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很简单,使用混合材质。如图:
打开后法线有3个材质可以填入
材质1可以是你的印花材质(比如磨砂玻璃材质)
材质2可以是普通镜面或者清玻材质
关键的地方是遮罩材质,使用黑白花纹图片
这样就可以渲染出玻璃印花效果,根据实际情况材质1和2可以互换。
遮罩不一定非要用图片 比如烟雾材质 细胞材质,棋盘材质等等也可以
不是。 1、x70手机后壳材质是3D曲面玻璃材质,萤石玻璃表面的晶体较普通AG玻璃更加饱满,在视觉上呈现-种类似于砂岩般的观感;然而在触感上的却又特别顺滑,这种观感与触感的反差,为手机带来了更高层次的质感。2、手机正面采用了中极点全面屏设计,即在屏蒂上方正中间进行挖孔。与市场中众多左挖孔、右挖孔、药丸挖孔的设计相比,居中挖孔的全面屏方案让手机实现了左右对称,在视觉上充满了对称美。
左边这个材质你就按照玻璃来调,但是把菲涅尔反射给取消掉或者基本很小的菲涅尔效应就对了,然后给一个稍大一点的反射,折射别太大应该就有了。右边那个磨砂玻璃的话还是按照玻璃材质来做,但是把反射模糊降低,默认是1你给到0.8以下应该就有了。
磨砂玻璃: 漫射:灰色反射:255 高光:0.8 光泽(模糊):0.9 折射255 光泽(模糊):0.9 光折射率1.5
在购入一加 6T 之前,我手上依然有 2 台手机正在服役,一台是作为主力机的 iPhone XS Max,一台是作为备用机的三星 S9+,事实上这两台都是今年才发布的非常优秀的手机,但是仍然没有经受住一加 6T 的诱惑,发布会刚结束就直接下了订单,入手了现在手上的这台墨岩黑 8G+128G 版本。 选择一加 6T 的原因似乎也比较简单。 一方面来自过去对于系统的好印象。一加手机应该是我身边少有的,用了三年以上还能保持流畅的 Android 手机,得益于相对「原汁原味」的系统(国内最接近原生谷歌体验)以及对于「速度和流畅」的独特追求,能够把「不卡顿」做成手机卖点的一加手机,确实能够算得上是国内 Android 阵营的一股清流了。 另一方面则是被新机的独特手感和外观所吸引。由于天生对于磨砂触感就比较偏爱,自从听说一加上了磨砂玻璃材质的机身,我就一直心心念地想要摸摸看,爽一把。而且从视觉上来看,磨砂玻璃机身总让我感觉有种说不出的低调优雅,不拿到手上把玩一下,看来是过不去我心里这道坎了。 现在,一加 6T 已经在我手上正常的使用了两天,实际体验超过我的预期,虽然并非全然完美,却也非常值得推荐。下面将和大家分享一下具体的用机感受,关于这款手机的一些不足我也会在相应的版块中着重列出,希望对大家购机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一加的第一代和第六代是我个人感觉一加手机历代机型中,对于手感优化做的最到位的机型。如果说第一代是「真 TM 的爽」,那么一加 6T 似乎可以称得上「让人中毒的触感」了。磨砂玻璃包覆的机身背部,摸起来实在是微妙的很!!!既拥有金属般冷峻的质感,又犹如婴儿皮肤般滑而不涩。再表达地夸张一点,抚摸机身背部的瞬间,我感觉到指尖的每个细胞都在舒服的呐喊……真的有毒。 而从视觉上来看,机身背部似乎是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霜,也是非常讨喜了。在恰到好处的光线照射下,背部会反射出一道 S 型的光纹,这倒是和 OPPO R17 背部渐变色的反射光纹有点相似。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一加 6T 在国内这次共推出了三种配色:亮瓷黑、墨岩黑以及电光紫。其中电光紫是国行独占配色,而且只有墨岩黑和电光紫两种配色的机型是磨砂玻璃材质,这种材质除了好看、触感拔群以外还有不沾染指纹的意外之喜。 相比年初的一加6,6T 这次搭载了屏幕指纹技术,所以机身背面的电容指纹传感器被移除,除了印刻的一加 logo 以及「Design by OnePlus」字样,整个背部再无其图案,简洁的出奇。 正面一加 6T 依旧采用了三星的 AMOLED 屏幕,相较一加 6,屏幕大小略微增大到 6.41 英寸,分辨率为 1080×2340,长宽比升级(拉长)到 19.5:9。无论是从供应商还是实际的显示效果来看,一加 6T 的这块屏幕都算的上是国内主流手机中第一梯队的存在。另外屏幕玻璃采用了第六代康宁大猩猩(背部则采用的是第五代,可能因为屏幕更加金贵吧)。 虽然屏幕顶级,但是屏幕亮度却有些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是最大显示亮度有些低,在中午的强光照射下屏幕文字有些看不太清,如果和三星 S9+ 来做对比,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这个差异。另一方面是屏幕的自动亮度调节没优化好,晚上熄灯时候环境已经非常暗了,但是屏幕亮度还是有些刺眼,必须手动调节。 正面屏幕还有一大变化,就是一加 6 的刘海屏,升级为了一加 6T 的水滴屏。由于并未搭载 3D 结构光类似的识别系统,其实顶部摄像头等组件没必要占用太大面积,水滴屏造型为屏幕提供了更大的显示空间,顶部的各种信息图标的摆放,也就不再那么局促了。没有做非常严谨的对比,但是个人感觉一加 6T 的这个水滴弧度似乎比 OPPO 的水滴更大?总之实际的显示效果要比我想象中更舒服。 不过同样因为水滴屏缩减面积的需要,呼吸灯也就被精简掉了,除了通知信息无法在黑屏状态下获知以外,电量是否充满也需要亮屏手动查看了,算是另外一种妥协吧。 而屏幕的「下巴」在一加 6 的基础上进一步收窄,和三星 S9+ 的下巴对比起来感受明显,视觉上甚至可以和 iPhone XS Max 的下巴比肩。之所以特意强调了刘海和下巴,是想证明下一加 6T 的亮屏显示观感非常好,而且加上系统针对分辨率和屏幕大小专门进行了优化,所以同样一块屏幕范围显示的内容更多,图文疏密也更加合理,无需手动调整 DPI。 但是我也发现,多数应用在这块水滴屏上的显示有点小 bug ,启动动画的时候一般水滴部分会显示黑边,只有进入应用后才会被填满,可能会让小部分人觉得系统不那么精致…… 原厂自带的贴膜让我不知作何评价:1.很容易沾染指纹,清理也不是那么容易。2.材质应该是塑料,既不是钢化膜也不是水凝膜,所以手感上差那么一点意思。但是!但是!千万不要自己撕,因为撕完以后你会发现市面上几乎看不到质量过关的膜可用……过厚的屏幕贴膜会影响指纹识别的速度,而且官方提醒贴膜后建议重新录制屏幕指纹,切记谨慎。 再看机身的侧面,基本继承了一加产品一贯的经典设计,右侧为电源键+三段式静音键,左侧为音量键和 SIM 卡槽,底部为 Type-C 接口和单扬声器(左侧),3.5mm 耳机接口已被去除,所以官方自带了一根 Type-C 转 3.5mm 耳机接口的转接头。 整体手感上,一加 6T 常常让我产生握持小屏手机的错觉,算是我个人感受中的一点补充体会。 一加 6T 的屏下指纹解锁最快可达 0.341 秒,而且系统增加了指纹快捷手势,使用屏幕指纹识别成功后继续长按可以直接调出支付宝支付,更加便捷。但是需要注意,一加 6T 采用的是光感屏下指纹识别技术,所以当你在夜间使用指纹解锁手机的时候,屏幕会瞬间进入一个高光状态读取指纹,当心晃眼~另外实测一加 6T 的屏下指纹并不能在湿手状态下识别解锁成功。 SmartBoost 载入加速技术应该是一种利用手机内存(8G)的预加载技术,可以充分挖掘手机大内存的优势,根据使用习惯预先加载,能够使得游戏和应用启动速度更快,切换更加流畅稳定。 国行版一加 6T 出厂时搭载了基于 Android 9.0 的氢 OS 9.0,UI 上相对原生 Android 做了一些细节上的调整,基于原生又保留了自己的风格。 氢 OS 9.0 搭载了第二代全面屏手势(基本操作逻辑和 OPPO 系手机差不多),底部中间向上滑返主页,底部左右向上滑返上一级,底部中间向上滑+悬停是多任务切换,实际操作中每一个手势操控都非常跟手,应该是目前 Android 阵营中做的最好手势操作了。 一加 6T 的震动反馈总让我跳戏到 OPPO Find X,是我个人不是很喜欢的风格。如果说三星 S9+ 的震动反馈是蜻蜓点水的酥麻,那么一加 6T 就是大老爷们的晃荡,一方面是震动响应有些滞后,另一方面则是震动方式多了点粗暴少了点细腻。所以如果你之前用的是三星或者甚至是 iPhone ,那么我觉得震动反馈可能是首先需要面对适应的。 双扬声器已经成为旗舰标配的情况下,一加 6T 依然搭载的是单扬声器,可能是水滴屏没办法留下多余的空间所致,外放表现上自然差了一截。扬声器的位置在 Type-C 接口的左侧,游戏或者看视频手持的时候,方向不对很容易遮挡,也算是体验上的一点瑕疵吧。 旗舰手机支持 NFC 功能已是理所当然,于我个人而言,NFC 使用频率最高的场景就是「刷公交卡」,但是一加 6T 手机有点特殊,目前系统中显示支持的只有三地公交,分别是「北京一卡通」「深圳通」和「岭南通」,而且都显示「暂不可用」状态,所以新入手一加 6T 的小伙伴就当没有这个功能吧。简单网上了解了一下,似乎一加 6 手机升级 Android 9.0 以后,本来支持的部分地区公交卡也失效了,所以可能是系统兼容的原因导致的「暂不可用」,应该是需要后续系统的版本更新来优化解决。(另外,NFC 的门禁卡功能暂时也就当没听说吧) 可能是我被 iPhone XS Max 的信号荼毒的过于疑神疑鬼了,一加 6T 的各种信号表现都要胜过我手上的 iPhone XS Max ,甚至于我手上的三星 S9+,具体表现是在我卧室的同一个地方,无论是使用 WiFi 信号还是手机 4G 网络进行王者荣耀,前两个手机都会由于信号不稳定形成「红色信号卡顿」,但是使用一加 6T 的时候则全程「绿灯」,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然后在路上上网时候也测试了一下,微博的刷新等明显一加 6T 更舒爽。 一加 6T 的前后置相机硬件相比一加 6 完全没有变化,升级的主要是算法。 和国内其他厂商,尤其是华为这类的「军备竞赛」式的堆叠硬件相比,一加 6T 的拍摄能力自然不算突出,只能说维持了主流旗舰手机的正常水准。这次一加 6T 升级加入了「夜景模式」,基本原理和其他手机的夜景差不多,实时堆栈+HDR处理+降噪,但是在拍摄时相机的优化合成时间感觉略长(这个时间为个人感受,由于手头暂时没有其他手持夜景的手机,所以没有严谨对比)。这样看来,拍照并非一加 6T 的强项。 但是仍然展示一些一加 6T 的随手拍,主要是夜晚场景下手机的拍摄效果。(由于少数派网站上传图片限制,所以样张有部分压缩) 一加 6T 搭载 3700 毫安大电池,比一加 6 的 3300 毫安时有了 10% 的电量提升。特别关注了几种情况下的耗电 如果是一整天的中度使用(微信在主力机上用,其他应用在一加 6T 上刷),到下班时候还剩余 46% 的电量,这个表现应该算是非常优秀了。 发热控制上,一加 6T 表现也很好,持续的全画质王者荣耀,机身仅仅是温热,而且发热区域主要集中在摄像头单侧部位。 至于充电,一加 6T 依然搭载的是 Dash 快充(5V 4A 的低压快充),OPPO 旗舰级的 50W 超级闪充技术无缘一加,让人难免有点遗憾。但是成熟的 Dash 快充能够保证低电量下半小时充电 50% ,另外低发热、亮屏快充等优势依然还在,也算是非常具有竞争力了。不过想要使用一加快充就要使用官方自带的充电适配器和电源线,对于电子设备较多的用户来说,可能会有点不方便。 2018 年国内的手机市场很有趣,我认为有两个相对突出的特点:1. 国产旗舰的价格门槛越来越高。2. 为了追求差异突破,手机的偏科型卖点越来越抢眼。例如升降摄像头,例如滑盖,又例如双面屏。 对于手机爱好者们而言这是个眼花缭乱处处喝彩的时代,而对于部分只想实在买个手机的用户而言,就真有点不知所措了。3000 元价位的旗舰手机,一加 6T 应该算是个不需要怎么动脑的选择,足够的性价比+最核心的流畅优势已经足够能打。而对于想要选择备用机的用户(尤其是主力机是苹果,但是又需要部分 Android 体验的),我觉得一加 6T 也是个非常好的选择,原味的 Android +没那么复杂的系统,依旧旗舰的性能表现也不会拖后腿,根据主力机的不足按需折腾,丰富功能,发挥 Android 机型的优势,能够称职地扮演好备用机角色。美滋滋啊~ 这样的一加 6T,算是你的菜吗?
3DMAX做磨砂玻璃材质,渲染慢的解决方法:1、查看c盘是否已经满了,因为渲染是要占用一定的c盘空间做缓存的。2、如果你大面积渲染如磨砂玻璃 这样反光的材质,那样会用去平常渲染时间的2到3倍。3、如果你的电脑安装了两个3d软件,如一个英文一个中文,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系统互不兼容。4、如果安装的是破解版,可以换一个版本重新渲染试试。
在折射通道里加一个噪波,并把颗粒调小如果是VR的话,就把折射模糊值降低,效果很好,但渲染速度会很慢
3dmax磨砂玻璃vray材质的制作方法:
按快捷键M,选择一个材质球,把标准材质改成vraymtl,重命名为“磨砂玻璃”。
漫反射不动(或者根据实际需求调出一个颜色,浓度不宜过高。)
反射参数100~200之间, 勾菲涅尔反射,折射150左右,折射模糊参数0.85~0.9之间。
将调好参数的材质赋给模型,渲染即可产生磨砂玻璃的效果。
1、首先打开3dMax,选择“新的空场景” 。
2、然后选择“创建”,在“几何体”选项下选择“窗” 。
3、单击“推拉窗”,用鼠标制作制作一个推拉窗 。
4、在右侧设置推拉窗的参数和模式即可。
注意事项:
3D Studio Max + Windows NT组合的出现一下子降低了CG制作的门槛,首先开始运用在电脑游戏中的动画制作,后更进一步开始参与影视片的特效制作。
用VR材质球,漫反射,白色或者是黑色,看天气使用反射:255.255.255 高光反射度0.95反射光泽度0.95折射:255.255.255(磨砂:155.155.155 光泽度.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