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泛水,即屋面防水层与突出结构之间的防水构造。突出于屋面之上的女儿墙、烟囱、楼梯间、变形缝、检修孔、立管等壁面与屋顶的交接处,将屋面防水层延伸到这些垂直面上,形成立铺的防水层,称为泛水。泛水是建筑上的一种防水工艺,通俗地说其实就是在墙与屋面,也就是在所有需要防水处理的平立面相交处进行的防水处理,说白了就是用防水材料把墙角包住。 和散水不同 。泛水 flashing 为防止水平楼面或水平屋面与垂直墙面接缝处的渗漏,由水平面沿垂直面向上翻起的防水构造。(民用建筑设计术语标准 GB/T50504-2009 2.6.41条)
泛水,即屋面防水层与突出结构之间的防水构造。突出于屋面之上的女儿墙、烟囱、楼梯间、变形缝、检修孔、立管等壁面与屋顶的交接处,将屋面防水层延伸到这些垂直面上,形成立铺的防水层,称为泛水。
呵呵,当然是泛水是泛水,散水是散水。散水又称护坡,主要是用来保护墙基;泛水是英文Flashing的音译,有返水之意,是用于屋面女儿墙和屋面,以及突出管道、烟囱等交接处的防水作法 。
建筑中的“泛水”也就是“散水”。是指房屋等建(构)筑物周围用砖石或混凝土铺成的保护层,宽度多在一米上下,作用是使雨水淌远一点然后渗入地下,以保护地基。天沟是屋面排水分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自由排水),有组织排水一般是把雨水集到天沟内再由雨水管排下,集聚雨水的沟就被称为天沟,天沟分内天沟和外天沟,内天沟是指在外墙以内的天沟,一般有女儿墙;外天沟是挑出外墙的天沟,一般没女儿墙。天沟 多用白铁皮或石棉水泥制成。
其示泛水和散水是是可以好容易区别的,泛水主要是为了防止渗漏,散水主要任务是排水流畅,防止污水侵蚀墙面,防止水渗透到地面里面,加大防潮层作用
1、泛水一般是指屋面女儿墙、挑檐或高低屋面墙体的防水做法,其主要作用就是保证女儿墙、挑檐、高低屋面墙不受雨水冲刷,以及保护屋面其余地方的防水层(不至于进水)。 散水是指房屋等建筑物周围用砖石或混凝土铺成的保护层,宽度多在一米上下,作用是使雨水淌远一点然后渗入地下,以保护地基。 所谓卫生间内泛水应该是指卫生间地面向地漏方向排水的坡度要求。在外窗台板下边一般都会有一条凹形的线条,那是为了防止雨水延板流到墙里的设计,雨水在这条线外就会跌落,这个就是滴水线,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有阻断滴水要求的部位,一般滴水线(槽)做在窗过梁下口,若混凝土表面很光滑应对其表面进行“毛化处理”。2、勒脚是外墙的地步的外维护结构,一般为600~1200高。勒脚是外墙墙身下部靠近室外地坪的部分的装修叫勒脚。勒脚的作用是防止地面水、屋檐滴下的雨水的侵蚀,从而保护墙面,保证室内干燥,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勒脚的高度应大于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的高差,且大于雨水滴落到散水后飞溅的高度。 所谓墙裙,就是墙立面上围上裙子。这种装饰方法是在四周的墙上距地一定高度范围之内用块料、装饰面板、木线条等材料包住,常用于卧室和客厅。高度一般在900-1200mm。曾经为时尚,现在已经不常用了。 还有一种叫踢脚,踢脚是外墙内侧和内墙两侧与室内地坪交接处的墙面装修,一般高度为100-150mm。踢脚的作用是防止扫地时污染墙面。3、框架柱是承受荷载的,构造柱不承重只是给墙体起构造稳固作用(但在砖混结构中构造柱也起承重作用的),还有框架柱与结构是一起整浇的,构造柱是等墙体砌筑好二次浇捣的。当墙体的窗间墙上出现集中荷载,而墙厚又不足以承担其荷载;或当墙体的长度和高度超过一定限度并影响到墙体稳定性时,常在墙身局部适当位置增设凸出墙面的壁柱以提高墙体刚度。
泛水是建筑上的一种防水工艺,通俗的说其实就是在墙与屋面,也就是在所有的需要防水处理的平立面相交处进行的防水处理,简单说就是用防水材料把墙角包住。和散水不同。
通俗解释:泛水是指屋面女儿墙、挑檐或高低屋面墙体的防水做法,其主要作用就是保证女儿墙、挑檐、高低屋面墙不受雨水冲刷,以及保护屋面其余地方的防水层(不至于进水)。
书中解释:突出于屋面之上的女儿墙、烟囱、楼梯间、变形缝、检修孔、立管等壁面与屋顶的交接处,将屋面防水层延伸到这些垂直面上,形成立铺的防水层,称为泛水。
屋面泛水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