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一、敞开楼梯间:敞开楼梯间是指建筑物内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相通的楼梯间。
二、两者之间没有区别,敞开楼梯指的就是敞开楼梯间。敞开楼梯间广泛出现在工业和民用建筑里,每个商场的安全通道。因为生活实际需要而建造,作为连接上下交通的枢纽。需要楼梯的地方大多都有楼梯间;
但少数情况也会不建造,例如室外的钢架楼梯等。楼梯间又有开敞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国家现有建筑法规明确规定各种楼梯间适用何种建筑。
扩展资料:
敞开楼梯间的相关要求:
1、房间门至最近的楼梯间的距离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2、楼梯间在底层处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当一般建筑中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3、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介绍过什么是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是一种为了避免火灾时候的烟尘进入的楼梯间,在一般的人流量较大的建筑中都有设置,今天我们就要为大家介绍和封闭楼梯间相对应的一种楼梯间,那就是敞开楼梯间,提到敞开楼梯间,我们也会想到开敞楼梯间,这两种楼梯虽然名字相似,但是实际上是不一样的,那么今天我们就会来为大家具体介绍。
敞开楼梯间设置条件
敞开楼梯间是指建筑物内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相通的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除应满足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房间门至最近的楼梯间的距离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2)楼梯间在底层处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当一般建筑中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3)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开敞楼梯间是什么
主要用于低层和多层住宅,复式住宅室内楼梯,各类没有特殊要求的低层多层工业和民用建筑。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的建筑,当其疏散楼梯数量满足规范要求,其任意相邻层面积不超过一个防火分区面积要求时,可设置敞开楼梯供经营使用。
开敞楼梯间和敞开楼梯间的区别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上下层连同的走廊,敞开楼梯等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面积叠加计算,三面墙体围合,单面开敞的楼梯间应该面积叠加计算。对于多层建筑以外的公共建筑可以采用非封闭楼梯间作为疏散楼梯。敞开楼梯应视为建筑内上下层连通的开口。开敞楼梯间为三面为墙,一面为走道围合而成的楼梯间。超过2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而如办公楼、教学楼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场所,允许其建筑层数小于等于5层时采用非封闭的疏散楼梯间。允许设置开敞楼梯间的民用建筑物,其开敞楼梯间可不视为上下层相通的开口。比如说一个幼儿园,共三层,每层面积约1300M2,不超2500 M2。总建筑面积约3900 M2,超过了2500 M2。3层的幼儿园建筑可以做开敞楼梯间,这里的开敞楼梯间可不将其视为上下层连通的开口,无需划分防火分区,按每层一个防火分区对待。
在上文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有关敞开楼梯间的一些信息,我们在这篇文章中主要为大家介绍了有关敞开楼梯间三个方面的知识,首先大家需要了解的就是设置敞开楼梯间的条件,这个是比较重要的,然后我们介绍了和敞开楼梯间名字类似的开敞楼梯间是什么,最后我们介绍的是敞开楼梯间和开敞楼梯间的区别,虽然没有绝对的划分界限,但是大家需要知道这两个是不同的。
防烟楼梯间是建筑中常常会设置的一个部分,这个部分的设置,可以在发生险情的时候最大程度的保障在建筑内的人的生命安全。有很多的火灾事件都表明,火灾真正使人致死的原因,是因为人吸入了大量的烟火气,导致昏迷而不能跑出危险的区域,使用了防烟楼梯间,火灾的死亡率就能大大的降低了。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防烟楼梯间的适用范围,以及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防烟楼梯间的简介
防烟楼梯间是指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统称前室)等设施,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防火门,以防止火灾的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的适用范围
高度超过32m,且每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超过33m的二类高层住宅建筑。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
(2)应设置防烟设施;
(3)前室的面积,对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于6 ㎡,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不应小于10㎡;对于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 ㎡;对于人防工程不应小于10㎡;
(4)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 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5)除楼梯间和前室的出 入口、 楼梯间和前室内设置的正压送风口 和住宅建筑的 楼梯间前室外,防烟楼梯间和前室的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
(6)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前室,但应采用乙 级防火门等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
防烟楼梯间的类型
带开敞前室的疏散楼梯间 这种楼梯间的特点是以阳台或凹廊作前室,疏散人员必须通过开敞的前室和两道防火门,才能进入封闭的楼梯间内。其优点是自然风力能将随人流进入阳台的烟气迅速排走,同时转折的路线也使烟火很难窜入楼梯中间,无须再设其他的排烟装置。因此,这是安全性最好和最为经济的一种类型。但是,它只有当楼梯间靠外墙时才有可能采用,故有一定的局限性。
带封闭前室的疏散楼梯间 这种楼梯间的特点是,前室是采用具有一定防火性能的墙和乙级防火门封闭起来的。其优点是既可靠外墙设置,亦可设在建筑物内部,平面布置十分灵活且形式多样;缺点是排烟比较困难,位于内部的前室和楼梯间须设排烟装置,以此来排除侵入的烟气,不但设备复杂、经济性差,而且效果不易完全保证。当靠外墙时虽可利用窗口自然排烟,但受室外风向的影响较大,可靠性仍较差。
防烟楼梯间与封闭楼梯间的区别
区别就在于封闭楼梯间无防烟前室,而防烟楼梯间有防烟前室。防烟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防烟楼梯梯间与消防电梯的合用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m2。
上文中小编给大家介绍了一下防烟楼梯间的类型有哪些,以及防烟楼梯间与封闭楼梯间的区别是什么,还有防烟楼梯间有什么样的特点。对于防烟楼梯间在建筑中的使用的规范以及要求,有关部门都已经是有文件下发了的,大家如果有设计防烟楼梯间的需要的话,可以事先先了解一下防烟楼梯间的相关的资料,然后再开始进行设计的工作。
多层以下的房屋(七层以下)肯定不需要。
以下情况楼梯间需要先设置:
1、高度在32米以上的建筑物、二类建筑物和塔式房屋,除单位和廊道房屋外,都应当设置防烟楼梯井。楼梯间的入口应设有前屋、露台或凹室。
2、无自然采光、自然通风时,应按规定在楼梯间设置防烟、排烟设施,并按规定设置消防应急照明设施。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厅、开放式阳台或凹形走廊。前厅可与消防电梯前厅配套使用。
扩展资料:
消防前厅设计要求:
1、前房位置:
前厅位置应设置在外墙,使外墙开的窗户能自然排烟,满足消防需要,节约投资。布局要求一般与消防电梯的设置位置一致,以便消防人员快速到达消防电梯入口,投入救援工作。
2、前室面积:
前厅面积根据建筑性质确定,住宅建筑面积不得小于4.5平方米,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面积不得小于6平方米。使用消防电梯和烟楼梯时在前厅,前厅的人交叉或保持更多,所以该地区应该增加,住宅建筑不应小于6平方米,公共建筑不应少于10平方米,前屋的短边长度不应小于2.5米。
3、防排烟:
前厅应配备机械排烟或自然排烟设施,火灾时可在前厅排烟处附近产生大量烟气,以保证消防队员顺利扑救火灾和救援人员。
4、安装室内消火栓:
消防电梯前厅应设有消防竖管和消火栓。消防电梯是消防人员进入建筑火灾现场的主要攻击路线。为了便于通道的开启和攻击,在前厅设置消防龙头。应该注意的是,防火门下面应该有一扇活动门,以方便供水通过防火门,而不会导致烟花进入前门内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防烟楼梯间
首先,对于楼梯间窗户作为走道的自然排烟窗,有以下优势:1.开敞楼梯间没有通风要求,所以楼梯间可开启外窗不用考虑5层2平米的开窗要求,所以所有窗户都可以当做走道防排烟用.2.楼梯间窗户通常会高于楼梯间休息平台900mm,即高度处于走道的上半部,更有利于排烟.3.由于疏散楼梯间的疏散距离要求,很容易满足到防烟分区内任意一点不超过30m的要求.4.由于外门一般不被认为能用于自然排烟(参见为什么一层内走道的尽头只有门上面的窗子才算自然排烟口?而门不算 - 王豫林的答),所以一层很难满足开窗要求,这时候如果把楼梯间窗当做走道自然排烟窗,能简化设计,节省投资.但是,对于楼梯间窗户作为走道自然排烟窗,也有很多问题:1.楼梯间作为主要疏散通道,是应该保证楼梯间的安全的,所以才会有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存在.因此,把楼梯间窗户作为主要的自然排烟窗,应该是不合适的.2.楼梯间是上下联通的,如果通过楼梯间窗户排烟,烟气必然会在楼梯间聚集,然后会沿着楼梯间上升至其它层,而暖通设计要求防烟分区面积不大于500平米,而防烟分区的划分的目的就是避免烟气从一个防烟分区串到另一个防烟分区.这样也是不合适的.另外在上海的防排烟规程上找到一条,说要在敞开楼梯间加一道挡烟垂壁,目的就是防止不同楼层混为同一个防烟分区,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上有如下条文:9.4.6 机械排烟系统中的排烟口、排烟阀和排烟防火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3 排烟口应设置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当然,这个条文是限定在机械排烟上的,所以对自然排烟是没有限制作用的,但是我认为是有参考价值的.4.消防防排烟设计严重影响了使用者的生命安全(防排烟就是防止着火后30分钟内有人被熏死在火场,补风甚至会加快火势的蔓延,而喷淋是减缓火势蔓延并将火灾扼杀在萌芽,消防栓才是真的用来灭火的.)在消防终身制(消防质量终身制--公消〔2013〕94号)的大环境下,对于消防设计一定要从严执行.综上所述,不同意将楼梯间窗户作为走道防排烟窗.但是,现在设计的大环境就是,多层的机械防排烟做的很少,再加上增加机械排烟后,需要相应的增加火灾报警等系统,而且新消防规范(GB50016-2014)实施后,建筑内的风机必须要放在风机房内,所以对于多层项目,很难说服建筑专业,项目负责人,乃至甲方增加机械排烟.这种情况下,就要钻规范的空子上自然排烟.如果硬要说的话,规范并没有禁止楼梯间窗户做走道排烟窗,所以就可以这么来.
其实楼梯间的设计并不像表象中看似那么简单,请别嫌我啰嗦。首先要确定你所设计的建筑是属于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多规》】GB50016-2006的还是符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的建筑。这里就假设你所设计的这个建筑是属于符合《多规》的吧。在《多规》中有这么一条:5.3.5 下列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1 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2 旅馆;3 超过2 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4 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 层的建筑;5 超过5 层的其它公共建筑。你这个楼梯间按照规范是否需要设封闭楼梯间权且再假设你所设计的这个楼又属于以上5条中的某个,那么就有方向了。很明显楼梯都要采用封闭楼梯间,而且都为防火疏散所使用,于是乎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7.4.1 疏散用的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2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3 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它障碍物;你说到了这个楼梯间不靠外墙,肯定不能满足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然后根据同本规范7.4.2 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7.4.1 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结果一目了然。第一问很明确的告诉你,要做防烟楼梯间。《多规》7.4.3 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7.4.1 条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按本规范第9 章的规定设置防烟或排烟设施,应按本规范第11 章的规定设置消防应急照明设施;2 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防烟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本站。看到第二条了没,应设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开敞式凹廊,显然你所设计的不靠外墙的楼梯间不具备设开敞式阳台或开敞式凹廊的条件,那么没有选择只能设前室。其实本人确实啰嗦,我给你概述一下吧。疏散用的楼梯间,必须要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否则就要做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只有那三种解决方式。只不过其中设开敞式阳台及凹廊的属于自然排烟方式的防烟楼梯间。设前室的属于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楼梯间。综上,要设防烟楼梯间,且必须设前室,可以直接给楼梯间加压送风,不需给前室加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