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苏州不是省会,属于江苏,江苏省会是南京。苏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东南部、长三角中部,是扬子江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地处东经119°55′~121°20′,北纬30°47′~32°02′之间。
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4.8%,海拔4米左右,丘陵占总面积的2.7%。苏州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
行政区域:
截止2019年12月,苏州市辖5个市辖区:姑苏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代管4个县级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另辖一个县级单位:苏州工业园区。 全市共设36个街道和53个镇,其中苏州市区设29个街道和21个镇。
苏州位于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地处东经119°55′~121°20′,北纬30°47′~32°02′间。苏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1°19’,东经120°37’。
苏州市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苏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1°19’,东经120°37’。
苏州不是省行政区,而是市行政区,是江苏省下辖地级市,位于江苏省的东南部,长江三角洲的中部,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
苏州,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平江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扩展资料:
苏州政区沿革:
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苏州市为省辖市。设立苏州专区。苏州专区辖常熟市和常熟、吴县、吴江、太仓、昆山、无锡、宜兴、江阴、太湖办事处(相当于县)1市8县1处,专署驻苏州市。
1962年,苏州市改为省辖市;原由无锡市领导的无锡县划入苏州专区,辖8县。1993年,苏州被国务院批准为“较大的市”。
1983年3月1日,江苏省实行市管县新体制。撤销苏州地区,将原属苏州地区的江阴、无锡二县划归无锡市,吴县、吴江、昆山、太仓、沙洲、常熟划归苏州市。苏州市领五县一市。
截至2017年12月,苏州下辖姑苏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代管4个县级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
苏州,位于北纬30°47’-32°02’,东经119°55’-121°20’,东邻上海,南接浙江,西依太湖,北枕长江,气候温和湿润,水陆空交通四通八达,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之一。
江苏省。
苏州,简称“苏”,古称姑苏、平江,江苏省辖地级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风景旅游城市,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
水文
苏州古城境内河港交错,湖荡密布,最著名的湖泊有位于西隅的太湖和漕湖;东有淀山湖、澄湖;北有昆承湖;中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长江及京杭运河贯穿市区之北。太湖水量北泄入江和东进淀泖后,经黄浦江入江;运河水量由西入望亭,南出盛泽;原出海的“三江”,今由黄浦江东泄入江,由此形成苏州市的三大水系。
苏州分为6个市辖区和4个县级市,市辖区包括:姑苏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苏州工业园区。
截止2021年5月,苏州市辖6个市辖区:姑苏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苏州工业园区;代管4个县级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
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行政区域在2012年9月被撤销,一起设立为姑苏区。
1、苏州的地理位置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19°55′~121°20′,北纬30°47′~32°02′之间,东傍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总面积8488.42平方公里。
2、苏州著名的园林
苏州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平江、山塘历史街区分别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和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历史文化名街。现有保存完好的苏州园林60余个。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等9个古典园林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苏州 (江苏省地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