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混凝土速凝剂是由铝氧熟料(主要成分是铝酸钠)、碳酸钠、生石灰按质量1:1:0.5的比例配制而成的一种粉状物,适宜掺量为水泥质量的2.5%~4.0%。
7Ⅱ型速凝剂是铝氧熟料与无水石膏按质量比3:1配合粉末而成,适宜掺量为水泥质量的3%~5%。782型混凝土由矾泥、铝氧熟料、生石灰配制而成,适宜掺量为5%~7%。
水胶比在0.4-0.5,不要过大。水胶比越小,效果越好,凝结时间加快,早期强度增高,掺量减少,顶拱喷层增厚。
水胶比>0.5的结果是:
凝结时间减慢;早起强度低,很难使喷层增厚度超过5-7cm;混凝土料与岩石基底粘结不上。
复合使用减水剂,可以大大降低用水量,并改善湿法喷射混凝土和易行和粘聚性,对于混凝土的抗渗性也有明显提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速凝剂
速凝剂通常用于加快水泥的水化和硬化,满足特殊施工要求,试验时需要做以下五个项目:
计算凝结时间;
测试1d抗压强度;
测试28d抗压强度;
测量细度;
测量含水率。
关于测试项目的相关内容为:
凝结时间:自加速凝剂和水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流动性减小所需的时间;
1d抗压强度:1天的抗压强度;
28d抗压强度:28天的抗压强度;
细度: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细度可以反映水泥的凝结时间、强度、需水量和安定性的程度;
含水率:水分的质量占水泥质量的百分率。
初凝不超过五分钟,终凝不超过十二分钟(试验室做试验规则)速凝剂执行标准JC477-2005
如果送检全项检验项目,2000g样品数量够了,请查阅标准 JC477-2005 《 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7.4.1 批量 每20t为一批,不足20t也按一批计。 7.4.2抽样 一批应于16个不同点取样,每个点取样不少于250g,总量不少于4000g。将试样充分混合均匀,分为两等份,其中一份用作试验,另一份密封保存五个月,以备有疑问时,交国家规定的检验机构进行复验或仲裁再给你个标准链接http://wenku.baidu.com/view/122a1b2ae2bd960590c677c8.html我的答能解决你的疑问吗?如可以请采纳!
速凝剂20吨检测一次,在中析研究所公布的关于速凝剂检测的公告中显示,20吨速凝剂需检测一次。速凝剂:掺入混凝土中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主要种类有无机盐类和有机物类粉状固体。
水泥检测项目:细度、比表面积、凝结时间、标准稠度用水量、强度、安定性砂石检测项目:筛分、压碎值、针片状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速凝剂检测项目:凝结时间、抗压强度、细度等钢筋检测项目:抗拉强度、伸长率、极限强度以上供参考。找本检测规范,上面说的很详细
速凝剂说明书写的掺量是6-8%,做的配合比试验掺量为7%,而速凝剂的检测报告中的掺量为6%,这种情况是完全合理的。因为速凝剂说明书中写的6-8%掺量为该速凝剂有效掺量范围,做试验配比时用了7%的掺量满足了初凝及终凝要求是符合该产品说明书中的要求的,而检测报告中的6%掺量是因为在做产品质量检测时所用的水泥都是标准水泥,水泥的各种性能都比现场做配合比用的水泥要好。速凝剂对不同地方的水泥、不同的产品适应性是会有比较大的差异的,但从经济角度来说能用6%的掺量来满足水泥的初凝及终凝要求比掺7%、8%的要结约很多成本。
速凝剂送检需要带水泥。因为速凝剂的试验材料包括:水泥:符合GB8076标准中附录A的规定。砂:符合GB/T17671中有关ISO标准砂的规定。水:符合JGJ63的规定。速凝剂:受检速凝剂。细度:按照GB1345中的手工干筛法进行。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是根据水泥品种而定基本没有统一的时间但是有个大致范围就是2~3个小时左右,同时也与温度,是否加外加剂有关。如果加入早凝剂大致可以缩短到半小时,如果加入缓凝剂则可以延缓到5~10个小时。温度越高,初凝越快,温度越低初凝较慢,但不会迟于所选用水泥的最迟初凝时间,大致在3个小时左右。具体的初凝时间一般由试验确定。规范规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390min. 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h (GB175-1999) 一般用贯入阻力仪测定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测定时,先用5mm筛从拌合物中筛取细砂浆,按一定方法倒入特定容器中,然后每隔一定时间测定砂浆贯入一定深度时的贯入阻力,并绘制时间与贯入阻力关系曲线图。一般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贯入阻力。图中贯入阻力为3.5MPa和28MPa对应的时间即分别为初凝和终凝时间。 工程上,初凝表示施工时间极限,终凝表示混凝土力学强度开始发展。 砼初凝和终凝时间不能简单概括,因为影响因素很多。比如配合比的因素,水泥是否早强,养护情况,养护温度等。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是根据施工需要确定的,不是规定的,水泥的初凝终凝时间才是标准规定的,混凝土可以通过配合比调节,如掺加早强剂、缓凝剂等调节,一般根据混凝土浇灌的气候特点、运输条件、施工工艺等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