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介绍(哈尔滨索菲亚教堂英文介绍) - 戎宏小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介绍(哈尔滨索菲亚教堂英文介绍)

更新时间:2025-05-10 21:36:40 阅读量:7

本文目录

  • 如何介绍圣索菲亚教堂
  • 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属于什么教堂
  • 索菲亚教堂在哈尔滨哪个区
  • 索菲亚教堂的来历
  • 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现在还能去看吗
  • 哈尔滨地标性建筑:索菲亚教堂
  • 索菲亚教堂是什么教的教堂
  • 世界闻名的三大圣索菲亚大教堂,一座就在哈尔滨,历史变迁的见证
  • 哈尔滨圣索非亚大教堂的介绍

如何介绍圣索菲亚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英语:Saint Sophia Cathedral)坐落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索菲亚广场,是一座始建于1907年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透笼街88。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三月,最初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时修建的一座随军教堂。同年,俄国茶商伊·费·赤斯嘉科夫出资,以随军教堂为基础,重新修建了一座全木结构教堂。1911年,木墙外部砌了一层砖墙,形成了砖木结构式教堂。1923年9月27日,圣·索菲亚教堂第二次重建,历时9年,于1932年11月25日落成,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索菲亚教堂是俄国建筑师科亚西科夫设计,富丽堂皇,典雅超俗,宏伟壮观,通高53.25米,建筑面积721平方米,可容纳2000人。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要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才能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教堂建筑平面呈希腊十字方式布置,既受拜占庭建筑风格影响,主穹顶、钟楼又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造型。圣·索菲亚教堂广场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11月,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2日至9月2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对教堂按原设计进行了全面整修,扩建索菲亚广场7000平方米,辟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以宣传、弘扬哈尔滨独特的建筑文化。2000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组织扩建了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广场、中心休闲广场及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建设工程。并于当年10月1日竣工投入使用。扩建后的建筑艺术广场面积由6000平方米增至10000平方米,中心广场面积36154平方米。

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属于什么教堂

东亚教堂。哈尔滨圣索亚教堂属于东亚教堂。圣·索菲亚教堂位于哈尔滨市内,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典型拜占庭式建筑。1996年11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圣·索菲亚教堂修复并更名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该教堂基本属于拜占庭风格。整座教堂富丽堂皇,典雅超俗,气势恢弘精美伦,充溢着迷人的色彩,凝聚着建筑智慧之光,教堂的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篷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

索菲亚教堂在哈尔滨哪个区

索菲亚大教堂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头龙街88号,距离中央大街步行不到20分钟。这座教堂作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有三个隐藏的知识点需要知道:一、教堂历史上有三个身份;二、教堂是哈尔滨市1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第三,它是近代远东最大的天主教堂,建筑艺术非常优秀。

道里区头龙街圣索菲亚大教堂

首先,在教会的历史上有三个身份。

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今天的最新标识,名为“哈尔滨建筑艺术博物馆”,于1997年6月修复并更名。然而,这并不是它自1907年建成以来100多年历史中的唯一标识,而是其历史上的第三个标识。

索菲亚大教堂所在的街区。

索菲亚大教堂的第一个身份起源于1907年3月,当时这座教堂是修建中东铁路的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的嵌入式教堂。这是它的第一个身份。随着远东铁路的建成,从1923年9月27日到1932年11月,圣索菲亚大教堂进行了第二次重建,从原来简单的砖木结构教堂变成了当时远东最大的天主教堂,这是它的第二个身份。

历史上军队教会的身份

二、该教堂是哈尔滨市1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哈尔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全市有1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金上京会宁府遗址、马迪尔酒店、日军731细菌部队遗址等。,由国家于1996年11月公布。圣索菲亚大教堂是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大教堂作为“国家安全”单位的全貌

圣索菲亚大教堂之所以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因为它已经走过了110多年的沧桑岁月,同时也有着优秀的建筑成就。此外,它还是俄国侵略中国东北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哈尔滨近代史的重要宝藏。所以值得入选“国保”。

见证岁月变迁的历史遗迹。

再次,它是近代远东最大的天主教堂,建筑艺术非常优秀。

当然,对于旅行者来说,圣索菲亚大教堂宏伟美丽的建筑外观才是最重要的。这座与土耳其圣索菲亚大教堂同名的教堂,在建筑造诣上并不逊色。事实上,这座教堂的第二次重建,由俄罗斯建筑师基雅斯·科夫设计,历时九年,最终实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现代远东最大教堂的宏伟造型。

大教堂独特的洋葱形状

索菲亚大教堂高53.25米,建筑面积721平方米。从空中俯瞰,它的平面以希腊十字架的形式排列,而站在地面上,它的主穹顶和钟楼具有俄罗斯传统中“帐篷顶”和“洋葱头”的经典造型。它深红色的砖建筑材料给教堂带来了一种神圣感,这也是为什么这座教堂的标识变成了“哈尔滨建筑艺术博物馆”。

精致的建筑细节

圣索菲亚大教堂位于哈尔滨市中心的道里区,是哈尔滨市的标志性建筑。要真正了解它,就要知道它作为俄罗斯军队教堂和现在的建筑艺术博物馆的三重历史身份,以及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它高超的建筑艺术内涵。知道了这三点,我们就可以完整地破译这座教堂的神秘内涵了。

索菲亚教堂的来历

该教堂是由俄国建筑师克亚西科夫主持设计。主穹顶、钟楼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的造型。索菲亚教堂以它恢宏气势屹立于哈尔滨,曾经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

如今它作为建筑艺术博物馆,已成为哈尔滨一处独特的景观,成为市民和国内外游人欣赏建筑艺术和休闲娱乐的场所。

1911年,在木墙外砌了一层砖墙,成为砖木结构式教堂。1923年9月27日,圣索非亚教堂举行了第二次重建奠基典礼。1932年11月25日落成,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以其精美的建筑艺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享誉中外。

哈尔滨解放后,苏联政府将索菲亚教堂产权移交给哈尔滨市政府。1960年教堂关闭后,曾作为哈一百的仓库、话剧院的练功房等。文革期间,教堂遭到严重破坏,建筑主体破损,教堂内壁画、乐钟、十字架丢失。

1986年,教堂被哈尔滨市政府列为市级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6月2日,哈尔滨市政府对教堂进行保护性修复,并对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历时80余天,后命名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艺术馆以对外宣传、弘扬哈尔滨独特的建筑文化为主,教堂巍峨壮美,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成为哈尔滨市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索菲亚教堂内部作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主要展示哈尔滨市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建筑艺术,举办了《哈尔滨保护建筑展》等大型展览。

展厅内举办的是《哈尔滨老照片展》,共分“城市童年”、“旧时风貌”、“社会掠影”三个部分,以城市发展历程为主线索,系统地展示1946年哈尔滨解放以前城市发展沿革、街道建筑景观、风俗民情及相关的背景内容。

展览以图片为主,总计近400张老照片,是从搜集到的1500余幅历史珍贵照片中精选而出的,其中清朝及民国时期照片200余幅,介绍了哈尔滨城市早期从小渔村嬗变发展成城市雏形的过程。

扩展资料:

索菲亚教堂坐落在东北名城哈尔滨,始建于1907年3月,原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的随军教堂,全木结构,占地面积为721平方米,通高53.35米,平面呈拉丁十字布局,是典型的拜占庭风格建筑。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是建筑类人文风景旅游区。建成于1907年3月。景区总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由索菲亚教堂展馆、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建筑艺术广场、中心休闲广场、地下多功能厅五个部分构成,是哈尔滨市新兴的旅游景区。

标志性建筑是索菲亚教堂,原是沙俄修建中东铁路的随军教堂,建筑风格上整体属拜占庭风格,主穹顶、钟楼又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造型。

景区内建有现代化专业展馆,近千幅美的图片展示着文化名城哈尔滨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比例为1:600、面积近400平方米的大型城市规划沙盘,运用了声、光、电及升降等高科技手段,描绘了未来哈尔滨的宏伟蓝图。

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现在还能去看吗

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参观时间是可以参观的。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开放时间为早8:30-晚17:30。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始建于1907年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座教为庭式建筑,中央一座主体建筑有个标准的大穹窿,红碑结构,巍峨宽敞。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

扩展资料:

圣索菲亚大教堂修建于1907年3月,开始仅为沙皇俄国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的随军教堂,为一座木质建筑。四年后进行扩建,在木墙外部砌一层砖墙。随着哈尔滨俄罗斯人的增加,特别是十月革命后,白俄难民大量涌入,到20年代时,哈尔滨的俄罗斯人已达十万。

为了满足他们的信仰需求,教会于是在1923年9月对教堂进行翻建,历经九年时间,于1932年11月25日落成。这座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可容纳2000多人,为远东最大的东正教教堂。

哈尔滨地标性建筑:索菲亚教堂

圣索菲亚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研究哈尔滨市近代历史的重要珍迹。是 哈尔滨文化 中重要的地标性建筑之一,教堂静谧安详,给人一种前所未有舒服的感觉。是不是已经很想去索菲亚教堂感受这种奇妙的感觉了呢?一起来了解它吧。索菲亚教堂: 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坐落在东北名城哈尔滨,始建于1907年3月,原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的随军教堂,全木结构,占地面积为721平方米,通高53.35米,平面呈拉丁十字布局,是典型的拜占庭风格建筑。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是建筑类人文风景旅游区。建成于1907年3月。景区总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由索菲亚教堂展馆、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建筑艺术广场、中心休闲广场、地下多功能厅五个部分构成,是哈尔滨市新兴的旅游景区。标志性建筑是索菲亚教堂,原是沙俄修建中东铁路的随军教堂,建筑风格上整体属拜占庭风格,主穹顶、钟楼又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造型。 景区内建有现代化专业展馆,近千幅美的图片展示着文化名城哈尔滨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比例为1:600、面积近400平方米的大型城市规划沙盘,运用了声、光、电及升降等高科技手段,描绘了未来哈尔滨的宏伟蓝图。

索菲亚教堂是什么教的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坐落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索菲亚广.场,是一座始建于1907年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

世界闻名的三大圣索菲亚大教堂,一座就在哈尔滨,历史变迁的见证

一直希望有机会在冬季到哈尔滨溜达一下,机会来了,购买了南航的快乐飞之后,选择11月下旬前往哈尔滨为期一星期的旅行,也是巧了,这一次到了哈尔滨据说前两天是哈尔滨有史以来十年不遇的一场大雪,虽然我没有亲眼见到飘飘洒洒的鹅毛大雪,但是到了哈尔滨之后,大街小巷铺满了白茫茫的雪堆,足以证明这场大雪有多大了。

虽然之前来过了哈尔滨几次,但是每一次都是匆匆忙忙,这一次专程在哈尔滨游玩一星期,就一定要好好转转。到了哈尔滨第二天,必须先到哈尔滨标志性建筑“索菲亚大教堂”去看看。

走近教堂前的广场,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拍照,教堂上面铺着清一色的深色红砖,老旧的红砖让人一看就有着悠久的 历史 ,让人感受到这个城市曾经过往的厚重过往。

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非常的冷,握着相机的手时间久了都会冻得不行,虽然这样为了拍好照片,坚持在“索菲亚大教堂”广场呆了很长一段时间,从下向上看去,让人有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索菲亚教堂的 历史 沿革

抬头仰望这么雄伟壮观 索菲亚教堂 建筑,特别想知道它的建造 历史 ,于是在网上查了有关资料: 在特殊的年代,教堂曾经丢失了钟楼内的7座乐钟,屋顶的6个金字大十字架也被拉倒,如今已经恢复了当时的模样,据说在当年的时候,敲钟的人可以手脚一起并用,让7座乐钟一起发出完整的乐阶旋律,远在几十里之外都可以听到。

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三月,在中东铁路建成后不久,随着沙皇俄军的进驻,在哈尔滨兆麟街上建造了高大的索菲亚木制教堂,最初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时修建的一座随军教堂。同年,俄国茶商伊·费·赤斯嘉科夫出资,以随军教堂为基础,重新修建了一座全木结构教堂。1911年,木墙外部砌了一层砖墙,形成了砖木结构式教堂。

1923年9月27日,圣·索菲亚教堂第二次重建,历时9年,于1932年11月25日落成,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索菲亚教堂是俄国建筑师科亚西科夫设计,富丽堂皇,典雅超俗,宏伟壮观,通高53.25米,建筑面积721平方米,可容纳2000人。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要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才能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教堂建筑平面呈希腊十字方式布置,既受拜占庭建筑风格影响,主穹顶、钟楼又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造型。

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11月,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2日至9月2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对教堂按原设计进行了全面整修,扩建索菲亚广场7000平方米,辟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以宣传、弘扬哈尔滨独特的建筑文化。

2000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组织扩建了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广场、中心休闲广场及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建设工程。并于当年10月1日竣工投入使用。扩建后的建筑艺术广场面积由6000平方米增至10000平方米,中心广场面积36154平方米。

索菲亚教堂建筑布局和风格

索菲亚教堂是一座典型的拜占庭式东正教教堂,设计者为俄国建筑设计师科亚西科夫。整座教堂为庭式建筑,中央一座主体建筑有个标准的大穹窿,红砖结构,巍峨宽敞。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 教堂平面设计为东西向拉丁十字,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蓬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错落有致。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响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相闻久远声传阿城。

如旧修旧,保留原来的建筑风格

为保护国家 历史 文物,1997年6月,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决定对索菲亚教堂广场实施综合整治。修复后的圣·索菲亚教堂,高耸入云的金色十字架与红砖绿顶相辉映,显示出教堂主体巍峨壮美的气势,休闲椅、绿地环绕。

现在在教堂的内部就可以看到当年设计图的复印件,教堂的平面为希腊十字式,在前段的最中央有一主两辅三处唱诗台,现在教堂内的墙面已经斑驳,甚至有些砖头都已经破损,很多壁画也都已经脱落,教堂内下面的墙上挂满了哈尔滨的 历史 照片,可以让参观者看到哈尔滨的发展 历史 和教堂的建造过程,整个教堂内最为华丽的就是挂在顶端的九枝吊灯,吊灯从穹顶上垂悬下来,沐浴着自穹顶天窗透出的光芒,让人感觉到一种肃穆和神圣。

站在广场上仰望教堂的外观,可以看到大穹顶坐落在十六边形的鼓座上,鼓座的每个侧面都开有一扇带有小圆拱形的高侧窗,竖向的线条烘托着高耸的主穹顶,前后左右各有一个帐篷式的尖顶,与主穹顶相互映衬。教堂的外观还有很多拱卷,门上、窗上,叠叠层层,大拱卷套着小拱卷,小拱卷托着大拱卷,让人很难数清楚,还有一些由方、圆、十字形状拼成的图案,虽然所用的元素不多,但却给人一种立体多变的效果,不得不佩服设计师的巧妙设计。

地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透笼街88号

内部开放时间:

8:30~17:00(16:45停止入场)

门票攻略

上午免费(需要提前预约)

下午音乐会35元

亮灯时间:

一般从45点天黑开始,亮灯开到晚上10点(随时可能有调整)

交通:

公交四通八达。建议从中央大街步行过来,从中央大街与西12道街和西14道街交口出去即可。自驾不方便,停车困难,停车建议到附近商场。

公交:乘坐1、5、20、61、113、114、206路等公交车在“兆麟街”站下车,步行约400米即到。

哈尔滨圣索非亚大教堂的介绍

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Saint Sophia Church of Harbin)是哈尔滨市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圣索菲亚大教堂位于哈尔滨市的中央大街,中央大街在哈尔滨市市中心,是一条繁华的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