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废活性炭的危险特性(废活性炭危险特性及防护措施) - 戎宏小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废活性炭的危险特性(废活性炭危险特性及防护措施)

更新时间:2025-05-10 23:32:19 阅读量:14

本文目录

  • 废活性炭的特性及危害
  • 废活性炭属于有毒有害物质吗
  • 活性炭是危险化学品吗废活性炭属于危险废物吗
  • 活性炭是不是危险固废
  • 活性炭是不是危险品
  • 废活性炭的类别和代码
  • 活性碳属于危险废物吗
  • 废活性炭,废碳纤维各有什么危险特性

废活性炭的特性及危害

摘要废活性炭极具毒性,根据其产生来源部分会带有腐蚀性。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第七条有关术语含义的第四点为:危险特性,包括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

查看《国家危险废物名录》附表,可以发现大部分废活性炭的危险特性为:毒性,小部分特殊行业的废活性炭还具备腐蚀性。比如:爆炸品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具备毒性;氯乙烯生产过程中吸附汞产生的废活性炭同时具备毒性和腐蚀性。

咨询记录 · 答于2021-06-20

废活性炭的特性及危害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基本了解,正在快马加鞭为您整理答案!请您稍等片刻!

请您稍等,正在为您查阅资料,稍后为您解答哦

废活性炭极具毒性,根据其产生来源部分会带有腐蚀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第七条有关术语含义的第四点为:危险特性,包括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查看《国家危险废物名录》附表,可以发现大部分废活性炭的危险特性为:毒性,小部分特殊行业的废活性炭还具备腐蚀性。比如:爆炸品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具备毒性;氯乙烯生产过程中吸附汞产生的废活性炭同时具备毒性和腐蚀性。

如果您对我的答满意的话能否麻烦您点个关注,给我一个赞?谢谢您的支持! ❤️❤️谢谢您哦

废活性炭能致癌吗

过摄入、吸入、皮肤吸收、眼接触而引起毒害,重复接触导致中毒、致癌、致畸、致变等。

评论收起

废活性炭属于有毒有害物质吗

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看你这个活性炭之前是拿来做什么的。如果是之前是用来吸附有毒有害物质的,那产生的活性炭自然就是有毒有害物质了,因为活性炭内已经吸附的物质还会脱附而释放到周围的环境中去。活性炭的吸附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活性炭表现出来的是吸附还是脱附,就看吸附和脱附反应哪个的速度快了。 如果之前用来处理几乎是无害的,那就算不上有毒有害物质了,比如说,你是用来提金的活性炭(吸附贵金属黄金的,淘金的人常用。)你难道想说吸附了黄金的活性炭是有毒有害物质?估计送你多少你都得接着了,呵呵。

活性炭是危险化学品吗废活性炭属于危险废物吗

活性炭不是危险化学品,但进行过吸附的废活性炭是危险废物

活性炭是属于化学品。化学品是指各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和混合物,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但是活性炭不属于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是指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排放物,还有就是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活性炭是一种常用的处理废气废水的材料,所以它不属于危险废物。

扩展资料

活性炭

活性炭是一种经特殊处理的炭,将有机原料(果壳、煤、木材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以减少非碳成分(此过程称为炭化),然后与气体反应,表面被侵蚀,产生微孔发达的结构 (此过程称为活化)。

由于活化的过程是一个微观过程,即大量的分子碳化物表面侵蚀是点状侵蚀 ,所以造成了活性炭表面具有无数细小孔隙。活性炭表面的微孔直径大多在2~50nm之间,即使是少量的活性炭,也有巨大的表面积,每克活性炭的表面积为500~1500m2,活性炭的一切应用,几乎都基于活性炭的这一特点。

简介

活性炭是由木质、煤质和石油焦等含碳的原料经热解、活化加工制备而成,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化学基团,特异性吸附能力较强的炭材料的统称。

通常为粉状或粒状具有很强吸附能力的多孔无定形炭。由固态碳质物(如煤、木料、硬果壳、果核、树脂等)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经600~900℃高温炭化,然后在400~900℃条件下用空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或三者的混合气体进行氧化活化后获得。

炭化使碳以外的物质挥发,氧化活化可进一步去掉残留的挥发物质,产生新的和扩大原有的孔隙,改善微孔结构,增加活性。低温(400℃)活化的炭称L-炭,高温(900℃)活化的炭称H-炭。H-炭必须在惰性气氛中冷却,否则会转变为L-炭。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与氧化活化时气体的化学性质及其浓度、活化温度、活化程度、活性炭中无机物组成及其含量等因素有关,主要取决于活化气体性质及活化温度。

活性炭的含炭量、比表面积、灰分含量及其水悬浮液的pH值皆随活化温度的提高而增大。活化温度愈高,残留的挥发物质挥发愈完全,微孔结构愈发达,比表面积和吸附活性愈大。

活性炭中的灰分组成及其含量对炭的吸附活性有很大影响。灰分主要由K2O、Na2O、CaO、MgO、Fe2O3、Al2O3、P2O5、SO3、Cl-等组成,灰分含量与制取活性炭的原料有关,而且,随炭中挥发物的去除,炭中的灰分含量增大。

截止2007年,世界活性炭年产量达900kt,其中煤基(质)活性炭占总产量的2/3以上;而中国年产量已突破400kt,居世界首位,美国、日本等也是世界主要的活性炭产出国。

理化特性

根据活性炭的外形,通常分为粉状和粒状两大类。粒状活性炭又有圆柱形、球形、空心圆柱形和空心球形以及不规则形状的破碎炭等。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活性炭新品种,如炭分子筛、微球炭、活性炭纳米管、活性炭纤维等。

孔隙结构

活性炭是由石墨微晶、单一平面网状碳和无定形碳三部分组成,其中石墨微晶是构成活性炭的主体部分。活性炭的微晶结构不同于石墨的微晶结构,其微晶结构的层间距在0.34~0.35nm之间,间隙大。即使温度高达2000 ℃以上也难以转化为石墨,这种微晶结构称为非石墨微晶,绝大部分活性炭属于非石墨结构。

石墨型结构的微晶排列较有规则,可经处理后转化为石墨。非石墨状微晶结构使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其孔隙结构可由孔径分布表征。活性炭的孔径分布范围很宽,从小于1nm到数千nm。有学者提出将活性炭的孔径分为三类:孔径小于2nm为微孔,孔径在2~50nm为中孔,孔径大于50nm为大孔。

活性炭中的微孔比表面积占活性炭比表面积的95%以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活性炭的吸附容量。中孔比表面积占活性炭比表面积的5%左右,是不能进入微孔的较大分子的吸附位,在较高的相对压力下产生毛细管凝聚。大孔比表面积一般不超过0.5m2/g,仅仅是吸附质分子到达微孔和中孔的通道,对吸附过程影响不大。

表面化学性质

活性炭内部具有晶体结构和孔隙结构,活性炭表面也有一定的化学结构。活性炭吸附性能不仅取决于活性炭的物理(孔隙)结构,而且还取决于活性炭表面的化学结构。在活性炭制备过程中,炭化阶段形成的芳香片的边缘化学键断裂形成具有未成对电子的边缘碳原子。

这些边缘碳原子具有未饱和的化学键,能与诸如氧、氢、氮和硫等杂环原子反应形成不同的表面基团,这些表面基团的存在毫无疑问地影响到活性炭的吸附性能。X 射线研究表明,这些杂环原子与碳原子结合在芳香片的边缘,产生含氧、含氢和含氮表面化合物。当这些边缘成为主要的吸附表面时,这些表面化合物就改变了活性炭的表面特征和表面性质。

活性炭表面基团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 3 种。酸性表面官能团有羰基、羧基、内酯基、羟基、醚、苯酚等,可促进活性炭对碱性物质的吸附;碱性表面官能团主要有吡喃酮(环酮)及其衍生物,可促进活性炭对酸性物质的吸附。

吸附机理

活性炭吸附是指利用活性炭的固体表面对水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吸附作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与活性炭的孔隙大小和结构有关。一般来说,颗粒越小,孔隙扩散速度越快,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就越强。

吸附能力和吸附速度是衡量吸附过程的主要指标。吸附能力的大小是用吸附量来衡量的,吸附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的吸附剂所吸附的量。在水处理中,吸附速度决定了吸附剂与污水的接触时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活性炭

活性炭是不是危险固废

危险废物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该定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危险废物属于固体废物的一部分(换言之,某种物质如果不属于固体废物,那么该物质肯定不属于危险废物);二是危险废物必须具有危险特性,危险废物的特性常见有五种,分别为毒性(包括浸出毒性、急性毒性、生物毒性等)、腐蚀性、易燃性、感染性、化学反应性,具有一种或几种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属于危险废物。活性炭形状不定,通常是黑色粉末状或块状、颗粒状、蜂窝状,通过加工处理所获得。由于活性炭本身具有的吸附性能,能够吸大多数大气污染物,吸附效率较为理想,因此在生活中常被当作吸附剂使用。活性炭本身不具备危险性,因此被抛弃的纯活性炭不属于危险废物。但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关于HW12、HW49大类危险废物的定义,涂装行业和化工行业的吸附VOCs后的废活性炭(以下简称“VOCs废活性炭”)可明确认定为危险废物;其他行业的VOCs废活性炭属于HW49其他废物900-041-49的描述“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过滤吸附介质”,故也应该被认定为危险废物。危汇网上面可以进行危废处理,医废处理,危废处理公司,医废垃圾处理等信息查询,也可以免费注册并发布危废及医废处理相关信息,可以上去看看的,挺好用的。总之活性炭本身不属于危废;但活性炭吸附废气、废水后的废活性炭需要看是否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危险固废。

活性炭是不是危险品

活性炭不是危险化学品,废活性炭属于危险废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定义危险废物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体废物(包括液态废物),列入本名录:(一)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二)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扩展资料活性炭的作用:1、活性炭一般用作过滤和脱色,作还原剂和吸收气体。而根据其应用领域的不同,活性炭的具体作用又有所不同。比如二战时,活性炭就用于防毒面具;自来水可以用活性炭除臭;2、在家中,活性炭可以净化空气,祛除有害物质等。正是由于活性炭的这一系列优点,很多家庭也开始使用活性炭来提高家中的空气质量。3、颗粒活性炭常常应用于吸附分子,颗粒活性炭吸附性决定应用性,而吸附性和各种炭型的孔大小分布相关。以水蒸气活化的泥煤基、 褐煤基和椰壳基粉状活性炭为例:泥煤基活性炭具有微孔和中孔,颗粒活性炭可供多种应用;褐煤基炭具中孔较多,颗粒活性炭而且还有较大的中孔,提供优良的可入性;椰壳基颗粒活性炭中主要是微孔,仅适用于低分子的去除。

废活性炭的类别和代码

废活性炭属于危险废物HW49类,代码为900-041-49。要判别危险废物的类别和代码,一般有两种途径,首先对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分类与代码,判断该固体废物是否属于某个类别。如果是,找出对应类别和代码,如《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未列出或企业不确定,则需要依据GB5085.1到GB5085.6鉴别标准进行鉴别,当地固废中心或具有检测资质的企业可进行鉴定。

活性碳属于危险废物吗

活性炭属于易燃品,不属于危险品;主要是能吸收室内装修产生的异味、有毒气体,还能吸附水中杂质、净化水洁净;种类有木炭、竹炭等。

废活性炭,废碳纤维各有什么危险特性

废活性炭需要看它之前是用于做什么的。如果是用于吸附有毒有害气体,就要及时处理。一面造成二次污染。废碳纤维没什么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