高温等作用的能力也纳入耐久性的范围。

参加混凝土强度评定的试块分为标养试块和同养试块,标养试块是指在标养室养护的试块,规范规定标养试块是在温度20±2℃范围,湿度大于95%,养护28天;同养试块是指在浇注现场随机抽取混凝土制作的试块,同养试块是在施工现场随机抽取并在现场依现场养护条件日平均温度累积至600摄氏度的试块。同时,《规范》也规定了等效的养护周期不宜小于14d。

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的情况下,通常我们也要留置拆模试块,冬季时,温度较低,混凝土的强度发展缓慢,这就要求拆模的龄期长些,夏季时,温度高,混凝土的强度发展较快,一般在7d的现场养护条件下,混凝土强度就能达到90%以上,可以适当的缩短拆模龄期。

要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必须从抵抗力和作用力两个方面入手。增加抵抗力就能抑制或延缓作用力的破坏。因此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常常有利于耐久性的改善,其中密实性尤为重要,因为孔缝常是破坏因素进入混凝土内部的途径,所以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通过改善环境以削弱作用力,也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此外,还可采用外加剂(例如引气剂之对于抗冻性等),谨慎选择水泥和集料,掺加聚合物,使用涂层材料等,来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延长混凝土工程的安全使用期。

耐久性是一项长期性能,而破坏过程又十分复杂。因此,要较准确地进行测试及评价,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只是采用快速模拟试验,对在一个或少数几个破坏因素作用下的一种或几种性能变化,进行对比并加以测试的方法还不够理想,评价标准也不统一,对于破坏机理及相似规律更缺少深入的研究,因此到目前为止,混凝土的耐久性还难于预测。

除了试验室快速试验以外,进行长期暴露试验和工程实物的观测,从而积累长期数据,将有助于耐久性的正确评定。

抗渗混凝土需要留置同条件试块吗

1、连续浇筑混凝土量500立方米以下时,应留置两组(12块)抗渗试块。2、每增加250~500立方米混凝土,应增加留置两组(12块)抗渗试块。3、如果使用材料、配合比或施工方法有变化时,均应另行仍按上述规定留置。4、抗渗试块应在浇筑地点制作,留置的两组试块其中一组(6块)应在标准养护室养护,另一组(6块)与现场相同条件下养护,养护期不得少于28天。

扩展资料

抗渗混凝土(impermeable concrete)是指抗渗等级等于或大于P4级的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按抗渗压力不同分为P4、P6、P8、P10、P12和大于P12共6个等级。抗渗混凝土通过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改善孔隙结构,从而减少渗透通道,提高抗渗性。

常用的办法是掺用引气型外加剂,使混凝土内部产生不连通的气泡,截断毛细管通道,改变孔隙结构,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此外,减小水灰比,选用适当品种及强度等级的水泥,保证施工质量,特别是注意振捣密实、养护充分等,都对提高抗渗性能有重要作用。

混凝土抗渗试块留置要求

就是不管方量,至少留两组;如果方量较大,考虑怎么留置的时候,那么每五百方留六个抗渗,可能就是两组、三组及以上了。

抗渗混凝土结构取样留置试块:多少方需留置一组

1、抗渗混凝土的抗压试块和普通混凝土的留置方法一样,另外还要留置抗渗试块,规格是150高、直径150的圆柱体,数量为不超过1000方情况下每100方留一组,超过1000方时,每200方留一组,一组3块。

2、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同一配合比,生产工艺基本相同,每单位工程不得少于两组抗渗试块(每组6个试块),连续浇筑混凝土量为500立方以下时,应留置两组抗渗试件,每增加250-500立方时,应增加两组,如使用的原材料、配合比或施工方法有变化时,均应另行留置试件。抗渗试件以6块为一组,试件为顶面直径175MM、底面直径185MM、高150MM的圆台体,试件成型后24h拆模,然后分别进行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养护期不少于28d,不超过90d。具体可查看相关规范《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

拓展资料:

1、考古人员发现5000年前的凌家滩先民不仅能够制造精美的玉石器,而且已开始稻作农业,饲养或捕猎猪、鹿、鸟禽等多种动物丰富饮食品种。另外在房屋建设中,他们已懂得类似钢筋混凝土的:“挖槽填烧土,木骨撑泥墙”的建筑工艺。

2、5000年前的凌家滩人不是只会简单的搭建屋舍,事实证明,当时的凌家滩人已懂得“挖槽填烧土,木骨撑泥墙”的建筑工艺,这和现在的钢筋混凝土非常相似。工作人员说,原始先民要用经过火烧过土作为房基槽与墙体的填充材料,在基槽内用木棍作为墙体的支撑柱,然后填埋红烧的土块,并在墙体两侧表面敷上较厚的粘泥,甚至一部分还可能用芦苇杆加固。

留置砼试块留几组抗渗的几组,普通的几组

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1、对地下防水砼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砼,当连续浇注的砼每500平方米时候,应留置不少于一组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2组;

2、对地下防水预拌砼,当连续浇注砼的时候,每500平方米时候应留置不少于2组试件,且每部位(底板、侧墙)试块不少于两组;当每增加250~500平方米砼时,应增加两组试样,当砼增加量在250平方米以内时不再增加试件组数(每组6块)。

扩展资料

砼抗渗试块的其他留置要求: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平方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平方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平方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6、抗渗试块留置原则(依据GB50208—2002):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3应留置一组抗渗试块(一组为6个抗渗试块),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配合比调整时,应相应增加试块的留置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