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现代建筑界名人有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阿尔瓦·阿尔托、理查德·迈耶、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1、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年5月18日生于德国柏林,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界所推崇。
2、勒·柯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是功能主义建筑的泰斗,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
3、阿尔瓦·阿尔托
阿尔瓦·阿尔托(1898-1976)是芬兰现代建筑师,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同时也是一位设计大师及艺术家。
1947年阿尔瓦·阿尔托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美术博士学位,1955年阿尔瓦·阿尔托当选芬兰科学院院士。1957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1963年阿尔瓦·阿尔托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
4、理查德·迈耶
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美国建筑师,现代建筑中白色派的重要代表。1934年,理查德·迈耶出生于美国新泽西东北部的城市纽华克,曾就学于纽约州伊萨卡城康奈尔大学。
早年曾在纽约的S.O.M建筑事务所和布劳耶事务所任职,并兼任过许多大学的教职。1963年,迈耶在纽约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其独创能力逐渐展现在家具、玻璃器皿、时钟、瓷器、框架以及烛台等方面。
5、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1951年生于西班牙巴伦西亚市,先后在巴伦西亚建筑学院和瑞士联邦工业学院就读,并在苏黎世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卡拉特拉瓦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所提出的当代设计思维与实践的模式。
密斯凡德罗是四大现代建筑大师之一,他坚持“少就是多”的设计哲学,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的德国馆就是他巅峰时期的作品。除了密斯凡德罗以外,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都是现代建筑的领头人物,他们的设计理念经久不衰。
四大现代建筑大师 :密斯凡德罗、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
一、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代表作 :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
密斯凡德罗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和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并称四大现代建筑大师。作为钢铁和玻璃建筑结构之父,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就是多”的理念,这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也影响了全世界。简约而不简单的建筑十分受现代人喜爱,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设计是他事业巅峰之作,还有很多空中玻璃走廊的设计也都出自他之手。
密斯凡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密斯凡德罗早期的工作展示了他对玻璃窗体的大量运用,这使之成为其成功的标志。
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代表作 :宾夕法尼亚州流水别墅、芝加哥大学罗比住宅
工艺美术运动美国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的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赖特师从摩天大楼之父、芝加哥学派代表人路易斯·沙利文后自立门户成为著名建筑学派“田园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包括建立于宾夕法尼亚州的流水别墅和世界顶级学府芝加哥大学内的罗比住宅。
赖特的草原式的住宅反映了人类活动,目的,技术和自然的综合它们使住房与宅地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花园几乎伸入到了起居室的心脏,内外混为一体,就如同人的生命。这样,居室就在自然的怀抱之中。他认为:我们的建筑如果有生命力,它就应该反映今天这里的更为生动的人类状况。
上一页 0 /2 下一页中国近代著名的五大建筑大师:杨廷宝(1901.10-1982.12),字仁辉,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开拓者之一,著名建筑学家,多次参加、主持国际交往活动,在推动建筑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建筑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近现代中国建筑第一人”。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童寯(拼音: Tóng Jùn),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他设计的作品凝重大方,富有特色和创新精神。数十年不间断地进行东西方近现代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对继承和发扬我国建筑文化和借鉴西方建筑理论和技术有重大贡献。他是位建筑界融贯中西、通释古今的大师。早在30年代初,进行江南古典园林研究,是我国近代造园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刘敦桢(1897.9.19-1968.5.1),现代建筑学、建筑史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字士能,号大壮室主人。湖南新宁人。1921年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现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科。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教授。中国建筑教育及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毕生致力于建筑教学及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吕彦直(1894—1929),安徽滁县(今滁州市)人,籍贯安徽滁县(今滁州市),曾祖父起由山东东平迁居滁县(今滁州市),中国近代杰出的建筑师。他设计、监造的南京中山陵和由他主持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都是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大型建筑组群,是中国近代建筑中融汇东西方建筑技术与艺术的代表作,在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作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奠基人”。
代表作 :朗香教堂、萨伏伊别墅、马赛公寓
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是功能主义建筑的泰斗,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1965年8月27日,勒·柯布西耶在Cap Martin海湾游泳时因心脏病发作而与世长辞。
朗香教堂、萨伏伊别墅、马赛公寓是他的代表作品,1926年提出了他的五个建筑学新观点,这些观点包括:底层架空柱、屋顶花园、自由平面、自由立面以及横向长窗。人们将这个建筑时代比作为机器时代,勒·柯布西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改良主义者。
四、瓦尔特·格罗皮乌斯代表作 :法古斯鞋楦厂、科隆展览会示范工厂和办公楼
格罗皮乌斯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学校的创办人。1945年同他人合作创办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以建筑师为主的设计事务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界所推崇。
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他的建筑设计讲究充分的采光和通风,主张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法古斯鞋楦厂”和1914年在科隆展览会展出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格罗皮乌斯是建筑师中最早主张走建筑工业化道路的人之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三位建筑师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也是第一位获得普利兹克奖华人建筑师,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1917年出生于广州,祖籍苏州,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 王澍生于1963年,祖籍山西交口县野家坡村,生于新疆乌鲁木齐,中学毕业于西安中铁一局西安中学(现西安市铁一中学),中国当代建筑师,2012年度普利策克建筑奖得主。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马岩松,1975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建筑学硕士以及SamuelJ. Fogelson优秀设计毕业生奖。曾经在伦敦的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和纽约埃森曼建筑事务所工作。马岩松2004年到中国并成立了北京MAD建筑事务所,同时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
不可逾越的建筑界四大师:密斯凡德罗,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赖特\x0d\x0a比四大师再老一点的:贝伦斯,沙利宁\x0d\x0a和四大师同时代的:阿尔托,陶特,H·迈尔,门德尔松,金斯伯格,格里芬等等等等本站本站(你可以查一下CIAM,里面的人几乎全是)\x0d\x0a四大师之后:菲利普·约翰逊(第一届普利兹克奖得主),赫兹伯格,斯特林等等,你去查普利兹克奖,大部分2000年之前的得主都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现代建筑四大师是: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LloydWright)与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密斯·凡·德·罗(LudwigMiesVanderRohe)。
1、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拥有崇尚自然的建筑观。赖特的草原式的住宅反映了人类活动,目的,技术和自然的综合它们使住房与宅地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花园几乎伸入到了起居室的心脏,内外混为一体,就如同人的生命。这样,居室就在自然的怀抱之中。
他认为:我们的建筑如果有生命力,它就应该反映今天这里的更为生动的人类状况。建筑就是人类受关注之处,人本性更高的表达形式,因此,建筑基本上是人类文献中最伟大的记录,也是时代、地域和人的最忠实的记录。
2、格罗皮乌斯说,必须有一种崭新的设计观念来影响德国的建筑界,否则任何一个建筑师都无法实现他心中的理想,他只有模仿那些已经司空见惯的古旧的东西。
欧洲建筑结构与造型复杂而华丽,尖塔、廊柱、窗洞、拱顶,无论是哥特式的式样还是维多利亚的风格,强调艺术感染力的理念使其深刻体现着宗教神话对世俗生活的影响,这样的建筑是无法适应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
3、勒·柯布西耶1926年提出了五个建筑学新观点,这些观点包括:底层架空柱、屋顶花园、自由平面、自由立面以及横向长窗。
人们将这个建筑时代比作为机器时代,勒·柯布西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改良主义者。在考察整个城市中的伟大建筑、宽敞的空间、树木和雕像等方面时,他都充满了激情。
4、密斯建立了一种当代大众化的建筑学标准,他的建筑理念已经扬名全世界。作为钢铁和玻璃建筑结构之父,密斯提出的“少就是多”的理念,这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也影响了全世界。
密斯在很多领域中都起了相当的作用,他在自传中说道:“我不想很精彩,只想更好!”在芝加哥伊利诺工学院工作之际,由他设计的湖滨公寓(LakeShoreDriveApartments)充分展示了他在科技时代的建筑天才。直到1969年去世,密斯一直孤身呆在芝加哥公寓里从事设计工作。
百度百科-勒·柯布西耶
百度百科-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百度百科-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现代主义建筑四位大师分别是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勒·柯布西耶、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和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1、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年6月8日~1959年4月9日),工艺美术运动美国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艺术文学院成员。美国的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赖特师从摩天大楼之父、芝加哥学派(建筑)代表人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1856.9.3-1924.4.14)后自立门户成为著名建筑学派“田园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包括建立于宾夕法尼亚州的流水别墅和世界顶级学府芝加哥大学内的罗比住宅。
2、勒·柯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原名Charles Edouard Jeannert-Gris,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
代表作品:朗香教堂、马塞公寓等等。
3、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格罗皮乌斯是德裔美国建筑师。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原籍德国,父亲和叔父都是著名的建筑师。格罗皮乌斯从小就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1903~1907年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界所推崇。
4、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德国建筑师,(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亦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
密斯·凡·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
办公室转角就是公园、办公室中的居家生活为主题的创新设计。1、办公室转角就是公园:由建筑设计大师摩西·萨夫迪(MosheSafdie)以“城市绿洲”为灵感设计,大楼西南角特意设计为玻璃塔体,并以四层为单位挑空,在18米高的独立生态系统空间内,育有4米高的铁冬青树,周围点缀以多样绿植,更有从天花板垂落的种植环。7座生态花园垂直叠列于大楼一角,无论是顶部、立面还是下沉空间,处处体现绿色生机,让办公楼成为了会呼吸的“垂直绿洲”。2、办公室中的居家生活为主题的创新设计:利用建筑的大面积开窗,以促进空间关系以及空间中的视觉关系,同时利用饰面材料营造出统一和谐的空间氛围,与现有建筑的宏伟比例形成鲜明的对比。本项目为StudioFarrisArchitects事务所与建筑师Stynen创造了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创新的室内设计为这座代表了比利时现代主义建筑的地标大楼注入了新鲜血液。