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这要看“电机”能力大小和品牌。能力大小和品牌不同,价格差别很大,从几百到几千上万元都有可能。如果是10匹以下的地源热泵机组压缩机损坏,维修更换费用一般在5000以内,使用螺杆式压缩机的地源热泵更换压缩机费用要几万元。建议先确定机组匹数型号,所使用的压缩机型号品牌,之后找机组厂家售后报价,同时找当地相对正规的维修商家报价,最终比价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
完全可以,看你的小户型是多大面积,现在的地源热泵的功能比较齐全,一部分可以用于洗澡,一部分可以用于地板加热,选一个小匹数的就可以了(3匹的差不多,具体要看你的建筑面积和热水使用人数)
选择一家有实力、有经验的地源热泵安装和售后公司,地源热泵的使用寿命很长,长达20年或者是更高,比一般的空调系统的寿命要长达2倍,如果用户在使用地源热泵的过程中能够把保养工作做得比较好,就能大大延长地源热泵的使用寿命,同时用户日常使用中注意一些操作方法,地源热泵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就会大大降低。
地源热泵井是可以维修的,推荐湖北地大热能科技有限公司吧,武汉普仁医院的热泵井就是他们维修的。那几公司是由中国地质大学组建的,技术蛮可以。
基本上是不需要特殊维护的,它的主机能使用25年左右,地下埋管部分能使用50年以上。如果你需要维修的话,可以看一下上海莘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他们主营地源热泵系统的研发设计、系统集成和安装施工。
地源热泵则是利用水源热泵的一种形式,它是利用水与地能(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进行冷热交换来作为水源热泵的冷热源,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供给室内采暖,此时地能为“热源”;夏季把室内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中,此时地能为“冷源”。1、压缩机的保养1)压缩机的外观检查检查方法:目测检查标准:检查压缩机进出口阀门的连接可靠性,是否有泄露情况;试验时应该注意压缩机运行的声音来判断是否有异常2)电压及电流测量测量工具:钳形电流表用钳形电流表工作电压,运行电流。测量运行电流时电缆应该位于测量环路的中心。测量标准:运行电压范围为380V(±10%),运行电流不应该大于电机铭牌的额定输入电流。3)绝缘电阻的测量测量工具:兆欧表测量方法:在机组切断电源的情况下,用兆欧表检测压缩机的三相对地阻值是否符合标准。如果机组长时间未启用,则应该先将机组的曲轴箱电加热启动,加热机组的油腔,使机组机油内的氟利昂蒸发,提高测量电阻的准确度测量注意:严禁在真空状态下测量绝缘度,防止绝缘层被击穿引起事故测量标准:压缩机电机的绝缘标准为不低于500兆欧,实际测量值应大于100兆欧为合格,热态和冷态下绝缘值大于8兆欧才允许运行。4)油品的测定方法:可从机组内提取少许冷冻油装入容器,取一滴装入酸试剂瓶观察酸度,与比色卡进行对照。符合比色卡对照颜色的不需要更换冷冻油可从机组内提取少许冷冻油装入容器,尽量减少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然后用PH试纸判别油的酸度。符合油酸度要求的不需要更换冷冻油用吸水纸检查油中的杂质,如有碳析出或其它杂质,应更换冷冻油。2、冷凝器的保养保养工具:管路清洗机或者化学清洗剂保养方法:水冷机组的冷凝器使用壳管式水冷冷凝器,冷凝器的清洁保养工作非常重要,应保持冷却水质良好,冷却水应该定期进行化学处理,保证传热管内不结垢,保养可以分机械清洗保养和化学清洗保养(可参考化学清洗规程)。机械清洗方法:1)关闭冷却水进出口阀门2)拆开冷凝器前后端盖3)清理冷凝器端盖、水室腔内结垢和锈蚀4)用管路清洗机清洗传热管路5)清洗完后用清水冲洗,直到达到标准,然后盖好端盖保养标准:保养后水室、传热管目测整体干净,管壁无明显结垢注意事项:1)采用什么方式清洁,要根据冷凝器换热管形式来确定,防止内肋管损坏。2)化学清洗一定要均匀3)清洗剂的浓度和清洁时间要按照厂方说明书进行4)用清水冲洗时一定要干净,彻底,不要有残留。3、蒸发器的保养1)检查冷冻水水质和蒸发器的结垢情况,做好排污换水工作2)检测水侧与冷媒之间的温差3)保养时应当打开蒸发器底部的排污阀门将杂质污泥排出,必要时拆下排污球阀,以增大排污口4)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冬季不使用期间要防止水冻结造成蒸发器的破坏5)防止感温包掉落出来导致感应的温度是空气温度而不是蒸发器的温度,导致频繁出现低温报警6)保养时排污工作可以参照以下步骤:(1)运行水泵10分钟(2)在排污口检查水质(3)根据水质颜色,悬浮物,铁锈等情况,建议用户人工机械清洗或者使用化学清洗(4)清洗后,将排污阀门开至最大,排出污水(5)排净后再重新灌注清水,运行30分钟再查看一次水质,如有必要则再作业一次
故障原因:1:制冷剂充注过量(维修排除方式:放掉多余部分)2:风机电机不转或烧坏(维修排除方式:检查修理或更换)3:压力控制动作不正常(维修排除方式:调整压力控制器)4:电磁换向阀失灵(维修排除方式:修理或更换)5:除霜周期过长
一、调试前准备工作1、编制执行系统测试及平衡的人员组织表,相关主要人员须具备本项目测试、平衡的能力,有过多个项目空调系统调试的经验;2、编制系统测试及平衡的计划时间表;3、编制系统测试及平衡所拟定的步骤、分阶段、分系统测试、平衡方案及报表形式;4、编制测试及试运行所采用的仪器、仪表清单并确保所有测试仪器、仪表在允许计量周期内;5、检查地源热泵机组、新风机组、水/水热交换器、水泵、土壤换热盘管、地板辐射盘管、毛细管、分集水器、阀门等的制造厂内测试结果证明文件(复印件)及建造期间工地测试证明文件(复印件)包括风管系统的气密性试验、漏光试验,水管系统的压力试验,新风机组、水泵、风机盘管设备的单机试运转试验等以证明其具备调试条件;6、当室外条件接近设计条件时始能进行有关系统的测试、调节及平衡。二、初步调试预检查的要求1、检查所有包括在本空调系统范围内的设备及装置,必须在调试工作前彻底进行清洁、润滑和检查,将所有遗留在风管系统、水管系统、电动机和设备上的建筑废料杂物一一清除,以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2、同时所有管道须彻底冲洗,务求将管道内所有外来杂物冲去;3、须对所有自动控制元件、控制系统的功能、联锁控制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保操作正常;4、所有的阀门、风阀、开关、控制元件等已作调校和可投入正常服务,而阀门须确保能紧密闭合;5、所有仪表均经精确调校及易于读数;6、所有主要系统设备调试如须原厂技术人员在场时,则其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在场。三、分阶段、分系统调试、平衡方案的要求1、测试、平衡要求1.1风量平衡1.1.1调校风机以达到总风量的要求;1.1.2在主管和支管采用皮托管(pitot tube)沿风管的横切面横向来移动来测量风量,可配搭斜管压力表或迷你压差表进行测量。完成测量和调校后将所有测试孔用盖塞密封;1.1.3采用直接读数风速表度量所有送风口或进风格栅、散流器的风量;1.1.4用风量调节阀调节各支管的风量以达到风量平衡的目的,在调节工作完成后须在调节风阀上做好位置记号;1.1.5不可利用风口的导向叶片、格栅等作为风量调节;1.1.6在完成每个格栅的风量调节后,于正式使用时再调节格栅的导向叶片方向以达到最好的送风分流效果。1.2水流量平衡1.1.1采用环孔管或手提式水流量表度量及平衡水流量;1.1.2在调节和平衡水路系统时,须将自动控制阀门调校,让全负荷流量通过盘管;1.1.3度量水压差以判断水泵的流量;1.1.4用平衡调节阀或自动流量控制阀进行调校水路系统;在调节工作完成后,须在各平衡调节阀刻上位置记号;1.1.5调校平衡后,记录所有循环水泵的电流量。2、分阶段、分系统调试方案1.1地源侧土壤换热器子系统1.1.1按规范要求进行完全管道路的冲洗;1.1.2补充路内水量至设计工作压力;1.1.3启动循环水泵,对水泵、土壤换热器盘管按本文第五条报表要求进行流量平衡、压差调试,使达到设计要求,并记录调试后数据。1.2置换新风子系统1.1.1检查新风机组工作是否正常,风管系统所有风阀应处于全开启状态;1.1.2调试新风机组的进风、送风、新风量、排风量,使达到设计要求,在调节工作完成后在调节风阀上做好位置记号;1.1.3调试所有送风口、风口风量,进行风量平衡,使达到设计要求,在调节工作完成后在调节风阀上做好位置记号;1.1.4按本文第五条报表要求进行新风机组、送/风口调试使达到设计要求,并记录调试后数据;1.1.5对有正压要求的空调房间进行压力测试并记录数据。1.3地板采暖子系统1.1.1按规范要求进行完全管道路的冲洗;1.1.2补充路内水量至设计工作压力;1.1.3启动循环水泵,对水泵、地板采暖盘管按本文第五条报表要求进行流量平衡、压差调试,使达到设计要求,并记录调试后数据。1.4毛细管辐射子系统1.1.1按规范要求进行完全管道路的冲洗;1.1.2补充路内水量至设计工作压力;1.1.3启动循环水泵,对水泵、毛细管盘管按本文第五条报表要求进行流量平衡、压差调试,使达到设计要求,并记录调试后数据。1.5空调系统联合运行1.1.1首先检查整个空调系统房间密闭性,保证空调运行时房间为正压;1.1.2启动地源侧土壤换热器子系统、置换新风子系统、毛细管辐射子系统(夏季)/地板采暖子系统(冬季);1.1.3确定各子系统运行正常后,启动地源热泵主机;1.1.4调试地源热泵主机,设定机组负荷侧进/出水温度,将房间温度控制设定在设计温度,使达到设计要求;1.1.5设定水/水换热器二次侧温度、流量,使达到设计要求,并记录测试数据;1.1.6调试地源侧土壤换热器子系统、置换新风子系统、毛细管辐射子系统(夏季)/地板采暖子系统(冬季)的流量,使达到设计要求,并记录调试数据;1.1.7调试新风机组进/出水温度、水流量,使达到设计要求,并记录测试数据(冬季要求启动加湿装置);1.1.8按本文第五条报表要求测定送风口相应编号的出风温度,并记录测试数据;1.1.9按本文第五条报表要求测定毛细管区域/地暖管区域1米间距内表面温度,并调节系统进水温度,使达到设计要求,并记录测试数据;1.1.10测定空调区域1.5米高空间,1米间距内温度、湿度,通过综合调节新风参数、毛细管(夏季)参数、地暖管(冬季)参数、新风加湿量(冬季)、地源热泵主机负荷等,使达到设计要求,并记录测试数据; 1.1.11调试平衡、达到设计参数要求后,全面测定本工程空调系统,其地源热泵机组、新风机组、循环水泵,水/水换热器、毛细管/采暖/土壤换热器盘管、风管系统、各风口、各空调区域空气参数等。1.6出具调试报表。 四、调试结果报表的要求报表应至少包含下列各项数据:1、所有测量仪器的种类、型号和刻度调校日期;2、结论;3、调试人员签字;以及下列要求:4、风量调节平衡报表;5.1新风处理机度量新风处理机组在正常操作条件下运作时,每一分段的风压差,及有关进/出口的风的状态,并与厂家提供的技术数据作复核。4.1.1新风量;4.1.2总送风量;4.1.3总风量;4.1.4排风量;4.1.5送风口静压;4.1.6电动机操作电流;4.1.7风机转速;4.1.8进/出/排风温度;4.1.9机组噪音;4.1.10上述9点数值与设计要求、原设备参数的比较。5.2在主风管和主支管所作的风速、风量测试4.2.1测点平面图纸位置及编号4.2.2风管尺寸;4.2.3测定风速所须的测点;4.2.4各测点测定的风速数值;4.2.5风管平均风速;4.2.6总风量及测定风量与设计要求风量的比较。5.3每个送风及进风口4.3.1送风口和进风口的平面图纸位置及相对应的编号;4.3.2风口种类、形式;4.3.3有效截面积系数、内框或接驳颈面积;4.3.4实际测定的风速;4.3.5实际测定的风量及实际风量与设计风量的比较;4.3.6导风片或调节阀调整的位置。5、水量调节平衡报表;5.1新风处理机度量新风处理机组在正常操作条件下运作时,有关进/出口的水的状态,并与厂家提供的技术数据作复核。5.1.1水流量;5.1.2进水温度;5.1.3出水温度;5.1.4进水压力;5.1.5出水压力;5.1.6上述5点数值与设计要求、原设备参数的比较。5.2水泵5.2.1水流量;5.2.2出水压头(全流量、设计流量及无流量状态);5.2.3吸水压头(全流量、设计流量及无流量状态);5.2.4将测试结果标注在水泵的特性曲线上;5.2.5电流(全流量、设计流量及无流量状态);5.2.6上述5点数值与设计要求、原设备参数的比较。5.3毛细管/采暖/土壤换热器盘管(各分集水器应编号并在图纸上标识)5.3.1各分集水器进/出总管的流量;5.3.2各分集水器每路支管的进/出水流量;5.3.3各分集水器每路支管的进/出水温度;5.3.4各分集水器每路支管的进/出水压降;5.3.5调节阀调整的位置;5.3.6上述实测数值与设计要求的比较。5.4水/水换热器5.4.1一次水侧(冷/热媒)流量;5.4.2一次水侧(冷/热媒)进/出水温度;5.4.3一次水侧(冷/热媒)进/出水压降;5.4.4二次水侧流量;5.4.5二次水侧进/出水温度;5.4.6二次水侧进/出水压降;5.4.7上述实测数值与设计要求、原设备参数的比较。5.5地源热泵机组5.5.1负荷侧冷冻水流量;5.5.2负荷侧冷冻水进/出水温度;5.5.3负荷侧冷冻水进/出水压差;5.5.4地源侧冷却水流量;5.5.5地源侧冷却水进/出水温度;5.5.6地源侧冷却水进/出水压差;5.5.7机组全负荷电流;5.5.8机组全负荷功率;5.5.9机组的安全保护控制;5.5.1010%,25%,50%,75%及100%负载时的制冷/供热量机组读数;5.5.11上述实测数值与设计要求、原设备参数的比较。6、所有送风口相应编号的出风温度测定报表;7、所有毛细管区域/地暖管区域1米间距内表面温度连续测定报表及相应的布点平面图;8、所有空调区域1.5米高空间,1米间距内温度、湿度连续测定报表及相应的布点平面图;9、所有空调房间正压测定报表及相应房间平面图;10、所有空调区域1.5米高位置背景噪音及系统噪音(风机盘管高速档)测定报表及相应的布点平面图。11、测定机房噪音的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