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基本要求:1、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必须根据设计要求、基坑深度、现场环境、合同要求来确定,并经单位总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确定符合相关规范及法律法规后,才能施工。2、由于整个施工过程是在地下完成,易受地下水干扰而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在施工之初,就要采取一定手段充分掌握施工地区的地下水位情况,并及时做好防水预警方案,同时还要及时检查整个防水工程的防水性能。须有专人负责24h值班抽水,并做好抽水记录。当采取明沟排水时,施工期间不得间断排水。当构筑物未具备抗浮条件时,严禁停止排水。3、对要进入场地的原材料需进行预检,设置专门的质量监督人员。当材料进入场地,先由监督人员对其进行抽检,对于质量不合格或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坚决予以清场。对施工场地的原材料进行分类保管,由专门人员对这些施工材料进行分纳保存,对于一些特殊的产品还要设置专门的储存、保护地方。4、进行土方施工时,需加强对深基坑四周及地面的保护。因在基坑坑顶1-2倍范围内的地面产生裂缝的话,当地面水渗进裂缝中,会造成土体强度降低,致使支护结构产生位移。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进行堵塞,并将地面上的水进行导流,防止深基坑浸水。5、开挖深基坑土方时,多台挖土机之间间距应大于10m,由上而下逐层挖土,且不得深挖。6、深基坑上下应挖好阶梯或支撑靠梯,禁止踩踏支撑上下作业,同时,基坑四周应设置安全栏杆。7、人工吊运土方前,应先检查起吊工具、工具是否牢靠,同时吊斗作业时,下面不得站人。8、在深基坑边侧堆放材料及移动施工机械,应与挖土边缘保持一定距离,当土质良好时,应距离挖土边缘0.8m以外,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m。9、雨季施工时,基坑四周地面必须设排水措施,防止雨水及地面水流入基坑,并应在基坑标高以上留15~30cm的泥土,待天晴后再开挖。10、深基坑填土要四周对称填,不能一边填满后延伸,并做好分层夯实。11、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要坚持跟班作业,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安全、质量问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抓质量和进度。12、对深基坑施工中的关键部位,必须严格控制,前道工序未验收签证,后道工序绝不允许施工。
一、常见基坑支护形式
1. 自然放坡
(1)土方边坡自然放坡
在基坑(槽)开挖时,如果地质条件、周围条件允许,可放坡开挖;但在建筑密集的地区施工,常受场地的限制无法放坡,则需支护。
自然放坡可做成直线形、折线形或阶梯形,自然放坡坡度一般在设计文件上有规定,若设计文件上无规定,可按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第6.2.3的规定执行如表1.3 。
2. 土钉墙支护
天然土体通过钻孔、插筋、注浆来设置土钉(亦称砂浆锚杆)并与喷射砼面板相结合,形成类似重力挡墙的土钉墙,以抵抗墙后的土压力,保持开挖面的稳定。也称为喷锚网加固边坡或喷锚网。
3. 土层锚杆支护
在立壁土层上钻(掏)孔至要求深度,孔内放入钢筋,灌入水泥砂浆或化学浆液,使之与土层结合成抗拉锚杆,将立壁土体侧压力传至稳定土层。
4. 灌注桩支护
开挖前在基坑周围设置砼灌注桩,桩的排列有悬臂桩支护、双排桩支护和咬合桩,桩顶设置砼连系冠梁或腰部设置腰梁。施工方便、安全度好、费用低。
5. 灌注桩+锚杆支护
桩顶不设锚桩、拉杆,而是挖至一定深度,每隔一定距离向桩背面斜向打入锚杆,达到强度后,安上腰梁,张拉锁定,在桩中间挖土,直至设计深度。
6. 钢板桩支撑
当基坑较深、地下水位较高且未施工降水时,采用板桩作为支护结构,既可挡土、防水,还可防止流砂的发生。板桩支撑可分为无锚板桩(悬臂式板桩)和有锚板桩两大类。
二、常见支护方法适用范围
1. 放坡:
适用条件:
1)基坑周边开阔,满足放坡条件;
2)基坑周边土体允许有较大位移;
3)开挖面以上一定范围内无地下水或已经降水处理;
4)可独立或联合使用。
不宜使用条件:
1)淤泥和流塑土层;
2)地下水高于开挖面或未降水处理;
2. 土钉墙:
适用条件:
1)岩土条件较好;
2)基坑周边土体允许有较大位移;
3)已经降水处理或止水处理的岩土;
4)开挖深度不宜大于12m。
5)地下水位以上为黏土、粉质黏土、粉土和砂土;
扩展资料:
现在大楼越建越高,基坑也随之越挖越深。据《摩天城市报告》数据显示,全球在建的摩天大楼中有87%在中国,5年后,中国的摩天大楼总数将超过800座,是现在美国总数的4倍。
例如进入前期报建的湖南长沙“天空之城”, 以838米的设计高度暂列第一,是中国迄今为止最为霸气的摩天大楼,它比当今“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还要高10米,投资90亿元,设计使用寿命长达500年,据称可抗9级地震。在建的上海中心,总高度为632米,武汉绿地中心也高达606米,共有124层。甚至河北邯郸也传出消息,拟建338米高的国际文化创意大厦。
伴随着这些宏大工程的实施,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近年来国内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已在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的地质条件下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一些技术上甚至达到了国际水平,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
由于深基坑工程常处于密集的中心城市,周围有建筑物、地铁隧道或人防工程等,稍有不慎,危及基坑本身安全不说,很可能还会殃及到临近的这些建构筑物、道路桥梁和各种地下设施,造成重大损失。
正因为如此,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将现代科技用于深基坑工程的研究与监测中,以信息化设计和动态设计的新思想,结合施工监测、信息反馈、临界报警、应变(或应急)措施设计等一系列理论和技术,制定了相应的设计标准和应对方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GB50497-200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
依据及主要规范规程⑴ 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⑵ 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⑶ 国家标准:《土钉支护技术规范》(GJB5055-2006);⑷ 国家标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⑸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⑹ 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⑺ 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⑻ 山东省标准:《建筑边坡与基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标准》(DBJ/T14-081-2011);⑼ 本工程总平面图、基础平面图;⑽ 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⑾ 其它有关规范规程。
基坑防护栏杆是工地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的重要防护,基坑临边防护规范和标准规定如下:基坑防护栏杆标准规范: 基坑开挖深度达到2m及以上时,周边必须安装防护栏杆。栏杆高度不宜低于1.2m,立杆之间不宜大于2m。基坑护栏有很多种,一般使用比较醒目的红白和黑黄颜色。基坑防护栏杆作用:1.使工地更加整洁美观、文明安全。2.预防过往机动车辆靠太近基坑边缘而造成塌方。3.防止工人不小心掉入基坑。防止杂物掉入基坑,从而对基坑内作业人员造成伤害。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2005《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技术规程》CECS147:2004《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建质213号《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筑工地基坑施工应该注意的安全作业有:基坑支护及土方机械作业安全、基坑降排水安全措施及用电安全、基坑周边堆载安全、临边防护、高处坠落等。 扩展 一、土方开挖控制措施1、土方施工机械应经过监理单位及EPC总承包单位(如为自建自管工程此处应该由建设单位机械管理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进场作业,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机械开挖土方时,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半径范围内进行坑底清理或找坡作业。3、施工时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开挖顺序,严禁先切除坡脚,并不得超挖。二、排水措施 1、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地表水控制,以便进行排水措施调整,对地表滞水进行如下控制:沿基坑周边防护栏处设置一明排水沟,为了排除雨季的暴雨突然而来的明水,防止排水沟泄水不及,特在基坑一侧设一积水池,再通过抽水泵及时将积水抽至到河边进行排水,做到有组织排水,确保排水畅通。 2、基坑排水措施基坑上边排水沟的水统一排至基坑周边沉淀池,然后就近排向厂区雨水井内。3、基坑降水措施基坑明水渗入底板下砾沙层,全部用深井泵排出,确保基坑无积水。三、坑边荷载 1、坑边堆置材料包括沿挖土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不应离槽边过近,距坑槽上部边缘不少于3m,槽边1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停置机具。 2、基坑周边严禁超堆荷载。3、基坑边缘严禁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堆放必须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4m,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5m。4、各类施工机械距基坑、边坡和基础桩孔边的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边坡和基础桩的支护、土质情况确定,堆载不得超过设计规定。5、各类施工机械施工与基坑、边坡的距离小于规定时,应对施工机械作业范围内的基坑支护、地面等采取加固措施(如铺设钢板、枕木等)。 四、临边防护1、临边防护栏杆采用钢管栏杆及栏杆柱均采用Φ48×3.5mm的管材,以扣件或电焊固定。 2、防护栏杆由2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横杆离地高度为1.2m,下横杆杆离地高度为0.6m,立杆总长度1.7m,埋入地下0.5m,立杆间距2m。 3、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 4、所有护栏用红白油漆刷上醒目的警示色,钢管红白油漆间距为20cm,基坑一侧按刷坡设4m宽的安全通道,并悬挂提示标志,护栏周围悬挂“禁止翻越”“当心坠落”等禁止、警告标志。 5、基坑周围应明确警示堆放的钢筋材料不得超越基坑边3m范围警戒线,基坑边警戒线内严禁堆放一切材料。 6、基坑施工必须按要求进行,具体临边防护要求按“三宝四口五临边”的管控要求执行。7、基坑开挖深度超过2m时,建议在栏杆式防护的基础上加密目式安全网防护。8、挖掘机的履带前端到挖掘坑边宜保持1.5m距离,渣土车始终在挖掘机的后方等待装土,离边坡保持6m以上的距离,以消除由于施工机械作业对桩与边坡产生的侧向挤土压力。遇特别软弱部位时,机械应铺钢板行走。9、挖掘机一次性挖至基底及边坡应预留150mm厚土层,再采用人工清底、修坡、找平,以保证基底标高和边坡坡度正确,避免超挖和土层遭受扰动。10、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清底、验槽,浇筑混凝土垫层,减少基坑暴露时间,防止暴晒和雨水浸刷破坏地基土的原状结构。五、基坑上下通道 1、基坑施工作业人员上下必须设置专用通道,不得攀爬栏杆。 2、人员专用通道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视条件可采用梯子、斜道(有踏步级)两侧要设扶手栏杆。 3、土方开挖过程中及时对形成的基坑进行栏杆围护,在基坑边采用脚手管搭设人行通道上下基坑。4、通道的设置,在结构上必须牢固可靠,数量、位置上应符合DL50091-200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的相关要求。 六、注意事项 1、人员作业必须有安全立足点,并注意安全,防止掉落基坑,脚手架搭设必须符合规范规定,临边防护符合规范要求。 2、基坑施工的照明问题,电箱的设置及周围环境以及各种电气设备的架设使用均应符合电气规范规定。 七、安全警示标识 基坑边沿应设置“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当心基坑、当心塌陷、当心坠落、必须佩戴安全帽等标志。
一般情况下,基坑超过五米需要做基坑支护。按相关规范规定:基坑深度超过5M的,为深基坑,必须由有相关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基坑支护设计,并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基坑支护施工。基坑深度小于5M,需要根据基坑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因素、周边荷载具体分析是否进行基坑支护。向左转|向右转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