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接触器的接线方法:工具/原料:交流接触器、螺丝刀。
方法/步骤
1、认识接触器,在接线前需要先认识接触器,接触器主进线为【1/L1 3/L2 5/L3】,主出线为【2/T1 4/T2 6/T3 】,辅助常开触点为【14NO 13N0 】,辅助常闭触点为【21NC 22NC】。
2、接入三相进线,接触器线圈为220V控制。标号为【A1 A2】通电后吸合。用螺丝刀将主控制端子拧开,接入三相进线并拧死螺丝。
3、接入电缆,接触器出线端按照同样的方式接入电缆。接触器线圈接入220V电,电缆颜色要标注为不同颜色。
4、辅助触点接线,辅助触点可以按照要求进行接线,如果接触器吸合,辅助常开触点吸合。
从空开下出线三根接接触器上的L1,L2.L3出线接T1,T2.T3再到电机。控制电路,接触器线圈的电压是多少,选择控制电压,后面再说。
现在用两根线分别接在停止按钮的两端,这两根线,一条做个记号为1先不管,另一根做记号2接到启动接钮的一边,启动按钮的另一边做个记号L1接到接触器线圈A1接线瑞子上。
下面来接接触器上自锁线,从记号L3的线上引一条出来接到接触器的停止接线端子上,这个记号也是2,在用一根线把接触器A2和接触器启动连起来就算完成了。
扩展资料
工作原理
1、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接触器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会产生磁场,产生的磁场使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吸引动铁芯,并带动交流接触器点动作,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两者是联动的。
2、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点复原,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直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跟温度开关的原理有点相似。
主要结构
1、20A以上的接触器加有灭弧罩,利用电路断开时产生的电磁力,快速拉断电弧,保护接点。
2、接触器可高频率操作,做为电源开启与切断控制时﹐最高操作频率可达每小时1200次。
3、接触器的使用寿命很高,机械寿命通常为数百万次至一千万次,电寿命一般则为数十万次至数百万次。
交流接触器接法一: 一般三相接触器一共有8个点。三路输入。三路输出,还有是控制点两个,输出和输入是对应的,很容易能看出来。如果要加自锁的话,则还需要从输出点的一个端子将线接到控制点上面。
交流接触器接法二:线圈的两个接点,一般在接触器的下部。并且各在一边.其他的几路输入和输出一般在上部。一看就知道,还要注意外加电源的电压是多少(220V或380V)。一般都标得有,并且注意接触点是常闭还是常开,如果有自锁控制,根据原理理一下线路就可以了。
触器分直流接触器和交流接触器(一般以交流居多)。
接触器一般有4对触点(3对主触点和1对辅助触点)或5或7对触点(主触点一般都是3对,辅助触点或有2对或4对)。
制线圈的接线头一般有2个或3个,有A1和A2或2个A2,2个A2是同一个点,为方便接线从上或从下引出。控制电压也有12V 24V 36V 55V 110V 220V 380V等多种。
扩展资料:
注意低电压如12V控制的接触器线圈不能接24V或36V或更高,会烧毁接触器。
注意高电压如380V控制的接触器线圈不能接220V或110V或更低,会不能正常工作。
如果接触器线圈是220V控制的自然A1和A2分别接一火和一零。
根据表述,可能是380V控制的接触器,线圈就是接2条火线(380V)才能正常工作。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接触器线圈是220V控制,但这220V电压是经过变压器(380变220)变得,因为变压器变得220V电压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零线,所以用电笔量A1和A2都是“火”,但用万用表量是220V。
交流接触器的接线方法 首先电源三相分别接接触器的主触点L1,L2,L3,再从接触器的T1,T2,T3接出三根线接电机的三个接线柱,以上是主电路。 控制电路:从L1引出一根线接停止按钮(停止按钮是常闭的,启动按钮是常开的,这个应该知道吧!)从停止按钮出来接启动按钮一端和接触器辅助触点的一端,然后从启动按钮的另一端接辅助触点的另一端(这部分也就是自锁),从这一端出来的线接线圈A1,线圈A2出线接L2或L3(你的接触器是380V的,如果是220的就接零)
1、首先电源三相分别接接触器的主触点L1,L2,L3,再从接触器的T1,T2,T3接出三根线接电机的三个接线柱,以上是主电路。
2、控制电路:从L1引出一根线接停止按钮(停止按钮是常闭的,启动按钮是常开的,这个应该知道吧!)从停止按钮出来接启动按钮一端和接触器辅助触点的一端,然后从启动按钮的另一端接辅助触点的另一端(这部分也就是自锁),从这一端出来的线接线圈A1,线圈A2出线接L2或L3。
扩展资料
工作原理
1、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接触器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会产生磁场,产生的磁场使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吸引动铁芯,并带动交流接触器点动作,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两者是联动的。
2、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点复原,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直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跟温度开关的原理有点相似。
主要结构
1、交流接触器利用主接点来控制电路,用辅助接点来导通控制路。
2、主接点一般是常开接点,而辅助接点常有两对常开接点和常闭接点,小型的接触器也经常作为中间继电器配合主电路使用。
3、交流接触器的接点,由银钨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高温烧蚀性。
4、交流接触器动作的动力源于交流通过带铁芯线圈产生的磁场,电磁铁芯由两个「山」字形的幼硅钢片叠成,其中一个固定铁芯,套有线圈,工作电压可多种选择。为了使磁力稳定,铁芯的吸合面加上短路环。交流接触器在失电后,依靠弹簧复位。
交流接触器的接线实物图如下:
交流接触器常采用双断口电动灭弧、纵缝灭弧和栅片灭弧三种灭弧方法。用以消除动、静触头在分、合过程中产生的电弧。容量在10A 以上的接触器都有灭弧装置。交流接触器还有反作用弹簧、缓冲弹簧、触头压力弹簧、传动机构、底座及接线柱等辅助部件。
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是利用电磁力与弹簧弹力相配合,实现触头的接通和分断的。交流接触器有两种工作状态: 失电状态(释放状态) 和得电状态(动作状态)。
当吸引线圈通电后,使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衔铁被吸合,与衔铁相连的连杆带动触头动作,使常闭触头断接触器处于得电状态;当吸引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复开,使常开触头闭合,位弹簧作用下释放,所有触头随之复位,接触器处于失电状态。
永磁式交流接触器:
工作原理:永磁交流接触器是利用磁极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用永磁驱动机构取代传统的电磁铁驱动机构而形成的一种微功耗接触器。安装在接触器联动机构上极性固定不变的永磁铁,与固化在接触器底座上的可变极性软磁铁相互作用,从而达到吸合、保持与释放的目的。
软磁铁的可变极性是通过与其固化在一起的电子模块产生十几到二十几毫秒的正反向脉冲电流,而使其产生不同的极性。根据现场需要,用控制电子模块来控制设定的释放电压值,也可延迟一段时间再发出反向脉冲电流,以达到低电压延时释放或断电延时释放的目的,使其控制的电机免受电网晃电而跳停,从而保持生产系统的稳定。
交流接触器的接法如下:
接触器上面都有标注第一:1L 3 L 5L对应2T 4T 6T 是接主触点;第二:对应的线圈有接线柱A1 A2 ;第三:还有辅助触点对应接就可以;
如下图所示:
交流接触器,其线圈(A1/A2交流端子)接的是控制路,而主触点(如三路1/2、3/4、5/6或L1/T1、L2/T2、L3/T3)接的是要通断的设备路,辅助触点(如1NO+1NC辅助触点,其常开点13/14,常闭点21/22)可以接信号反馈路,用于诊断接触器的好坏与否等。
下方为施耐德交流接触器的一个参考图片:
1、交流接触器主路接线
主路接线比较简单,就是三进三出,上进下出。这6六条全部要接到主触头上,主触头故名思议就是用来和用电器接触的或者接在主路上,要注意裸露的铜芯不宜太长,否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也不能太短,否则容易接触不良,螺丝要用对口的螺丝刀拧进入,用力要均衡中庸,拧好螺丝后,用力扯一下,如果扯不下来就是合格的。
2、交流接触器控制路接线
控制路,一般利用接触器上的辅助触头,结合辅助的按钮,继电器或者指示灯,通过互锁、自保等方法来实现给接触器的线圈供电控制。具体电路和具体控制需要有不一样,下边以异步电机启动控制电路为案例来说明。
交流接触器上面控制点有220V ,24V的两根接上就可以。220V的一端火线,另一端零线;24V的一端正极,另一端负极。
一般小的接触器只有一对常开点,另加一组线圈,再有三对主触点。超过32A的估计就有一对常开常闭了,常开点一般 用作自锁,常闭点一般用于互锁。
扩展资料:
一、交流接触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内部结构)
接触器结构说明:由电磁系统、触头系统、灭弧装置、复位弹簧等几部分构成。
1、电磁系统,包括吸引线圈、动铁芯和静铁芯;
2、触头系统,包括三副主触头和两个常开、两个常闭辅助触头,它和动铁芯是连在一起互相联动的;
3、灭弧装置,一般容量较大的交流接触器都设有灭弧装置,以便迅速切断电弧,免于烧坏主触头;
4、绝缘外壳及附件,各种弹簧、传动机构、短路环、接线柱等。
【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当电磁线圈接受指令信号得电后,铁心被磁化为电磁铁,产生电磁吸力,当克服弹簧的反弹力时使动铁心吸合,带动触头动作(触头系统是与动铁芯联动的),即常闭触头分开、常开触头闭合;当线圈失电后,电磁铁失磁,电磁吸力消失,在弹簧的作用下触头复位。
交流接触器线圈的工作电压,应为其额定电压的85%-105%,这样才能保证接触器可靠吸合。如电压过高,交流接触器磁路趋于饱和,线圈电流将显著增大,有烧毁线圈的危险。反之,电压过低,电磁吸力不足,动铁心吸合不上,线圈电流达到额定电流的十几倍,线圈可能过热烧毁。
交流接触器-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