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好不好”:ho4 m1 ho4?(逐字发音,生活中这样发音存在且常见的);“好不好”:ho4 mo4?与“可否”口读音:“ho4 mo4” 相同发音,内涵同义近义。(好不好:ho m ho;“m ho”可以联读,方法:ho去h,留下o,“m ho”变为:“m o”,再融合为:mo ;所以,“好不好”拼音三个音,变为:ho4 mo4 两个音。广东海陆丰河洛话情形。广东话与普通话都好的。他们是手足兄弟,携手前行,相得益彰。
好有两个读音1.好 好好学习的读音:hǎohǎoxué xí(一)好 1. 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与“坏”相对:~人。~汉。~歹。~事多磨。2. 身体康健,疾病消失,生活幸福:您~。安~。3. 友爱,和睦:友~。相~。4. 容易:~办。~使。~懂。5. 完成,完善:办~了。6. 表示应允、赞成:~!你干得不错。7. 很,甚:~冷。~快。~坏。~一会儿。8. 便于:场地清理干净~打球。9. 反话,表示不满意:~,这下可坏了!(二)好 1. 喜爱,与“恶”(wù ㄨˋ)相对:~奇。~色。~尚(爱好和崇尚)。~高骛远(亦作“好高务远”)。~逸恶劳。2. 常常,容易(发生事情):刚学会骑车的人~摔跤。
文字:好不好拼音:hǎo bù hǎo不,bù/fǒu,象形。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凡云不然者。皆於此义引申叚借。其音古在一部。读如德韵之北。(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好吗的拼音: hǎo:声母:h,韵母:ao,声调:第三声。ma:声母:m,韵母:a,声调:轻声。意思是可以吗?
一、好
拼音:hǎo、hào,部首:女,笔画:6, 繁体:好,五笔:VBG。
hào:h,韵母:ao,声调:第四声。
释义:
1、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跟“坏”相对)。
2、合宜;妥当。
3、用在动词前,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
4、友爱;和睦。
5、(身体)健康;(疾病)痊愈。
6、用于套语。
7、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
8、表示赞许、同意或结束等语气。
9.反话,表示不满意。
10、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用法跟“多”相同。
1、喜爱(跟“恶”wù相对)。
2、常容易(发生某种事情)。
组词:正好、只好、问好、刚好、好玩、你好、更好、好像、最好、好看。
二、吗
拼音:ma、má、mǎ,部首:口,笔画:6, 繁体:吗,五笔:KCG。
má:声母:m,韵母:a,声调:第二声。
mǎ:声母:m,韵母:a,声调:第三声。
释义:
1、用在句末表示疑问。
2、用在句末表示反问。
3、用在句中停顿处,点出话题。
疑问代词。
药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17H19O3N·H2O。白色结晶性粉末,味苦,有毒,是由鸦片制成的。用作镇痛药,连续使用容易成瘾。
组词:干吗、那吗、吗啡、是吗、吗吗糊糊、克里吗擦。
扩展资料:
笔顺
1、正好
正合适(指时间、位置不前不后,体积不大不小,数量不多不少,程度不高不低等)。 恰好;刚巧。
2、只好
不得不;只得。
3、问好
询问安好,表示关切。
4、刚好
正合适。恰巧;正巧。
5、好玩
〈动〉也说好玩儿。贪玩;喜欢玩。
好玩儿〈形〉有趣;能引人入胜。
1、“好吗”的拼音:。好的声调:第三声。吗的声调:轻声。好吗释义:好不好。2、好字释义:汉语常用字,读hǎo或者hào,最早见于甲骨文。好的本义是女子;《说文》:“好,美也。”引申为美、善;也可作动词,是喜爱的意思。3、吗的释义:(1)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明天他来~?你找我有事~(2)用在句末表示反问:你这样做对得起朋友~(3)用在句中停顿处,点出话题:这件事~,其实也不能怪他。钱~,能省点就省点。
好啊:hǎo a。这个“啊”字发轻声。
拼音的轻音分辨方法:
1、汉语拼音中的第一声,也叫阳平,声音比较高,而且基本上没有变化,调值55.因此阳平调又叫高平调或55调。是“高,天”的声调。
2、“轻声”没有一个固定的调值,并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即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如“妈妈”中的第一个“妈”字是第一声,第二个“妈”字是轻声。
3、要注意的是新词,科学术语没有轻声,口语中的常用词才有读轻声的。
4、轻声的性质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但有的音节在一定的场合里失去原有的 声调,变成了一 种又轻又短的调子,这就叫做轻声。轻声是一种变调现象,也是一种语音弱化的现象 。
扩展资料
好啊的近义词:美呀
解释:
1、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跟“坏”相对)。
2、用来表示合宜;妥当。
3、用在动词前,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
4、友爱;和睦。
5、(身体)健康。
6、用于套语。
7、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
8、表示赞许、同意或结束等语气。
9、反话,表示不满意。
10、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用法跟“多”相同。
徐渭,字文长,号青藤,是明朝中期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 据说,他居住在绍兴城里青藤书屋的时候,有一位富裕人家的子弟曾向他请教求学之 道。徐渭不假思索,写了一副怪联送给他:“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那位富家子弟读后莫名其妙。其实,稍加思考,你便会发现,这是一副同字 异读联,上下联并不完全一样,因为联中那四个“好”字有不同的读音,上联第一、下联第二个“好”字读作hǎo,上联第二、下联第一个“好”读作hào,这 副对联应该读成:“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不好(hǎo)读书。”意思有两层:一是说年轻的时候,眼神好,精力旺盛, 可以好好读书,却不喜欢读书,荒废了青春;等到上了年纪了,懂得了读书的好处了,想用心读书了,但已经老眼昏花,体力不支,不可能好好读书了。另一层意思 是,家庭条件好,可以好好读书,但富家子弟却多不喜欢读书;而许多家境贫寒的青年,想读书,却没有条件读书。 不管是哪层意思,徐渭的联语都是劝人珍惜大好时光,多读书,认真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