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1、天津大学郑东图书馆
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是由天津大学88届校友周恺设计,总建筑面积54048平方米。周恺现任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工作总建筑师,曾任奥林匹克公园中方主建筑师,为天津大学客座教授。
在天津大学119年校庆当天,天津大学校友郑东正式向天津大学捐赠郑东校友教育基金5000万元。该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天津大学新校区图书馆的建设、装修,图书馆设备、图书资料的采购和日常修缮,以及天津大学创新助学金项目。
2、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设计结合校园环境,以大尺度的方形院落将主体建筑及保留大树围建其中,在尊重校园空间秩序的同时,力求围合出宁静幽深的书院意境。采用简约的现代手法以简洁的几何形体表现建筑的纯净。以抽象的体形塑造和光线的应用突出建筑的现代感。
以建筑空间的层次变化和对景手法的应用,表达中国建筑传统的意蕴,并通过环境设计强调建筑与人和自然的交融体现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深化建筑的文化内涵。
院中主体建筑首层架空,近千平米的人工水体贯穿其下,既勾通了南北庭院,也为整座建筑带来了些许的灵动与生机。
建筑语言质朴简约,利用空间、环境、结构、材料及光影的独特处理,强化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及当代审美与传统意境的融汇,近而传递出该学院应有的文学艺术气质及建筑物主人超然的职业情愫。
3、北洋广场
北洋广场是天津大学校内的一个小型广场。地面由大理石铺造,其内有大小喷泉若干,还有作为天津大学地标性建筑的北洋大学堂雕刻等等。
北洋广场环境优美,景色迷人,尤其在夏季的晚上喷泉开启,灯光萦绕时景色尤其诱人,是周围市民休闲放松,感受大学魅力的好去处。
4、天津大学建筑群
天津大学建筑群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于2013年1月10日经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推荐和市政府核定,正式获批成为天津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天津大学建筑群包括主楼(九楼),第一、三、四、五、六、七、八、十一教学楼,土建馆、内燃机大楼、图书馆(北馆)、体育馆、第三学生食堂,1950-1960年代建成的学生宿舍区、六村教职工宿舍等,内部历经多次装修,至今仍为办公、教学、居住之用。
这些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主楼为中国传统歇山式大坡顶,飞鸽形的鸱吻和琉缸砖清水墙面,建筑造型雄伟气派、技艺精湛。
5、北洋纪念亭
当人们穿过繁华喧嚣的卫津路,迈过卫津河桥,踏入庄严肃穆的天津大学校门时,举目而望校园,视线会不约而同的聚拢于北洋广场中心那座赫然屹立的白色建筑。这就是凝固了该校历史辉煌的北洋纪念亭,也是天津大学的标志性建筑。
北洋纪念亭诞生于1995年,由建筑学院教授彭一刚借鉴北洋大学原址建筑进行设计,广大校友捐资建造而成。
作为向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百年校庆献礼的建筑,它没有供人休息娱乐的座椅、长廊,没有时尚的造型、鲜艳的颜色,有的只是艳阳照射下刚健的外表、洁白的身躯,和它承载的那些历史变迁中绽放永恒光辉的纪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津大学郑东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洋广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津大学建筑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洋纪念亭
说到一个学校的地标性建筑,华工可多着呢下面我分别介绍五山校区和大学城校区两个校区的地标
1.五山校区
1)校门
这是咱们巫山校区的正校门啦,也就是南门,看上去很普通吧?可能咱们华工人都比较低调,追求自然随性,少搞些花里胡哨的......哈哈哈
2)图书馆
漫步在知识的海洋里面,身边的人都是各个专业的大佬,抬头望去,都是同学们奋笔疾书、冥思苦想的画面。她孕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华工学子,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砌砖铺瓦。
3)励吾科技大楼
庄严耸立,棱角分明的建筑风格,励吾楼是蔡建中校友捐资1000万港币修建的,大楼以蔡建中先生的父亲名字“励吾”命名的。面前的这块石头上写着的是华工的校训:
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
4)湖心亭
这是五山校区西湖的湖心亭,虽然着图片看上去湖水不是那么的清澈,但是实际上湖水比图片上的看上去好的多,湖里面贼多鱼,每次走湖边上都可以看得到,湖边还有鹅,也不知道是哪里养的。如果遇到下大雨的时候,有时还看得到鱼跑到马路上,有不少同学跑去抓鱼......
5)孙中山先生像
孙中山先生的雕像位于北校区正门中山路中山广场处,这是中国著名雕塑家尹积昌先生等于1958年创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尊室外的孙中山先生像。如今,环绕在青葱翠绿的芒果树中的雕像每日引来不少的游人围观,孙中山先生也默默的凝视着一批又一批的华工学子走向华工又走出华工,走进社会,他无时不刻不激励着我们华工学子。
2.大学城校区
1)校门
这是大学城校区正门的图片,看上去也很简朴,一块大石头上写着“华南理工大学”,石头后面的博学慎思,明辨笃行正是学校校训。
2)图书馆
其实细心一点的同学就会发现,南校区的校门背后就是图书馆,从前面那个校门就可以看到,这话大学城校区的中山大学相同。这图书馆一共有七层,但是只有2-6楼是学习的,第一楼是华工历史展览,第七楼是一些公共设施存储的地方,每一楼的图书都有分类方便大家查询。
3)主教学楼
没错,这里不上课的时候就是仙境一般的场景,青山鸟语,微风拂面。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其他好看的风景,这里就不赘述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亚布力论坛永久会址刚刚落建完成,便被外界惊叹地赠予“国家级建筑”的美称,而其之所以得此盛名,并不只是由于其独具匠心的外观设计,从不规则的顶棚构架,到大气磅礴的旋阶梯,以及古韵盎然的茶点休息室,都相当的令人好奇。
一、亚布力论坛永久会址落建完成亚布力论坛的全称是“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该论坛的77名理事皆由国内各领域知名企业家担任,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论坛。
在11月18日的亚布力论坛第20届年会上,坐落在大锅盔山脚下的亚布力论坛永久会址宣布落建完成,并即将正式启用。
这栋建筑造型别致,非常漂亮,内部设计得同样别出心裁,既兼具美感,又不失大气。
想必网友们也很好奇,亚布力论坛永久会址具体都有哪些细节上的设计,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不拘一格的建筑外形设计2019年的时候,亚布力论坛会址才刚兴建了5个月,期间受频繁的雨雪天气影响,不得不停工了两个月。
上图便是拍摄于停工期间。
从这几张图片里就可以明显看出,该建筑的外观轮廓,并不像常规的高楼大厦一样呈循规蹈矩的“盒子状”,而更有点像是“贝壳”式的仿生建筑风格,这种别具一格的独特造型,极具艺术气息,美感十足。
三、逼格满满的结构设计除了外形独特外,亚布力论坛永久会址的建筑内部构造,同样也是不走寻常路。
从盘旋而上的不规则形状楼梯,到墙洞式的走廊房室,走进建筑内部,你不像是进入了一个会场,而更像是进入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树洞”,让人油然而生一种典雅感和高端感。
仅从这一点管中窥豹,便可知晓提出这些创意的设计师一定是世界顶级的,因为功力不够的设计师,根本驾驭不住这样的风格。
四、现代简约的装修设计其实这栋建筑最令人心旷神怡的,莫过于那随处可见的原木色墙漆,这种半温不热的居中色调,在亚布力论坛永久会址的建筑内部被大面积采用,因此可以让人自然而然地心生安宁。
负责装修方面的设计师,定然是糅合了日式简约、新中式简约的设计理念,总的来说,可以被归纳为现代简约的装修风格。
不得不说,亚布力企业家论坛会址的各项设计都很引人注目,如果有机会去亲眼看一看,一定不要错过了!
现代简约风格是以简约为主的装修风格。简约主义源于20世纪初期的西方现代主义。西方现代主义源于包豪斯学派,包豪斯学派始创于1919年德国魏玛,创始人是瓦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包豪斯学派提倡功能第一的原则。
现代简约风格的装修风格迎合了年轻人的喜爱,都市忙碌生活,早已经让我们烦腻了花天酒地,灯红酒绿,我们更喜欢的一个安静,祥和,看上去明朗宽敞舒适的家,来消除工作的疲惫,忘却都市的喧闹。这也是现在流行的装修风格之一:现代简约风格。
现代风格外形简洁、功能强,强调室内空间形态和物件的单一性、抽象性。
现代简约风格,顾名思义,就是让所有的细节看上去都是非常简洁的。装修中极简便是让空间看上去非常简洁,大气。装饰的部位要少,但是在颜色和布局上,在装修材料的选择配搭上需要费很大的劲,这是一种境界,不是普通设计师能够设计出来的。
简约并不是缺乏设计要素,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创作境界。在室内设计方面,不是要放弃原有建筑空间的规矩和朴实,去对建筑载体进行任意装饰。
而是在设计上更加强 调功能,强调结构和形式的完整,更追求材料、技术、空间的表现深度与精确。用简约的手法进行室内创造,它更需要设计师具有较高的设计素养与实践经验。需要设计师深 入生活、反复思考、仔细推敲、精心提炼,运用最少的设计语言,表达出最深的设计内涵。
删繁就简,去伪存真,以色彩的高度凝练和造型的极度简洁,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将空间、人及物进行合理精致的组合,用最洗练的笔触,描绘出最丰富动人的空 间效果,这是设计艺术的最高境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现代简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