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沉降缝一般在什么部位设置(沉降缝应设置在什么部位) - 戎宏小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沉降缝一般在什么部位设置(沉降缝应设置在什么部位)

更新时间:2025-05-10 20:01:32 阅读量:6

本文目录

  • 建筑物的什么部位,宜设置沉降缝
  • 沉降缝如何处理
  • 伸缩缝和沉降缝的区别,沉降缝的设置部位
  • 在什么情况下建筑物需设置沉降缝
  • 沉降缝的施工方法 沉降缝设置的位置和方向
  • 涵管的沉降缝怎么设置
  • 建筑物哪些部位要设置沉降缝
  • 建筑物哪些情况要设置沉降缝
  • 什么是桥梁沉降缝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沉降缝

建筑物的什么部位,宜设置沉降缝

(1)建筑物平外墙沉降缝构造面的转折部位(2)建筑的高度和荷载差异较大处(3)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着显著差异(5)建筑物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如果基础持力层类别基本相同,且为素混凝土基础,我觉得基础就可以不断开。因为混凝土的抗剪能力薄弱,即使发生不均匀沉降,对变形缝两侧的建筑并无多大影响!

沉降缝如何处理

沉降缝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1、基础部分

可将原基础施工时嵌入的沥青木板或沥青砂板留下,作为防水之用。如基础施工时不用木板,也可用粘土填入捣实,并在流水面边缘以1:3水泥砂浆填塞,深度约为15cm。

2、涵身部分

缝外侧以热沥青浸制的麻筋填塞,深度约为5cm,内侧以1:3水泥砂浆填塞,深度约为15cm,视沉降缝处圬工的厚薄而定。缝内可以用沥青麻筋与水泥砂浆填满;如太厚,亦可将中间部分先填以粘土。

3、施工质量要求

沉降缝端面应整齐、方正,基础和涵身上下不得交错,应贯通,嵌塞物应紧密填实。

4、保护层

各式有圬工基础涵洞的基础襟边以上,均顺沉降缝周围设置粘土保护层,厚约20cm,顶宽约20cm。对于无圬工基础涵洞,保护层宜使用沥青混凝土或沥青胶砂,厚度10—20cm。

扩展资料

设置原则:

1、建筑物平面的转折部位。

2、建筑的高度和荷载差异较大处。

3、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

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着显著差异。

5、建筑物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如果基础持力层类别基本相同,且为素混凝土基础,我觉得基础就可以不断开。因为混凝土的抗剪能力薄弱,即使发生不均匀沉降,对变形缝两侧的建筑并无多大影响。

设置意义:

结构物设置沉降缝的目的是避免结构物因荷载或地基承载力不均匀而发生不均匀沉陷,产生不规则的多处裂缝,而使结构物破坏。

设置沉降缝后,可限定结构物发生整齐、位置固定的裂缝,并可事先对沉降缝处予以处理;如有不均匀沉降,则将其限制在沉降缝处,有利于结构物的安全、稳定和防渗(防止管内水流渗入涵洞基底或路基内,造成土质浸泡松软)。

伸缩缝和沉降缝的区别,沉降缝的设置部位

在工程构建中,常会遇到不同尺寸、不同形状、不同高度、建在不同地方上的建筑物,对于某些建筑物,如果不考虑因温度产生的伸缩、沉降等等的影响,就会产生裂缝,甚至遭到破坏。下面将伸缩缝和沉降缝的区别,沉降缝的设置部位分别阐述一下,以便于下面的工作。

在工程构建中,常会遇到不同尺寸、不同形状、不同高度、建在不同地方上的建筑物,对于某些建筑物,如果不考虑因温度产生的伸缩、沉降等等的影响,就会产生裂缝,甚至遭到破坏。下面将伸缩缝和沉降缝的区别,沉降缝的设置部位分别阐述一下,以便于下面的工作。

伸缩缝和沉降缝的区别

1、伸缩缝,也叫温度缝,是为了防止由温度影响而产生 变形 从而设置的变形缝。伸缩缝需要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墙体、楼板、屋顶全部断开。基础部分因埋置于地下,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不必断开,如建筑屋顶采用瓦屋面,屋顶部分也无需另做伸缩缝。伸缩缝的间距与构件所用材料、结构类型、施工方法、构件所处位置和环境等均有密切的关系。

2、沉降缝,沉降缝是防止因 荷载 、结构形式、 地基 能力的差异等原因而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影响所设的变形缝。沉降缝是将建筑物垂直方向划分为若干个刚度较一致的单元,使相邻单元可以自由沉降,而不影响建筑的整体。

3、伸缩缝与沉降缝显著的区别是伸缩缝只设在墙、楼地面、屋 顶上 ,基础不设缝。沉降缝则从屋顶到基础,全部构件部位均需设缝分开。这两种缝相同之处是,都要保证缝的两侧构件均能自由伸缩而互不影响。缝的表面必须遮盖妥善,不得渗漏。一般沉降缝同时可起伸缩缝的作用,而伸缩缝不能代替沉降缝。  伸缩缝的宽度一般采用20~30mm,沉降缝的缝宽与建筑的层数有关,缝宽的规定.沉降缝应有足够的宽度,缝宽可按建筑的层数选用。

沉降缝的设置部位:

1、建筑平面的转折部位。

2、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处。

3、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砼 框架 的适当部位。

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

5、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

6、分期建造 房屋 的交界处。

在读完伸缩缝和沉降缝的区别,沉降缝的设置部位一文,应该知道了在总体布置中,为了消除结构不规则,收缩,和温度应力,不均匀沉降对结构的变形破坏有害影响,而设置变形缝,包括温度伸缩缝、沉降缝等,将房屋分成若干独立的部分。

在什么情况下建筑物需设置沉降缝

凡是建筑物的涵洞洞身、洞身与端墙、翼墙、进出水口急流槽交接处必须设置沉降缝,但无圬工基础的圆管涵仅于交接处设置沉降缝,洞身范围不设。具体设置位置视结构物和地基土的情况而定。

建筑物设置沉降缝的目的是避免结构物因荷载或地基承载力不均匀而发生不均匀沉陷,产生不规则的多处裂缝,而使结构物破坏。设置沉降缝后,可限定结构物发生整齐、位置固定的裂缝,并可事先对沉降缝处予以处理。

扩展资料:

沉降缝设置的原则

1、建筑物平面的转折部位;

2、建筑的高度和荷载差异较大处;

3、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

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着显著差异;

5、建筑物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如果基础持力层类别基本相同,且为素混凝土基础。因为混凝土的抗剪能力薄弱,即使发生不均匀沉降,对变形缝两侧的建筑并无多大影响。

沉降缝的施工方法 沉降缝设置的位置和方向

日常生活中,大家对于 沉降缝 可能了解得会比较少。 沉降缝 呢,是为了防止建筑物的各部分因为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以设置的垂直缝,被称之为沉降缝。那么,沉降缝 的施工方法怎样的呢?沉降缝的设计位置和方向又分别是什么呢?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了解吧。

一、沉降缝的施工方法

沉降缝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流程,在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让缝的两边构造物都可以自由沉降。所以沉降缝必须是贯穿整个断面的。沉降缝的具体施工方法是:

1、基础部分

可以把原来施工的时候嵌入的沥青 地板 或者是沥青砂板留下,作为防水的作用。如果施工的时候不用木地板的话,可以用黏土实,并且在流水面的边沿用1比3水泥浆填塞,深度是15cm。

2、涵身部分

缝外侧以热沥青浸制的麻筋填塞,深度约为5cm,内侧以1:3水泥砂浆填塞,深度约为15cm,视沉降缝处圬工的厚薄而定。缝内可以用沥青麻筋与水泥砂浆填满;如太厚,亦可将中间部分先填以粘土。

3、沉降缝的施工质量要求

沉降缝端面应整齐、方正,基础和涵身上下不得交错,应贯通,嵌塞物应紧密填实。

4、保护层

各式有圬工基础涵洞的基础襟边以上,均顺沉降缝周围设置粘土保护层,厚约20cm,顶宽约20cm。对于无圬工基础涵洞,保护层宜使用沥青混凝土或沥青胶砂,厚度10—20cm。

二、沉降缝设置的位置和方向

沉降缝设置的位置和方向,具体设置位置视结构物和地基土的情况而定。

1、洞身沉降缝

一般是每隔4—6m设置1处,但无基础涵洞仅在洞身涵节与出人口涵节间设置,缝宽一般3cm。两端与附属工程连接处也各设置1处。

2、 其它 沉降缝

凡地基土质发生变化、基础埋置深度不一、基础对地基的荷载发生较大变化处、基础填挖交界处、采用填石垫高基础交界处,均应设置沉降缝。

3、岩石地基上的涵洞

凡置于岩石地基上的涵洞,不设 沉降缝 。

4、斜交涵洞

斜交涵洞洞口正做的,其沉降缝应与涵洞中心线垂直;斜交涵洞洞口斜做的,沉降缝与路基中心线平行;但拱涵与管涵的 沉降缝 ,一律与涵洞轴线垂直。

总结:以上就是我关于 沉降缝 的施工方法以及 沉降缝 设置的位置和方向 的介绍啦。大家在阅读了这篇文章以后,对于沉降缝的定义以及各种相关知识,是不是都有了更加深层次的了解呢?希望这篇文章对你们会有所帮助哦。

涵管的沉降缝怎么设置

一般每隔4—6m设置1处,但无基础涵洞仅在洞身涵节与出人口涵节间设置,缝宽一般3cm。两端与附属工程连接处也各设置1处。

沉降缝的施工,要求做到使缝两边的构造物能自由沉降,又能严密防止水分渗漏,故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沉降缝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1、基础部分

可将原基础施工时嵌入的沥青木板或沥青砂板留下,作为防水之用。如基础施工时不用木板,也可用粘土填入捣实,并在流水面边缘以1:3水泥砂浆填塞,深度约为15cm。

2、涵身部分

缝外侧以热沥青浸制的麻筋填塞,深度约为5cm,内侧以1:3水泥砂浆填塞,深度约为15cm,视沉降缝处圬工的厚薄而定。缝内可以用沥青麻筋与水泥砂浆填满;如太厚,亦可将中间部分先填以粘土。

3、施工质量要求

沉降缝端面应整齐、方正,基础和涵身上下不得交错,应贯通,嵌塞物应紧密填实。

4、保护层

各式有圬工基础涵洞的基础襟边以上,均顺沉降缝周围设置粘土保护层,厚约20cm,顶宽约20cm。对于无圬工基础涵洞,保护层宜使用沥青混凝土或沥青胶砂,厚度10—20cm。

扩展资料

1、管涵通常采用工厂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的成品管节,管节断面形式分为圆形、椭圆形、卵形、矩形等。当管涵设计为混凝土或砌体基础时,基础上面应设混凝土管座,其顶部弧形面应与管身紧贴合,使管节均匀受力。

2、当管涵为无混凝土(或砌体)基础、管体直接设置在天然地基上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将管底土层夯压密实,并做成与管身弧度密贴的弧形管座,安装管节时应注意保持完整。管底土层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加固。

3、管涵的沉降缝应设在管节接缝处。

4、管涵进出水口的沟床应整理直顺,与上下游导流排水系统连接顺畅、稳固。

5、采用预制管埋设的管涵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有关规定。

6、管涵出入端墙、翼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第5.5节规定。

建筑物哪些部位要设置沉降缝

在建筑物的哪些部位需设置沉降缝?【解答】:(1)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2)地基基础处理方法不同处;(3)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转折部位;(4)建筑物高度或荷载差异处;(5)建筑结构类型不同处;(6)过长的砖石承重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适当部位;(7)局部地下室的边缘处;(8)分期建造房屋的分界处。

建筑物哪些情况要设置沉降缝

1、建筑物平面的转折部位;

2、建筑的高度和荷载差异较大处;

3、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

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着显著差异;

5、建筑物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如果基础持力层类别基本相同,且为素混凝土基础,我觉得基础就可以不断开。因为混凝土的抗剪能力薄弱,即使发生不均匀沉降,对变形缝两侧的建筑并无多大影响。

扩展资料

结构物设置沉降缝的目的:避免结构物因荷载或地基承载力不均匀而发生不均匀沉陷,产生不规则的多处裂缝,而使结构物破坏。设置沉降缝后,可限定结构物发生整齐、位置固定的裂缝,并可事先对沉降缝处予以处理;

如有不均匀沉降,则将其限制在沉降缝处,有利于结构物的安全、稳定和防渗(防止管内水流渗入涵洞基底或路基内,造成土质浸泡松软)。

什么是桥梁沉降缝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沉降缝

桥梁沉降缝是指为避免相临结构不同重量导致不均匀沉降而设置在桥台与桥梁连接处,桥梁之间在桥墩连接处的垂直缝。

大桥桥梁受力于桥礅上,桥礅又受力于河床的地基上,,由于地基的承载力不同(即土质的软硬不等),大桥在使用过程中又存在受力不均的情况而导致大桥会产生下沉。

一般为避免下沉而引发大桥发生垮塌,沉降缝都设置在桥梁与桥礅的连结处。

在以下情况下需要设置沉降缝:

1、 当建筑物建造在不同的地基土壤上,两部分之间。

2、当同一建筑物的相邻部分高度相差两层以上或部分高度差超过10米时。

3、当同一建筑相邻基础的结构体系、宽度和埋置深度相差悬殊时。原有建筑物和新建建筑物紧相毗连时。

扩展资料

沉降缝将建筑物划分若干个可以自由沉降的独立单元。沉降缝同伸缩缝的显著区别在于沉降缝是从建筑物基础到屋顶全部贯通。

沉降缝宽度与地基性质和建筑高度有关沉降缝的构造与伸缩缝基本相同,但盖缝的作法,必须保证相邻两个独立单元能自由沉降。

方案

在砖混结构中,沉降缝两侧建筑的基础通常采用两种方案:

挑梁基础

即在沉降缝一侧墙的基础按正常设置,另一侧的纵墙由悬挑的挑梁承担,梁端另设基础梁和轻质隔墙。

双墙方案

即在沉降缝两侧都设承重墙,以保证每个独立单元都有纵横墙封闭联结,结构整体性好。

在两承重墙间距较小时,为克服基础的偏心受力,可采用在平面布置上为两排交错设置的独立基础,上放承墙的基础梁。

沉降缝同时起着伸缩缝的作用,在同一个建筑物内,两者可合并设置,但伸缩缝不能代替沉降缝。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沉降缝通常采用双柱悬挑梁或简支梁作法。

沉降缝不但应贯通上部结构,而且也应贯通基础本身。沉降缝应考虑缝两侧结构非均匀沉降倾斜和地面高差的影响。

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