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川藏 318 自驾游需要注意什么?注意一:防滑链与车轮胎的匹配度川藏线冬季自驾进藏必备防滑链,且要检测防滑链和车轮胎时候匹配,不合适的防滑效果会减半。老司机在大雪路线都是要根据路面上的车轮胎印开车,遵循前车之鉴,莫要乱开乱闯雪地。注意二:川藏线自驾的灯光使用川藏线自驾时要注意检测灯光以及在驾驶途中对灯光的使用情况,在行驶的过程中要注意正确的使用灯光。如果是在雪雾天,自驾者要正确使用车辆的雾灯,以提升能见度,减少对向来车的干扰。而且在雾天行驶时,不能使用远光灯。如果使用远光灯的话,视线中就会出现白茫茫的一片,驾驶人会看不到附近的东西。注意三:冬季川藏线冰雪路面的车速控制冬季川藏线自驾没有老司机的提醒,首先要自觉注意的就是车速。冬季川藏线道路会比较湿滑,自驾者一定要控制好车速。尤其是出现大雾的情况,行驶的速度要控制在每小时50公里以下,这样才能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的安全。川藏线自驾游特别提醒:目前川藏线基本都是柏油路,道路情况不错,但是请一定小心驾驶,毕竟在市区开车都有可能遇到危险,更何况是在川藏线这样的山路上,只要你驾驶技术不错,都可以体验自驾游川藏线,出门安全第一,记住不要疲劳驾驶、不要开有情绪的车,川藏线道路狭窄,尽量保持车距。
从康定城到塔公山中间要翻过海拔4千米的折多山,过新都桥后向北行33公里即到塔公。总距离约90公里。折多山和塔公山自然风光都很美,百度网页都有介绍和图片,可自查。
图中起点为康定城,途径地点是折多山,终点是塔公草原。总距离约90公里。
山坡垭口的类型:构造型垭口,剥蚀型垭口,堆积型垭口。
主要由构造破碎带或软弱岩层经过外力剥蚀形成。常见的有断层破碎带型垭口、背斜张裂带型垭口、单斜软弱层型垭口三种。
在有河流阶地可利用时,通常认为利用一级阶地定线是最适当的,因为这种阶地可保证路线高出洪水位,同时由于阶地本身受切割破坏较轻,故工程较省。
扩展资料:
横山越岭路线要克服很大的高差。因此选越岭线须从纵坡设计入手,路线的平面位置及长短主要取决于纵坡的安排。越岭线的布设主要应解决的问题是选择垭口;选择过岭的方式;选定垭口两侧山坡的展线方案。选择垭口要考虑越岭方案的重要控制点,应在符合路线基本走向的较大范围内加以选择。
丘陵地区,山丘连绵,岗坳交错,此起彼伏,山形迂曲折,岭低脊宽,山坡较缓,丘谷相对高差不大。在这样的地形特点下进行公路选线,在基本方向允许的范围内,一般有较多的局部方案可供选择。选线时应根据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并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反复比较后,选取方向顺直,工程量少的方案。
为适应丘陵区地形、地势的特点,平面线形应以舒顺的曲线为主体,避免使用过长的直线;纵断面线形以平、缓坡型为主,允许轻微起伏。丘陵区路线一般可最大限度地做到平、纵、横三面协调,平、纵线形舒顺且配合得当,横断面布置合理。
步骤
1
有了垭口,房子的装修格调会显得更胜一筹,如果不安装垭口,总感觉差了点什么,所以垭口是必须要有的。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2
可是有一颗安装垭口的心,却没有安装垭口的客观条件,有些房子就是没有可供安装的墙垛子,那怎么办才好呢?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3
第一种方案:可以找个木工师傅,给你做一个假的可供安装垭口的垛子,这个垛子就是用细木工板和石膏板垒起来的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4
可以上硅藻泥以及乳胶漆都是可以的,跟真正的墙体没啥区别,价钱也不高,很便宜,因为用料根本没啥东西。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5
第二种方案:安装石膏线的垭口,现在比较流行石膏线的垭口,造型一般都是以欧式为主。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6
不过,石膏线的垭口跟实木垭口是有区别的,感官效果也是会有差别的,但是没有优劣之分,各有千秋,看你喜欢那种风格的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7
第三种方案:就是安装大理石垭口,其实大理石垭口就是用空心粘贴起来的,不过大理石垭口造价比较贵,如果经济条件不能够承受的话,可以用仿造大理石的材质,价格相对便宜很多。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END
四川理塘到巴塘之间,在318国道南边,有一条格聂南线。作为著名的越野爱好者穿越路线,格聂南线以格聂神山的壮美,以及沿途的格聂之眼等秀丽风景著称。当然,越野爱好者看上的,还有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路况。
之前很多汽车媒体都对这条线进行了穿越。我们驾仕派的道道在心动之余,借来一辆爆改途达,叫上我,来了一次双车格聂南线穿越之旅。原来,格聂南线前半部分那么好走,风景比媒体拍出来的更漂亮。而后半部分,不仅是翻越海拔5200米的垭口那么简单。
因为新路的修建,后半部分的老路已基本处于失修状态,落石和大坑给通过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估计不久之后,将会荒废而彻底失去汽车的通行条件。这次的穿越,我们可以说是见证了即将消失的5200米扎瓦拉垭口。
穿越背后的故事:
虽然格聂南线的穿越过程和具体路线,网上已经有很多视频、图文的资料,但是沿线没有信号,导航也不能用这点,是我们担心的重点。所以,我们是用一款APP进行GPS循迹。后来证明,之前的路线就是通过5200米扎瓦拉垭口的老路。
出发之前,我们查了天气,理塘和巴塘几天都有雨,心情很忐忑。外加穿越途中,天气可能降至0度。要知道那是在海拔4000-5000米之间,降雨加低温可不好受。按照准备好的计划,我们应该是要在户外露营一晚。考虑到我们是开车穿越,所以准备了性价比较高的帐篷和睡袋,能防暴雨,能抗零下5度的低温,就是体积大了些。
道道借到的爆改途达,是基于2018款途达进行的改装,基础配置:QR25 2.5L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7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共有两驱、高速四驱、低速四驱三种驾驶模式。整车非承载式车身,带机械牙嵌式后差速锁。配备多功能越野仪表,可动态显示轮胎角度、车身侧倾角等信息。
改装后叫做“途达雨林版”,清单如下:
MR 护板、ACE 前车上控制臂、ACE定制氮气绞牙前减震器、ACE定制氮气后减震器、ACE螺旋弹簧、电控前桥差速锁、WARN绞盘带10000磅软揽、265/70R/17 KO2百路驰全地形轮胎、ACE定制高位进气管道、ACE副油箱、ACE小连杆、MR定制脚踏板、ACE定制行李框、ACE定制前/后越野杠、ACE定制后备箱抽屉、前杠LED射灯。接近角39度,离去角29度,离地间隙310MM,涉水深度1300MM。
我起初各种忧虑路况复杂,借来一辆普拉多素车作为保障车。来后正好遇上国产普拉多停产,也为此行更添几分告别的氛围。
从成都到巴塘,由高速和318国道组成。第一天到达海拔3900米以上的理塘县城后,酒店住宿条件倒是不错,价格也非常便宜。可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理塘的海拔高度已经足以产生不适的高原反应。理塘的酒店基本都配有制氧器,加几十块钱就能用一晚。
我们还准备了芬必得、散列通等止痛药。这里提示大家,高反时,瞌睡是初级表现;嘴唇变紫色加头胀是进一步的表现,这时可以考虑服用止疼药;头疼和喘不过气的情况,则应考虑下撤到更低海拔。
第二天的穿越,两辆硬派越野车都没能发挥太多的能力。在到达导航能到的最后一个途经点喇嘛垭乡之前,道路都已铺装为柏油路面。但因为人少,我们在路边还看到了几只旱獭。在喇嘛垭乡的大白塔右拐,就走上了去聂格之眼的道路。这段路基本也硬化完毕,当地老乡开着轿车都在跑。
值得一提的是,开上这段路不久,左侧有个绝佳的观景平台。我们运气不错,在这里看到了格聂神山的全貌。不过,要上这个观景平台,有直上坡度大,以及绕行而上坡度小两条路。
在这里,我驾驶普拉多,经过多次尝试,一方面因为冲坡距离不够,另一方面应该是发动机保护的原因转速上不去,最后将普拉多挂上了低速四驱才成功登顶。道道则驾驶途达挂上低速四驱,配合适当的冲坡速度轻松登顶。途达在高原的发动机爆发力、改装后的轮胎,都起了很大的助推作用。
以后来这里的朋友们,在保护草坪的同时,可循着旁边的底坡度路上坡。天气好的时候,这里风景非常好。
随后的格聂之眼,因为之前遭到碾压,外加现在是枯水期,景色倒没有之前网友们拍的那么漂亮。秋季来这里的朋友应该可以看到比较漂亮的格聂之眼。
再往前走,下山右拐就进入了前往巴塘的铺装路面。留意路边的指路牌,有条分岔路到冷古寺,这个点也值得一看。去往冷古寺的路微微有些小坑和乱石,普通轿车也能通过。在这条路上,我们看到了一只不知道是麂子还是袍子的小动物,还有几只野兔。
冷古寺门前的河上,正在修桥。我们想涉水考验车辆性能的计划落空。对了,冷古寺可以对外开放住宿,140/间/晚。徒步或者不赶时间的朋友可以考虑住在这。
原路返铺装路面再走一段,过了查冲西村,直到铺装路面走完,过河上坡,有一处露营点。河谷间的一大片草地,抬头可见雪山,环境非常好。原来应该是当地打造旅游专门修建的,有木制平台。最近特殊情况,没有人管理。我们就在这搭帐篷过夜。
从途达加装的后备箱抽屉里,道道找出来高山灶具,加热我们头晚在理塘打包的烤肉。这才避免了大家只能吃自热米饭的情况。当夜的月亮出来得较晚,在满天星空之下,大家开始玩起途达的LED射灯。那种在野外能打亮对面山坡的亮度,真是叫乡亲们起床干活的利器。
虽然在格聂南线后半段铺装路修好后,10个小时穿越全线都不是什么难事,但这里露营真是非常惬意。早上起来,看着大片的草地、雪山,你能体验到小说里写的那种感觉。
第三天继续向前,有一大段的颠簸路面,大的水坑、连续的坑洼也在这里出现。之后,需要翻越劳者龙巴垭口。这段山路较窄,下山路两旁盛开着高山杜鹃。在看风景的同时,得时时留意路况。
我在这里就开始担心起了道道的途达在改装过后,操控是否受影响。如视频里那样,道道表示,“底盘悬架的馈是非常清晰的。”反而在我因为颠簸捶腰时,道道的日产大沙发在舒适度上仍胜一筹。
到达格木村后,本以为有村民可以营业个餐馆什么的,结果大家还是只能吃车上的自发热米饭。我们在2020年6月下旬到格木村时,村子通往巴塘的道路已经在全面升级。但不凑巧的是,当天新路在铺设,得封路到晚上7点才放行。我们果断选择按照循迹的路线,走老路翻山。也正是因为这封路,才让我们感受了最后的,真正有难度的格聂南线。
从格木村开始上山,道路基本处于荒废的状态。我们跟两个挖虫草的小哥确认后,才敢继续往前。一路上,碎石满地,还遇到了两次大石头堵路的情况。到后面接近海拔5000米时,路右边是碎石,左边是悬崖,头看视频时,不由觉得十分惊险。
在翻过5200米的扎瓦拉垭口后,整段路极速下降,到巴塘仅有2580米左右,中间落差可见之大。道道驾驶的途达,甩开我驾驶的普拉多一大段距离。
又经过一段修路堵车后,在第三天的晚上,两车成功穿越格聂南线,到达巴塘县城。
顾整个穿越过程,天气晴朗是最幸运的地方。格木村翻山的老路,要是下雨,则会增加滑坡等很多危险因素。而经过这个夏天的雨季,那段路估计也不能驾车通过了。我们非常幸运的感受了危险又充满挑战的格聂南线。
途达在这次穿越中,展现出了非常强大的硬派气质和巨大改装潜力。比如:途达在5000-6000转爬坡时,水温依然稳定,而且在5000米海拔的高度,依然动力输出流畅。整车的非承载式车身,带机械牙嵌式后差速锁,在越野中,足以应付大部分路况。
适当的改装,则能更好的适应户外路况,提升通过能力和驾乘舒适度。像陪伴我们穿越的途达雨林版,全地形胎面对带有棱角的碎石没有压力;在连续颠簸中,氮气减震器发热量更小,下坡可以开得更快;MR 护板在面对飞溅起来的碎石时,压力更小;电控前桥差速锁为更复杂的越野路况留有余地。
在返程路上,我忍不住问道道,这辆途达究竟改装花了多少钱?道道说,7万块左右。我算了下账,原车24万左右,改装7万左右……道道打断我,怎么算都比你开那辆普拉多便宜。合资品牌里,有几辆像途达这样的硬派SUV?而且途达原车还是国六。
在本期栏目制作时,国产普拉多正式宣布停产,我们也算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更迭。环目所及,普拉多之后一众后浪正在赶超。经过这次的穿越,感受过途达的基础素质、产品稳定性以及改装潜力后,我们认为,在当下合资硬派越野SUV车型中,途达可谓是最佳选择。
接下来,我们还将为大家呈现更多的【越西越野】内容。大家有好玩的路线,适合越野的车,欢迎给我们留言。我们就在成都,随时出发去野。
提示:此次部分镜头为拍摄需要,由专业人士进行操作,普通用户请勿模仿。车辆改装,请充分了解当地政策后,再合规操作。此次行程在成都等城市车辆由板车托运。此次穿越遵照当地法规进行,完全按照已有道路行进未对环境造成影响。
摄制 | 谭力辅、吴剑、张家和、Louis、杨生
图片 | 吴颂洵
路书 | 沈洋
特别嘉宾 | 冯健
山坳:通常指在跨越分水岭山脉高处的要隘;山间平地,两山间的低下处垭口指的是山脊上呈马鞍状的明显下凹处。 两座山峰交会的地方叫垭口,垭口的风会特别大.^-^ 垭口,垭口是连续山梁的一块平坦上相对较低的位置 垭口是高原上常见的一个词。不一定是山的顶峰,也许是山峰与山峰相接的地点。
新房装修总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细节,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装修也同样如此。最近后台就有小伙伴问我们:家里要不要包垭口?相信很多朋友也有类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答一下。
垭口是什么?
可能你还不知道什么是垭口,看完下面这张图片大家就搞清楚了
简单来说就是这种有门洞但是没有装门的地方叫垭口,一般安装在过道门洞周围的墙体上,起到隔断的作用。另外还可以修饰墙面的不平整。
要不要包垭口?
虽然不包也可以,但是我们还是建议大家包起来,原因有以下几点:
1、开发商做的墙多少都会有些缺陷,可能存在不平整或略微倾斜的情况,这在房屋的某些标准里,是在允许范围的,但是作为房主我们却不一定能忍受。而垭口可以直接遮挡住墙体的缺陷,省去不必要的工序。
2、不包垭口,那么墙面贴瓷砖的侧边就会裸露在外面,一个是美观问题,还有一个是日常不小心的碰撞,容易损坏边角,此外也容易划伤人。
所以我们的建议是包,但是要分情况:如果墙体厚度在20~30cm的,不建议全包,因为这样不但不美观,还会显得十分压抑,所以应当局部点缀。但是如果厚度在10cm左右的话,全包会更加秀气,效果更好。
注意:包垭口的费用还是比价贵的,要做好心理准备。
不包可以做哪些处理?
如果不想包垭口的话,也不要什么处理都不做。可以在刮腻子前,让师傅在墙角贴上PVC材质的阳角条,然后在刷一遍腻子盖住阳角条,能让墙面稍微平整,并且不容易碰出凹坑,也不会增加太多的费用。
像阳台、厨房等地方可以贴砖,但要注意收边问题。具体收边方法详见下图
如果还是怕磕到墙角的话,也可以加下面这样的护角线
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家装攻略到这里就结束了,以上的注意事项提供给大家作参考。
3cm一体垭口套的敝端如下污渍:图一中的门框,是没有垭口套的,图片上看起来还是不错,小清新,可是这只是刚刚装修好的时候,过半年,墙面就要变黄,脚印,狗爪印,小孩子的画笔印,都有可能会出现在上面,会很大程度的影响方面的设计效果。墙角处也可能的墙面也可能被蹭掉。到时候可能就没有那么没美观了。?腐蚀:门框套底部,较阴暗,贴近地面,易潮湿,腐蚀,不安装垭口套,久之,墙皮掉是一方面,墙角卫生死角处,易被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