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哥特式艺术特点(简述哥特式艺术的特点) - 戎宏小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哥特式艺术特点(简述哥特式艺术的特点)

更新时间:2025-05-11 00:08:03 阅读量:317

本文目录

  • 哥特式美术的艺术特点
  • 哥特艺术的特征

哥特式美术的艺术特点

哥特式建筑追求平面装饰的效果,其特征是门窗向上突出,高耸的细长的尖塔、刻有想象的怪物,其局部装饰均富有强大的表现力。哥特式建筑的结构体系是把罗马教堂的十字交叉拱骨架劵以及7世纪阿拉伯人所用的尖顶劵加以发展而来,并成熟应用了飞扶壁。它把罗马建筑中支承拱顶重量的坚实厚壁技巧妙地依托垂直于屋顶的构柱,飞扶壁、尖劵以及肋拱共同承担,从而大大减小了墙垣的厚度,并又赋予极精美的艺术处理。如法国的圣德尼教堂呈轻盈、纤细的建筑结构。它采用尖劵和肋穹,窗户尺寸增加,平面遵循后堂廊式型制,同时也强调严谨的几何形造型和明亮光线的追求。再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教堂,大气窗上的窗户、室内的采光和所有形体瘦长的造型等共同创造了一种显著的哥特式风格,教堂的内部细节都充满着上升的直线。

哥特艺术的特征

哥特艺术的特点集中体现在教堂建筑上,它以尖形拱门代替了罗马式的半圆形拱门,建筑物重量及引伸力集中于石柱及拱壁上,外部有许多高耸的尖塔,墙壁较簿,窗户较大,饰有彩色玻璃的图案。内部圆柱较细,光线比较充足,门前饰有许多形象生动的浮雕和石刻。哥特建筑符合教会的要求,高耸的尖塔把人的目光引向虚无飘渺的天空,使人忘却今生,幻想来世。哥特建筑物上的许多雕刻,生动自然,具有现实主义风格。哥特的建筑遗构现存的知名者不下200余处,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