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重力式挡土墙五种形式(挡土墙分为哪几种形式) - 戎宏小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重力式挡土墙五种形式(挡土墙分为哪几种形式)

更新时间:2025-05-10 17:42:30 阅读量:79

本文目录

  • 重力式挡土墙的类型
  • 重力式支护结构有哪些
  • 挡土墙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 挡土墙的类型有什么 5种挡土墙各显神通
  • 【重力式挡土墙计算】建筑大师总结出了简单的方法
  • 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
  • 工程中常用的挡墙结构一般有哪些形式

重力式挡土墙的类型

重力式挡土墙可根据其墙背的坡度分为仰斜、俯斜、直立三种类型。1.按土压力理论,仰斜墙背的主动土压力最小,而俯斜墙背的主动土压力最大,垂直墙背位于两者之间。2.如挡土墙修建时需要开挖,因仰斜墙背可与开挖的临时边坡相结合,而俯斜墙背后需要填土,因此,对于支挡挖方工程的边坡,以仰斜墙背为好。反之,如果是填方工程,则宜用俯斜墙背或垂直墙背,以便填土易夯实。在个别情况下,为减小土压力,采用仰斜墙也是可行的,但应注意墙背附近的填土质量。3.当墙前原有地形比较平坦,用仰斜墙比较合理;若原有地形较陡,用仰斜墙会使墙身增高很多,此时宜采用垂直墙或俯斜墙。

重力式支护结构有哪些

重力式挡土支护结构是以其自身重力来维持在侧压力作用下的自身稳定。根据墙背倾斜情况,重力式挡墙可分为俯斜式挡墙、仰斜式挡墙、直立式挡墙和衡重式挡墙及其他形式挡墙。按建筑材料又可分为:石砌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悬臂式、扶臂式挡墙)、砖砌挡土墙、加筋土挡土墙。按结构形式又可分为重力式挡土墙、半重力式挡土墙、衡重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扶臂式挡土墙、空箱式挡土墙等。

挡土墙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挡土墙主要有重力式挡土墙,锚定式挡土墙以及薄壁式挡墙。

按结构分:

(一)重力式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靠自身重力平衡土体,一般型式简单、施工方便、圬工量大,对基础要求也较高。依据墙背型式不同,其种类有普通重力式挡墙、不带衡重台的折线墙背式重力挡墙和衡重式挡墙。

衡重式挡墙属重力式挡墙;衡重台上填土使得墙身重心后移,增加了墙身的稳定性;墙胸很陡,下墙背仰斜,可以减小墙的高度和土方开挖;但基底面积较小,对地基要求较高。

(二)锚定式挡土墙

锚定式挡土墙属于轻型挡土墙,通常包括锚杆式和锚定板式两种。

锚杆式挡墙主要由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立柱和挡土板构成墙面、与水平或倾斜的钢锚杆联合作用支挡土体,主要是靠埋置岩土中的锚杆的抗拉力拉住立柱保证土体稳定的。

锚定板式则将锚杆换为拉杆,在其土中的末端连上锚定板。它不适于路堑,路堤施工容易实现。

(三)薄壁式挡墙

薄壁式挡土墙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悬臂式和扶壁式两

挡土墙的类型有什么 5种挡土墙各显神通

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根据挡土墙的设置位置不同,分为路肩墙、路堤墙、路堑墙和山坡墙等。其实对于挡土墙的类型,估计很多朋友都是觉得很陌生的啦,对于挡土墙的类型,你一定是很感兴趣吧。接下来,跟着小编的介绍,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那么,挡土墙的类型有什么?

挡土墙的类型

(一)重力式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靠自身重力平衡土体,一般型式简单、施工方便、圬工量大,对基础要求也较高。依据墙背型式不同,其种类有普通重力式挡墙、不带衡重台的折线墙背式重力挡墙和衡重式挡墙。

衡重式挡墙 属重力式挡墙;衡重台上填土使得墙身重心后移,增加了墙身的稳定性;墙胸很陡,下墙背仰斜,可以减小墙的高度和土方开挖;但基底面积较小,对地基要求较高。

(二)锚定式挡土墙

锚定式挡土墙属于轻型挡土墙,通常包括锚杆式和锚定板式两种。

锚杆式挡墙主要由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立柱和挡土板构成墙面、与水平或倾斜的钢锚杆联合作用支挡土体,主要是靠埋置岩土中的锚杆的抗拉力拉住立柱保证土体稳定的。

锚定板式则将锚杆换为拉杆,在其土中的末端连上锚定板。它不适于路堑,路堤施工容易实现。

(三)薄壁式挡墙

薄壁式挡土墙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悬臂式和扶壁式两种主要型式。

悬臂式挡土墙由立壁和底板组成,有三个悬臂,即立壁、趾板和踵板。当墙身较高时,可沿墙长一定距离立肋板(即扶壁)联结立壁板与踵板,从而形成扶壁式挡墙;老路加固时,考虑扶壁难以在踵板侧做,也可考虑将其做在趾板侧,同样可以发挥作用,但须进行设计计算确定。

(四)加筋土挡土墙

加筋土挡土墙是由填土、填土中的拉筋条以及墙面板等三部分组成,它是通过填土与拉筋间的摩擦作用把土的侧压力削减到土体中起到稳定土体作用的。

加筋土挡土墙属于柔性结构,对地基变形适应性大,建筑高度也可很大,适用于填土路基;但须考虑其挡板后填土的渗水稳定及地基变形对其的影响,需要通过计算分析选用。

(五)其它挡土墙

柱板式挡土墙 (沿河路堤及基坑开挖中常用);桩板式挡土墙 (基坑开挖及抗洪中使用);垛式挡土墙(又称为框架式挡土墙)。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挡土墙的类型就这么多了,相信大家对挡土墙的类型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知道了挡土墙的类型是有五种的,包括重力式挡土墙,锚定式挡土墙,薄壁式挡墙,加筋土挡土墙和其它挡土墙,挡土墙的作用是很不错的,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于挡土墙的类型都已经比较熟悉了,希望我的介绍可以帮助到读者朋友。

【重力式挡土墙计算】建筑大师总结出了简单的方法

首先让我们了解下什么是重力式挡土墙呢?重力式挡土墙是我国目前为止,最常用的一种挡土墙形式,一般都是用浆砌片(块)石砌筑的。它的特点是:形式简单、施工方便、就地取材,适应性强。但是也有缺点,缺点是:墙身截面很大大,圬工的数量也很大。重力式挡土墙的墙背形式,我们可以将它们可以分为俯斜、仰斜、垂直、凸形折线(凸折式)和衡重式5种。

重力式挡土墙应用如此广泛,它在日常生活中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我们该怎么计算它呢?首先是土压力的计算,现在国际上的计算是楔体试算法,物理学家在经过大量的试算与实际观测的对比中,从而得出对于高大的挡土结构来说,采用古典压力理论计算的结果会偏小,但是这样土压力的分布也有较大的差异,对于高大的挡土墙来说,通常是不允许出现极限状态的位移值,因此在计算中要增大它的系数。然后,在山区建设中,经常可能会遇到60°至80°的陡峻的岩石这样的自然边坡,它的倾角会远远的大于库仑破坏面的倾角,但是这时,如果仍然采用古典土压力理论计算土压力的方法的话,将会出现较大的偏差。所以当岩石自然边坡的倾角大于45°+φ/2的时候,应按楔体的算法来计算土压力的值,最后再验算一下。

还有在重力式挡土墙在计算时,会有一般的规定,我们不能忘记这个规定哦,否则计算就不准确了:

1、首先,在采用重力式挡墙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土质边坡高度应该在8米以下,岩质边坡的高度不应该大于10米。

2、而通常对于变形,我们会有较为严格要求的边坡,和开挖土石方会危周围的边坡,不可以采用重力式挡的墙,这是必须记住的,当危及相邻建筑物安全时,也是不可以采用重力式挡墙。

3、重力式挡墙的类型应该根据使用的要求、地形和施工条件来考虑确定,而对岩质边坡和挖方形成的土质边坡,我们就可以采用仰斜式的形状,还有的就是高度较大的土质边坡就比较适合采用衡重式或仰斜式。

希望你在读了我的这篇文章后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这篇文章对您的计算将会有大的帮助。

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

重力式挡土墙一般由墙身、基础、排水设施和伸缩缝等几部分构成。

(一)墙身

1.墙身断面形式及其特点

根据墙背的倾斜方向,墙身断面形式可分为仰斜、垂直、俯斜、凸形折线式和衡重式几种,如图2-10所示。

其他条件相同时,仰斜墙背所承受的土压力比俯斜墙背小,同时,由于仰斜墙背的倾斜方向与开挖面边坡方向一致,故开挖量和填量均比俯斜墙背小。但是,由于仰斜式挡土墙的基础外移,当墙趾处地面横坡较陡时,会使墙身增高,断面增大。因此,仰斜式挡土墙适用于作路堑墙及墙趾处地面平坦的路堤墙或路肩墙。

俯斜墙背所承受的土压力较大。在地面横坡陡峻时,俯斜式挡土墙可用陡直的墙面,以减小墙高。俯斜墙背也可做成台阶形,以增加墙背与填料间的摩擦阻力。

图2-10 重力式挡土墙的断面形式

垂直墙背的特点介于仰斜和俯斜墙背之间。

若将仰斜式挡土墙的上部墙背改为俯斜,即构成凸形折线式。与仰斜式比较,其上部尺寸有所减少,故断面较节省。

若在凸形折线式的上下墙之间增设一平台,并采用陡直墙面,即为衡重式断面。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衡重式的断面积比俯斜式小而比仰斜式大,但其基底应力较大,故对地基承载力要求相对较高。

2.墙身断面尺寸

(1)墙背坡度(α)

俯斜式墙背坡度一般为(1∶0.15)~(1∶0.4)(即α=+8°32′~+21°48′)。仰斜式不宜缓于1∶0.3,以免施工困难。衡重式的上墙背为(1∶0.25)~(1∶0.45)(即α上=+14°02′~+24°14′),下墙背在1∶0.25(即α下=-14°02′)左右,上下墙高比一般采用2∶3。

(2)墙面

墙面一般为平面,其坡度除与墙背坡度相协调外,还应密切结合墙趾处的地面横坡合理选择。地面横坡较陡时,为减小墙高,宜采用垂直墙面或仰斜(1∶0.05)~(1∶0.20);地面横坡较缓时,可放得更缓些,但不宜缓于1∶0.4,以免过分增加墙高。

(3)墙顶

墙顶最小宽度,浆砌挡墙不宜小于0.5m,干砌挡墙不宜小于0.6m。浆砌路肩墙墙顶一般宜采用粗料石或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做成顶帽,顶帽厚约0.4m。如不做成顶帽或为路堑墙或路堤墙,墙顶应以较大块石砌筑,并用砂浆勾缝,或用M5砂浆抹平顶面,砂浆厚约2cm。干砌挡墙墙顶0.5m高度内,用M2.5砂浆砌筑,以增加墙身稳定性。

(4)护栏

为保证交通和行人安全,在地形险峻地段,或过高过长的路肩墙,需在墙顶设置护栏。

(二)基础

在实际工程中,挡土墙的破坏多由地基不良或基础处理不当引起。因此,基础设计是挡土墙设计的重要内容,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基础设计包括选择基础类型和确定基础埋置深度两项主要内容。

1.基础形式

大多数挡土墙都是直接砌筑在天然地基上的,如图2-11所示。当地基承载力不足且墙趾处地形平坦时,为减小基底压力和增加抗倾覆稳定性,常采用扩大基础(图2-11a、b);当地面陡峻而地基为完整坚实的岩石时,为减少基础开挖数量、节省成本,可采用切割台阶基础(图2-11c);如局部地基软弱,开挖基础困难或需跨沟时,可采用拱形基础(图2-11d)跨过。

图2-11 挡土墙的基础形式

扩大基础是将墙趾或墙踵部分加宽成台阶,也可同时将两侧加宽,以增大承压面积,减小基底应力。台阶宽度视基底应力减小程度和加宽后的合力偏心距大小而定,一般不宜小于0.2m;台阶高度按加宽部分的抗剪、抗弯和基础材料的扩散角要求确定。

台阶切割基础,每一台阶的宽度需要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而定,高宽比不宜大于2∶1。最下一个台阶的底宽应满足偏心距的有关规定,一般不宜小于1.5~2m;其余台阶的宽度不宜小于0.5m,高度一般约为1m。

2.基础埋置深度

为保证挡土墙的稳定性,必须按下列要求将基础埋入地面以下适当深度。

1)应保证基底土层的容许承载力大于基底可能出现的最大应力。不同深度的土层具有不同的承载力。基底应力分布因基础埋置深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埋入土中的基础,基底应力分布比地面的均匀。所以,将基础置于具有足够承载力的土层上,以免地基产生剪切破坏。

2)应保证基础不受冲刷。在墙前地基受水冲刷地段,如未采取专门的防冲刷措施,应将基础埋到冲刷线以下,以免基底和墙前的土层被水掏蚀。

3)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应将基础埋置到冰冻线以下,以防止地基因冻融被破坏。

(三)排水设施

挡土墙设计一般都以天然地基容许承载力和自然状态下墙背土体的土压力为依据。如排水不良,地基和墙背土体将由于水分增加而改变原有状态,导致地基承载力降低和土压力增加。同时,土体内水分过多时,将产生静水压力;在冰冻地区,还将产生冻胀压力;对粘性土,水分增加时将产生膨胀压力。显然,当附加压力过大以致超出设计计算的土压力,或地基承载力过分降低以致低于设计基底压力时,挡土墙的稳定性和强度难以保证。因此,设置有效排水设施对于保证挡土墙的稳定性和强度十分必要。

挡土墙常用的排水设施可分为地面排水和墙身排水两部分。

地面排水主要是防止地表水渗入墙背土体或地基。主要措施包括:在墙后地面设置排水沟、夯实地表松土,必要时采取封闭处理;对路堑挡土墙墙趾前的边沟进行铺砌加固等。

墙身排水主要是为了迅速排除土内积水。其方法是在浆砌挡土墙墙身的适当高度处设置一排或数排泄水孔(图2-12),泄水孔尺寸一般为5cm×10cm、10cm×10cm、15cm×20cm的矩形孔,或直径为5~10cm的圆形孔。泄水孔间距一般为2~3m,干旱地区可适当增大,渗水量大时可适当加密。上下排泄水孔交错布置。为保证泄水顺利和避免墙外水流倒灌,泄水孔应向外侧倾斜,最下一排泄水孔出口应高出地面或边沟、排水沟及积水地区的常水位0.3m。为防止水分渗入地基,最下一排泄水孔的底部需铺设0.3m厚的粘土隔水层。泄水孔的进水口附近设置粗粒反滤层,以免孔道堵塞。当墙背透水性差或可能发生冻胀时,应在最低一排泄水孔至墙顶以下0.5m高度范围内铺设砂卵砾石排水层。

图2-12 挡土墙泄水孔与反滤层的构造

(四)沉降缝与伸缩缝

为防止墙身因地基不均匀沉降时引起断裂,需根据地基地质条件和墙高、墙身断面变化情况,设置沉降缝。为防止墙身因砌体硬化收缩,或因温度变化所产生的温度应力引起开裂,需设置伸缩缝。

设计时,一般将沉降缝与伸缩缝合并设置,统称为伸缩缝。沿路线方向每隔10~15m设一道,缝宽2~3cm,缝内可用胶泥填塞,但在渗水量大、填料容易流失或冻害严重地区,宜用沥青麻筋或涂有沥青的软木板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沿内、外、顶三方填塞,填深不宜小于15cm,当墙背为填石且冻害不严重时可不填缝。

干砌挡土墙,缝的两侧应选用平整石料砌筑,使其成垂直通缝。

工程中常用的挡墙结构一般有哪些形式

工程中常用的挡墙结构一般的形式:

1、重力式挡墙

重力式挡墙,指的是依靠墙身自重抵抗土体侧压力的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可用块石、片石、混凝土预制块作为砌体,或采用片石混凝土、混凝土进行整体浇筑。

2、扶壁式挡墙

扶壁式挡墙是一种钢筋混凝土薄壁式挡土墙,其主要特点是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墙身断面较小,自身质量轻,可以较好的发挥材料的强度性能,能适应承载力较低的地基。适用于缺乏石料及地震地区。一般在较高的填方路段采用来稳定路堤,以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积。

3、悬臂式挡墙

悬臂式挡墙是一种轻型支挡构筑物。其支挡结构的抗滑、抗倾覆主要取决于墙身自重和墙底板以上填筑土体(包括荷载)的重力效应,此外如果在墙底板设置凸榫将大大提高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

由于挡土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得其结构厚度减小,自重减轻,钢筋混凝土底板刚度的提高,使得挡土墙立臂高度较高且提高了在地基承载力较低条件下的适应性。

扩展资料:

特点

1、重力式挡土墙

特点:依靠墙身自重抵御土压力;形式简单,取材容易,施工简便。

适用范围:石料丰富(或用水泥混凝土);地基良好。

2、衡重式挡土墙

特点:利用衡重台上填土的重量和全墙重心的后移,增加墙身稳定,节约断面尺寸;墙面陡直,下墙墙背仰斜,可降低墙高,减少基础开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