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今年到现在还是沿用的2007版工程测量规范,具体的名称编号为《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你可以到淘宝、当当网上搜索这本规范,如果有最新版发行,这些电商也会及时发布销售信息。
平面控制测量 3.1 一般规定 3.1.1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3.1.2 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可依次分为三、四等和一、二级。3.1.3 平面控制精度的基本要求:三、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cm,四等以下网中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相对于起算点)不得大于5cm。3.1.4 首级平面控制网布设,应遵循下列原则:1 应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经济合理、考虑发展;2 当与国家系统联测时,应同时考虑联测方案。坐标联系测量的方法和精度指标可按《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有关规定执行;3 作业前应进行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对收集到的相关控制资料和地形图,应进行综合分析,并在图上进行优化设计和精度估算;4 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应根据工程规模,合理确定首级控制网的精度等级和观测方案,但等级不应低于四等。3.1.5 首级平面控制一般采用全国统一的平面坐标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统或1954年北京坐标系。所选平面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1/40000的要求下,作下列选择:1 采用统一的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2 采用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投影面可采用高斯投影面、测区抵偿高程面或测区平均高程面;3 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4 采用独立坐标系统。3.1.6 视需要应进行坐标联系测量,坐标联系测量的方法按附录A的要求执行。
房建工程放线50米范围内允许误差是2cm。
建筑施工放线,比如50米轴线间距离,允许偏差10mm。根据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规定,放线误差应控制在:标高正负5mm,轴线位移10mm,垂直度总高度的千分之五且不大于30mm。
施工放线是通过对建设工程定位放样的事先检查,确保建设工程按照规划审批的要求安全顺利地进行,同时兼顾完善市政设施、改善环境质量,避免对相邻产权主体的利益造成侵害。
技术要求
(1)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按照测量规范,以及合理的天气条件。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要有严格的校核制度。建立一切定位放线工作要自检、互检合格后,方可申请项目部验收的工作制度。
(2)测量仪器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测,钢卷尺应送法定专业机构检定。
(3)测量人员应提前熟悉施工图纸和现场各种高程坐标,控制点及精密导线网点,精密水准点,平面方格网点,仔细检查审核施工放线依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施工放线
首先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还有《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另外还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这三本是主要的测量规范, 其次就是以下规范中还有关于施工测量的一些标准及要求,《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041-2000,《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这些是公路上常用到的与测量有关的规范。铁路上的还有《新建铁路摄影测量规范》TB10050-97,《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以及铁路上的《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中有相关规定。我知道的就只有这么多了,不足的请补充。
截止2019年7月19日,《工程测量规范》没有2007年以后的最新版本。
根据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现行《工程测量规范》最新版本为GB50026-2007,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在2008年5月1日出版,并于2008年5月1日起实施。
现行工程建设相关标准、规范、法律法规,可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查到。
扩展资料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属于工程建设国家强制性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实施。
主编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主编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
参编单位: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
主要起草人:王百发、牛卓立、郭渭明、丁吉峰等
制定初衷:为了统一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使工程测量产品满足质量可靠、安全适用的原则,制定本规范。
适用范围:工程建设领域的通用性测量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最新版本是2016年由中国测绘局与中华书局共同编制印刷的!2007年的暂用本已经停止使用,成为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