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钢筋一米的重量(Kg)=钢筋的大小(mm厘米)×钢筋的大小(mm里面)×0.00617。计算方式非常简单,要先了解它的直径是多少,用直径的平方乘以密度,就可以计算出最终的重量了。
钢筋的密度一般是0.00617,公式就是重量=直径×直径×0.00617,如果是10号钢筋,直径就是10毫米,用10毫米×10毫米×0.00617,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0.617公斤。
钢筋理论重量表:
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
圆钢:每米重量=0.00617直径直径(螺纹钢和圆钢相同)
扁钢:每米重量=0.00785厚度边宽
管材: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板材:每米重量=7.85厚度面积
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
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
计算重量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其基本公式为:W(重量,kg)=F(断面积m2)×L(长度,m)×ρ(密度,g/cm3)×1/1000钢的密度为:7.85g/cm3,螺纹钢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W=0.00617×d2(kg/m)d=断面直径mm,如断面直径为12mm的螺纹钢,每米重量=0.00617×144=0.888kg
重量=直径直径0.00617长度。
钢材的理论重量是按钢材的公称尺寸和密度(过去称为比重)计算得出的重量称之为理论重量。这与钢材的长度尺寸、截面面积和尺寸允许偏差有直接关系。由于钢材在制造过程中的允许偏差,因此用公式计算的理论重量与实际重量有一定出入,所以只作为估算时的参考。
其他相关计算:
1、钢筋的重量=钢筋的长度(以米为单位)乘以钢筋每米的重量。 钢筋的长度可以通过翻样求得,钢筋每米的重量可以查相关的资料.
2、钢筋每米的重量=0.00617直径直径。
3、你可以查施工手册,上面有详细表格的,查五金手册也可以。
4、对于常用的,有以下数据,应当熟记: Φ5.5=0.187Kg Φ6=0.222Kg Φ6.5=0.261Kg Φ7.5=0.347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1.998Kg Φ20=2.47Kg Φ22=2.988Kg Φ25=3.856Kg Φ28=4.837Kg
钢筋其实很多人都见过,对这个词也是耳熟能详的。钢筋理论重量表是怎么样的,估计不是专业的人士对这个就不大清楚了。其实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钢筋理论重量表到底是怎么计算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钢筋理论重量表
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0.00617乘以长度L
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m=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
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φ6=0.222 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4.837kg............
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至Φ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
Φ6=0.222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Kg
Φ20=2.47Kg
Φ22=3Kg
Φ25=3.86Kg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简式
材料名称 理论重量W(kg/m)
扁钢、钢板、钢带 W=0.00785×宽×厚
方钢 W=0.00785×边长2
圆钢、线材、钢丝 W=0.00617×直径2
钢管 W=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等边角钢 W=0.00785×边厚(2边宽--边厚)
不等边角钢 W=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
工字钢 W=0.00785×腰厚
槽钢 W=0.00785×腰厚
备注
1、角钢、工字钢和槽钢的准确计算公式很繁,表列简式用于计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34,带b的为2.65,带c的为2.26。
3、e值: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26,带b的为2.44,带c的为2.24。
4、各长度单位均为毫米
计算举例
圆钢 盘条(kg/m)
w= 0.006165 ×d×d,d = 直径mm,直径100 mm 的圆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165 ×1002=61.65kg
螺纹钢(kg/m)
w= 0.00617 ×d×d,d= 断面直径mm。
断面直径为12 mm 的螺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0.00617 ×12 2=0.89kg
方钢(kg/m)
w= 0.00785 ×a ×a,a= 边宽mm
边宽20 mm 的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202=3.14kg
扁钢(kg/m)
w= 0.00785 ×b ×d,b= 边宽mm,d= 厚mm
边宽40 mm ,厚5mm 的扁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40 ×5= 1.57kg
六角钢(kg/m)
w= 0.006798 ×s×s,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50 mm 的六角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798 ×502=17kg
八角钢(kg/m)
w= 0.0065 ×s ×s,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80 mm 的八角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5 ×802=41.62kg
等边角钢(kg/m)
= 0.00785 ×
b= 边宽,d= 边厚,r= 内弧半径,r= 端弧半径
求20 mm ×4mm 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4mm ×20 mm 等边角钢的r 为3.5 ,r 为1.2 ,则每m 重量= 0.00785 ×=1.15kg
不等边角钢(kg/m)
w= 0.00785 ×
b= 长边宽,b= 短边宽,d= 边厚,r= 内弧半径,r= 端弧半径
求250 mm ×118mm ×10mm 的工字钢每m 重量。从金属材料手册中查出该工字钢t 为13 ,r 为10 ,r 为5 ,则每m 重量= 0.00785 ×=42.03kg
钢板(kg/m2)
w= 7.85 ×d,d= 厚
厚度 4mm 的钢板,求每m2 重量。每m2 重量=7.85 ×4=31.4kg
钢管(包括无缝钢管及焊接钢管)(kg/m)
w= 0.02466 ×s (d – s ),d= 外径,s= 壁厚
外径为60 mm 壁厚4mm 的无缝钢管,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2466 ×4 ×(60 –4 )=5.52kg
以上就是有关钢筋理论重量表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钢筋理论重量表及计算公式是G=0.617DD/100,钢筋理论重量表这个就是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0.00617,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计算方法
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φ6=0.222Kg。
钢筋重量计算公式直径为d的钢筋的理论重量=d^2/1000.617=d^2X0.00617,^2为平方,0.617为直径为10钢筋的理论重量,只需要记住10钢筋的理论重量即可,直径12及以下的保留三位小数;直径12以上的保留两位小数;保留时候6舍7入,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0.00617。
钢筋重量计算公式按照数学方法计算体积,再乘以密度。“半径的平方”用“直径的平方除以4”表示,除直径外,都用数字直接计算,得到1米的重量是【0.00617千克/(毫米的平方)】乘以直径的平方。
设任意钢筋直径为D,每米重量为G1=7850DD3.14/4 (Kg)
而直径10毫米的钢筋每米重量为 G2=78500.010.013.14/4 =0.617 (Kg)
G1/G2=DD/(0.010.01)移项 G1=G2DD/0.0001=G2DD10000
因 G2=0.617
故G1=6170DD (D的单位为米)
如果D的单位用毫米 则有 G1=0.00617DD
扩展资料:
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
光圆钢筋实际上就是普通低碳钢的小圆钢和盘圆。变形钢筋是表面带肋的钢筋,通常带有2道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横肋的外形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种。用公称直径的毫米数表示。
变形钢筋的公称直径相当于横截面相等的光圆钢筋的公称直径。钢筋的公称直径为8-50毫米,推荐采用的直径为8、12、16、20、25、32、40毫米。钢种: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
变形钢筋由于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钢筋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特别是大型、重型、轻型薄壁和高层建筑结构。
按在结构中的作用分
受压钢筋、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箍筋等
配置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按其作用可分为下列几种:
1.受力筋—承受拉、压应力的钢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应力,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于梁和柱内。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内钢箍的位置,构成梁内的钢筋骨架。
4.分布筋—用于屋面板、楼板内,与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将承受的重量均匀地传给受力筋,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热胀冷缩所引起的温度变形。
5.其它—因构件构造要求或施工安装需要而配置的构造筋。如腰筋、预埋锚固筋、预应力筋,环等。
按轧制外形分
光面钢筋:I级钢筋(Q300钢钢筋)均轧制为光面圆形截面,供应形式有盘圆,直径不大于10mm,长度为6m~12m。
②带肋钢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种,一般Ⅱ、Ⅲ级钢筋轧制成人字形,Ⅳ级钢筋轧制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③钢线(分低碳钢丝和碳素钢丝两种)及钢绞线。
④冷轧扭钢筋:经冷轧并冷扭成型。
钢筋重量的计算方法为:直径(mm)直径(mm)0.00617钢筋长度(m)=钢筋重量(kg),W=(1/4)0.78πD^2(D为钢筋直径厘米结果是公斤/米 ),钢筋的公称直径为8-50毫米,推荐采用的直径为8、12、16、20、25、32、40毫米。
钢筋的用量还是要结合相应的尺寸来进行计算的,比方说施工的面积是一平方米,那大家可以计算一下钢筋的根数,这个就是拿1÷0.2+1,那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6。钢筋需要双向铺设,那这个就需要使用12根,但如果是双层使用,那总共计算出来就需要使用24根。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每班作业前,必须检查卷扬机钢丝绳、滑轮、拉钩、地锚、电气设备、照明设施等,地锚及防护装置应齐全牢靠,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2、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了解机械设备的构造、性能和用途,掌握有关使用、维修、修养的安全技术知识。并应按照清洁、调整、坚固、防腐、润滑的要求,维修保养机械。
3、电动机械运行中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收工前应按顺序停机,离开现场前必须切断电源,锁好闸箱,清理作业场所。电路故障应由专业电工排除,严禁非电工接、拆、修电器设备。
4、电动机械的电闸箱必须按照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并应灵敏有效。
1、钢筋的理论重量计算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0.00617。 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 2、钢材的理论重量是按钢材的公称尺寸和密度(过去称为比重)计算得出的重量称之为理论重量。这与钢材的长度尺寸、截面面积和尺寸允许偏差有直接关系。由于钢材在制造过程中的允许偏差,因此用公式计算的理论重量与实际重量有一定出入,所以只作为估算时的参考。 3、钢材的实际重量是指钢材以实际称量(过磅)所得的重量,称之为实际重量。实际重量要比理论重量准确。
钢筋计算重量的方法:
长度×单位重量=重量
假如:一根9米长的、直径为12mm的钢筋,它的重量是多少:
有2种计算方式:
第一种:
9米×0.888Kg/米=7.992Kg
第二种:
9米×(0.00617×12×12)=7.996Kg
二种计算方式由于小数点精确位数的关系,存在一点误差,暂且请忽略。
1、这个0.888是怎么来的呢?
2、这0.00617又是什么意思?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只要是和钢筋经常接触的人,都会计算。
但是这其中有多少人知道这0.888和0.00617是怎么来的呢?
我想应该是很多人都不清楚吧。
一、0.888是怎么事儿?是怎么计算得来的?
0.888是直径12mm的钢筋,单位长度1米的理论标准重量,也就是说,1米长的直径12的钢筋(圆钢和螺纹钢一样)重量等于0.888Kg。
计算式:
0.00617×12×12=0.888Kg
其他直径的钢筋也一样,会有一个标准的理论重量。如下表:
做为建筑人,对常用的6-25的钢筋理论重量,应该要做到张口就来,所以你可以按住上图,保存在自己的手机上。
同理,计算其他直径的钢筋重量也是一样的:
理论重量×长度=钢筋重量
知道0.888是通过0.00617×12×12这么计算得来的,那么这0.00617又是怎么来的呢?
二、0.00617又是什么?又是怎么来的?
0.00617是什么?怎么来的?
其实就是个数学计算式,是个理论数值。
其原理就是:
先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再用体积×材质密度,就等于单位长度的圆柱体的理论重量。
具体的计算公式:
圆(螺纹)钢每米重量(以10mm直径为例)
=10mm钢筋截面积×钢筋长度×钢筋密度
=(1/4×3.1416×10×10)×钢筋长1米(1000)毫米×钢的密度0.00000785(0.00785g/mm3)
=78540×1000×0.00000785
=0.616539≈0.617Kg
10mm直径钢筋的理论重量是0.617Kg
那么1mm的钢筋,理论重量就是0.00617Kg
以1mm直径为基础,同理可以计算出:
6mm的钢筋理论重量:
=0.00617×6×6=0.222Kg
12mm的钢筋理论重量:
=0.00617×12×12=0.888Kg
20mm的钢筋理论重量:
=0.00617×20×20=0.2.47Kg
??
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